對飲食的態度甚至人生的態度,會影響到自控力。對部分人而言,健康是第一位的,為了健康,他們能夠很好地控制飲食;對修行人而言,飲食只是用以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飲食的目的是為了修道。具體方法上都是相似的:知時知量而食。不可隨貪慾而轉,飲食無度,對自己的行為要有理性把握。
世間的素食不禁五葷(蔥蒜韭菜等具刺激性氣味的植物),但佛法中談到的素食包括不吃五葷。
財色名食睡,一關比一關難過。好比遊戲通關,先學習基本技能、準備好裝備、找到互助的小夥伴,一關一關地過,剛開始能力比較弱時打小妖怪,慢慢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大,對手也一個比一個強。修行亦復如是,打好基礎(正見、信心)、融入團隊、積累資糧,慢慢就有能力調伏煩惱。
先調伏粗猛的煩惱,再對治細微的習氣。飲食、睡眠都屬於細微的習氣(非粗重的貪吃貪睡),是不容易一下子斬斷的,也不是要只盯著這一個煩惱對治。修行是一個完整、長期的過程,有了前面的積累,自然會走到這一步,而非片段獨立地對治某個煩惱,每一步都要把握重點。
智者大師《金光明經文句》:「飲食得病者亦有六:一、過量食;二、少食不足而止;三、過饑食;四、逆時食,未饑強與也;五、妨食,如食肉飲生乳使人癩;六、不曾食而強食,如南人飲漿、北人飲蜜。」
我們的飲食、生活、環境,都是人與人之間業力互相咬合、互相滲透、互相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法不孤起,仗緣方生」。迴向也是一種緣,是能夠產生一定作用的。
心情壓抑、作息不規律等都會造成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得病。常誦經典很好,但不要急求果報,一旦有所求,心就會動盪、苦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心不要一直執著在身體的痛苦上,要漸漸打開,從自己的苦體會到眾生的苦,發願使自他離苦,並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幫助更多人。
身體不好,一方面有宿世殺生或傷害眾生的業因,另一方面也有今生飲食、作息等不適當的外緣。現在要多造善業,隨緣慈悲放生護生、素食、佈施醫藥、照顧病苦,並遵醫囑保養身體、注意鍛煉等。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當酒肉穿腸時,自己心中是佛祖,還是酒肉?學佛人吃素,是出於慈悲心,也是培養慈悲心,並不是硬性要求(漢傳佛教的出家比丘必須素食,在家人則無此規定),但因此學佛人不願意也不宜分享肉食的「美味」。佛教樂於鼓勵大家吃素,無論對自身身體、外在環境還是從業果來看,多吃素都是有益的。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沒有人教的時候,我們不懂得去造善業。
物力艱難,要知吃飯穿衣,談何容易;光陰迅速,即使讀書行善,能有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