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法師講過一句話:「人成即佛成」。說的是:我們在人世間修行,無論是世間的善法還是出世間的善法,都是以人這個本體來踐行的。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開創了佛教,教導我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佛性。眾生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這四種生命形態,在佛的示現當中,主要講到的就是我們有情的人。「有情」指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智慧,可以經過修行去修正自己。
佛教就是這樣一個「以人為本」的完滿的宗教佛法強調: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一期一會,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輪迴,乃至無量的輪迴,那麼這個主體還是我們眾生自己,還是我們人身這個本體。社會中講的「靈魂」,和佛法中稱之為「阿賴耶識」,是一個意思。
我們在世間修行,修持世間的善法——孝道、善業、善行、利他等等,這些都是佛法中十分讚同的。
佛弟子皈依時,會受持佛教「五戒」:殺、盜、淫、妄、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有些人會請受「菩薩戒」,這些戒律不是說受持一天兩天或者一段時間的,而是要一生受持。
這些戒律,就是我們世間的善法。
我們研究佛法,看了半天的經書,不該把五戒理解為是佛教的專屬,這些善法存在於世間的各個階層,儒家、道家、社會中,乃至西方文明發展較好的國土,都是存在的。
這是我們人類社會倫理道德的範疇,是人類應該共同遵守的準則,也是佛教教導我們的一個最根本的世間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