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中,有一條深刻地分析了當前一些居士、社會人士滿口都是「現在的佛教如何如何不堪」「現在的僧人如何如何不修行」的現象。《南山律》中是從根本戒律的方面進行相關問題的解答。
「有智之人,敬重寺法,護惜三寶,諮請法訊,自招大益。」有智慧的人,尤其在當前的末法時期,在五濁深重,劫濁、見濁、煩惱濁極其熾盛的時期,在三寶遭受種種社會因緣壓力的時期,堅持按佛法的道路去走,堅持按照佛法的方向來理解現在社會上的問題,自然得到巨大的利益。就像中流砥柱,如果大流像洪水一樣下去,你也跟著下去,那就沉淪了;如果這個社會的潮流急轉直下,但我們還是堅持對於三寶的珍惜、愛護,諮請法訊——去諮詢和請問佛法的訓誡,所得到的利益將是非同尋常的。
這就像佛經中說的,在淨土修行雖然好,但是在濁世等同水平的修行得到的功德會更大。比如,在淨土持戒一日與在五濁惡世持戒一日情況就不同。在五濁惡世,由佛陀制戒,如果持戒一日,相當於在西方淨土持戒千年,功德等無有異,等無差別。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五濁惡世的濁流太嚴重了,最考驗人,就是讓人無法深入戒定慧。所以雖然難度是最大的,但假如能夠修一天行,能夠奉行一絲一毫的戒定慧,功德也比在順境中大很多,比在淨土的環境裡大很多。
《歷史感應統記》這本書記載了後周世宗柴榮的一個公案。柴榮其實也是一位明君,但他卻做了一件很嚴重的錯誤的事情。因為那時是五代十國,天下大亂,經常有征戰,所以全國各地都缺銅,周世宗就打起寺院的主意。因為寺院裡有銅佛像,他就下令把這些銅佛像熔化掉,做成銅幣來流通。當然,他這樣做也是為了國家的生計,並不是為了個人的私慾,但他還是這樣做了,毀掉了很多佛像。
有信佛的大臣就勸他不要這樣做,但是他說:「佛陀告訴我們要行善,我這樣做是為了老百姓,就是為了行善,符合佛的意旨,所以我毀掉佛像,跟你們去供佛的功德是一樣的。」同時他認為,佛教說一切都是空,那佛像也是假的嘛,把佛像化成銅錢有什麼問題呢?他也經常讀一些佛經,就說:「佛陀過去為了度化眾生,甚至還捨了頭目腦髓,我現在只是把銅佛像燒掉、化掉,不也是為了眾生嗎?不是一樣的道理嗎?」顯然,這是一種狡辯,他把功德事業和他的罪過的事業等量齊觀,讓人不能夠分出功過。這種做法和狡辯不但是造惡業,而且還產生了嚴重的邪見。
他甚至下令把天下的銅佛像都熔掉,結果當時有三千六百多座佛寺的銅像都被毀掉了。其中鄭州有一尊大悲觀世音菩薩像,特別感通,特別靈驗,沒有人敢輕易去動。結果周世宗柴榮就親自動手,用大斧頭和大鐵錘把那尊觀音菩薩的臉部和胸部打破了。他還說:「你看,我做了這個事也沒事啊!」
結果他今生的花報現前,出現戰亂。北伐的時候,他的胸口上有一個膿瘡。這個膿瘡雖然過去是個小瘡,可是在他毀佛以後就越長越大,復發以後越爛越開,最後把整個胸口都爛透了。爛透的地方和他砸佛像的胸口的地方完全一致,臉上也是。他三十多歲就死了,但這還沒完,還只是花報。
後來,據有神通力量的修行人遊歷地獄觀察,看到周世宗柴榮在地獄中受苦,被獄卒用大斧頭刨開胸口,把燒熱的銅汁從胸口灌進去,這才是他真正的果報。他問柴榮:「這個果報什麼時候才能結束?」柴榮回答說:「要等天下後周銅錢全部在世上消失,永遠消失殆盡,這地獄的果報才能結束。」可是那是銅錢啊,怎麼能夠輕易地消失呢?到現在都沒有消失。因為那些收集古文物的人還把銅錢收集起來,現在都沒有熔掉。只要有一個銅錢還在,他就在地獄裡受這種苦。
這裡多說一句。有些時候我們覺得古代的東西很好,流傳了多少代人,可是從因果的角度上講,誰知道這裡面有多少吉凶禍福,寄託了多少冤親債主的各種牽纏?我們現在都喜歡文物,喜歡鑒寶,如果古代的某個物件流傳下來,不造業則好,可是一旦有過去的因果在裡面,我們去接觸,有時也難免會遇到因果上的牽扯。就像那個後周的銅錢一樣,如果要讓它自然地消失,要到什麼時候啊?過了一千多年,到現在也沒有消失完,往後還有多少年,難說。
這件事發生以後,周世宗懺悔。到了宋代,宋太祖趙匡胤了解到周世宗身上發病的情況後,就自己發心,下令把天下後周的銅錢全部都收集起來,熔鑄成為佛像,為周世宗柴榮贖罪。後來柴榮有沒有從地獄裡出來就不得而知。他這還是為公、為眾生、為大眾,但業都造得這麼重。為公、為大眾的事情多得很,名義多得很,但一旦造了業,也依然還是要受這樣的惡報,可想而知,可怕不可怕?
所以《南山律在家備覽》裡說:「若有智之人,終不行此。敬重寺法,准而行之。護惜三寶,諮請法訓,自招大益。」但凡有智慧的人,都不敢去拆寺院、毀佛像、毀經典,不敢玷污、羞辱、謾罵、打擊、惡意造謠現前的僧眾,這些事情都不敢輕易做啊!做這樣的事自招大害。有智慧的人絕對不可能去做那一類的事情。而如果反過來,護悉三寶,自招大益。到了寺院,我們要重視戒律,同時要注意自己的心行,敬重入寺的軌則,而且依這些軌則去行持,依戒律來護悉三寶,一切都如理如法,同時供養三寶為自己培福。
所以經典中就說:「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園。」這是什麼意思呢?僧團是殊勝的福田,我們如果能夠在這裡好好地耕耘,它就是最殊勝的福田。相反地,他也有可能是蒺藜園,蒺針蒺藜就是「刺碰子」,我們不是挖掉了很多野的「刺碰子」嗎?那就是蒺藜。這個「刺碰子」形成一個大園子,叫做蒺藜園。僧眾是最好的福田,但是如果心懷種種煩惱,僧眾也是我們的蒺藜園,我們在他們面前造下的惡業就不知到什麼時候才能受完。
這個充滿了荊棘、蒺針蒺藜的園子,如何來面對?我們要小心。因為如果是謹慎和護惜三寶,這是我們的福田,蒺藜園馬上變回福田。如果是生起了貪瞋癡慢疑的種種煩惱心,那麼現前僧團就是我們的蒺針蒺藜園,這裡到處都是大的刺、小的刺。因此,權衡利弊,如何取捨,至關重要。要明白我們可以做什麼,而不可以做什麼。
「斯言實矣!」道宣律師感嘆。「眾生良福田,亦是蒺藜園」,古人講的這個道理至關重要啊,這個道理是沒有錯的啊!我們應該知道,或者是衰損的蒺針蒺藜園,或者是增上的良福田,都由我們的這一念心來決斷。如法還是不如法,保持還是不能保持正念,都由我們這一念心來決斷。「非前境咎」就是說,不是我們對境的錯誤啊!對境再惡劣,我們的心沒有造惡業,也不會起惡業;對境再殊勝,我們心裡只有造惡業,那依然還是惡業。非前境咎,這並不是我們對境中僧寶的過失啊!這個過失怨不得僧寶,是我們自己內心造出來的。
今天就學習這樣一個小主題。核心就是:眾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園;罪福由此心,非前境過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