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第一講)

我們這次跟大家共同討論的主題,是有關大乘的禪觀跟淨土宗念佛的一種相互結合。

淨土宗的修學,從正法時代到像法時代到末法時代,為什麼我們現在必須要把淨土的信仰跟大乘的觀照做一個結合呢?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我想,淨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問題點就是只重數目而不重質量。

我們會很容易地把佛號創造出來,因為佛號只要經過念誦聽,自己創造聲音,你自己再聽回去,自念自聽,這個佛號就成立了。但是作為一個「阿彌陀佛」的音聲,它是不是真實地跟彌陀的本願產生一種感應的作用,這個就沒人知道了。所以,我們現在只注意創造佛號而不知道去引導佛號。我們必須把佛號引導到彌陀的本願,所謂的感應道交,這樣的佛號才有真實力量。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創造一個真實的佛號,一個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的佛號呢?這一點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

佛教的人生觀,它解釋人生主要是從因緣的角度開顯出來——諸法因緣生。我們今生所出現的所有的現象,跟你過去的因緣是有關係的。為什麼有些人今生快樂的時間很多,有些人一生當中充滿了痛苦?這都是有它的規則,有它的章法的,就是他過去生的因緣創造了今生的快樂跟痛苦。所以,在佛教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誰能夠在今生掌握因緣,就掌握了自己的來生。你今生的結果是前生的因緣創造的,由此類推,那麼你今生的因緣又創造了來生。所以佛教的因緣觀是隔代受報,叫三世因緣,過去決定今生,今生決定來生。所以,從修行的角度,你要掌握你的來生,你一定要掌握你今生的因緣。

今生的因緣分成兩塊:第一個,外因緣;第二個,是內因緣。

什麼叫外因緣呢?就是我們過去生的善惡業力這一部分,這個業力會不斷地出現生命的結果。比方說,你今生會做誰的兒子、你今生會做什麼事業、你會活多久、你會跟誰組成家庭等等。這種外因緣,在佛教裡面的態度只有兩個字,叫作認命。其實,外在因緣對你的影響不大,因為它是暫時的,它總會過去,我們沒有必要在外在的因緣花太多時間。所以,你看佛陀告訴我們怎麼去面對外在的因緣,他告訴你: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第一個,它生滅變化;第二個,它虛偽無主,你不能掌控。所以你不要把精神體力放在外因緣,因為它總會消失掉。

佛法的重點在內因緣的修學,就是你的思想,因為你的思想會產生一種相續的力量,這是最可怕的。業力會給你短暫的痛苦,但是思想會給你長久的痛苦,會讓你生生世世根本無法自拔,如果你思想不改造的話。

所以,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怎麼樣從一種娑婆世界的思想而提升到一種淨土的思想,是很關鍵的。按照正常的情況,我們每一個人來娑婆世界投胎,我們的思想只有兩種:一種是善的思想,一種是惡的思想,一種對立的思考。如果你善的思想是主流,你就是一個好人;如果你是惡的思想為主流,那麼你就是一個壞人,來生就痛苦。所以,按照正常情況,一般沒有經過佛法的調整、訓練的人,是只有善惡的思想,這種人是不能往生的,不可以往生。因為你的思想是隨順於娑婆世界,你的思考模式是往娑婆世界的因緣走的,所以你的佛號也只能往娑婆世界跑。

淨土宗的概念不是只有創造佛號,而是你必須把那種善惡的思想提升到一種憶佛念佛的思想,這個很關鍵。當你心態準備好的時候,每一句佛號都是「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如果你沒有準備好,那麼這個佛號也就是一個結緣的力量而已,它不能啟動一種往生的功德。

所以,我們現在要從娑婆世界的善惡思想的概念,變成一種超越善惡的、一種往生的概念。這當中有兩個法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叫作皈依,一個叫作智慧。所以,我們這次有三堂課,就是告訴大家一件事情,我們臨命終提起佛號的時候,是兩種力量的作用:一個是你心靈的力量,一個是佛陀的力量。所以你臨終的時候提起佛號,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那麼,這個地方有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佛陀準備好了,你準備好了沒有?你準備好往生了沒有?

諸位!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事情。不可能說,你沒準備好,佛陀硬把你拉去,沒有這回事情。佛陀已經做了最圓滿的準備,他四十八願的功德,經過長時間的修學,已經功德圓滿了。這個佛號、四十八願功德都成就了,但是你自己的準備,這個就是你在臨終之前的功課了。我們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為臨終的一念做最圓滿的準備。我再講一次,你如果不做準備,你不可能往生的。按照人生的等流性,合理地推論,你今生會在娑婆世界投胎,你就是一個娑婆世界的思考模式。你不改變它,它今天就跟昨天一樣。這種等流性,昨天就跟前天一樣,你就念念活在娑婆世界的這種善惡的妄想當中,你怎麼可能會有往生的思想呢?

諸位!往生的思想是要去栽培出來的,是透過皈依、透過智慧的觀照,點點滴滴地修正自己,然後慢慢地讓它上路。所以,我們這三天的課程就是告訴大家,我們怎麼樣從過去貪愛娑婆的善惡的概念而提升到一種欣求極樂的思想。當你思想準備好的時候,每一句佛號就非常有意義,叫作無量光、無量壽。你心態準備好了,這句佛號經過你正確心態的運轉,創造出來叫作無量光、無量壽,這個就有接引的力量、往生的力量了。所以,做好心態的準備,是每一個淨土宗人必修的功課。

那麼應該怎麼準備呢?我們希望花三堂課跟大家談一談。這個地方有兩種概念:

一個是善導大師的思想準備。善導大師強調信仰,從信仰做好準備。

第二個我們談一談蕅益大師的思想,透過智慧的觀照做好準備。

但是諸位,這兩種思想不是獨立的。其實這兩種思想各有特點,我們透過三天介紹以後,你可以相輔相成。其實,信仰式的念佛跟觀照式的念佛,在末法時代缺一不可。所以我們透過中國十三代祖師當中,善導大師的信仰式的念佛跟蕅益大師智慧式的念佛,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甲三、念佛篇

我們看講義,《禪觀與淨土》,這個是講到第三篇的《念佛篇》。我們先看它的大科: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第一個,法脈傳承。我們介紹淨土宗的整個傳承,從釋迦牟尼佛宣揚以後,經過印度的祖師、中國的祖師的演變,它有些什麼樣的傳承變化。第二個,我們談一談淨土宗的綱要。當然淨土宗的重點,我們前面說過,不在佛號,重在感應,所以你思想的提升有兩種的方法,一種是皈依,一種是觀照,這兩種綱要。第三個,我們用兩個偈頌把前面皈依式的念佛、觀照式的念佛做一個總結。

乙一、法脈傳承 分二:丙一、印度傳承;丙二、中國傳承

我們先看第一個,法脈傳承。

丙一、印度傳承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先看印度的傳承。

難行道。惟靠自力,勤修戒定慧,於無量劫,捍勞忍苦,次第破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豎出三界,歷劫修證,是為難行道。

易行道。仰賴佛力,一心執持名號,得佛願力加持,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疾速圓成菩提,是為易行道。

佛教的法脈,基本上我們分成兩塊:一個是佛在世時候的法脈,一個是佛滅度後的法脈。

我想,佛在世的時候,他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佛陀的功德,最不可思議的就是他那種方便力:「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個世界上只有佛陀一個人能夠宣揚個人化的佛法,他可以把一個道理講出去,這個道理剛好適合你個人,這件事情不可思議。

我們一般人只能夠講通途性的佛法。諸行無常,這是一種通途概念,但是無常,到底你應該怎麼去理解它,那得你自己想辦法了。作為一個法師,我們只能夠講一種通途概念的佛法,但是佛陀就不可思議,佛陀會知道你要從哪裡切入。

比方說,空性有三種切入法:空性可以從無常切入,可以從因緣性空切入,也可以從心性本來清淨切入,有三個切入點。我不知道你是怎麼回事,但是佛陀知道。所以,佛在世的時候,弟子們的學習是以佛為師。所以你一個人生長在佛世非常吉祥,你不用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在佛陀在世根本不成立,釋迦牟尼佛在的時候,很多弟子都是聽聞佛陀少許的開示就證得阿羅漢果,因為佛陀知道你內心,你的問題在哪裡,你的善根在哪裡,他會講一個恰到好處的法,剛好去啟動你的善根,剛好去消除你的罪障。所以,佛陀說法是他能精準地掌握你個人的特性。

當佛陀滅度以後,那對不起,佛弟子的這種以佛為師的因緣就消失了,進入到以法為師。這個醫院醫生不在了,但是藥還在。

這個時候佛弟子學習有問題了,缺乏佛陀的引導。我不知道我需要什麼法,佛陀的經典這麼多!所以就必須有歷代的祖師出來,怎麼樣?判教。什麼叫判教呢?就是把佛陀的教法,根據它的特性加以分門別類。你是胃痛,吃胃藥;你眼睛痛,吃治眼睛的藥。所以他必須怎麼樣呢?把佛法歸納,重新歸納來減少佛弟子的摸索時間。雖然不能完全取代佛陀,至少彌補佛陀不在的一些過失。所以判教就很重要,祖師必須把佛陀以前所說的法,全部地整合起來做一個歸納。

淨土宗也是這個道理。佛滅度以後,大乘佛法中,對淨土宗的第一個判教就是龍樹菩薩。他的時代,是佛滅度後一百多年,也就是正法時代。龍樹菩薩當初把大乘佛教跟淨土法門做一個判教,叫作難、易,這兩種概念。

我們現在說明什麼叫難。這個難行道的關鍵就是惟靠自力,用你自己內心的戒定慧去消除內心的煩惱,去處理外在的業力。我想你一個人開始修行,你看佛法,正常情況叫作順生死流,你過去幹嘛你現在還幹嘛。但是修行剛好是相反的,你要去處理你無始的業力,處理內在的顛倒妄想,而你這個過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處理!這第一個。

第二個,仰賴佛力,稱念名號,然後跟十方諸佛或者跟彌陀感應道交,那麼此生得至不退轉,乃至於究竟圓成菩提,是為易行道。

這個難易的概念是怎麼建立的?我們先解釋一下它的基本定義。我們經過無量的輪迴,從一念的清淨心,經過長時間的生命的經驗,每一個經驗都累積了很多的業力跟妄想,到了現在才開始學佛。所以諸位,我們為什麼學佛面對的問題那麼複雜呢?因為你不是一張白紙才開始學佛,你是一張白紙一念妄動以後,經過長時間的生命經驗,把這張紙弄得亂七八遭了,再來學佛。

那麼這個地方有個問題了:業力跟妄想是多生多劫的累積,而你修行是短時間的幾十年的修行。也就是說,什麼叫了生死呢?就是你試圖用幾十年的光陰,當然這幾十年還扣掉你吃飯、睡覺、工作、休閑,然後用這麼短的時間來處理你無量劫留下的問題。

當然,你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我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你就落入難行道了,印光大師說了,譬如陸道步行,你是走路過去的,那就一步一腳印,很辛苦。第二個,你適當地把諸佛菩薩的本願力「轉他成自」。就是說,十方諸佛都有發願,他在大般涅槃的時候都沒有入滅;你如果能夠找到一個正確的密碼跟渠道,能夠把諸佛菩薩的功德透過感應道交轉成你自己的功德,你就容易多了。

但是諸位,我們從這個判教可以看得出來,早期的淨土的思想,至少在龍樹菩薩的時候的思想,念佛並沒有往生的概念。我們看這個地方講,「此身得至阿惟越致,疾速圓成菩提,是為易行道」。所以,早期的念佛,定位是「多障眾生念佛觀」。念佛是幹什麼呢?破障!他的主修還是止觀,但是止觀的過程當中遇到障礙了,怎麼辦呢?憶念佛陀,憶念觀世音菩薩,憶念地藏王菩薩,透過諸佛菩薩的加持力,把這個障礙的坎給邁過去。

舉一個例子。宋朝的遵式大師,我們一般叫慈雲懺主。慈雲懺主出家以後,早期學戒律,後來學天台教觀。在修天台教觀的時候可能用心過度,就生病了,生病以後還吐血。他就知道這個情況嚴重了,就趕快把止觀放下,修般舟三昧。般舟三昧叫作常行三昧,就是整天憶佛、念佛,憶念阿彌陀佛,稱念阿彌陀佛。

九十天般舟,他念到一半的時候,晚上做夢,夢到觀世音菩薩現前。他念阿彌陀佛夢到觀世音菩薩,所以看這個意思,佛菩薩的功德是相通的。觀世音菩薩現前的時候,在夢境裡面,觀世音菩薩做了兩件事:第一個,把他的嘴巴打開,慈雲懺主身體裡面有一條很大的蟲,觀世音菩薩用他的手把它鉤出來,這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觀世音菩薩用他的甘露的瓶子,灌了幾滴甘露水給慈雲懺主喝。在夢境裡面他看到這兩個景象。從那以後,他的病就自然好了。好了還不打緊,智慧大開,一聞千悟,後來他寫了很多天台教觀的書。

我們可以知道,慈雲懺主,他的業障,你認為是他自己的力量消的嗎?不是。他做了一件事情,叫作轉他成自。他成功地把彌陀的本願功德,透過一種正確的轉化,變成自己的功德,這叫易行道。就是說,既然諸佛菩薩臨走的時候留下了那麼多的本願功德,你為什麼要拒絕它呢?你沒有理由不用它,對不對?

所以,易行道的概念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能夠適當地把諸佛菩薩已經成就的功德,透過一種正確的憶念轉化為自己的功德,那會掃除我們修行上很多的障礙,這個是易行道。但是這個時候,沒有明顯的要離開娑婆世界而往生到淨土的概念。所以這個時候,念佛是什麼?它的定位是什麼?叫作助行,以修習止觀為正行。所以在念佛早期,天台宗的判教,五停心中叫作「多障眾生念佛觀」。因為正法時代,善根深厚,所以,彌陀本願的攝受,他的角色扮演一種配套的助行。這是在淨土宗的早期的傳承。

丙二、中國傳承 分二:丁一、聖道門、淨土門;丁二、他力門、果地教丁

一、聖道門、淨土門

我們看後來的演變。進入了中國以後,這個傳承有點變化。我們看第二個,聖道門跟淨土門。

聖道門。於娑婆世界,但憑自力,斷惑證理,入聖得果之法,名聖道門。

淨土門。稱念名號,乘佛本願,往生淨土,入聖得果之法,名淨土門。

淨土宗從一種念佛法門而提升到一個淨土法門。其實最早提出這種淨土的概念的,是在佛滅度九百年時候的天親菩薩。天親菩薩作了一個《往生論》,那個時候就強調念佛不只是消業障。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今生消業障的願當然是有,但更多的都是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成就極樂世界功德的願。所以,你今天把佛號用來消業障太可惜了,你這個佛號很多功德都沒有開顯出來,你開顯阿彌陀佛大概只有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功德。到了天親菩薩就認為,念佛應該要加上一種往生的概念,而不只是消業障的概念,所以就把念佛的思想提升到一種淨土的思想。所以從那以後,念佛法門叫作淨土法門。

傳到中國以後,唐朝的道綽大師就把這種概念做一個判教。他說,大凡今天你的選擇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一生比一生好,透過你的智慧跟願力斷惑證真、入聖得果之法,叫作聖道門。就是你從凡夫到成就聖道,你是在哪裡完成的呢?在娑婆世界完成的。好,那你叫作聖道門。反過來,你今天利用你的憶佛念佛,乘佛本願往生淨土,在極樂世界成就聖道的,叫作淨土門。

這樣講,這種判教跟龍樹菩薩的判教就有一點差別了,這個時候念佛就從一種消除罪障而提升到往生淨土。那麼為什麼有這樣的差別呢?我們解釋一下。因為時代改變了。佛法有它的不變性,也有它的隨緣性。根機不斷地改變,法門當然要不斷地修正,因為這個法門的施設本來就是應病與藥。法無定法,它有它不變的法義;它從契機的角度,它有它隨緣的方便。

末法時代兩大特色:

第一個,內在善根的退化。我們本身的善根就很容易退化,因為在這個末法時代,三寶力薄弱,你聽聞佛法的因緣太少了。不像正法時代,有很多的善知識,你長時間能夠浸泡在佛法當中,你善根能夠得到很大的熏習、增上。末法時代,你要聽到一個正法,你的時間比例降低了,所以你的善根本身力量薄弱了。

第二個,外在境緣的誘導。你面對的環境對你的刺激太大了。所以古德講一句話說,末法時代,譬如小樹未成,歷經暴雨,終為摧折。說,你這是一個小幼苗,但你這個小幼苗沒有經過溫室的保護,把它丟到暴風雨當中,這個幼苗就被破壞了。也就是說,一個末法時代的菩薩,你已經不適合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歷練了,因為你承受不起了。這個境緣你承受不起了,超過你的範圍,強人所難了。所以,到了唐朝以後,念佛就變成一種往生的概念了。是這樣的,因為環境不同。

丁二、他力門、果地教

到了民國以後,印光大師做了一個總結。

他力門。業障消除,福慧增長。

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即眾生心,投大覺海。

印光大師,他老人家是淨土宗的最後一個祖師。我們看印光大師,其實他本身沒有太多的論述,但是他老人家的成就就是,他能夠把前面的十二個歷代祖師的論述加以成功地整合,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

他整合了兩個法門。第一個,淨土宗他力的加持,所謂的「業障消除、福慧增長」。印光大師說「念佛方能消宿業」,這是早期的淨土的概念,這是龍樹菩薩的念佛思想,所謂的難易的概念。就是你沒有必要那麼辛苦,你沒有必要拒絕諸佛菩薩的本願功德,你在修行當中偶爾念念佛、念念地藏王菩薩,對你有幫助,何樂而不為呢?也不耽誤你太多時間。你適當地把諸佛菩薩的功德引申到你的生命當中,幫你掃除障礙,這多好的一件事啊!所以,他把早期的這個所謂的他力加持的概念拉進來。

當然,他更整合了聖道門、淨土門的概念,所謂的「竭誠自可轉凡心」,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他把淨土宗的——包括今生的攝受跟來世的接引,做一個結合,叫作「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那麼到了十三代祖師,念佛,一句佛號那叫萬德洪名,就全部都包了。包括你今生的安樂,包括你來生的解脫,一句佛號全包了。到了印光大師,他是這個概念,他把前面的整合了。

當然,我們從淨土宗的傳承,從佛滅度以後,經過這麼三個演變,我想這個地方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往生的概念,這個是很關鍵的,因為環境已經有一種急迫性了。我們看早期的時候,念佛法門,持咒也好,對於離開娑婆世界並沒有急迫感。到了末法時代,念佛的概念就不一樣了。諸位!我們看早期的念佛跟現在的念佛,最大的差別,就是一種離開娑婆世界的急迫感,越來越迫切。印光大師甚至於說,念佛法門叫作背水一戰。他說,你要觀想自己不成功便成仁,我今生不往生,我來生就直墮三惡道。所以他那種急迫感,已經到了——就是說,你不能再有來生的概念了!

那麼為什麼是這樣子呢?理由很簡單,卻是一個事實,就是你來生充滿了不確定。諸行無常的概念,越到末法時代,這種無常的概念越明顯,甚至於你今生可能是一個大菩薩,而來生無常變化成一種造五逆十惡的業障凡夫,這個非常有可能。

我們舉一個例子。印光大師很喜歡舉這個例子,他講這個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做了十七世的讀書人,可以說是久讀聖賢之書,久修聖賢之道。他十七世當中或多或少都有做官的,做了很多善事,可以說是一個謙謙君子。後來,他在十八世的時候,他以過去的福德力,投生為漢高祖的愛妃戚夫人的兒子。

他出生的時候就有帝王之相。其實漢高祖很喜歡戚夫人生的這個兒子,叫趙王如意,封他為趙王。甚至於漢高祖曾經動念頭要把呂后的兒子,那個太子給廢了,要立這個趙王如意作太子。當然很多的大臣反對。這些開國大臣說,廢長立幼,這個會禍起蕭牆,造成骨肉殘殺的。後來漢高祖也就作罷了。

但是因為漢高祖這個提議,就觸惱了呂后,呂后認為一定是戚夫人中間使了手段。所以,漢高祖死了以後,呂后就用殘忍的手段把戚夫人給殺死了,把她的眼睛挖掉,鼻子也砍掉,兩個耳朵都削掉,然後丟到糞坑裡面去,把她淹死。那個時候趙王已經到封地去了。為了斬草除根,呂后又用計謀把趙王引回國,把趙王也給殺死了。

但諸位你要知道,你殺一個大福德的人,那不得了。趙王臨死之前跟呂后說,我跟你無怨無仇,但是你今天卻如此地殘忍,殺害我們母子,我以後不會放過你的。他發了邪願,一種報仇的邪願。結果,這個願一發了以後,這種報仇的恨讓他來生變成一條很大的龍。但是他當時只有願力沒有罪業,所以這個龍可以在空中到處飛。他福德力強,他只是一念的顛倒妄想而已,他沒有罪業。但是他曾經發邪願,有願就有緣。諸位!他後來跟呂后之間的恩怨就糾結不清,他老想要找呂后的後世報仇。

後來這過程太長,我們就不說了,反正他在報仇過程當中誤殺了三千多條人命。他為了把呂后殺死,把整個村莊給淹沒了,三千多人陪葬。這個命當然算在趙王如意這條龍的身上。從那以後,它的福德力就消失了,鱗片裡面長滿了蟲,它從空中掉下來就深受小蟲的折磨。後來,因為他過去生在做讀書人的時候護持過三寶,他曾經跟皇帝勸諫要蓋佛塔來供養佛像(印度那個時候有人供養一個佛像,皇帝不知道是什麼,他說這是個聖人,我們應該造個塔把他供起來)。正因為他那麼一個勸諫,跟三寶結緣,所以在痛苦當中遇到佛菩薩光明的攝受,向佛菩薩懺悔,後來這個龍身才解脫出來。

印光大師《文鈔》講這個公案是告訴大家,說,今天我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趙王如意,他的因緣,從一個謙謙君子,從一種充滿正義感、充滿慈悲心的謙謙君子,怎麼就變成一個充滿仇恨的龍呢?請你告訴我為什麼?因為環境的逼迫——我們也可以這樣講。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還沒有清淨之前,是染淨和合。你現在有正念,只是說你的正念是個主流,不表示你的煩惱已斷除,它是在睡眠狀態,而所有睡眠狀態的煩惱都經不起刺激。你學過唯識你就知道了。所以,到了末法時代,外境的刺激太厲害了,它已經不是一個凡夫菩薩所歷練的地方了。所以說,淨土宗到了民國以後,往生淨土是唯一的目標了,念佛就不是消業障,是要求生淨土了。

從時代的演變,我們看得出念佛法門從偏重消業障,而到最後以往生為主流的一種法門的演變。

乙二、修學綱要 分三:丙一、總明感應道交;丙二、別示修行方法;丙三、結示理事無礙

我們看看乙二的「修學綱要」。

既然淨土宗從一種消業障而提升到往生淨土,那麼怎麼樣才能夠往生淨土呢?我們要看它的一個核心思想。這地方有三段:一,總明感應道交;二,別示修行方法;第三,結示理事無礙。今初。

丙一、總明感應道交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淨土宗往生的重點,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的時候,那一句佛號必須跟彌陀的四十八願產生感應道交,這是基本概念。那麼,理解什麼叫感應道交就很重要。就是,我要怎麼做,我的佛號才能夠成功地去啟動彌陀的本願、創造一種往生的力量呢?

佛陀把感應道交先講一個譬喻,他先講人跟人之間的感應道交,再講人跟佛之間的感應道交。

先談人跟人之間的感應道交。

他說,比方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人。這兩個人,某甲的心態是「一專為憶」,某甲在跟某乙相處的過程中,他不斷憶念某乙的功德,他說這個某乙很善良,很厚道,處處為人著想。他老是把某乙的好處放在心中,不斷地憶念某乙的好。但是,作為某乙,「一人專忘」,某乙卻因為其他的關係,把某甲忘得一乾二淨了。

那麼這兩種人如此的心態,在未來的生命將是什麼情況呢?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因為這兩個人在因地(前生)並沒構成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它不能是單方面,這單方的憶念不能構成感應道交。他們兩個雖然身體在一起,可能是夫妻,也可能是母子,也可能是兄弟,但是這兩個人,一個人憶念某乙,某乙沒有憶念某甲。所以,沒有感應,來生有兩種情況:

「若逢不逢」,即使相逢(相逢是指的是你們兩個生長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鄉鎮),同生在一個地方,但是卻沒有機會相見,連見的機會都沒有,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即使相見,等同不見。你們兩個前生雖然經常在一起,但是你們兩個今生在超商相遇,在結賬的時候,他在你前面,你在他的後面,你們兩個曾經面對面相遇過,但是沒有任何感覺,沒有一種感應的力量。為什麼呢?因為感應道交不能單方面,你們兩個之間沒有感應的因緣在裡面。這是第一個。

反過來,「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果說,某甲憶念某乙,某乙也憶念某甲,而且隨著時間不斷地增長,那麼這樣子,從一生到多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這個時候,不管你們兩個投生到哪裡,你可能投生在美國,他可能投生在台灣,但是你們過去生曾經產生感應的力量,你們自然會怎麼樣?相逢就是有緣,你們在一定的地方相逢,甚至於會變成一種眷屬。為什麼呢?因為你們前生有感應的力量在裡面。

所以,佛陀先講出人跟人之間的感應道交。芸芸眾生這麼多人,為什麼你偏偏遇到他,他也偏偏遇到你呢?事出必有因。你們兩個曾經有過感應的作用,而今生呈現結果了。這個是人跟人之間的感應。

由此類推,這個道理也通於人跟佛陀的感應。我們看看佛陀跟人是怎麼回事。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我們先看看佛陀的心情。作為佛陀,當然他的心入了大般涅槃,進入了二空真如,但是他那個明瞭寂靜的心中對眾生不斷地釋放善意。因為他因地的時候曾經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他在空性的智慧裡面會產生一種大悲的願力,他的願力不斷地去「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當然,佛陀對眾生的憶念跟凡夫不一樣。凡夫是鎖定目標的,他鎖定他喜歡的特定的目標;佛陀的憶念叫作平等地去憶念,就像太陽,沒有鎖定哪一個人,他去平等憶念。也就是說,佛陀在因地的時候曾經發度化眾生的願,所以他對眾生的憶念已經成就了。

我們看看,眾生有兩種情況:「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如果你今天作為一個兒子,母親憶念你,但是你根本不珍惜,那麼這樣子,你們母子的因緣就結束了,兩個因緣就各走各的了,因為兒子沒有相對地去珍惜,去反過來憶念母親的好。如果說,母親憶念兒子,兒子也憶念母親,那麼他們兩個就能夠經常地相見相處,就能夠產生一種感應的作用。

這個地方就說明,佛教的因緣觀其實是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你個人的因緣。就是說,你今天造了什麼業,你用什麼思想來面對你的人生,你自己會創造你自己受用的果報,這是你單一的因緣。但是從這種感應道交,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其實人跟人之間的因緣不是直向的,它有橫向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關係,有橫向的關係。那麼這個地方的關鍵在哪裡呢?就是正確的憶念,沒錯。

舉一個例子。印光大師在住茅蓬閉關的時候,他基本上是不會客的,但是有一次例外。有一次,就有一個兒子,這個人很孝順,他母親剛死後不久,他經常憶念她。在夢中夢到他的母親託夢說,我前生造了些罪,到了三惡道,我很痛苦,你趕緊去求印光大師來幫我超度。他做這個夢。所以這個孝子就銜母親的慈命,來到山上求見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就破例接見,看他是孝子嘛。那麼這個兒子就把他的夢境如是如是地跟印光大師報告。印光大師說,好,我現在閉關,我也不能出來,我把這個窗戶打開,你在窗戶外面聽我誦《阿彌陀經》。你要做兩件事情:

第一個,你要用虔誠恭敬的心來領受我讀誦的聲音,那個《阿彌陀經》的聲音,你要好好地、虔誠恭敬地領納,這第一件事情;第二個,你要同時憶念你媽媽的身相。透過你這個領納跟憶念,你才能夠成功地把這個功德轉給你母親。兒子說,好!

印光大師就在佛堂裡面誦經了,就把窗戶打開,那個孝子就跪在窗戶外面聽,聽完以後這孝子就回去了。隔了一兩天,他媽媽在夢境跟他講說,哎呀,你這個超度效果雖然不錯,但是沒有超度完成,你要趕緊求印光大師再超度一次。這個兒子就很緊張了,趕緊又跑到印光大師那裡去。

印光大師說,你當初是怎麼回事呢?怎麼沒有超度完成呢?這孝子說,我一開始很專心地聽您老的誦經的聲音,我也憶念我的媽媽的形狀,但是我憶念的時候,我看到她身體突然起了一道光明,我嚇了一跳,就不敢憶念了,所以後半段就沒有憶念了。印光大師說,現在我再給你誦一次,不管你媽媽的身體出現什麼光明,你都不要管它,你就是專心地憶念下去,不能間斷。所以這一次印光大師再誦經的時候,他就從頭到尾地憶念,後來就圓滿超度了。

印光大師在講這個公案的時候,他就講出來了,他說明這個憶念的重要。我們的心力不可思議,我們內心當中最大的憶念就是你心中的念想。所以我們講:「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當佛陀的功德進入到我們的身心的時候,到底你能夠把佛陀的功德啟動多少,那就是你的憶念的問題了。你有什麼樣的憶念,佛陀就給你什麼樣東西;你完全沒有憶念,那這個佛號對你來說就是一個空殼子。有人問我說,這個佛號如果給一個完全沒有信仰的人念佛,有功德嗎?他沒有馬上的功德,他也就是結個緣,因為他沒辦法啟動彌陀的功德。

諸位!我們學佛人永遠要記住一個觀念,叫諸法因緣生。什麼叫諸法因緣生?同樣一句佛號,進入一百個人的心態,會產生一百種效果,這叫諸法因緣生。如果一句佛號,不管你是怎麼想的,效果都一樣,那你這個叫他生。這樣佛陀的功德就有主宰力,就違背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所以,有些淨土宗的人解釋這個他力的思想,解釋得太超過,好像說你不管有沒有準備好,佛陀肯定把你帶走。這個概念是他生的思想,這個違背感應道交了。佛陀在經典上明明說明,母親憶念你,你不憶念母親,雖憶何為?這句話講那麼清楚了!你今天不能夠正確憶念彌陀的功德,這個佛號對你來說不能產生馬上的救拔,只能夠作多生多劫的一個結緣,如此而已。

所以,如果說你在臨終的時候提起這個佛號,你要馬上快速地把佛陀功德啟動,請你做好準備,你的心態是很重要。你心態沒有準備好,佛陀不能產生立即的救拔力量,不可以!那麼你臨命終的時候提這個佛號,也就是種下一種未來的善根因緣,你只能夠隨業流轉了。

當然,我們淨土宗的成敗就是能否往生。你不能往生的話,你這輩子念佛就是與佛結個緣。淨土宗沒有所謂的八十分,淨土宗要麼零分,要麼一百分,因為你這個往不往生是一個現實問題。你沒有往生,你來生充滿了變數。所以你要準備好,怎麼才能夠把臨命終的每一句佛號變成萬德洪名,就是你要怎麼去憶念它,變成很關鍵了。你是怎麼想的!

那麼應該怎麼想,我們舉兩個祖師的開示,怎麼來創造感應道交,下一堂課我們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