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佛陀的慈悲開了很多很多的法門,我們一般說是八萬四千法門。那麼在這麼多的法門當中,其實我們是可以把他歸納成兩個修學重點,所有的修行人主要是兩個重點:一個是屬於業力的修學,一個是屬於心念的修學。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仰仗一份的信仰,信心,我們是先偏重在業力的修學,所謂的事修,比方說你會去拜懺,拜八十八佛,大悲懺;比方說,我們會去持咒,乃至於做慈善事業。我們剛開始,總是希望我們身口意的罪業慢慢的減少,我們的善業慢慢的增長,所以我們剛開始先調整我們生命中的業力,剛開始是這樣子的。
那麼,業力調整以後,我們的生命也會從痛苦慢慢轉向安樂,這是一個事修的基礎。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這個階段,因為我們要處理我們無始劫來的根本問題,就是思想的問題。思想問題就必須靠經典的學習,聞思來提高我們的思想水平。
所以《金剛經》說菩薩他一生的修學只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云何應住?第二個云何降伏其心?一個是安住,安住就是根本法門,你以什麼為住,你的思想是以什麼為標準;第二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你用什麼方法來做一些身口惡業的調伏。那麼當然這個調伏和安住是有關係了,但是,我們這次的主題在我們應該以什麼為住才是最好的方式。
智者大師把有情眾生,分成四種的安住方式:
第一個,他以增上惡念為住。
就是說他的心發動出來,他根本的安住的標準是邪惡的念頭。有些人他習慣性起惡念,習慣性貪慾,習慣性跟人家對立,習慣性。那麼智者大師說,這個人在他生命當中,不管過去,不管未來,絕大部份都在三惡道,即便得到人身也不會持久,就是說這叫三塗種性,你已經養成這個種性,你開出來的結果自然是三惡道的結果,這是一個最低層次的人。
第二種人,是以增上的善念為住。
就是這個人,當然他偶而也起煩惱,但是,他一天當中呢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很自然的起善念,沒有人去教導他,他習慣性起善念,以善念為住。這種人,他的生命當中,絕大部分不是做人,就是在天上,偶爾墮落三惡道,但是雖墮惡趣,終不久留,因為他心地善良。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墮到狗道的時侯,他很快的跳出來,因為他的種性不是三塗種性;但是,有些人墮三惡道就很難出來了,因為他的種性和果報相隨順,他三塗種性嘛,那麼這個是講到第二種人,他是人天種性的眾生。
第三種人是以出離心為住。
這個人平常身口意很清淨,個性也特別清高,不太喜歡跟人家往來,他的身心世界安住在少事、少業、少方便住。就是說,他也不去干擾別人,但他對幫助別人興趣也不大,這種人多分會離開都市走入山林,不喜歡跟人家往來,這種人在成佛之道他一定會先證阿羅漢果,然後再回小向大,他不可能直趨大乘,他的習慣性動作一定先證小果,然後遇到佛陀,再回小向大,這種人聲聞種性。
第四種人是最好的,安住菩提心,以菩提心為住。
他很容易生起自我要求,上求佛道,他很容易生起悲憫眾生的心,所以,他偶爾失去正念,但是你稍微點破他一下,他就醒過來,因為他的種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