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有對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這個大乘法門,「大」這個字,其實有很深的涵義。蕅益大師在解釋《大乘起信論》的時候說:這個「大」,「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謂之名大」。我們經常講:我是大乘的菩薩。那這個「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是「絕待圓融」。

當你的心是一種對立的,那你就不是大了!不管你是對錯、或者空有的對立,都不是大。也就是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有一大部分都是調伏三界的煩惱。我們大家知道,調伏三界的煩惱,《阿含經》裡面的四念處最好用了。所以菩薩在因地的時候,特別是凡位的菩薩,諸多的修行是共聲聞學。

但問題是:雖然大乘的菩薩他修四念處,他能夠引生大菩提心。這個地方是很奇怪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有大乘的宗見。也就是說:小乘的思考,它是對立的;大乘是不二法門。什麼叫「對立」?我們舉一個例子。

比如說:我們經常在迴光返照我們的心念,我們跟人事的因緣接觸的時候,我們開始注意到:事情本身沒有對錯,重要的是我要生起善念。我們開始觀照、注意、保護我們心念的時候,我們開始發覺:我們起善念,但是有時候也起惡念。阿賴耶識有時候釋放一些邪惡的功能,比如說貪慾。當然這就要對治,因為這會招感痛苦的果報,會造業的。

小乘的學者,他對貪慾,他的看法是認為說:貪慾是內心的本質,人的慾望是由心所生的。所以他在對治貪慾的時候,《說文》:「徹,通也。」《莊子。外物》:「目徹為明,耳徹為聰。」《玉篇》:「澈,水澄也。」《水經註。沅水》:「清潭鏡澈。」「鏡澈」就是像鏡子一樣明淨。「徹」是動詞,「澈」是形容詞。「徹底」是動賓結構,「清澈」是併列結構。「徹底」應該用「徹」,「清澈」應該用「澈」。

把第六意識的明瞭性也消滅了,二個都不要。他比較偏激,就是滅色取空。所以小乘的學者在對治貪慾的時候,他是徹底的消滅。

大乘的學者,在對治貪慾的時候,當然他也從對治的角度,他也修不淨觀,觀察所貪慾的境界是不清淨的;能貪慾的心,也是剎那剎那的生滅,它是不真實的,你不要當真,它一下子就過去了。他在對治的時候,他是有所破壞、有所建設的。

《攝大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