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方便遠離清淨戒共有三科的經文,前面的一科是遠離凡夫的增過,有十一條戒法要護持。以下看第二科:
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
這一科是遠離外道的損智,佛弟子若做以下這五種事情,很容易折損清淨的智慧,故應避免造作。
(一)合和湯藥:這是透過煉丹製藥來為人治病。
(二)佔相吉凶:「佔」是占卜,如文王八卦或米卦等,從卦象中看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相」是看相,看一個人五官的長相,來判定吉凶禍福。以上的佔相吉凶也就是所謂的為人算命。
(三)仰觀星宿:透過觀察夜晚星宿的變化,推測人世間因緣的變化,這是以星宿的變化來判定人事因緣的變遷,稱為仰觀星宿。
(四)推步盈虛:前面「仰觀星宿」是以眼睛觀察星宿的變化,這「推步盈虛」則是由儀器推測星宿的變化,以判斷人事的吉凶禍福。
(五)歷數算計:由計算天干地支、生辰八字等陰陽數字,推算出一生的吉凶禍福,如紫微斗數、四柱等的算命,「皆所不應」,皆不該從事這些事。
蕅益大師總結前面五條戒,說這是「邪心求利,不達正因緣法。」就是對因緣觀還未堅固之前,若經常做這五件事,則容易生起顛倒的智慧。
我在未出家前,也曾親近一些外道的大修行者,後來我發覺這有問題,外道雖也強調斷惡修善,但他們的斷惡修善並沒有判定標準,如這件事是否該做,他們就卜卦問神明,神明說可以做,他們就去做,神明說不可做,就不去做。如此久後,自己的這念心完全沒有判斷能力,也就是說,什麼事情該做或不該做,自己的明瞭心完全要訴諸於外在的卜卦、神明的指示,否則自己不敢下決定。我發覺一個人待在外道久後,內心會喪失判斷能力。
佛法的八正道中,第一個就是正見,一個人一定先要有正見智慧,才能行善法,先要知道什麼是功德相、過失相,由正見才產生正思惟,也才產生正確的身口意。若對佛法因緣觀的真理沒有勝解前,就做前面的五件事,則你的心容易心外求法,時間久後,對吉凶禍福的因緣,這件事為什麼是功德相或過失相,你完全不能了知。
我有位師兄弟,他閉關好多年,後來他就不看教理,一路在行門上用功,後來他出了一些問題,請我幫他處理。他說他現在什麼事都請示觀世音菩薩,聽他講的意涵,我認為那不是觀世音菩薩,因他甚至今天中午要吃幾碗飯,也要請示菩薩。我對他說,你這樣內心已沒有智慧,猶如行尸走肉一般。佛法的六波羅蜜中,最尊貴的是般若波羅蜜,這猶如人的眼睛。修行要目足雙運,所有的修行是依止智慧的引導而成就解脫,如果甚至中午要吃幾碗飯,自己都無法判斷,則怎麼能知道什麼是生死的因緣?什麼是涅槃的因緣呢?臨命終時什麼該放下,什麼該追求,則更不可能了知了。所以前面的五件事雖是攝受眾生的方便,但佛陀提醒我們,做這些事情會折損我們的智慧,自己要小心。
我曾讀過一本古書,書中說:山上有一大戶人家,有眾多眷屬住在一起,這家人的長者往生,於是請山下一位有名的地理師來看風水地理。這地理師從山下走到山上,非常辛苦疲憊,這戶人家就準備熱開水給他解渴,而且在開水上面灑了一層粗糠。這地理師喝開水時起煩惱,他認為這戶人家請他喝水沒誠意,竟在上面灑粗糠。這樣的一念生起瞋心,他就把最壞的凶宅地理介紹給他們,說祖先若埋葬此處,家族會興盛,這地理師是想報復。
過了幾年,他想到這件事感到非常後悔,別人只是在開水上灑了一些粗糠,自己怎麼就做出如此大的報復呢?於是他又去找尋這戶人家,看看他們是否凶多吉少。結果他發現這戶人家的家宅,非但沒有凶多吉少,還更加繁榮,房子蓋的更大。這戶人家看到地理師來訪,表示非常感激。地理師問說,當時他從山下走到山上,為什麼請他喝的開水上面會灑一層粗糠?他們答說:「你從山下走上來,怕你口渴,喝水太急,熱開水會燙傷喉嚨,灑一點粗糠,你會吹開它,喝水就比較慢一點。」地理師於是說:「一念善心,轉凶宅為吉宅。」我們雖同意世間的因緣法,有陰陽五行的吉凶禍福,但從因緣上的觀察,心是根本,講因緣時若不講心則不是佛弟子。若只是觀察外在的因緣,心只是次要的角色,則你跟外道就相同了。佛法認為一切的因緣中,心是主要的因緣,外在因素是其次。若這樣,是否還需要看地理風水呢?我個人做出一個結論:
如果內心對業果的道理深信不疑,內心完全安住於真理,不把外境的因緣變化當作一回事,自己永遠相信,善業召感安樂果報,罪業召感痛苦果報,對這真理深信不疑,那麼不用看地理,你的心能轉境。如果對真理的信心跟理解有所動搖,心多少還會攀緣外在的境界,則也不妨看一下地理,因你的心對它有所著,它就會對你產生影響。所以若心一半安住在真理,一半安住在外境,則這部分對你就會有影響。
菩薩戒在講到攝眾生戒也有這觀念,若菩薩已通達諸法實相的道理,對真理深信不疑,永遠相信,心若安住在善法,一定召感安樂果報,若安住惡法,則召感痛苦果報。若自己對生命緣起的真理,已深信不疑,則可以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學地理風水算命,為什麼呢?因有些眾生若對他講真理,他不會相信,先以這種方便,「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你為他算命,他對你有信心,再為他講道理。
但這裡《遺教經》的涵義,從自利的角度上,這些佔相吉凶的事情,對初學佛法者而言,能夠不接觸就盡量不接觸,因學了這些佔相之術,對生命的因緣就會把它寄託在外境上,這對建立佛法的正見智慧會有所折損,所以經文上說:「皆所不應。」前面是遠離凡夫的增過及遠離外道的損智,這是滅惡;以下是生善的安住清淨戒法。安住清淨戒法又分為:
(一)身業的安住戒法。
(二)口業的安住戒法。
(三)意業的安住戒法。
先看身業的安住戒法。
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
身業的安住有五條戒法要奉持:
(一)節身:節身是節制自身的行為,避免放逸他求,不能想要做什麼就去做,要有所節制,以避免「他求」。佛法認為追求內心戒定慧的增長是「自求」,這是向內的追求;向外攀緣則是「他求」。自己應該判斷,今天出去是為了放逸他求,或是為成就功德,對身體的行動要加以反省,有所克制,要節制自身的行為。
(二)時食:這是飲食的克制。「時」是指從早上到中午的時間,「時食」等於過午不食,這有兩層意義:(1)減少慾望:晚上飯食容易增長貪慾。(2)色身健康:過午不食使飲食能完全消化而有助健康。
(三)清淨自活:佛弟子不要攀緣權貴信眾,若攀緣有權力福報的信眾,容易產生貪求之心。有些東西本來不需要,但因攀緣權貴就容易得到,這增長自己的起心動念,增長貪慾煩惱的活動,所以佛陀要求清淨自活。
(四)不得參預世事:出家眾特別要避免參預世事,不要參加政治活動,不能做官,也不能參選立法委員。若參加政治活動,起初可能很客觀,但時間久了以後,自己就顛倒了,凡是同黨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不同黨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所以參加政治活動的結果,就會跟某類眾生產生對立,如此一方面破壞了內心的大慈悲心,一方面容易產生對佛教負面的情況。中國歷史上有四次毀滅佛教的悲劇,這四次中有好幾次都是因為出家眾參加政治活動,最後引起皇帝的瞋心而全面毀滅佛教。所以一位宗教師應該立場超然,決不可以在政治中公開表態,因這樣會對佛教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五)不得通致使命:這是做甲乙兩方的使者來密通消息。自己本來是修行者,因做這種卑賤工作而輕賤自身。
以上五件事是佛陀要我們的色身如法安住戒法。古德解釋這五條戒法,前面的三條戒法:節身、時食、清淨自活等,須有所節制,換句話說,色身的行動、飲食及結交信眾等,雖不能完全避免,但要有所節制。但參預世事及通致使命,古德認為此二事要完全避免。
以上是身業的安住,以下是口業的安住戒法。
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
口業的安住有兩個主題:
(一)不得依邪法語而住:這有兩個內涵,首先是咒術,咒術即是巫術,這是透過持咒招引鬼神來替自己做事情,這樣容易惱害眾生,橫結惡緣,這是邪法語,所以我們不能以嘴宣說咒術。其次是仙藥,這是宣說某種藥物能使人長生不老,乃至成就種種神通,及有種種怪力亂神之作用,這是口業的妄語。以上咒術及讚歎仙藥功德皆是邪法語。
(二)不得依邪人語而住:邪人是指「結好貴人,親厚媟慢」。貴人是掌握權力之人,若出家眾結交貴人,乃致彼此關係親厚,就容易產生「媟」「慢」的過失。媟是放逸,權貴之人有錢又有空閑,他的生命就是享受人生,及時行樂,他容易講出放逸的言語,所以結交權貴之人,容易受其影響而說出放逸的言語。其次,權貴之人常有傲慢之語,結交權貴容易產生傲慢言語,喪失修行者謙卑的態度,所以「皆不應作」。以上是口業的安住戒法,以下是意業的安住。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意業的安住有如下幾項:
(一)當自端心:這是當觀自心,不見他過。這念心在觀照時,不要觀察別人身口意的過失,而要觀察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是善念或惡念。出家眾若從安住的角度來說,「當自端心」是重要因素。有些出家眾在僧團能安住五年、十年、二十年,有些人在僧團安住卻覺得困難,「當自端心」是重要指標,這念心是向內或向外觀察,這是能否安住的重要因素。
就是說你既然不是主持和尚,寺廟的成敗得失不是由你負責;第二點,如果你不是他的師父,也沒有一定要教育他的責任。佛陀要我們剛開始修行,最好向內觀察自己,使自己的惡法減少,善法的功能增加,這是「當自端心」。
(二)正念求度:蕅益大師解釋正念求度為「如理思惟,希求解脫。」如理思惟是隨順真理而做思惟,比如經常思惟業果道理、空性道理,乃至真如佛性的道理,一心一意希求解脫。印光大師說念佛法門的成敗在於出離心,修淨土者須「信願具足」,每一句佛號都具足信心、願力,這願力包括「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憑良心講「欣求極樂」並不難,修行人對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功德,生起好樂心、追求心,這是不難的,但「厭離娑婆」則不容易,能安祥走出三界,沒有任何罣礙,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因為想要尋求解脫的心不具足。所以印光大師說,我們應該經常思惟,若今生沒有出離三界,來生就要墮落三惡道,因內心的罪業會召感三惡道的果報。這裡佛陀要我們內心經常正念思惟真理,產生希求解脫之心。
(三)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時的缺陷,譬喻我們起心動念中都有一些貪、瞋、癡、高慢的煩惱。修行人的身業、口業可能有一些過失,或講錯話,或身體行為不正當,這時自己會知道,別人也會知道,所以很容易把它抓出來,透過懺悔來產生對治。但修行人最大的問題是意業的過失,自己心中經常起惡念,別人卻不知道,如果自己不觀照,就會有問題。
憨山大師說,一般念佛人,一方面起煩惱又不對治,如是心中就有兩種功能,一是念佛的善功能,一是煩惱的功能,則「佛只聽念,煩惱只聽長」,到了臨命終時,念佛的力量現前,煩惱的力量也現前,不幸的是,煩惱是多生熏習所成,是熟境界;念佛是今生才修習,是生疏的境界,所以最後煩惱把佛號的力量吃掉了。
有些人在修念佛淨土法門時,從來不對治煩惱,反正也沒有人知道。修行比較好的人,發現意業起煩惱,就趕快轉念念佛,如是停止煩惱後又開始念佛,念佛一段時間後又起煩惱,發現煩惱時又提起佛號,如是又中斷煩惱,但煩惱的勢力永遠存在,若沒有以呵責或觀照四念處來對治,煩惱就會永遠存在,臨命終時,自己的佛號不是煩惱的對手。
所以這裡佛陀的大慈悲,告訴我們不要包藏瑕疵,因為若放縱煩惱瑕疵,它就會不斷的增長廣大。所以憨山大師的慈悲,告訴我們要對治煩惱,念佛法門一定要調伏現前煩惱,煩惱現前時,或者以呵責的方式,觀照煩惱如大火,讓我們熱惱;煩惱如冤賊,偷走我們的功德法財;煩惱如毒蛇,傷害我們的法身慧命。如是一方面思惟煩惱的種種過失,一方面用無常無我的智慧來觀察它,煩惱也是因緣所生法,若以觀照力來對治,它的勢力就會減弱。所以這裡經文告訴我們要對治煩惱,不要放縱它。
(四)不得顯異惑眾:異是指與眾不同,古德解釋這是顯示自己的功德來迷惑眾生,這裡特別是指顯示自己有神通感應的功德。佛法認為神通感應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個人只要不斷的靜坐,調伏粗重心,心靜下來就會知道一些消息,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因為世間上的事情要出現前都會有徵兆,所謂「月暈而風,處潤而雨。」看見夜晚有月暈,就知明天要起風,吉凶禍福出現前都有徵兆,所以心靜下來就會知道一些事情。但佛法中不能宣說,因為宣說神通感應,大眾就會以神通感應做為追求的目標,而不重視真理了,不再重視俢學最為珍貴的智慧,所以宣說感應神通讓眾生產生迷惑顛倒,增長眾生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
(五)於四供養,知量知足:對飲食、衣服、湯藥、臥具的供養,知道需求有一定的數量,得到後要滿足感恩,不要多多追求。
(六)趣得供事,不應畜積:趣是隨順,隨順應得的供養,有多的就佈施給常住或是需要的人,不要貪蓄積聚。以上六點是意業戒法的安住。
身口意三業的安住,我個人認為有兩段經文最為重要:
第一是「節身食時,清淨自活。」對出家眾來說,自己有兩個選擇,一是過「少欲知足」的生活,對別人無所求,如此就能把自己的精神體力,完全用於修學戒定慧以追求不朽的功德,追求臨命終時帶得走的功德。這是你第一個選擇;第二個選擇,自己喜歡過舒適的生活,則必須與有錢的信徒交往聯絡,你對他有所求,他也對你有所求,你得耗損很多精神體力陪著他,自己所剩下的時間就不多了,到了臨命終時,你絕對會後悔。所以這裡佛陀要我們覺悟,「節身食時,清淨自活。」要盡量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則對信施無所求,自己就能做主,把握時間,多在佛法上用功。
第二是「當自端心,正念求度。」只是「少欲知足」還不夠,內心要生起希求解脫之心,培養止觀的正念。以上這兩點,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這兩段開示:
節身食時,清淨自活;當自端心,正念求度。
丁三、明戒能生諸功德
前兩段的經文,佛陀把根本戒與方便戒皆宣說完畢,以下佛陀讚歎根本戒與方便戒能引生種種功德。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
以上的根本戒與方便戒的戒法眾多,受戒後,所要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境界有無量無邊之多,佛陀在臨滅度時,挑選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故稱為略說。持戒是「正順解脫之本」,這裡是揀別外道的無益苦行,外道他雖也能持種種的苦行,但不能成就解脫。解脫是能解脫煩惱跟痛苦,此處的解脫主要是指禪定跟智慧,戒法本身雖非禪定跟智慧,但它能隨順解脫及隨順智慧,所以它是正順解脫之本,故有資格稱為「波羅提木叉」,它是別別解脫。
「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我們透過前面的根本戒而產生功德,透過方便戒使這功德更加安穩,更加增長廣大,如是而生起禪定,禪定則能解脫我們對三界的慾望。一個人若貪慾重,內心擾動不安,這是苦惱的境界。得到禪定後,內心能夠感到寂靜安樂,所以禪定有解脫慾望的功德。
其次,由戒、定的幫助,能產生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能滅除三界的痛苦。這個地方我們要說明:持戒而生禪定,由禪定而生智慧,持戒跟禪定本身是扮演增上緣的角色,也就是說,雖然持戒,但要修禪定仍要修「心一境性」,須修專注力與相續力,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得到禪定後,若要成就智慧,仍要在教法上聞思修,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因此戒與定是增上因緣,它不是親因緣。
丁四、說勸修戒利益
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佛陀在講完戒法後,總結說:「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這裡的「當持淨戒」主要是指根本戒,須執持根本戒。「勿令毀缺」古德解釋是指方便戒,對身、口、意的方便戒不能缺損。這是總標,以下別明。
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為什麼要持戒呢?因為只有透過持戒才能產生出世的善法,這善法包括禪定跟智慧。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如果不能依止根本戒與方便戒,則種種出世的禪定與智慧功德,皆不能生起,未生的不生,已生的也會喪失,所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我們在成就禪定跟智慧之前,內心要找到兩個住處,第一是功德住處,這是指受持四根本戒,則起碼自己的身、口、意安住在功德。佛法講功德是指三善道以上才稱為功德,五乘中的功德,起碼成就人天乘的功德。若不奉持四眾戒法,即使你佈施蓋醫院,做種種慈善事業,若戒法有所虧損,這善業不能成就功德,而到畜生道做一隻狗,福報雖很大,有人侍奉你,但你得不到尊貴身,只在卑賤的果報中享受善業。若要成就功德住處,須持四根本戒法,保住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的尊貴身,所以修學佛法,第一要先找到功德住處。
其次要找到安穩住處,這是方便戒,若對已有的功德要增長廣大,對於遠離凡夫的增過,遠離外道的損智,乃至安住身、口、意的戒法,都必須要奉持,功德才能安穩。
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對於「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曾講一個小故事:有一貧窮人供養天神,求能離苦得樂,他早晚上香供水供花,如是虔誠供養十二年。天人被他所感動,有一天這天人化成白髮老翁來敲他的門,這貧窮人問:「你是誰啊?」老翁答說:「我就是你供養的天神,我被你十二年虔誠供養所感動,你有什麼祈求呢?」貧窮人說:「我希望能離開痛苦,得到安樂」。於是天人給他一個「得瓶」,只要向「得瓶」祈求,絕對能「所求如願」。這貧窮人向「得瓶」祈求房子,如他所願的出現房子,以後又祈求車乘及種種享受的資具,這窮人也就解脫貧窮,得到快樂的生活。
有一天他舉辦一場慶祝法會,請過去所有的朋友來共同慶祝。那些朋友都是貧窮人,他們問主人說:「你以前跟我們一樣貧窮,現在怎能變成這麼富有?」主人答說:「我以前是很貧窮,但我辛苦的向天神祈求十二年,他送我一個得瓶,我向得瓶祈求,就能出現種種我所要的東西。」他的貧窮朋友請他表演這稀有事,主人於是在大眾面前向得瓶祈求某種東西,得瓶就現出這東西,大家非常驚喜,歡喜讚歎鼓掌。主人這時得意忘形,開始唱歌跳舞,在跳舞中不慎打破得瓶,於是從得瓶中出現的房子、車乘、珍寶也隨之全部消失,他又恢復了貧窮。
龍樹菩薩告訴修行人,「得瓶」就是戒法,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時是帶著虔誠恭敬的心,所以會珍重「波羅提木叉」,因為沒有皈依三寶的人,身心苦惱,後來戒法散發功德,使人身體健康,事事如意,乃至來生有人天的安樂果報。如果沒有生起出世解脫心,因為持戒而福報現前,就容易志得意滿。諸位要知道,我們之所以有福報是因有戒法,猶如這貧窮人本來沒有財富,是因「得瓶」而致富,也就是說,我們這念心本來充滿煩惱跟罪業,如果身口意有些功德,這是因皈依三寶的關係,在剛開始修行時特別是指因有法寶的戒法。所以如果放逸不持戒,就會喪失功德,又恢復過去的貧窮。龍樹菩薩以「得瓶」故事開示說:
持戒之人,所求如願;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故佛陀開示說:「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我們在身心苦惱時,要先找一功德住處、安穩住處,「波羅提木叉」即是我們的安穩功德住處。所以在還未離開三界時,先把住處建造安穩有功德,這是一切修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