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佛法跟修學世間法這當中的差別,蕅益大師有一段的開示,說:「世間學問,義理淺,頭緒多,故似易反難;出世學問,義理深,線索一,故雖難仍易。」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世間法的修學重點,是一個自然科學的修學,它的內心是向外去追求,我們很難在世間的差別相當中,找到一個共同的軌則,所以心外求法的結果,就會變成多頭馬車,我們學習起來感到複雜而困難。
佛法的修學是一個生命科學,它著重在對生命的研究與探討,重點是向內心去觀照。從內心的觀照,我們能夠找到人生共同的軌範,我們知道生從何來、死將何去,這個無量生命苦樂的差別因緣、生命科學的重點,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這就是我們生命的依止處。
為什麼在因地造業的時候,有所謂的善業跟惡業的差別?比如說:我們去佈施、持戒,這就是一個善業;我們造殺、盜、淫、妄,這就是一個罪業。所以在因地造業的時候,明顯有善、惡的差別;但是在招感果報的時候,面對這個果報就不能去論斷是善、是惡,只能夠說是痛苦,或者是快樂,果報是不論善惡的,它的體性事實上是「無覆無記」的。無記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果報體,你不能記別它是善,也不能記別它是惡,它是一個非善、非惡的東西。
比如說:貧窮,貧窮是由罪業所招感的,你一定是有慳貪,才會有貧窮的果報出現;但是這個貧窮果報出現的時候,你不能說貧窮是邪惡,不能這樣講,因為貧窮也可能使令一個人奮發向上,貧窮也可能使令一個人自甘墮落。所以在果報上,只能說貧窮是一種痛苦的果報,但是你不能說貧窮本身是罪惡,不可以這樣講。所有的果報都是如此,都是一種「無記」,非善、非惡的體性,而且都是「無覆」的,它本身不覆蓋真如,也不障礙聖道。
那麼為什麼我們因地造業的時候是善、惡,而把這個業力變成果報的時候,卻轉成了一種「無覆無記」的體性呢?當然這跟阿賴耶識的本性有關係。
【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
身為一個異熟果識,這異熟果識就是阿賴耶識,整個三界果報的一個主宰者就阿賴耶識,它的體性是無覆無記的。體性是無覆無記,所以它才能夠受熏,受到善法跟惡法的熏習,而不會互相的違背跟衝突,因為善跟惡是互相違背的。阿賴耶識之所以能夠變現果報,是因為有種子。為什麼會有種子呢?因為它受熏。為什麼它能夠受熏呢?主要的理由,就是它的體性必須是保持中性的無記,才能夠接受善法跟惡法的熏習,而累積各式各樣的種子,而變現差別的果報。這個是說明阿賴耶識為什麼是無記的理由,因為它必須要受熏。
【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假設異熟果的體性是善,或者絕對是惡,在因地的受熏就不能成立;在果報上,雜染的果報、清淨的果報都不能夠建立。「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才能夠接受染淨諸法的熏習,才能構成有情眾生的雜染跟清淨果報的依止處。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的本性,它的本性是「無覆無記」的。
這無覆無記的體性,一般人很容易產生錯誤的認知,會把它當作生命的歸依處。比如說外道的無想定,乃至二乘的滅盡定、二乘人的偏?空涅槃,這三個法的特點都是第六意識是停止活動的,所謂的無心定。在無心的狀態,他們內心所依止的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身為一個無覆無記的體性,它不會障礙我們在滅盡定、或者是無想定這當中寂靜的狀態,因為它無記,所以它對我們的寂靜安樂不產生干擾。
但是這有一個問題,古德曾經對這個阿賴耶識的情況,作出一段的批評,他說:「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這句話是提醒所有安住在無想定跟滅盡定的凡夫或聖人,提醒他們說:你不要以為把第六意識消滅了,這種粗重的煩惱消滅了,安住在寂靜安樂的阿賴耶識,就是你生命的目標、這個就是你的道!
其實這個無心的阿賴耶識「猶隔一重關」。為什麼說它還是一種障礙呢?從大乘佛法來說:阿賴耶識它就是根本無明,微細的無明,它還有俱生的法執存在。阿賴耶識你說它不好,它也沒什麼不好,問題是它也沒什麼好,它不能生起功德莊嚴,所以它這個還是一種障礙點。
你一定要把阿賴耶識轉變了,或者你願意說破壞也可以,把阿賴耶識破壞以後,把它後面的主人翁「現前一念心性」顯現出來,你才能夠成就無量功德莊嚴的佛果。你一天到晚待在阿賴耶識,你是不能夠生起利他的功德莊嚴,但是小乘學者,因為他對阿賴耶識有所不知,他的生命就一直停留在阿賴耶識的階段,這我們感到非常的可惜。他今天要轉變阿賴耶識有一個問題,因為阿賴耶識本身自己不能轉變自己,所以他必須從偏空涅槃出來,他必須從無心又轉成有心,他還是要依止第六意識修止觀,才能夠轉變第八識,因為第八識本身沒有轉變自己的能力。
就是把「阿賴耶識」,我們有情眾生的本性作一個交代。其實這個本性,如果以《法華》《涅槃》的思想,這還不是真實的本性,這是一念不覺以後的本性;真實的本性,它背後的主人翁,就是一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這個就是所有諸佛菩薩安住的真實體性。所以說阿賴耶識的體性是「無覆無記」的,它是跟俱生的法執相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