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第一講)

學人這次很歡喜有這個機會來跟大家共同學習《唯識三十頌》,本頌是印度的大論師天親菩薩所作,雖然只有三十個偈頌,但是在唯識學整個修學的內涵當中,基本上本頌是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正式的開講內容之前,我們簡單的把學習本頌的一個宗旨先做一個說明。

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佛法的因緣是有差別的。有些人是在逆境的因緣當中的刺激而學習佛法、有些人是在順境當中善根的顯現而修學佛法,雖然我們修學佛法的因緣有所差別,但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希望離苦得樂,就是我們為了要使令生命離開痛苦而追求安樂,所以我們開始皈依到三寶的座下,或者你選擇在家、或者你選擇出家。

離苦得樂的方法,在整個大乘的修學當中,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觀照力

你要能夠透過對教法的學習,對生命生起一個正確的觀照。

第二個、行動力

通過我們一種觀照的引導,真實的付出身口意的六波羅蜜的修行。

觀照跟行動這兩個內容,從一個修學次第來說,這個觀照力又是最為重要了。那麼在整個對生命的觀照的內涵當中,《解深密經》把佛陀的一代時教,那麼分判成三個時期:

一、有教時期

第一個時期就是佛陀滅度以後的前面的六百年,解深密經叫做有教的時期,有沒有的有,有教時期。

那麼有教時期,當然主要是小乘的部派佛教。他們的整個思想從四諦十二因緣建立出我空法有的思想,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的流轉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因為生命是無常變化,但是這宇宙的萬法,這些因緣所生法,包括生死的雜染法,也包括涅槃的清淨法,這個法是有真實性的。這樣子我空法有的思想,就建立一種對生命跟涅槃的互相對立的觀照。也就是說你要麼在生死流轉,你要麼趨向涅槃,這兩個是不能並存的,因為這個法是有真實性的,有真實性當然就是對立。那麼我空法有的思想的觀照就引導我們放棄了生死而趨向於安樂的涅槃。這個就是一種有教的時期。

二、空教時期

從佛滅後六百年到九百年的三百年當中,《解深密經》把它判做一個所謂的空教時期,就是以般若經為一個主流的發明緣起性空的道理。緣起性空就是說基本上生死的流轉是因緣所生法,那麼清淨的涅槃也是假借戒定慧的因緣而顯現的,所以就把生死跟涅槃的這種相互的對立性消滅掉了。一切法畢竟空來觀察整個生命的相貌,那麼這樣子觀察基本上比有教更加的徹底。但是到了末流的時候,就很容易引導我們趨向於偏空,我們只是安住在空。那麼對於諸佛的廣大的功德莊嚴,就會產生一種不生好樂的心情。

三、中道時期

所以說從空教的時期到佛滅後九百年以後,就是所謂的非空非有的中道時期,就是唯識的思想,以萬法為識,以一切法,包括雜染法,包括清淨法是我們的一念心識所變現。那麼以這樣子的正確的所謂的非空非有的觀照,我們就能夠正確的遠離小乘的執著法跟中觀學者的偏空,使令我們能夠很正確的走入中道的實相,我們一方面能夠放下自我,一方面我能夠主動的積功累德。所以唯識的教法基本上它一方面談到我們清淨的本性,但是它也一方面強調由於我們的業力的熏習,我們內心當中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相貌,也強調因果的這些差別。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很認真的學習《唯識三十頌》,我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就建立整個大乘的正見,就是你能夠很正確的去觀照生命的真相,包括雜染的緣起是怎麼回事,包括清淨的緣起是怎麼回事。那麼我們有了觀照力以後,我們就能夠正確的去付出戒定慧的修學。所以我們研究本頌,簡單的講,就是建立整個大乘佛法的正見,成就大乘種性,這個是我們在研究三十頌之前的一個說明。

好,那麼我們現在看講義《唯識三十頌直解》,那麼講義的整個傳承。我們下面有三段的說明,第一個,天親菩薩造,

那麼先說明造頌者,天親菩薩是唯識宗的第三代祖師,他有一個外號叫千部論師,千部論師。他剛開始是修學小乘教法了,在整個部派佛教當中,他做了五百部的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俱舍論》,《俱舍論》等於是天親菩薩在小乘教法當中的一個巔峰時代,他把整個有部跟經部的整個修行的內涵,都把它濃縮成《俱舍論》,那麼後來被他的哥哥無著菩薩所度化,回小向大,就學習大乘的唯識。

他回小向大以後,他在大乘的教法當中也造了五百部論。那麼整個五百部論的大聖教法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唯識三十頌》。因為天親菩薩的前面的論基本上都是針對一個單一的主題跟外道辯論,或者跟小乘的學者辯論而安立的。《唯識三十頌》是天親菩薩到了晚年,等於是他滅度的前一年,應弟子們的要求,把整個唯識的境行果,他的理論、他的修行的方法、修行的位次,做了很有次第的交代,當然比較不圓滿的地方,不幸的地方是天親菩薩他造完了三十頌以後,他本來要造論,在印度的論師都先造頌,然後再解釋頌再造論,他還來不及造論就往生了。

就是說天親菩薩他等於是在晚年,也可以說他思想最成熟的時候,造下了《唯識三十頌》,把他一生修學唯識的心得,以三十個偈頌來表達出來。我們看第二個,玄奘大師譯

天親菩薩是印度的論師了,玄奘大師在唐朝的時候到了印度,取得很多的經典回來,除了當然主要是兩個部分,一個是般若經,般若系大品般若經,第二個是瑜伽部分,包括《瑜伽師地論》,包括《唯識三十頌》,都是在玄奘大師那個時候帶回來翻譯的。

第三個,蕅益大師解

我們這次的直解是根據明末的蕅益大師的註解,當然大家會問說《唯識三十頌》的註解很多了,我們為什麼選擇蕅益大師的註解?主要的理由就是說,因為蕅益大師在解釋唯識的時候,他會考慮到性相的圓融,就是說唯識學跟天台的整個思想的融通,蕅益大師在關鍵點的時候會把它說出來,所以我們學了蕅益大師唯識學的思想,你以後學天台的時候,你會發覺這兩個教法會相隨順,不會互相衝突。蕅益大師的性相圓融的一個特色,所以我們就根據他老人家來做註解。

這個就是說明我們這次整個講義的一個傳承是天親菩薩造頌,玄奘大師把它翻成中文,蕅益大師對頌文做個註解,好,我們現在正式的看講義,◎將述此頌,大科為三:

甲一、解釋標題;

甲二、隨文釋義;

甲三、結示勸修。

我們根據蕅益大師的《唯識三十頌》直解,我們分成三大科來說明。第一個解釋標題。那麼從中國的傳承當中,講經的人都是先解釋標題的,因為這個標題有總持這一部經論的一個要義,所以我們解釋標題,解釋標題等於是先攏總的說明本頌所要表達的內涵是什麼。

甲二隨文釋義,第二科我們就正式頌文來解釋它的義理。那麼根據蕅益大師的註解,他是把本頌分成三大科,乙一、明唯識相,乙二、明唯識性,乙三、明唯識行位。

唯識學整個教義是發明萬法唯識,也就是說我們想要了解生命的真相,你必須要先了解你的心,因為我們整個生命的流動是由心識的流動剎那剎那所變現的。所以你了解你的心的相貌,你就知道你生命的前面是怎麼回事,後面應該怎麼回事,你就了解到你整個生命的前因後果。那麼了解心的相貌,在本頌當中是分兩部分:第一個是從它的相,這個相呢諸位把它註解叫緣起,緣起方面來說。第二個是從內心的本性來說,本性,就是說我們還沒有造業之前,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

所以本頌我們在探討心識的時候,它是從兩個部分來探討,一個是從我們眾生的本來面目的本性,所謂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第二個是因為這個清淨的本性,接受我們無量劫來所造的善、惡業力的熏習,它所產生一些差別的功能,有善的功能,有惡的功能,這些叫做唯識相。唯識相的緣起就包括了凡夫的所謂的雜染的緣起,也包括聖人的清淨緣起,這個都叫唯識相。那麼也可以說唯識的性相是把教理這部分,把生命的因緣先做個大綱的說明。

第三科就正式的修行了。我們從前面的唯識的性相,那麼我們如何從一個雜染的心識,轉變成一個清淨的心識,後面幾個偈頌就說明它的一個修行的內涵,跟它修行的位次,這個就是本頌的整個結構,唯識相、唯識性、唯識行位。

最後我們做一個結示勸修,把前面的整個《唯識三十頌》的內涵做一個總結,這就是我們這次課程的一個大綱的說明。

好,我們看第一科

甲一、解釋標題 ——《唯識三十頌》(分二:乙一、釋「唯識」,乙二、釋「三十頌」。)乙一、釋「唯識」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我們解釋題目根據《成唯識論》是把它分成兩部分,第一個是解釋唯識,第二個就是解釋《三十頌》。那麼當然這個唯識的意思就是萬法唯識了,我們看《成唯識論》怎麼解釋這個唯識這兩個字?

「唯」遮境有,「識」揀心空。離有、無邊,正處中道。

「唯」這個字的安立,它是要遮止外界是真實的有,外境是真實的有,當然外境包括了我們凡夫的這些生死的雜染的境界,也包括了聖人在涅槃當中所安住的清淨境界。那麼這種真實性的執著,我們安立一個唯字,就把這種執著消滅了。因為「唯」就是唯獨的意思,唯獨:就是一切萬法,唯獨是我們一念的心識所變現,離開了心識就無有少法可得。從這個唯字我們就遮止的外境是真實有的執取,就遠離了小乘的法執,所謂遠離有的執取。

「識」揀心空,那麼這個識的安立,心識的活動,它會產生一種差別的功能。比如說我們今天依止善念的心識,來佈施、持戒,來拜佛。那麼這種善念的功能會招感安樂的果報,假設我們依止的是一種邪惡的心識,貪慾的心識、憎恚的心識、嫉妒的心識,那麼這樣的心識的造作會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安立這個心識就是遠離這種偏空,告訴我們心識的每一個活動都會產生一個因果的相續。

所以說我們做個總結了,「離有、無邊,正處中道」。從一個唯字的安立,那麼遠離有的執取,也安立識遠離空的執取,使令我們悟入到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大乘的中道實相。

萬法唯識的思想,我們根據附表來做一個解釋,把它做一個補充說明。我們在進入頌文之前,大家對萬法唯識先有個概念,我們看附表第一就在後面的地方,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這個附表一是唯識的觀心法要,是蕅益大師的《成唯識論》——觀心法要一段的序文,我先把它念一遍,我們再解釋,大家先請合掌:

夫萬法唯識,雖驅烏亦能言之;逮深究其旨歸,則耆宿尚多貿貿。此無他,依文解義,有教無觀故也。然觀心之法,實不在於教外。試觀十卷論文,何處不明心外無法,即心之法,是所觀境;了法唯心,非即能觀智乎?能觀智起,則二執空而真性現。所以若境若教若理若行若果,皆名唯識,而五位五觀,一以貫之,紛而不雜;賾而不亂者也。——蕅益大師

好,我們看第二面我們做一個說明。那麼這一段的論文我們分成三段,先做一個前言。

[夫萬法唯識,雖驅烏亦能言之;逮深究其旨歸,則耆宿尚多貿貿。]

整個大乘的正見,就是從一個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觀察我們的生命,包括凡夫的生命,也包括這些諸佛菩薩,這些聖人的生命。從大乘的角度是認為,這些生命的現像是由我們一念心識所變現,有雜染的心識而顯現的痛苦的果報,由清淨的心識顯現安樂的果報。那麼這種觀念即使是七歲的小沙彌,驅烏沙彌,他也能夠說這一切唯心造嘛,他也能夠從表面上的一些文字的粗顯概念來說明,但是萬法唯識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生命當中,是由很多的錯綜複雜的心識所構成,到底心識的相貌是什麼?乃至於這些年高德重的老和尚都很難完全的理解。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此無他,依文解義,有教無觀故也。]

我們很少去做一些正確的學習跟正確的觀照。我們一般人的心識,假設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生命現像有兩個相貌:一個是心,一個是境,這個生命就是心跟境的相互作用,一個心去造作去跟境界接觸,那麼在這個境界造作,這個境界造作完了,再換另外一個境界造作。我們一般人的心情會把重點放在外境,所謂的心隨境轉。就是我們一般人如果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我們的心是向外追求的,向外攀緣,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流轉無量劫以來,我們從生命當中就很難得到生命的教訓跟經驗,我們流轉到現在還是顛顛倒倒的,就是我們沒有做一個迴光返照的功夫,這就是所謂的有教無觀,只是從文字上的理解教法,而沒有從這個教法當中來觀察我們明瞭分別的這念心識。這個地方等於是蕅益大師先標出教跟觀這兩個互相配合的重要。

[然觀心之法,實不在於教外。]

那麼當然你要去觀你的心,你一定要有教法的指導,所謂的一種清淨的傳承,不是說你兩個眼睛一閉,你就能夠觀照心的,你這樣子會錯認消息。觀心法門一定要依止教,依教起觀,所以說:

[試觀十卷論文,何處不明心外無法,即心之法,是所觀境;了法唯心,非即能觀智乎?]

在整個《成唯識論》的十卷論文當中,它的觀念都是講心外無法,就是一切的法都是心所現的影相。所以說從一個觀心的角度來說,你的所緣境是心所變現,能觀的智也是這念心。從唯識學上是說我們的生命是自變自緣,你自己的心變現一個影相,然後你在你自己的心中的影相裡面活動攀緣。

比如說我們現在有一灘水,我們眾生的人道的法界,心識善業力強,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水,我們一摸是水的濕性,惡鬼道的心識它有罪業,它跟水接觸的時候,它感受到是火,這個水對它來說是一個火,扮演一個火的法,這個天人,天人的善業力當然是特別,比我們人類還高了。他看到的水是琉璃地,七寶莊嚴的琉璃地,這個魚看到的水,它看到的是它的房子,所以佛法說水本身是無自性的,它是法空。

如果說水是有自性,它不是跟眾生的心有關係,它是離開了這個心,而有一個獨立的體性叫水,應該所有的眾生去看水,都應該看到水,不管它的心是善業罪業,但事實上不然,我們會因為每一個人內心當中所累積的善惡業的差別,去受用不同的果報,比如說我們同樣是人,大方向來說,我們有共同的業力,共業,共業是很接近的,五戒十善的共業,但是有差別,有別業。

比如說我們每一個人看佛像,這個佛像是一個色法,這個法也是無自性的,法空。每一個人看到這個佛像跟佛像接觸的時候,你的心中是現出一個佛像的影像,然後你在你心中的佛像裡面去攀緣,你不能夠去分別心中以外的境界,不可能。所以你的善業強的人,你看到佛像是光明的,有些人有罪障他看到佛像是黑暗的,我們今天雖然共同生活在一個道場,但是每一個人所接觸的環境是有差距的。微細來說是不同,個人的業力還是有差異。你的業力跟外界接觸的時候,你先變成一個影像,然後你在你心中的影像裡面攀緣,那麼這就是所謂的萬法唯識,你的心先變現外境,然後在境界裡面攀緣叫自變自緣。

當然從唯識的觀心法門,它的重點就是看下一段,它的重點在下一段:

[能觀智起,則二執空而真性現。]

就是說我們平常打坐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是開始去迴光返照我們這念分別心。剛開始觀到心的時候,我們發覺我們的心識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惡的功能,有時候起佈施、持戒的心。有時候生起貪慾、瞋恚的心,這樣的觀心在唯識學,還是一個很粗顯的觀照,因為你這個還是在因緣所生法的外相的觀照。從唯識的角度觀心法門,它的就近處是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那麼以我空法空觀的智慧,把這些由業力所熏習的這些善惡功能,這些如夢如夢如幻的善惡功能,把它撥開來。這個時候我們看到我們內心的本來面目,所謂的真實的體性,所謂我空法空的清淨的本性,這個就是在唯識的觀心當中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在禪宗裡面的公案說,說是五祖大師,他晚年的時候要把禪師的祖位要傳給他的弟子,在整個弟子當中神秀大師…,大家都一天到晚打坐了,整天在觀照我們的心識,把每一個人的心得表達出來,看哪一個人的心得最圓滿。那麼神秀大師他觀心的結果,他也提出一個心得報告,他說師父啊,我觀察的結果是這樣子的: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神秀大師

我這一念心是一個菩提樹,這菩提樹就是我依止善根來修行。菩提樹,當然菩提的果實是從樹而來,這個心又好像是個鏡子,鏡子經常有時候起灰塵、起惡念但是沒關係,我經常用持戒的法門,念佛法門,把灰塵擦乾淨,看得出神秀大師很用功,但是神秀大師的觀心,他內心當中還是以自我,自我意識的無明的根本來觀心。就是說有一個我,這個我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我到佛堂的時候,看到佛菩薩我起挺慚愧心、起皈依的心,起善念,但是有時候我到外面去跟染污的境界接觸的時候,這個我起惡念,最後開始用持戒念佛來調伏它。時時勤佛拭,莫使惹塵埃——這是一個修行者,非常用功的修行者。

但是五祖大師對神秀大師的觀心法門不是非常滿意,只能夠說你很用功,那麼慧能大師他也提出他的心得報告,說我的觀心法門的心得是這樣,說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大師

欸,本來無一物,何處者塵埃,這句話就讓五祖大師滿意了。就是說你的觀心不是表層上的善念惡念的這些因緣法,你是能夠把這些因緣法給撥開來,把心帶回家,回歸到我們的生命的原點,就是說我今天在三界流轉了很久,無量劫,每一個流轉,每一個生命體都造了很多業,造了善業也造了惡業,這些業的功能都在這一念錯綜複雜的心識保存下來。我們現在要問,我在流轉之前我的本性到底是怎麼回事?本性的問題在佛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

比如說儒家的思想,有些人說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張,人之初性本惡。佛法都不同意這個看法,佛法說:你說性善、性惡,這個善惡,你的觀心都是表層的觀察,佛法認為我們人的本性是空,是無自性,因為你人性如果是善,人性如果是絕對的善,他不應該造惡。如果人性本身是惡,一個人的本性是惡,那麼你就不可能造善。這樣子講,你的修行只是把惡性的壓下來而已。

所以在唯識的觀念,最後的觀察,他剛開始會講善惡面,所以我們研究三十頌你會發覺,他剛開始是先講善惡面,善的結果是什麼?惡的結果是什麼?他剛開始在唯識相的時候先講緣起,鼓勵我們斷惡修善,但到最後的時候,他會回歸到,所謂的從善惡的這些流轉的因緣當中,回歸到在善惡的造作之前,我們的本性是什麼?所謂的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我們對本性的理解,在我們整個修行當中,在整個斷惡修善當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的註解當中,他提出一個觀念,他註解的很好,他說十念往生是不決定,這是一個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明。他說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有些人要十念,乃至要多念才能夠往生,才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有些人他不要十念,他只要一念就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那麼差別在哪裡呢?黃念祖老居士說差別在:

般若的智慧。

就是說如果你念佛法門,你念佛當然以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聖號為我們的皈依處,你只是以佛號來調心,沒有般若的觀照,那麼這個時候您會遇到你很多的念頭,因為我們無始劫來這個心不斷的造作,它就不斷累積很多的功能,很多很多的妄想,那麼你這個佛號要抗拒這麼多妄想,不容易,要多念,你要花很多的時間把你心中的妄想調伏了以後,然後再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你要多念才能往生。很多很多的念頭,需要很多很多的佛號。那麼假設在念佛的人依止佛號之外,旁邊多了一份般若的我空、法空的觀照,你能夠了解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些妄想是如夢如幻的。這個時候你一念就跟彌陀相應,所謂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妙智慧到彼岸,就是智慧能夠從我們有障礙的因緣當中,很快地引導我們到無障礙的彼岸去。

當然在本頌的結構當中,他剛開始先發明有相行,從唯識相告訴我們這個善惡是怎麼形成的,先講因緣、緣起,仰仗業力所創造的善念和惡念的因緣。那麼到唯識性的時候,他回歸到我們的生命的原點,就是我們在還沒有流轉之前,我們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好,那麼這個就是整個《唯識三十頌》的兩個重點,

所以若境若教若理若行若果,皆名唯識。——蕅益大師

那麼在這個地方等於第三段做個總結了,就是說唯識境,這個地方唯識境,這個境呢,一般來說是就著生死流轉的雜染的境界,就是凡夫依止無明,所創造的業力,由這個業力所得的果報,整個三界流轉。那麼唯識境等於是雜染的因緣,唯識境若境等於是講到流轉門,那麼若教若理若行若果是講的還滅門。那麼我們從一個雜染的境緣當中的迷惑顛倒開始,依止教法,依止菩薩的教法聽聞,從教法當中的明白道理,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明白道理,那麼從道理當中的觀照,從觀照力引生正確的行動力,開始去付出戒定慧的行動,最後成就果位。好,那麼這樣子都不離開唯識。

這怎麼叫做:染淨諸法,不離開唯識,是什麼意思?是說我們有時候會想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說我們在三界裡面流轉那麼久,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面提出一個觀點說,說是流轉三界中那是誰在流轉?就是說是我在流轉那,有一個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一樣的,前生的我跟今生的我也一樣,我來生也是依止我,那麼由這個我去造業力,我可能造了善業,有時候起顛倒也造了罪業,以這個我來造業力,那麼來生也是以這個我來得果報,我們沒有研究唯識的思想就是這樣子的。

唯識學不同意這個說法,說萬法唯識,其實不是我,是你那念心。你的心去造業,你用你的心識去得果報,就是你前生有一個心識,這個心識造了五戒十善的業,這個時候心識的功能累積,今生現出人的果報,那麼你在用人的心識去造業,來生可能變成一個天人,現出天的果報,然後你再用你來生的心識去造業。所以流轉三界中是一念的心識在流轉。

恆轉如瀑流就是這樣,生命就像是一個水流,生命的水流是怎麼來?是由心識的水流所變現。等到有一天你這個心識的水流從顛倒的一念當中轉成清淨的心識。這個時候你生命的水流才開始改變,就變成一個清淨涅槃的果報出來。所以一念的心識無明的妄想的顯現,有流轉的因緣,那麼一念的清淨心,有常樂我淨的涅槃。所以我們說從凡夫到成佛,其實就是一念心識的不斷的流動,不斷的變化,如此而已。

所以說不管是雜染的生死因緣,或者清淨的涅槃因緣皆名唯識,唯獨是一念的心識的相續的造作,相續的變現,如此而已。

而五位五觀一以貫之,紛而不雜;賾而不亂者也。所以從整個唯識它因地的修學,所謂的五重唯識觀,它果地的功德有所謂的唯識五位,唯識:資糧位、加行位、通達道、修習位、究竟位。不管是整個唯識的因地的觀行,乃至於果地的功德,一以貫之,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法——心識,現前一念心識貫穿起來,雖然因緣錯綜複雜,但是條理性很清楚。你能夠從一個錯綜複雜的生命當中,你能夠找到一個消息。

修行最怕你認不清路頭。

你說我今天去台北,七換八換我還找不到高速公路,找不到高速公路,你不知道痛苦的因緣在哪裡,我們總是覺得痛苦是外境給我的,是因為它所以我痛苦了。那麼我們沒有把痛苦的根源找到,我們就不可能消滅痛苦。因為一切法因緣生,這個法的出現有它的因緣,那麼這個法的力量有它背後的因緣的力量的支持,你不把它的因緣消滅,這個期望的果報是不可能出現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能夠認清整個生命的一個消息,所謂的上路,說我上高速公路了,當然有些人他比較懈怠,在休息站喝喝咖啡、吃吃冰激凌,但是他上了高速公路,他遲早會到台北。他已經知道整個生死的流轉不是上帝創造的,一個能夠成就涅槃也不是上帝的意思。他的心識能夠累積這種善的功能,所以他表現出安樂的果報。

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要先有正見,雖然我們的修行可能還不是馬上能夠做到,但是你知道目標在哪裡,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正見的重要性。

在禪宗有一個叫野狐禪的公案,說是百丈禪師有一次在百丈山講《金剛經》,講到最後一天的時候,有一個白髮老翁非常感動,向百丈禪師頂禮,感謝您?您老人家把我心中這多生多劫的障礙消滅掉了。百丈禪師說你是誰呢?他說我原來是迦葉佛時代的一個老比丘,老法師,我的弟子問我說,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那個時候跟他回答說不落因果,邪見!因果法則是不分你是修行不修行的,這個是法爾如是的規則,你只要造業就會招感果報,那麼我因為一念心的邪見的障礙,做五百世的狐狸,我現在聽你講金剛經明白道理:叫不昧因果。

那麼後來他就從狐狸身解脫出來,我們可以從迦葉佛時代這個老比丘的生命觀察的因緣,我們能夠了解一個道理,他的五百世狐狸是怎麼出現的?不是上帝給他的,諸法不自生,這個狐狸也不會自己生起,亦不從他生,不是他力,不是上帝大梵天給他,也不是共生,也不是兩個力量合起來。

是故知無生,就是一切法的本性是空,那麼空怎麼有呢,因緣有。因緣主要就是你的心,你心一動,這就是一個因緣。剛開始的時候一念的邪見而顯現的五百世的狐狸,他現在聽到佛法以後,邪見消滅了,這個狐狸身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們在懺悔的時候,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個道理也是這樣。

我們想要懺悔罪障,先要知道罪障是怎麼生起,也就說我是嘴巴去罵人,我用身體去造殺盜淫,錯了,嘴巴跟身體只是一個工具,真正的老闆、造業的主是你那個心,你依止這個心去造業。所以你說蘋果,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打到人,這個是什麼業?你說是什麼業?是善業惡業?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打到人,這個不是業,因為蘋果沒有心,所以蘋果不能造業。

就是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懺悔,你怎麼知道你這個業消滅呢?就是你那個惡念的相續心消滅,你想要去做那個業的那個惡念,被你懺悔的力量破壞了,那麼你這一部分的罪業就不能得果報,唯識學說不增長業——雖然有,但是沒有得果報的力量。假設你懺悔,但是你想要造業的動機還在,這樣子你的罪業就在。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了解到整個生命的緣起一定要從心識的緣起上去了解。

我們回歸到本文上來,那麼這個地方是講到唯識的題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