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九面。

我們這一段是講到前六識的現起分位,這當中有三個小段,第一段我們講到依止根本識,是說明前六識的生起因緣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就是第八識裡面的種子,我們前生所栽培的這些善根的種子,或者是煩惱的種子,都保存在第八識,等到它活動的時候,就影響到我們第六意識的活動,就是我們前生的造作,這是第一個因緣。

第二個依止根本識,就是第八識它變現一個什麼樣的果報,你是一個人跟你做一隻狗,表現出來的第六意識的相貌也會有所不同,對同樣的種子,但是你是一個什麼樣的果報體,這件事情也會有不同。這叫做依止根本識。包括第八識的種子,也包括第八識的現行,這個地方是做一個總說。

這以下有兩段是一個別示,那麼別示當中: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這個是個別的解釋。前五識的一個現起因緣,看藕益大師的註解:

八、雲「五識隨緣現」等者——謂前五轉識,皆仗眾緣方得生起現行。如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鼻舌身三識七緣生。緣具則不妨俱起,緣缺則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多少無定。水喻第八藏識,波濤即喻前五識也。

五識隨緣現者,就是說前五識它必須要仰仗眾多的因緣才能夠生起。比如說眼識要九種的因緣,眼識的生起在前五識當中是最為困難的,因為它要有空間、有光明;耳識它只要八個因緣,它少掉的是光明,因為我們在黑暗當中,念佛還可以聽的到自己的聲音,所以耳識的了別不需要光明;鼻、舌、身連空間也不需要了,就剩下七個了。

當然因緣具足就生起,緣缺就不生起了,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波濤是前五識,這個水是第八識,當然這個水是一定會有的,但是要有風的因緣具足才有波浪,可能是一個波浪,也可能兩個波浪,乃至於五個波浪,多少不定,所以叫做或俱或不俱,如波濤依水。就是說第六意識它生起了別的時候,有時候是帶動眼識,也可能帶動耳識,也可能帶動鼻舌身,或者一個或者兩個或者五個或者都沒有,就說明這個前五識是多少不決定的,或有或無的,當然就是要因緣具足才能夠生起了別。看第九:

九、雲「意識常現起」等者——謂前五識,所藉緣多,緣有具缺,故起滅不定。第六意識,所待緣少,緣具無缺,故常得現起,但除五位,暫時不行。一者生無想天,二者入無想定,三者入滅盡定,四者極重睡眠,五者極重悶絕也。

第九是說明這個意識常現起。前五識它的了別所借的因緣就比較多了,所以它生起是不決定。那麼第六意識所生起的因緣比較少,所以它經常生起,當然這個經常是相對前五識來說,我們生命當中的第六識是常生起的,但是有五種情況是例外:第一個生在無想天,第二個入無想定,第三個入滅盡定,第四個極重睡眠,第五個是極重的悶絕。這五種情況第六意識不生起,那麼第六意識它不生起的因緣看附表第十四,第六意識在生命當中,當然是整個對外境的了別都靠第六意識,它有五種情況不生起,看附表第十四起滅分位門: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這個起就是生起現行,這個滅就是它的種子位,那麼它或者在種子位或者現行位,這些差別的情況叫做分位。先看前五識:

前五識——前五識須待多緣和合,方得現起,故由生緣之具足不具足,或一識乃至五識同時並起,或不並起。如波濤依水,或一浪起,或多浪起。是中前五識或一或多現起,第六意識必隨之俱起。

所以在前五識的生起因緣比較困難,第六意識它有尋伺相應故,它能夠主動的去思慮,所以它假借的因緣比較少,現行的時間多。我們要知道這個了境能變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叫五俱意識,一二三四五的五,俱是俱足的俱,五俱意識就是第六意識挾帶前五識,或者挾帶一個或者兩個或者五個,來了別現前的境界。第六意識要了別現前的境界一定要五俱意識。

第六意識——第六識以其與尋伺相應故,自能思慮不藉他引故,藉緣少故,現行時多,惟除「五無心位」外,餘一切時常現起。

第二種情況叫獨頭意識,第六意識它不必假借前五識的幫忙,它就能夠生起了別,但這個是了別過去、了別未來。回憶過去、憶想未來叫獨頭意識。所以第六意識因為思考能力強,它不必假借前五識,但前五識一定要假借第六意識。這當中雖然思考能力強,它有五種情況不生起叫五無心位,五種沒有第六意識的情況:

一、無想天——謂修彼定,以厭患麤想之力,生彼天中;違不恆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

這個無想天是個果報,色界四禪,這當中有一個無想天,在三界所有的果報當中,只有一個果報體是出生的時候就沒有第六意識,就是無想天。包括四空天都有第六意識。它是攀緣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那都是第六意識的境界,只是比較微細而已。

但是無想天很特別,無想天當然這個是外道,不是佛弟子,外道修行無想定,他為什麼修無想定?他講出他的動機——厭患粗想之力,外道他也想離苦得樂,那麼他在禪定當中,在寂靜的心中,他一下子就知道一個人會有痛苦,是因為有慾望,為什麼會有慾望呢?就是有這個思想就有慾望,他認為這個思想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呢?他就修無想,他在禪定當中就訶責想的過失,說這個想在我們心中,就像一個人如病如庸如瘡,就像一個人皮膚長瘡流膿流血,這個想在我們內心當中活動就像瘡一樣生起種種的過失,所以這個想被他這樣訶責以後,整個前六識的想就不再活動。無想天有五百劫的時間完全無想,是這個意思。

二、無想定——謂有異生,伏遍淨貪,未伏上染,由出離想作意為先,令不恆行心心所滅,名「無想定」。

前面的無想天是個果報,無想定是一個因地,這個無想定當然是一個禪定,它不是個果報,就是你要入這個定才有,你出了定就沒有。這個當然是人,他是人的時候,這個凡夫他在禪定當中伏遍淨貪,這個遍淨貪他調伏了三禪的安樂,但是還沒有調伏上染,就是無色界的安樂,它是在色界四禪,他也是以出離想,他也是在禪定當中訶責這個想,使這個想不活動,入的這個定叫做無想定。

佛陀有個弟子叫周利槃陀伽,大家都知道,他的特色就是愚癡,說是他出家以後百日不能成誦,他的師父告訴他一個偈頌,他背第二句話忘了第一句話,一百天四句偈背不起來,那麼這個弟子們就很奇怪了,就問佛陀說周利槃陀伽是怎麼回事呢?佛陀說一切法都有它的因緣,不會莫名其妙產生的。周利槃陀伽前生就是生到無想天去的,五百劫的時間都不想,突然間來到人間的時候,他那個等流性還在。

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佛法是訶責無想,當然思想如果是顛倒了會產生慾望,但是你要生起佛法的善根,你還得靠想,你完全無想,這個事情沒有解決。這個無想是怎麼回事呢?《成唯識論》講出一個譬喻說,無想天跟無想定——如石壓草,這個石頭把這個草蓋住了,你把這個石頭搬開了以後,春風吹又生,就是說你只是無想,那麼在無想當中,你內心當中無量無邊的煩惱業力,一個都沒有消滅,只是不動,等到你開始想的時候,它照樣活動,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

三、滅盡定——謂三乘學無學聖人,由止息想作意,伏滅無所有處之貪,令不恆行及恆行中染污心心所滅;以加行等,遍厭受想,故亦名「滅受想定」。

第三個滅盡定,謂三乘的聖人,前面是一個凡夫外道,才修無想天、無想定,這個是三果的聖人,三乘的學無學,特別是三果以上才有辦法修滅盡定。那麼他只是止息想作意,他只是暫時想休息,說三果的聖人可能去托缽,或者阿羅漢去托缽太累了,或者說法太累了,他暫時想要休息,在禪定當中把想暫時的伏住,那麼把無所有處的貪慾煩惱調伏,令不恆行的前六意識跟恆行的第七意識的染污心所消滅,因為加行無想,所以把想跟受都停止到滅受想定,或者想受滅無為。這個滅盡定對於無想只是暫時的,不像無想天跟無想定都是長久的。

四、極重睡眠——謂由身勞頓故,六情暗閉,前六不行,名「極重睡眠」。

我們在疲憊的時候進入到一種熟睡的狀態,也可能會第六意識不活動。我們一天的睡眠當中,一個晚上的睡眠醫學上說只有兩個小時不做夢,我們平均一個人一個晚上要做五個夢,我們醒來記得的是最後一個夢,我們做五個夢,那麼你不做夢的時候的兩個小時,是你真正休息的時候,第六意識不活動,你的心識只有初能變、二能變異熟思量,非常微細。這個時候你的身體得到全部的休息,你做夢的時候第六識就在活動,它在你的夢境裡面扮演一個主角,你在夢境當中也有人事、地、物,各式各樣的環境,你在那個地方也是不斷的想,所以在熟睡的睡眠當中不做夢的時候,第六意識暫時不活動。

五、極重悶絕——謂由疲極風熱等緣,六識不行,名「極重悶絕」。——《成唯識論》——

第五悶絕,就是你或者太疲憊了,或者風病,風病就是你得風邪感冒了,或者熱病中暑了,那麼有時候你昏過去,暫時的第意六識也不活動。所以在三界當中有情眾生,只有五種因緣第六意識不活動,其它的完全都有第六意識的活動,就這個意思,叫做起滅分位門。

我們回到講義,這個地方等於是把第三能變做一個總結,說第三能變,它是一個造業的根本——造善造惡,那麼他什麼時候活動,什麼時候不活動做一個說明。

在《成唯識論》上說,我們這念心識的活動狀態,第七、第八識是恆時轉,恆常的活動,不管你是白天,不管你是晚上,不管你到天上,不管你到三惡道,第七第八是從來沒有休息,叫恆時轉。第六意識叫多時轉,它活動的時間很多,只有五種因緣不活動,那麼前五識就是少時轉了,活動的時間很少。

第三能變,我們也說過第三能變的活動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是五俱意識,第六識挾帶前五識的活動。第二個是獨頭意識。你看老和尚,老和尚一個特色,你看有修行跟沒有修行的不同。當然老和尚他的根,他的色身敗壞了,所以老和尚的前五識可能會破壞,你跟他講什麼他聽不到,他眼睛也看得模糊了,這個跟一般的沒有修行的老人完全一樣,但是一個修行人跟沒有修行人的差別,第六意識不同!

因為第六意識它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識,是個心法,它不會老病死,所以你看老和尚的眼神,你一看到眼神——這個人特別的頭腦清楚,一般人如果沒有經過修習戒定慧這種止觀的訓練,到老人家的時候眼神是呆滯的,他前五識不活動,第六意識也昏昧,不可能說臨終時候正念現前,不可能!他的心在這幾十年中打滾,他的精神整天心光外泄,耗損的都差不多了,所以很多一般老人容易得老年癡呆,就是這樣。他的第六意識不怎麼活動了,這個人沒有造業能力,他當然不能造粗重的惡業,但是也沒辦法造粗重的善業,他的生命就等待死亡的到來,做最後的審判,看是善業起現行還是罪業起現行,他對生命不能改造了。

修行人的不同就是說:他要去了別現前的境界他有困難,所以年紀大的人去學習現在的東西有困難,但是他的獨頭意識去回憶他已經學習過的東西沒有障礙,沒有障礙,那個功力不會失掉,就是獨頭意識。他不必前五識的幫忙。

所以修行者你說是修什麼?

就修第六意識——正念現前!

你說第六意識是…?藕益大師說的好,是眾禍之門,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這個人為什麼造殺盜淫妄?身體是不能造業,它只是個工具,造業是誰?是第六意識推動的,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我們看經典,諸佛正遍之海也是從心想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要跟彌陀感應道交,也靠第六意識。重點就是說:

你是不是用佛法的戒定慧來調伏第六意識!

說這個水,你說這個水好不好呢?水要是失控就是洪水氾濫,把這個房子、財產都破壞了,但是你這個水,你也不能離開水,你能夠把水加以調伏,疏導,它能夠灌溉良田、水利發電。所以我們大乘佛法對第六意識的態度就是這樣,斷滅不得,但是也放縱不得。你要成就佛道還得靠它,你要往生淨土,還得靠第六識。臨終的時候,你第六意識要昏昧下去,就沒有希望了,你要昏睡過去就沒有希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第六意識,這個第三能變,修行者要特別重視。

好,那麼到這個地方,我們把三能變的相貌都說過了。我們看戊四,做個總結,戊四、結示

已廣分別三能變相。為自所變二分所依。

前面已經是廣泛的分別三能變相:異熟、思量、了境。那麼這個是自證分所變現的見相二分所依此。好,我們看什麼叫三能變相。

「三能變相」——指八識自證分。「所變二分」——即相分、見分。相見俱依自證而起,故自證分是相見二分所依。

三能變相就是八識的自證分,就是這個識內在的體性,那麼所變的見相二分是心識所表現的作用,叫相分見分。相見二分是依自證分而起,所以自證分是相見二分所依止。後面我們把科判說一下,我們把科判複習複習。

我們先看第三面,藕益大師把三十頌分成三科,唯識相、唯識性,這是講到正見、唯識行位講到修行。甚深見廣大行。那麼在唯識的相跟性當中有略辯唯識相跟廣辯,一個略說一個廣說。

我們看廣說的地方,第五面丙二的地方廣辯唯識相,廣泛的說明心識變現萬法的相貌,它分成兩大科:

第一大科先廣明三能變相,就是說萬法唯識,一切萬法是心所變現,那麼先講能變現的心叫三能變相。這以下廣明所變唯識,就是所變現的萬法,當然有所謂的流轉門——生死的雜染法,或者是還滅門——清淨的涅槃法,都是所變的萬法。你要從能變現變成所變現這個道理的了解,這個四分是個重點,你不了解四分,你就很難了解萬法唯識的道理了。

我們看附表第十五,這個地方等於是為後面的內容先做一個佈局,所以這段有承前啟後的作用。看附表第十五:

附表十五——識有四分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我們簡要的把四分的觀念做一個說明。在《唯識學》當然強調一切的萬法是心所變現,那麼以心所變現來建立萬法唯識。心在變現萬法當中有四分,你必須了解,所謂的相分、見分、自證分跟證自證分,那麼自證分跟證自證分是一種內在的體性,相分跟見分是表現在外的作用,先看相分:

(一)正明四分

相分——相謂「相狀」,乃識「所緣」之影像。如色塵有青黃赤白等相狀,乃至法塵有五塵落影等相狀,凡八識所緣之境界,皆「相分」所攝。

相分就是一種相狀,是識所緣的一個影像,所以這個相就是相狀,人有人的相狀,房子有房子的相狀。在六塵當中 ,色塵有青黃赤白、聲音有高低曲折等等的相狀,法塵有五塵落謝的影像,所以八識所緣的境界都叫做相分,這個相分就是所緣義。

相分有兩種,諸位要知道,一個叫本質相分,本,根本的本;質,是質量的質;一個叫影像相分。本質相分是由眾生的共業所召感的叫本質相分,那麼影像相分是個人的別業所變現的,叫影像相分。

我們做一個說明,比如說我們眼前這尊佛像,這尊佛像從客觀的角度,它有它的本質相分,大家的共業所招感,但是每一個人的眼識去看佛像的時候,它從本質境就變現成你自己的影像相分,然後你自己在你的影像相分裡面去生起活動,我們不能在本質相分活動,不可以!就是我們這念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要把本質相分轉成自己的這一部分的影像相分,我們才能夠去受用。

見分——見謂「照燭」,乃識之了別照境功能,「能緣」為義。凡八識對境所起之「了別」作用,皆「見分」所攝。

見分就是了別義,它是能緣,八識對境界生起的一種照了的功能。比如說六識,見聞臭嘗覺知,這個都是見分。其實整個八識的作用都叫見分 ,異熟、思量、了境都叫見分。見相二分它的依止處叫自證分:

自證分——謂能親證自「見分」緣「相分」不謬,能作證故。此為識之自體,見相二分之用,皆依此而起故,亦名「自體分」。

當然見分攀緣相分,見相二分它們在相互作用的時候,當然見分是能緣、相分是所緣,這兩個有一個依止處叫自證分,那麼自證分又依止證自證分:

證自證分!謂能親證第三自證分,緣見分而不謬故名「證自證分」。——糅合《宗鏡錄》——

所以自證分它又以證自證分為自體,這兩個都叫自體,所以這是一種體用的關係。自證分、證自證分是一個自體,相分見分是一個作用,那麼作用當中又分成能所,見分是能緣、相分是所緣,所以這個就是一個體用能所的關係。我們看譬喻了就容易清楚了:

附表十五——識有四分

(二)四分三喻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識有四分,我們先看第一個譬喻   《在成唯識論》當中用鏡子來譬喻,我們先看自證分的部分,鏡面當然是所有的影像、所有的光明的依止處,叫做自證分,那麼自證分它表現出來的作用就是見相二分,見分就是光明,它能照,你要沒有光明你不能照鏡子,有光明以後就把人的相狀在鏡子裡面表現出來,表現出來這叫相分。那麼不管自證分、見分、相分,這三個都要依止證自證分,就是鏡子背面的水銀,就是體用的關係。

再看第二個比喻,比如說我們用這個尺去量這個布,當然尺是能量,布是所量,但是你這個尺去量布是依止智慧,你要是沒有判斷力,你叫一個小孩子去量,他也沒辦法去讀尺的刻度。所以智慧是這個尺量布的一個自證分,那麼這個智慧是依止人(證自證分),就可以知道體用、能所的關係。

我們再看第三個譬喻,比如蝸牛,蝸牛對外境的了別,蝸牛有一個外殼,殼裡面有一個頭是自證分,頭當然依止外殼(證自證分),頭一活動的時候同時生起兩個觸角。一個是能緣的見分,一個所緣的相分,這就是體用、能所的關係。

比如說我們第六意識見分的明瞭性、了別的功能去念佛,當然第六意識的了別性是一個見分。第六識能夠了別到見分,那麼這個佛號,你心中要創造一個佛號的影像,就是你的相分,那麼你的見分去了別相分的時候,一次一次的了別的時候,突然間打妄想,打了一段時間以後,你發現你打妄想不對,那麼你為什麼會發覺你打妄想呢?你的見分已經在打妄想,已經把佛號丟掉在其它的環境活動,那麼你的見分在攀緣相分的時候,你怎麼知道你打妄想呢?背後有一個自證分,它知道!它比見分更微細,它知道你在打妄想,就是有一個明瞭的心識在背後,它知道你有沒有打妄想,因為見分已經在打妄想,它不可能知道它打妄想,它本身糊塗了。所以說在整個心識活動當中一定是要有四分的相互作用,有體跟用。

四分的作用在外道小乘唯識的說法有所不同,看它的能所、體用關係。當然心識都有能所:

一、 外道的思想:他認為能分別的是心識所分別的境界,這個心識跟境界造作的時候,他所依止的是神我、有一個自我。境、識跟神我這三個是個別獨立的,當然佛法是否定,佛法是無我的思想。

二、小乘的學者:他已經提升了,他不認為有個我,小乘的學者是認為我們能夠生起了別,也是因為有根,能量的是根,所分別的是境界,那麼根在攀緣境界的時候以心識為自體,當然這個地方講第六意識,那麼小乘學者的問題出在:他認為——根、境是獨立的,心外有法,離開了心有根跟境所得。那麼當然小乘學者修無我觀,不管你的根跟境怎麼敗壞,反正我的心識沒有一個自我,沒有自我的話,它死了以後就入涅槃,就這樣子。

三、大乘唯識的學者:是不同意這個根境識的互相作用,他認為說能了別的是見分,那麼你所了別的影像,其實這個影像你不能攀緣心外的影像,你跟心外的影像接觸的時候,要先轉成你心中的影像,然後你在你自己心中的影像裡面攀緣,那麼見分攀緣相分的時候是以自證分為自體,都沒有離開心識,這就是唯識的思想。

佛在經典裡面講到阿育王過去的因緣,佛陀有一天帶著阿難尊者去托缽,這一天佛陀不是到都市,是到鄉村去托缽,在鄉村的道路當中,有一群小孩子在泥土中玩耍,他們把泥土堆成一個城堡,城堡當然有宮殿、也有倉庫,小孩子就把泥土做成小丸子,把小丸子當作珍寶一樣,就堆放在倉庫裡面。佛陀當然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一個功德的光明相,慢慢的帶著阿難尊者走過來。

在小孩子當中有一個年紀比較大的,看到佛陀的莊嚴生起歡喜,就把他的泥土做的城堡打開來。當然裡面是泥土做的珍寶,但他認為是珍寶,在他的相分裡面,這個小孩子認為這是個珍寶,就拿出四、五個泥土做的珍寶,很虔誠要供養佛陀,那麼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就去阻擋小孩子「你不可以拿泥土供養佛陀」,佛陀叫阿難尊者閃開,就用缽去盛這個泥土,那麼盛回來以後,佛陀叫阿難尊者說「我寮房牆角不太平,你用這個泥土把它填平。」阿難尊者就問佛陀:「這個小孩子用泥土供養你,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未來的因緣怎麼樣?佛陀說「在我滅度以後一百年,印度有一個轉輪聖王出世就是阿育王。統領四天下為我造八萬四千個塔。

這個地方我們就要去分析這個事情,就是說我們旁邊的人看這個小孩子明明是供養泥土,但是在小孩子裡面他的一個造作 ,他的心跟泥土接觸的時候,他是轉成珍寶的影像叫做相分——影像相分。我們不可能攀緣到本質相分,比如說你看佛像,一百個人看佛像一百個人得到的影像相分不同,你只能夠在你自己的相分裡面造作,離開你心中的影像,你不能活動,你不能攀緣它的本質境,不可以。

我們講到業性,造業,什麼叫造業?有能造作的心跟所造作的環境。阿育王的前生,他能造作的見分是一個恭敬心,供養歡喜的心,他所造作的環境,這個泥土,他是把它當做真的珍寶而用珍寶去供養佛陀——功德相!這是一個功德,所以他才能夠招感轉輪聖王。當然你用嗔心,這個泥土對佛陀就是一個污辱了。

所以我們講萬法唯識就是說你在造業的時候,你只是在你的心中的影像造業,你不可能跑到外面去,比如說我今天罵一個人,其實你不是罵他,你是把他的影像取到,在心中有一個影像你在你的影像造業,是這樣子的。所以這個地方構成四分,我們把這個觀念做一個總結,這當中有兩段總結: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三)結示法要

《成唯識論》云:「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後二是內,初唯所緣,後三通二。謂第二分,但緣第一,或量非量,或現或比。第三能緣第二第四。證自證分,唯緣第三,非第二者,以無用故。第三第四皆現量攝。故心心所四分合成,具所能緣,無無窮故,非即非離,唯識理成。」

我們看最後面那個表就知道了,相分只能夠當所緣,它不能夠當能緣,但是後三個都能夠當能緣跟所緣,見分能夠攀緣相分,自證分也能夠攀緣見分,證自證分也攀緣自證分,自證分跟證自證分能夠互相攀緣,它們互相能夠當能緣和所緣。

所以說第二個見分能夠緣第一,或者是正確的判斷,或者是不正確的判斷;或者現量或者比量 。第三能緣第二第四。證自證分唯緣第三,非第二者,因為沒有這個作用。第三第四都是現量所收攝。所以心心所由心四分所合成,具足能所體用的關係,沒有無窮的過失,不必安立第五分,非即非離,唯識理成。合起來就是現前一念心識,但是它生起作用的時候,每一個心識,八識當中每一個心識都有四分的差別,體、用、能、所的關係。我們看第二段的總結:

良由「一心真如」有大智慧光明義故。今迷而為「識」,以湛寂之體,忽生一念,迷本圓明,將本有無相之真如,變起虛空四大之妄相,名為「相分」;將本有之智光,變為能見之妄見,是為「見分」。故知一切眾生世界有相之萬法,皆依八識見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萬法唯識」。——《性相通說》——

良由「一心真如」有大智慧光明義故。先到這個地方,這個地方講到我們八識所依止的體性叫唯識性,就是我們的一心真如,這是一念的清淨的本性,那麼它是如此的真實不虛,如就是恆常不變;就是我們說的唯識性——二空真如之理。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但是我們本來面目一念不覺妄動以後就產生了八識,這個八識當然就是有情感了(我執法執),特別是第二能變的恆審思量就產生了我執法執。所以清淨光明的寂靜的本體產生一念的妄動,就將無相的真如變起虛空四大之妄相叫做相分。山河大地所緣的相分就是這樣子出現的;將本有的智光轉成能緣的妄見叫見分。故知一切眾生世界有相之萬法,皆依八識見相二分之所建立,故云「萬法唯識」。

所以我們研究《唯識學》,我們這念心要分成兩部分:一個是所謂的理具,天台宗說的理具,理具就是本來具足的。我們整個十法界眾生的心中的本體,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有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本性,叫做唯識性。這個唯識性當然是一個平等的法界,沒有個體生命,它是一個整體的平等生命,但是我們一念妄動以後就產生一個作用了,就產生個人的八識。你的八識跟我的八識不同,那就有業力的關係了。業力就叫事造法界,因緣所生法,各式各樣因緣果報。不管本俱的一心真如也好,或者是它所生起的八識的作用,都不離開心識,所以叫萬法唯識。不管有為法,當然一心真如是一個無為法,你造什麼業它也不會增加,你起煩惱它也不會減少。一心真如是一個無為法,八識是一個有為法,不管有為無為都不離開一心。我們看最後一段問答釋疑,把前面的觀點做一個問答,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四)問答釋疑

問:諸大乘經論,皆云「萬法唯是一心」,此中云何列八?

我們從《法華經》《涅槃經》的當中都講到萬法是唯是一心,為什麼在唯識安立的八個心識好像八個心一樣,我們看蕅益大師怎麼回答:

答:《相宗八要》云:「心性離過絕非,尚不可名之為一,云何有八?若論相用,浩然無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是故言八識者,乃約有情眾生之相用差別安立,其目的在使令眾生,從八識之差別相用中,觀其「緣生性空」,悟入「一心實相」之理體,古德云:「唯識之教,即用顯體」即此之謂也!

當然我們在探討心的時候,如果從理具的法界,所謂的本來具足的法界,不要說是八,連一也不可得,覓之了不可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是沒有少法可得的,那是一個清淨明瞭的心性存在,但是這種清淨的本性它會受業力的熏習,你一動就造業了,業力一熏習,就有所謂的事造法界,就有各式各樣的心識出現了。唯識學就在有情當中,它的作用最明顯的把它安立八種,所以八識是約著有情眾生這些心識的差別作用所安立的,它的目的是使令我們眾生從八識的作用當中,觀察緣起性空而悟入一心實相的理體,所以「唯識之教,即用顯體」即此之謂也!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兩個觀念:

一、我們研究唯識,有八個識你不要以為我們心有八個識,好像有八個東西存在,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心一個東西都不存在,從本性是覓之了不可得,覓之了不可得八識是怎麼安立的?是約它的作用安立的,它有這種功能作用才安立八個識,你不要以為說有八個東西存在,不是這個意思,這是第一點。

二、研究唯識它的重點在即用顯體,我們從清淨本來的本來面目已經變成八識了。當然這個識就是有情執的作用。這樣子講:我們也要利用八識的作用,三能變的心識來修行、來返妄歸真,所謂的就路還家。你說我現在八識是雜染的,那麼我不要這個八識?不要八識你也沒辦法修行。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即用顯體套一句古人說的話就是就路還家,從這個地方再回到你的本來面目,是這個意思。

再看第二個問答:

問:一切有情,皆各有八識耶?

答:六道眾生,隨其業感不同,所稟受之識亦各有不同,如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故無鼻舌二識;二禪以上,禪定轉深,五識皆離;無想天人入無想定,前六不行,惟存七八。

比如說初禪的天人以禪悅為食,所以沒有鼻舌二識。初禪天他不要飲食,它有三昧樂,不需要飲食,他的鼻識、舌識就不存在了。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說初禪的天人是童子相,他的眼根,他的鼻子跟嘴巴都存在,他根是存在,他看起來還是有鼻子有舌頭,但是他鼻子跟舌頭沒有了別作用,沒有那個識。因為他不需要吃飯,他就不需要鼻識舌識。所以初禪的天人,他的生命只有六個識沒有鼻識、舌識。

二禪以上識更少了,禪定轉深,五識皆離,他前五識都不需要,他的生命只有三個心識——第八、第七、第六,因為他禪定轉深。所以二禪以上他入了禪定你打引馨他沒辦法出來,你要敲引馨它會出定這個禪定還是初禪。二禪在禪定當中,前五識完全不活動,他跟外界完全不接觸了,除非他自己想出來,他要不想出來誰也拿他沒辦法,他前五識都不活動。

無想天人那更厲害,連第六識也不活動,只有第七、第八,他們那個心識更微細了。所以八識它是屬於熏習成,憨山大師把心識分成本來具和熏習成,我們的一心真如叫本來具;這個八識是由業力所熏習,既然業力熏習每一個人造業不同,初禪、二禪、三禪、無想天造業不同,所以他們的心識就不同。所以不能說每一個人都有八識,不能這樣講。這個地方把八識的本來具跟熏習成的關係做一個總結。

好,我們回到講義來。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前面已經把三能變的自證分,異熟思量了境,已經收尾了。下一科我們……下一次上課的時候,我們就正式廣明所辯唯識。前面是講能變識,能變的心識,下一科就把生死的流轉,如何從生死當中趨向於涅槃的這些還滅法,就是所變的萬法,用四分的觀念把它開展出來。到這個地方三能變相,萬法唯識在能變現這一部分都講完了,大家有沒有問題?下一科就是所變,就是異熟、思量、了境三個心識的相互關係,創造了萬法,有生死的雜染法,也有清淨的涅槃法,都是由三種心識的相互作用所創造的。

《唯識三十頌》我希望大家有空把它背誦一下,為什麼要背誦?

佛法當然強調聞慧,但是也強調思慧——如理思惟。你把偈頌背下來,靜坐的時候你就能夠隨文入觀,就是能夠在寂靜的心中慢慢的去品嚐這些法語,「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就是說佛法的道理對我們來說是很生疏,五欲的境界對我們是很熟練。我們在生命當中,接觸佛法的因緣少,在五欲造作的時間多,我們過去生大部分都沒有學佛,有學佛的時間很短,所以五欲是熟境界。那麼你接觸這種生疏的境界,如果你不是不斷的去加強、去串習,到臨命終的時候就會有問題——強者先牽,你那個強大的心念就會先帶動你的果報。

你說我希望我佛法的善念要強,什麼叫強?說你為什麼這方面的煩惱會特別強,就是你不斷的造作、不斷的熏習。那麼佛法道理也是這樣,這個人為什麼善根強?他就是不願意起煩惱,一次一次的去思惟消化、去熏習佛法的道理,所以他心跟境接觸的時候,他那個正念就能夠現前,他也是栽培出來的。

所有的善根跟所有的煩惱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就是說你要不去創造這個東西就不存在!

道理就是這個意思。我不想思惟佛法,那你就不能生起善根,你了解就很淺。就像牛吃草,牛吃完草它要反芻,把吃過的吐出來,慢慢咀嚼把草的營養轉成身體的滋養。佛法的道理也是這樣,你只是聽過去,知道有,知道有這件事情而已。這個法在你心中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力量,那麼你剩下的時間幹什麼?就打妄想了。為什麼生死的力量會那麼強?其實是你不斷的打妄想,在這個地方不斷的活動,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應該強迫自己都在佛法的所緣境裡面不斷的去聞思,這個時候你心中的光明就慢慢慢慢的增長廣大,臨命終的時候你色身有病痛,你的內心是不會病痛的,內心是不會老病死,不老不病不死,它不會辜負你的。這個色身你要養得再好,臨終的時候照樣死掉,照樣壞掉,它會讓你失望的。但是你在心裡面栽培一種善根光明,一種調伏力、正念力,你做這件事情的功德不會白費,不會白費的,它會引導你趨向於安樂的果報,引導你去趨向淨土。

那麼你說在身體上招呼啊… 幹什麼的,做人事的安排,做因緣的這些,你臨終的時候都用不上。所以我們《唯識三十頌》你要不斷的去背,背誦的時候,你就不斷的從背誦當中慢慢的一個字一個字去品嚐,你就有所心得了。而你心中的這個心得,這個智慧對你的生命就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你以前覺得這件事情該做的,現在覺得這件事不能做了,你覺得這件事情不能做的,現在覺得這件事應該做了,你的生命就有變化了。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往另外一個方向在活動,脫胎換骨,否則我們一直沒辦法去解脫我們過去的等流習氣,你前生是什麼想法,你今生還是這個想法,你來生還是這個想法。就是你的痛苦在你的生命當中不斷的出現,歷史不斷的重演,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你讀過《唯識三十頌》你就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我們不可能馬上改變,但是起碼你知道一個方向,你這個人就有希望,你現在不夠好,但是你已經往好的地方進步了,這個是非常重要。

最怕就是說你還不知道你是怎麼回事,你到現在還不知道你怎麼回事?那就沒辦法,你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回事,誰也救不了你。一個人有一點煩惱,有一點遮障還沒關係,一個人最怕你自己糊塗、顛倒那就沒辦法了,佛陀都沒辦法。你頭腦清楚,你就算有遮障,你肯努力遮障可以跨過去,可以懺悔消滅。但是你這個人如果起顛倒,那就沒辦法了,誰都沒辦法。那麼當然您為什麼能夠不顛倒清楚分明呢?就是要不斷的去聽聞佛法、如理思惟,去加強你心中的光明,只有這一條路沒有其他的方法。 所以為什麼古人講:

修行只有一句話,善知識莫向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