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梵語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或邲輸跋陀,亦譯遍吉。普賢菩薩被尊為「華嚴三聖」之一,清涼澄觀國師的《三聖圓融觀門》中記載:「三聖者,本師毗盧遮那如來,普賢、文殊二大菩薩是也。」普賢菩薩常為諸佛座下的法王子,以週遍十方世界的廣大願行,利益眾生往生西方淨土,乃至「眾生界無盡、眾生業無盡、眾生煩惱無盡」,菩薩願行無有窮盡,遍法界盡虛空,度有情出輪圜。自姚秦鳩摩羅什大師在長安譯出《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在末世乘六牙白象、誓願護法濟生的崇高形象便已深入人心,千百年來,成為芸芸眾生重要的信仰依怙。
對於「普賢」這一名號的涵義,《大日經疏》卷一中闡述為:「普是遍一切處義,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
唐宗密大師在《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中釋義有三:一、約自體:「體性週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在密教中,普賢菩薩的名號眾多,主要有:普賢如來、金剛薩埵、金剛手秘密主、普賢延命菩薩、降三世明王和步擲金剛等,皆是普賢菩薩在無量曠劫中發菩提心、修真言行,獲無邊殊妙功德與果證的體現。
普賢行願佛子因,圓滿無上菩提行
普賢菩薩於因地為泯圖太子時,曾在寶藏如來處發下誓願,以超勝餘諸菩薩的廣大願行及莊嚴三昧,在濁世度化眾生,圓成佛道。
《悲華經》記載:「世尊!我今所願,要當於是不淨世界修菩薩道,復當修治莊嚴十千不淨世界,令其嚴淨如青香光明無垢世界,亦當教化無量菩薩,令心清淨無有垢穢,皆趣大乘,悉使充滿我之世界,然後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願我修行菩薩道時,要當勝於餘諸菩薩。
「世尊!我已於七歲之中,端坐思惟諸佛菩薩清淨功德,及種種莊嚴佛土功德,是時,即得悉見種種莊嚴三昧等萬一千菩薩三昧增進修行。
「世尊!若未來諸菩薩等行菩薩道時,亦願悉得如是三昧。」
以此因緣,泯圖太子蒙佛授記,改名普賢,未來將在知水善淨功德世界成佛,號智剛吼自在相王如來。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菩薩自說過去的行願:「善男子!我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行菩薩行,求一切智。
「善男子!我於爾所劫海中,自憶未曾於一念間不順佛教,於一念間生嗔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別心,遠離菩提心,於生死中起疲厭心、懶惰心、障礙心,迷惑心。唯住無上涅槃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眾生,教化成就(眾生),供養諸佛,事善知識,為求正法,弘宣護持,一切內外,悉皆能捨。……我所求法,皆為救護一切眾生。一心思惟,願諸眾生得聞是法。願與智光,普照世間(世間智),願為開示出世間智,願令眾生悉得安樂,願普稱讚一切諸佛所有功德。」
普賢菩薩以心聞發明、分別自在為本因,於曠劫以前成就了耳識圓通。在《楞嚴經》中,普賢菩薩自述曾於恆河沙如來坐下法王子,十方諸佛皆以普賢菩薩為尊,教菩薩眾修普賢行。修普賢行,須先悟毗盧性海,然後才入普賢行門。若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菩薩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華嚴經·諸菩薩住處品》記載:「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此西南方光明山所指的便是峨眉山。與據《峨眉山誌》記載:東漢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有蒲公者,採藥於雲窩,見一鹿欹跡如蓮花,異之,追之絕頂無蹤」。因問在山上結茅修行的寶掌和尚,和尚說是普賢菩薩「依本願而現象於峨眉山」。蒲公歸家後即舍宅為寺,此後,峨眉山便逐漸發展為普賢菩薩道場。
普賢菩薩十類大行之王:帝網梵境,重重無盡
《華嚴經》記載了善財童子從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初發菩提心,歷百城煙水、參一百一十善知識後,以普賢行圓滿無上菩提的求法歷程。其中,《普賢行願品》被譽為「華嚴關鍵,修行樞機」,密教的眾多儀軌也是依此十大願王的結構編纂而成。不空三藏大師云:「每日誦普賢菩薩行願讚後,即誦此真言。才誦一遍,普賢行願悉皆圓滿,三摩地人速得三昧現前,福德智慧二種莊嚴,獲堅固法,速疾成就。」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廣大開顯了能證如來功德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清涼國師在《華嚴經疏》云:「廣說能證普賢行願,令入法界,則成如來勝功德故。若不依此普賢行修,設經多劫亦不成故。」因此,為成就佛果功德,必須圓滿修持禮敬諸佛等十種廣大行願。《普賢行願品》詳細記載了此十大願王:
「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第一大行——禮敬諸佛
禮敬之精神,旨在破除我慢,生起真實無偽的恭敬之心。凡夫往往我慢深重,每每遇才起慢、爭強好勝,自矜自是、不肯低頭,日將月就,我執彌堅,流浪於生死輪迴,妄受眾苦煎迫。欲修普賢廣大行願、成就如來功德,必須向恭敬中求。內心之恭敬能帶動身語,遍禮一切諸佛,由此可破除我慢障,生起敬信善心。如果心不謙下,餘諸廣大普賢行皆無法成辦。因此禮敬諸佛被列為一切修行之首。
《普賢行願品》云:「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普賢菩薩施設無盡救度法門,使凡夫由對有限境界的實相執著,提升至對無盡佛事的平等普修,猶如帝網之境。帝釋宮殿的因陀羅網中有一千顆寶珠,顆顆圓明。每一顆寶珠中,頓時顯現其餘九百九十九顆寶珠的影像;每一珠中所現的一切珠影,又遍現在其餘九百九十九顆寶珠中……這樣重重珠中現影、影現珠中的,就如眾生禮敬如來時,每尊佛前都頓現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之身,每一身都遍禮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之如來。能禮之身、所禮之佛,重重無盡,不可思議。
經中又云:「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唯有以普賢觀行之力,方能使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無盡的含義便是空性,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圭峰宗密禪師云:「念念相續等者,若不以普賢觀行之力,如何得念念不斷?願智者審思此文,無以生滅之心,取相之禮而為禮,例下九門,亦無以生滅取相之讚歎供養乃至迴向等,而為普賢行願也。」若以生滅心取相,則境界狹隘而有限,以不契本性故,無法令普賢行週遍法界。應當以離生滅的智慧不住相而禮敬一切諸佛,方能圓滿普賢大行。
第二大行——稱讚如來
《普賢行願品》云:「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遶,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週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釋此願雲,稱述功德,讚揚其美,即是稱讚如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涅槃經》云:「如過去佛所說不變,從六波羅蜜來,至大涅槃,故名如來。」《成實論》說:「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稱讚如來,是與諸佛法性冥契的返本還源之因。
欲求菩提道者以普賢行願力與甚深勝解心,深觀當下音聲的無盡性,超越有限的舌根與音聲,於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毫端中,各以出過辯才天女的一一微妙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不論風雨聲、樂音聲、喧囂聲,一切雅俗之音都是如來法身的隨緣流現,無非是稱讚如來的妙音。
《阿彌陀經》云:「一切水鳥樹林皆宣法音。」蘇軾詩云:「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一切音聲無不發源於心,一切心無不是如來心。眾生以一音稱讚如來,便已在盡未來際,相續不斷,默契重重法性。正如初地菩薩已超越生死二邊,而能往返於百諸世界,眾生以普賢行願力得以超越時空與身心妄執,必將以無限心證入不二聖智與般若性海。
第三大行——廣修供養
《普賢行願品》云:「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
佛陀是眾生之無上福田。《三摩地王經》云:「由佛福德獲飲食,愚夫不知報佛恩。」一切眾生已獲、將獲的世出世間的安樂,無不源於佛陀的同體大悲,欲求普賢行者應恆時對諸佛菩薩廣修供養。
事實上,一切諸佛皆廣修供養。如釋迦世尊在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買華布發等,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欲求菩提道者,應施設乃至一香一華、一衣一蓋、一一供養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中不可說極微塵數佛菩薩,以普賢行願力與甚深勝解心故,現前知見諸佛海會境界,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以超越現前菩薩有限身的全法之身,剎那游於無量佛剎,普供養佛,永無疲厭。
「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普賢菩薩強調「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物質財富遠不及如法修行供養所獲的智慧聖財。諸佛以一大事因緣出世,雖常予眾生方便暫時予樂,卻終究為令眾生究竟解脫。《大智度論》云:「能行說為正,不行何所說,若說不修行,不名為智者。」求菩提者,應真正如佛所教如實修行,調伏自心,證入佛智,才是最勝供養。
普賢願行是廣大最勝的供養,直至虛空界窮盡、眾生界窮盡、眾生業窮盡、眾生煩惱窮盡,此供養才有窮盡,以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窮盡故,此供養永無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世間物資之供養畢竟有限,唯有以無限的能捨之心廣修一切供養,在供養行願現證無盡之空相之時,才是普賢願王圓滿、眾生成就佛果之時。
第四大行——懺悔業障
《普賢行願品》云:「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懺悔之意是陳述發露往昔罪業,改往修來。菩薩自心思維:我於過去無始以來一切劫中,由貪瞋癡發動身、語、意已造下無量無邊的惡業,若此惡業有體相,盡虛空界也無法容受。《悲華經》記載了今時末法時代眾生的深重業感:
「眾生愚癡自在,自恃端正種姓豪族,有諸放逸、慳吝、嫉妒,應作不作,作不應作,不行福事,不畏後世,不樂三乘,安止住於四破戒中,令四魔王常得自在,漂在四流,五蓋蓋心。無所畏忌,不識恩義,失於正念,輕蔑善法……於諸善法起違背心,於滅善法生歡喜心,於不善法起專作心,於寂滅涅槃起不救心,各各相違,共相侵陵,於受恩中起不報心,於他婦女起侵惱心,於自眷屬生嫉妒心……」
凡夫或無視由心念所生的無量惡業,繼續造作墮落惡趣之因;或執著於往昔罪性的實有,深陷於無量痛苦之中。因為實執而不明因果實質,故難以解脫自在。即使勵行懺悔,也只是暫時壓服煩惱,難以懺悔清淨。事實上,滅除障礙的真實義並不只是念佛和拜佛的行動過程,現證「心滅罪亡」的空相才是懺悔的真實意義。
普賢菩薩以廣大悲願力,施設無盡救度法門,欲救拔眾生獲得究竟解脫。以此普賢行願力,眾生踐行無盡的懺悔行願,清理對外境的實有執著習氣,從有限的因緣中覺照煩惱和業力遷流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的本來。「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普賢願行始終伴隨著大乘修行者的整個菩薩道修行過程,念念自覺,念念自省,念念遷善,從實有走向無限,在現證「心滅罪亡兩俱空」的當下,回歸生命清淨自性的本然。
第五大行——隨喜功德
《普賢行願品》云:「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佈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隨喜即隨念善根功德而歡喜,是淨除嫉妒障礙的對治法。凡夫對他人的善行功德,往往產生嫉妒或阻礙,也由此背離了無限平等的心性。但正所謂「隨喜他善,顯自善心」,如果隨喜一種善能顯發自心同類的善根,那麼在隨喜任何善時,都必然會出現這種作用,從而引發出無限的隨喜善行,這就是緣起作用的平等性。
如果我們能把握本心、本體的這一面,放下對我執習氣的執著,對於一切眾生的善根不分多寡地平等隨喜,那麼我們自性本具的善根便在甦醒。平等一味的隨喜心,使人脫離了對具體某人、某事的執著和煩惱,便逐漸從有限的「我」走向「無我」。直觀無盡,就是空性展現之時。一切眾生的善行其實是在彰顯我們本性自具的善根,自然就會令善行互相增上,美美與共,以至於無盡。
因此,上求佛道者應以普賢行願力,對於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的善根一一隨喜;對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的所有功德普皆隨喜;對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普皆隨喜;對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的廣大功德,普皆隨喜。心性本來廣大平等,沒有任何偏廢取捨,眾生與自己並非兩個,自他無異,物我一如,眾生的善即是我覺心中所現的善,因此應對一切法界聖凡的善根、善行、善果普遍讚歎。法界本是圓融無礙的,無盡地隨喜他人功德,就是普賢行。
第六大行——請轉法輪
《普賢行願品》云:「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遶,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懃勸請轉妙法輪。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一切法中最殊勝稀有的法是佛法,因為只有佛法才能令眾生解脫輪迴,離苦得樂,因此轉法輪與眾生的法身慧命息息相關。眾生皆被無明顛倒妄想所縛,不能親見本有佛性。佛陀以大悲而來到濁世轉無上妙法輪,覺悟有情本自圓滿的佛性,是使眾生脫離輪迴病苦的大醫王。
眾所周知,破壞聖法會毀壞無量眾生的善根、慧命,謗法罪極為嚴重,而請轉法輪有極大功德,因為請佛說法,無量眾生聽法後就能去惡從善,斷煩惱得解脫、證菩提,這一切無法衡量的意義都源於求法者最初向佛陀的勸請,因此勸請者將獲得廣大無盡的福德。如《法華經》中記載,大通智勝如來成佛後,有十六位王子祈請佛轉法輪,以其請法因緣,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十六王子也以請轉法輪的功德相繼成佛,又如《華嚴經》所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慇勤勸請善知識廣開正法眼藏,無有疲厭,以此無盡行願圓滿普賢廣大行,證入諸佛無二智慧,得一切不可思議解脫自在。
眾生耽著於五欲聲色,終日顛倒妄想,不見如來智慧德相,雖然圓音遍界宣流,仍然充耳不聞,故須請轉法輪。通過慇勤勸請,諸佛菩薩觀察眾生根機,隨根機演說種種大小乘法門,即是轉妙法輪。然而盡虛空遍法界,實則無一物不在熾然說法,若正法輪不轉,並非法末,實為人末,因此轉動自心法輪為至要。若能不斷勸轉自心,念念精進,當來定能逐漸發明心地,證入生命本來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第七大行——請佛住世
《普賢行願品》云:「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佛無生滅,並非以祈請才住世。圭峰宗密禪師《華嚴經行願品疏鈔》云:「眾生心淨,見佛常住,眾生心垢,見佛捨命。佛無生滅,隨機見殊。故知‘心淨觀佛,佛則常住’為真勸。」佛性本無生滅,而眾生以有心垢故,分別生死,妄計生滅,而感得佛陀捨受而入涅槃。眾生若能念念心淨,息滅妄想攀援之心,則諸佛必能長久住世。「心淨觀佛,佛則常住」才是真勸。因此,「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請佛長久住世,更是對上求佛道的修行人而言的重要警策。以此勸請行願,使眾生念念返觀自心,「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動靜一如,精勤無倦。
心性大而無外、無始無終,諸佛法身亦遍虛空,不生不滅。整個虛空世界皆源於一念心起,因此每個生命都應覺醒這量周沙界、能照萬法的廣大圓滿的心性本來。因此,上求佛道者應發起佛子最廣大的普賢行願,一切時處請佛長久住世,演揚妙法,有情皆有佛性,皆應回歸法界。唯有從內心裡發起與普賢菩薩同等真實的大願,生命才會由有限狹隘拓展到無限寬廣,佛陀也將在無盡時空長久住世,利樂有情。
第八大行——常隨佛學
三世一切諸佛因圓果滿,一切因地的修行和果地利他的事業都堪為佛弟子參學的最佳楷模,所以應隨學諸佛。《華嚴經·出現品》云:「佛子!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此心念念有佛成正覺,一念覺是一念佛出世,念念覺是念念佛出世。念念自覺,就是在無盡時空下常隨學佛。
《普賢行願品》云:「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佈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
隨學諸佛以發菩提心為起點,因為這是踏上大乘道的第一步,從這裡播下了成就菩提的種子。整個普賢行願,從證入初地開始,到十地圓滿。心是無盡的,覺悟是無盡的,故隨學也是無盡的。常隨佛學,即是念念覺悟是生命的本質。佛因地求道,為法的緣故,不惜身命,乃至經歷種種難行苦行,這些無不是從覺悟中所流現的。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捨諸名利,行難行苦行,皆為覺悟自心。從初地起步到十地圓滿,隨學諸佛的普賢行伴隨著整個菩薩道的覺悟過程,無不是以無限心提升有限心,以聖賢心覺悟凡夫心,以本來心喚醒妄想心,以當下無盡心,回歸廣大圓滿清淨的不可思議法性境界。
第九大行——恆順眾生
普賢菩薩在利益眾生的六度萬行當中,主動把在世間「隨許世俗」的有限發展成為無盡的願行。「無盡」使佛菩薩的大悲心也沒有止境,而是在無邊無際的時空因緣裡,以無窮的方便隨緣度化眾生。
《普賢行願品》云:「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普賢菩薩「恆順眾生」的廣大願行,正是隨許世俗的最高境界。以空性成就一切法故,一切有情悉皆得度,如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普賢行願品》云:「人非人等,我皆於彼隨順而轉。……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第十大行——普皆迴向
《普賢行願品》云:「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清涼國師的《華嚴經行願品疏》云,迴向之義,是指將從禮敬諸佛到恆順眾生的一切善根功德,悉皆迴向於實際、菩提與眾生。《中般若經》云:「須菩提,當以諸法如夢如幻,善根亦以如夢如幻之方式而作迴向。」功德迴向法界眾生的無盡行願,正冥符於作者、受者、作業皆空的「三輪體空」的實踐。
將一切功德迴向實際與正等正覺,則能令一切有漏功德趣向無漏聖果;如《慧海請問經》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乾涸其不盡,迴向菩提善亦爾,未獲菩提其不盡。將功德迴向給眾生,令遍虛空界的有情悉皆同沾利樂,那麼有限的善業力便將頓時轉為廣大無盡的善根,同時更是大乘修行者不求小果、自利利他的應有擔當。如《中般若經》云:「即為一切眾生而迴向,非僅為自己獲得佛果,否則將墮入聲緣地之故。」正所謂「持德不如無德」,下德者執著於德,反而越令其有限並易失;上德者無心於德,卻德被群生,永作無上菩提道種。
圓滿如上十大行願,則能成辦一切自利利他菩提行。故普賢菩薩云:「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由相入性:無邊行門起獲無盡受用
諸大菩薩所發誓願,不僅蘊含著菩薩度化眾生的微妙緣起,也揭示了其度化方便與特性。普賢菩薩的「大行」,不僅是菩薩過去世行廣大菩薩行以成佛度化眾生的因地誓願,也是普賢菩薩深入眾生心地,以行門接引,令眾生「由相入性」獲得生死解脫的殊勝方便。
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是從「相」(顯現)上接引眾生的利器。由順應眾生對於事相、外境的嚴重執著入手,進而調伏之,令眾生從無邊廣大的行門上獲得無盡的空性受用。這是普賢菩薩成就菩提道的大願與親證,也是菩薩與眾生之間不可思議的因緣。
比如「禮敬諸佛」,眾生禮佛時,普賢菩薩的行願引導眾生從對禮佛行動的有限實執轉化為直契法界的無盡受用。對每一位禮拜者而言,每尊佛前都有一個自己在禮拜,每一個禮拜的對境都是十方世界無量諸佛;每一微塵中都有一個自己在頂禮無量諸佛,這被禮拜的每一尊佛前又有無量的自己在頂禮,乃至每一個自己的前後左右又有無量的自己在禮拜諸佛。
如上重重無盡行,遍諸事相盡無餘。譬如供養香花燈燭、繞佛塔廟、隨喜懺悔、供養迴向……一切善法,一切行門,無不具備無量接引方便。
眾生之煩惱實執雖然深重,但每一個對「相」生起執著的當下,也正是普賢菩薩的行願以無量的「相」接引眾生、將有限的實有執著轉化為無限的空性證悟的當下。有無邊的相,就有無邊的行門,有無限的行願,就有無盡的空性受用。眾生的煩惱習氣就此得到度化,進而獲得廣大的菩提道的證悟。
力辟群魔續法化,誓護如來妙蓮華
為護持正法,續佛慧命,普賢菩薩曾許下誓言,在釋尊涅槃後於濁惡世中守護《法華經》,令受持者遣除衰患,獲得安隱,一切魔眾無法損惱破壞其修持。不論其人若行若立,讀誦思維此經,普賢菩薩都會乘白象王與諸大菩薩眾共赴其所,現身守護,安慰其心。若有修行者忘失章句,造成貽誤,菩薩即現身糾正,令不遺失。以此供養無上妙法,廣令流佈,使不斷絕。
《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云: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盤茶,若毘舍閹,若吉遮,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
一切持誦修行《法華經》者所獲致種種功德,皆由普賢菩薩威神之力而成就:
「世尊,若有菩薩,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佈,使不斷絕。」
劫濁轉依清淨剎,廣行悉歸心本源
《普賢行願品》的歸趣是往生極樂世界,而菩薩的無盡大行是清理凡夫實有執著,轉依淨土的重要行門。煩惱障礙凡夫到達真如本性,執著於有限則是煩惱產生的根源。普賢菩薩以廣大願行引導眾生從有限趣入無限,將心量拓展到盡虛空遍法界,直觀妄想執著的空性本質,而獲致由濁世到淨土的轉依。
對於現前的境界,執著越淡化,淨土就離眾生的距離越近。如果已經真實地相信現前環境就是空性的本質,那麼當下就是淨土。凡夫到淨土之間的距離就是煩惱到真如之間的距離,而信心實際上是凡夫跟佛之間的距離的表徵。信心越真實,越迫切,或者越包含菩提心、大悲心、大願心,阿彌陀佛就會進到心裡來,他已經不是西方的佛,而是在眾生內心和周邊,乃至無處不在。眾生通過履踐恆順眾生的廣大普賢行,現見所知境的空相,從而能卸下自我打造的煩惱藩籬的桎梏,由有限狹小的心理空間返回無盡廣袤的心性大海。《維摩詰經》云:「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淨土不離現前一念之心,心的清淨程度與依報國土的清淨程度同步關聯。
清代徹悟禪師云:「佛說種種淨土門,亦無非顯示此本源心性。從本源心性,流出種種般若淨土法門;而種種般若淨土法門,皆悉指歸本源心性。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西方極樂廣徹華藏,華藏莊嚴不出心性。是故普賢菩薩發願,凡有聞此普賢願王者,若能深信、讀誦、受持、書寫乃至廣為人說,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篤誠精修感瑞應,普賢無剎不現身
普賢菩薩是《法華經》流通的護持者,關於普賢菩薩感應事蹟,早期多與《法華經》信仰有關,最早、最直接的記載見於梁代慧皎法師的《高僧傳》。傳中記述了普明法師每誦《法華》到《勸發品》,便見普賢菩薩乘白象前立。法師還精通神咒,並以此為鄉人治病,效果顯著。此神咒當為《勸發品》中普賢菩薩所說的陀羅尼咒,以此神咒,普明法師不僅趕走了邪狐,還使祠堂中的外道神靈見之奔走。原文如下:
「釋普明,姓張,臨淄(渭)人。少出家,稟性清純,蔬食布衣,以懺誦為業。誦《法華》、《維摩》二經,及誦之時,有別衣別座,未嘗穢雜。每誦至《勸發品》,輒見普賢乘象,立在其前。誦《維摩經》,亦聞空中唱樂。又善神咒,所救皆愈。有鄉人王道真,妻病,請明來咒。明入門,婦便悶絕。俄見一物如狸,長數尺許,從狗竇出,因此而愈。明嘗行水傍祠,巫覡自云,神見之皆奔走。以宋孝建中卒,春秋八十有五。」
南嶽慧思大師早年也曾因苦行誦《法華經》而得靈感,由於精勤誦經,慧思大師得普賢大士授以智慧,其頂有肉髻的異相也是由於普賢大士為之摩頂後自然隆起。
據《法華傳記》卷六:「釋慧思,姓俗李氏,項城武津人也。兒時,因夢梵僧,勸令入佛道,又夢數僧,訓以齋戒。日惟一食,不受別供。時見朋類誦《法華經》,情深樂重。先未曾誦,日從他借經,於空冢中,獨自看之。無人教授,日夜悲泣。冢是非人所居,恐畏非一。移托古城,鑿穴居止。晝則乞食,夜不眠寢。向經流淚,頂禮不休。其年夏多雨,雨穴濕蒸。舉身浮腫,行止不能,而匆心對經,心力彌壯。忽覺消滅,平服如故。夢普賢乘六牙白象,來摩頂而去。《法華》一部,曾未識文,自然解了。所摩之處,自然隱起,如肉髻。凡十年之中,誦《法華》,聲不輟。復悟法華三昧,大乘法門,境界明瞭,位至六根淨。」
《續高僧傳》卷第十七亦言慧思大師誦經感得靈瑞,得入彌勒天宮,這是普賢菩薩所許之願。此外還有諸多靈瑞,亦應是普賢菩薩的示現:
「又夢隨從彌勒,與諸眷屬,同會龍華。心自惟曰:‘我於釋迦末法,受持《法華》,今值慈尊,感傷悲泣,豁然覺悟。’轉復精進,靈瑞重沓。瓶水常滿,供事嚴備,若有天童侍衛之者。」
天台智者大師曾因講解《法華經》而感得瑞應。大師最早蒙慧曠法師指教,在大賢山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後從學慧思大師,蒙示普賢道場,修法華三昧。智者大師在《法華文句》中多處引用《普賢觀經》。《法華傳記》卷二記述了智者大師在瓦官寺講《法華經》時所感的種種靈瑞,特別是感得普賢菩薩前來,親加垂示:
「思既游南嶽,凱便詣金陵。在瓦官八載,講《法華經》。梁陳大德,悉來請益,王侯止朝事來會。初開序品,至文殊答問之終,靈山一會,現於空中,忽然見者三五。天雨妙華,其色鮮白,三十餘葉。葉葉相續,在空而不墮,長一尺餘,似蓮華葉。至於寶塔品,聽徒中或夢瓦官是三變淨土,分身在於八方;或見普賢遠來相,凡蒙語默益,濟濟而不可稱記。又凱自以身血,書寫經而講,收國清寺真身堂。四鄰草木,向堂而低垂。後於石城寺彌勒像,發願而終。屬滅後,灌頂夢師在兜率內院矣。(出別記)」
此外,在普賢菩薩直接以化身降誕人間度生的事蹟中,以拾得大士最為著稱。宋高僧傳卷第十九記載,唐朝天台國清寺的豐幹禪師(世稱阿彌陀佛化身)路經赤道城時,見一小兒在路旁啼哭,以為是個無家棄兒,就將他帶回國清寺撫養,取名「拾得」。拾得禪師長大後,負責寺中香燈及齋堂事務。一日,大眾過堂用齋,卻見拾得禪師擅自登上大座,並沖著憍陳如尊者像說:只不過是個「小果聲聞」,說完即旁若無人的哈哈大笑。眾人看得瞠目結舌,隨即將他趕出齋堂,改派他到廚房去服勞。
國清寺廚房裡的食物,常遭烏鴉偷啄食。一日,拾得禪師指著伽藍護法神說:「你連廚房裡的食物都看不好,又如何保護好道場呢?」說完就用木杖鞭打伽藍神像。當晚,全寺僧眾都夢見伽藍神告狀說:「拾得打我!」第二天大眾入殿一看,果真伽藍神像身上有多處杖痕,一寺紛然始知拾得禪師並非常人。
後台州刺史閭丘胤巧遇豐幹禪師,問國清寺是否存在有大修行的聖者?禪師回答道:「寒山是文殊,拾得是普賢,你趕快去禮拜吧!」閭丘胤聞言,便前往拜見。二人一見刺史就說:「豐幹饒舌!彌陀不識,禮我何為?」說完便連袂笑傲而去,不知所蹤。此時,大眾才恍然大悟,原來豐幹、寒山、拾得大士皆是佛菩薩的示現。
普賢菩薩曠劫於諸佛所修善法,暢演十法界、六波羅蜜,開法華信仰,顯淨土妙用,定大乘菩薩道之方針。五時八教,參互錯綜,貫攝於古今十世,頓使一草一木,放光動地,熾然說法,無有間歇。悲智參光,了知法界無有邊際,一切諸法一相無相,而不捨菩薩道;行解同體,雖知法界無有邊際,而起大悲心度諸眾生,盡未來際無有疲厭。世代眾生敬仰普賢菩薩大行,願以大乘菩薩道的無盡勇氣砥礪歷史洪流與生死駭浪;在人性善惡交鋒之際,願以圓融深悲超越人性的對立,躬身尋求生命的和解,挽回並照亮世道人心。憨山大師讚偈云:
蓮華半卷經,峨嵋一輪月,
世界燦如銀,頭顱白似雪;
萬壑吼松風,盡是廣長舌,
法界任掀翻,空花從起滅;
佛剎入毫端,十方置眉睫,
香象奔騰跨步行,蹴蹋盲驢與跛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