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能忍辱,你的相貌就會好轉

行忍辱慈,護彼我故;怎麼叫做「忍辱慈」呢?「護彼我故」,就是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對方。如果你不忍辱,你罵我、我就罵你,你打我、我就打你,或者是種種殘忍的事情,那麼你自己是造罪了,對自己沒有保護,對對方也沒能保護,那麼就使令自己和他人都有罪過。若「行忍辱慈」,對自己、對他人都能保護,不會有罪過的事情發生。

《智度論》上龍樹菩薩解釋忍辱,說出一件事,他說出個道理來。說是人家毀辱我,我能夠忍辱,也是好事;但是小人就會輕視你,就說:「你這個人怕他,你不是忍辱,你是怕他,所以你說你忍辱。」所以不要忍辱,應該他若這樣來,你也這樣撞回去才對的。若這樣做是對不對呢?龍樹菩薩說:不對,不應該。

小人輕慢你、說你怕他,你就不忍辱,是不對的。如果你不忍辱,你若是造了罪過的事情,那和小人輕慢你對比起來,你對自己就有傷害了。什麼道理呢?你若是忍辱的時候,小人輕慢你,說你怕他;但是你若不忍辱,那個大人(世間上那個有智慧,賢人、聖人,有大智慧的人)會輕視你,你若不忍辱的話,賢聖善人會輕視你。

所以,我們忍辱也有人輕視,不忍辱也有人輕視,這兩個輕視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權衡一下還是忍辱好!什麼道理呢?因為小人輕所不輕,輕慢不應該輕慢的人;賢聖善人他若輕慢你,你是值得人家輕慢了!你是一個有罪過的人,賢聖善人會輕視你。若是小人輕慢你,可能你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所以對比起來說,我們還是應該修忍辱才對。這是「行忍辱慈,護彼我故」,應該這樣才對。

我看韓信的傳,就是秦朝的末年幫助劉邦打天下那一位韓信。我看他的傳,他初開始起來的時候他是忍辱的,誰毀辱他他都不計較。當然他那個人,我們這麼推測吧,他這個人是有智慧的人,一般人輕視他、毀辱他,他不介意。我這麼推測,他是用高慢心行這個忍辱的!他感覺:你這個小人,我和你一般見識?就是這種態度。但是也是忍辱,還算是好的。

等到他成功了以後,做了齊王、做了楚王,等到漢高祖用一個計把他俘虜了,到了咸陽以後,他這時候他就不忍辱,他心裡面不忍辱。

我看他的傳到這裡我就想,你以前這個權都在你手裡,你若想造反,這個時候應該造反,你有本錢嘛;你已經沒有權了,就是等於是個俘虜(不過還是有很多的自由),這個時候你不忍,還想要造反,這不是自己找煩惱、找苦惱?他那時候他不忍,他吃虧了,所以他被呂后殺死了!當然這裡面也有蕭何的事情。所以從韓信的傳上看,他忍、他一直起來;他不忍,他就倒楣了。

在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上也議論這件事,就是說他這個人的智慧還是不夠,還是沒有智慧。我們佛法是重視智慧的!由重視智慧這一點,在世間法上看,的確智慧非常重要!很多的事情都是因為智慧不足,失敗了。

所以這上面說「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而經論上也提到,就是《維摩經》前面也提到,佛的三十二相從什麼地方來的?從忍辱來的!你常能忍辱,你就能夠相貌端正,相好莊嚴。你不忍辱,一忿怒,你當時相貌就丑陋了,你一忿怒,這個惡相就出來了。所以常常忿怒,人的相貌受到影響;你常能心不動,你的相貌就會好轉。

所以「行忍辱慈,護彼我故」,應該是修忍辱好。可是行忍辱這件事,你還是要修無我觀,你這個忍辱才容易做得到,不然還是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