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乙二、生起懺心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面,我們看乙二的「生起懺心」。

我們前面講到懺悔,那麼當我們修學懺法的時候,內心要準備三種善根,就是「懺悔、皈依、發願」。

這三種善根生起的次第,是先生起「懺悔」跟「發願」。我們面對自身的罪業,對過去來說,深深的悔過;對未來來說,我們立定誓願永不再造作。當我們以懺悔跟發願的心來面對罪業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滅除我們的罪障。但是,因為我們懺悔的對像不是今生,而是面對過去無量劫的罪障,所以這個對我們來說那就是罪業深重,求出無門。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開始怎麼樣?生起「皈依」的心,祈求佛菩薩的加持攝受。所以它的次第是透過「懺悔、發願」,然後面對無始罪障,最後生起「皈依」的心。

這個皈依的心,開始操作懺法的時候,有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名跟意業的恭敬。所以,這個三業的皈依,我們冥冥當中就跟佛菩薩感應道交,最後產生了佛力的攝受。所以,當我們正式操作懺法的時候,是兩種力量的結合,一個是我們內在的心力,一個是外在的佛力。這兩種力量結合,才真正把罪業給消滅掉。

這個地方有一個重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心力跟佛力之間的關係。古德說:「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這兩句話的次第很重要。就是說,是因為我們內心的善根準備好了,我們真正要懺悔我們的罪障,這種善根生起了,佛菩薩的加持力才會出現。如果你在修學懺法的時候產生錯誤的認知,以為是「菩薩影現中」,所以我才「眾生心垢淨」,把佛力當成是主動,你是被動,那就糟糕了。那你這個就是心外求法,不但會折損你懺悔的效果,而且容易墮入魔境。

所以,我們在修懺的時候,一定要把自身的善根力跟外在的佛力之間的關係擺正——我們是親因緣,我們內善根是親因緣,我們的「懺悔、皈依、發願」是親因緣,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是一個助緣。簡單的說,莫向外求。修什麼法門都是這樣,你有一分的準備,佛菩薩就有一分的加持;你有十分的準備,佛菩薩就有十分的加持。所以我們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修行是由內而外,「眾生心垢淨」,然後才是「菩薩影現中」。所以,在修懺當中,當你要進入壇場的時候,你一定要怎麼樣?有內心的善根出現。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開始講到,我們透過業果的思惟,要生起三種的懺悔之心。

一、畏懼心——內心畏懼,當來惡果。

二、慚愧心——心思聖賢,而生慚愧。

三、勇猛心——奮然振作,速與斷除。

當我們要進入懺悔的壇場的時候,第一個要「畏懼心」,我們要畏懼因為罪業所招感的「當來惡果」。其實我們任何一個修行人,只要沒有入法身之前,不管你的行門多強,不管你的理觀有多深入,我們對於因果永遠怎麼樣?心存畏懼。你有這種觀念,你今生不會做重大的罪業,就是對因果的道理心存畏懼。這第一個。

第二個,「慚愧心,心思聖賢,而生慚愧」。你一個人要擺脫罪業,除了要害怕罪業以外,你對自己的生命要有一點目標的。如果你這個人什麼都可以,那你這個懺悔就沒有力量。這個慚愧就是崇重賢善、輕拒暴惡。我們對於聖賢的功德有一種好樂心,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對於過失,我們產生厭惡的心。就是有一種崇重賢善、輕拒暴惡的慚愧心。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就是「勇猛心,奮然振作,速與斷除」。懺悔要能夠產生勇猛,就是你要把握當下的因緣。我們要思惟今生的因緣是非常的殊勝:第一個,善得人身;第二個,六根具足;第三個,佛法住世。在我們無量劫的生命當中,這種機會是希有難得。所以懺悔最怕的是怎麼樣?藕斷絲連。一定要勇猛的速與斷除。

這三種心加起來,其實核心就是「慚愧」。但是因為有「畏懼」跟「勇猛」心的加持,我們多了兩個字,叫「增上慚愧」。就是比一般的慚愧心更加的強烈,更加的堅定。這個就是懺悔的心態。

我過去在佛學院做教務主任的時候,有一個年輕的學生,大概二十出頭,人長得很莊嚴,也很有善根。他發心要出家,那麼我們就做出家的輔導,後來發現他過去受過五戒,曾經破了根本罪。受戒以後破根本,那你要出家就形成了遮難,只能取相懺。所以輔導他拜懺。因為我們平常功課就有八十八佛,所以等於是八十八佛,其他的時間再加一部八十八佛,一天兩部。他拜了兩個禮拜都沒有任何消息,我們就覺得很奇怪。因為,如果方法對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這個善的因緣應該要生起來了,結果兩個禮拜都沒有消息。

我們就把他叫過來,問他的情況,說你是怎麼拜懺的。那麼他這個拜懺,問題在哪裡呢?他把它當作一般的功課,就是他有慚愧心,但是沒有增上慚愧。我們知道,諸位,心為業主!這個懺法只是一個工具,就是這台馬車它能夠走動、能夠走多快,永遠決定於前面那個強壯的馬,而不是車子。所以我們就開始引導他思惟業果,思惟業果決定,思惟業果不失,然後增長廣大,把他那種增上慚愧心給生起來。所以你每次拜懺之前一定要思惟業果。後來他依止這個方法拜了一個多禮拜,後來夢中就見好相。

所以諸位,整個拜懺,你要永遠知道一個觀念,心能造業,最後也是心能轉業,就你的慚愧心是根本。這個慚愧心不是一般的慚愧心,是增上慚愧心,它是夾雜了畏懼心跟勇猛心的慚愧心。這是我們在懺悔的時候的一個道前基礎,你要進入壇場之前的一個基礎。

乙三、正修懺法(分二:丙一、總標。丙二、別明。)我們看乙三的「正修懺法」。正修懺法分兩科:一,總標;二,別明。

丙一、總標

先看總標。總標當中有「事懺」跟「理懺」。我們先看「事懺」。

壹、事懺

一、責心懺——自責己心,令生厭離。

二、作法懺——向清淨大小乘僧,發露懺悔。

三、取相懺——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見好相為期,此須至誠懇切,外假壇儀,內資理觀,凡法華、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屬於取相懺攝。能滅根本重罪,令淨戒復生,亦能消七逆罪,使重報輕受。

事懺就是從因緣、從身口意三業的造作去懺悔。

第一個是「責心懺」。責心懺的對像是下品罪,就是你只是起心動念,並沒有付出身口二業的行動。所以就是訶責自己,用煩惱的過失來訶責自己,令生厭離。對這個煩惱生起厭離心,就可以了。

第二個,「作法懺」。作法懺是針對中品罪,就是付諸身口,但是沒有犯到根本,這個過程都叫中品。這個時候,向清淨的大小乘僧發露懺悔。在菩薩戒裡面講到,如果沒有如法的比丘、比丘尼來懺悔,也可以向佛菩薩懺悔。

第三個是「取相懺」,就針對上品罪業。蕅益大師的開示,這個地方有三段。

我們先看時間。「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見好相為期。」拜懺的時間,你可以定二七或者三七或者一年,但是真正滅罪那就是以見好相作標準,就是在夢境裡面要見到好相。這個就是滅罪的時間跟拜懺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拜懺的時間,這種短期的加行,最好不要超過一年。其實原則上一年都太長了。一般我們在加行的時候都是三七,你三七拜一輪的懺,不管有沒有見好相,就休息一下,下一次再拜一輪,它是以三七來作一個標準。這是拜懺的時間。那麼什麼叫滅罪呢?就是見好相。這個是講時間。

我們看方法。「此須至誠懇切。」我們前面講過,你要拜懺之前一定要把自己準備好,就是你的懺悔、皈依、發願三種善根要準備好。進入壇場以後要做兩件事:「外假壇儀」;第二個,「內資理觀」。「外假壇儀」,就是遵循懺悔的儀軌。有些地方要拜的,有些地方要稱念的,有些地方是要經行,有些地方是要打坐的,你要遵守這個懺悔的儀軌。內心要配合真如理觀的智慧。就是等於事修跟理觀結合。這以下舉出幾個例子,比方說《法華懺》(《法華三昧懺》),或者大乘的《方等懺》《大悲懺》《占察懺》、八十八佛等,這一切的懺法都屬於取相懺攝。這個是講方法。

最後我們看功德。前面的懺法能滅根本重罪,就是殺盜淫妄根本重罪;它不但滅罪,還能夠使令我們的清淨戒體再一次的生起;乃至於能夠滅除七逆重罪,使令重報輕受。這個七逆罪是最重的,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殺和尚、殺阿闍梨、出佛身血、破羯磨轉法輪僧。因為這個七逆罪基本上是直墮無間地獄的,所以它雖然不能完全滅掉,但是能夠重報輕受,讓你得到微少的病痛,就把這個罪給消掉,重報輕受。

我們在拜懺主要是指取相懺,它是通懺過去無量劫來的殺盜淫妄的根本重罪,乃至於你在某一生曾經犯過的七逆重罪都能夠滅除,使令你重報輕受。這個是事懺。

我們看第二個,「理懺」。

貳、理懺——言理懺者,既在智人,則多方便,隨所施為,恆觀「無性」。

前面事懺的人,他的標準要求不高。只要你是佛弟子,有慚愧心、發願的心,對三寶有皈依的心,就可以懺了。但是理懺的要求比較高,「既在智人」,你必須透過大乘佛法的學習,對中道實相產生堅定的信解,就是你要入圓教名字位,對中道實相要聞經達理、斷疑生信。

那麼這樣子再操作理懺,就「則多方便,隨所施為,恆觀無性」。理懺就沒有固定的規矩了,不是說你一定要依止《大悲懺》《淨土懺》。比方說,你參加佛七,也可以作理懺;你誦大乘經典,也可以理懺;你坐在那一面靜坐思惟,也可以修理懺。它怎麼樣呢?多諸方便,行住坐臥,禮拜、經行、靜坐都可以。

重點在下面這一句話,「隨所施為,恆觀無性」。事懺的所觀境是什麼?是因緣觀,是思惟因緣果報,當然是思惟因緣果報裡面罪業這一塊。就是,我們在事懺的時候是思惟我們造了罪業,這個罪業對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傷害。這個是事懺,它是因緣觀。那因緣觀,一般人他容易操作。而這個理懺,是直接的觀到我們的根本,觀到真如本性,就是「正念真如」。那麼從真如的角度,來觀察罪業也是怎麼樣呢?業性本空,無有作者,叫做「無性」。

就是說,我們站在因緣的角度,罪業有它的作用。它什麼作用呢?它會創造我們身心世界的痛苦。這個是事相的觀察,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理觀它認為,什麼叫做罪業?從真如的角度來看罪業,它是這樣,它是一念的妄心攀緣妄境,造作了一個唯心所現、如夢如幻的罪業,所以它不能夠真正的染污到我們的真如本性。這是理觀。它是把心先帶回到真如的角度,回過頭來,來看這個罪業,它是怎麼樣?業性本空,無有作者。這是理觀的核心思想。其他我們後面再詳細說明。

諸位,我們要知道一點,其實真正的懺悔,事懺、理懺表面上是分開,其實是都放在一起了。你看所有大乘的懺本,它所有的開示都有理觀的成分。所以蕅益大師講:「至誠懇切,外假壇儀,內資理觀。」比方你拜《淨土懺》,《淨土懺》在開示的時候也說,「於無生中,妄見生滅」。這個就是理觀,安住無生來看這些因緣的造作。所以實際上我們的懺悔,事懺、理懺是要結合在一起,只是比例的不同而已。

丙二、別明(分二:丁一、事懺具足五緣。丁二、理懺如法修觀)我們看丙二的別明。前面是把事懺、理懺做一個總標,這以下各別說明。

丁一、事懺具足五緣

先看丁一的事懺,它必須要具足五種事緣。

一、請聖明證

二、說己罪名

三、立定誓願

四、讀誦禮拜

五、如教明證

修學取相懺的規矩,第一個,「請聖明證」。請聖明證有四個次第:

第一個,安置佛堂。你不能面對虛空拜,不可以的,因為你要皈依,你要有一個皈依境,所以你要安置佛堂。比方說我們供養華嚴三聖,中間本師,左邊文殊,右邊普賢。

第二個,陳設供養。對佛菩薩,香花燈燭的供養。

第三個,禮請三寶。在取相懺,你要有一個懺悔主來幫你作證。比方說,你拜八十八佛,懺悔主就是大行普賢菩薩;你拜《大悲懺》,懺悔主就是觀世音菩薩;你拜《法華三昧懺》,懺悔主也是普賢菩薩。就是你要禮請懺悔主來跟你作證。

第四個,齋戒沐浴。這個很重要,你在拜懺,你每天都要洗身體。進入壇場的時候,你這個衣服跟一般的衣服要區隔。每天都要乾淨的衣服,每一天都要換新的衣服,要穿新淨的衣服。

這個就是四個重點,安置佛堂、陳設供養、禮請三寶,第四個,齋戒沐浴。這個就是「請聖明證」,來做你的懺悔主。

第二個,「說己罪名」,發露自己身口意的罪業。

第三個,「立定誓願」,發起廣大的菩提願力。我們說過,一個人要擺脫罪業,一定要有一個目標。你如果對你的未來生命是覺得什麼都可以,你很難擺脫罪業,你會怎麼樣?優柔寡斷。就是你對自己要有所期許,你對諸佛菩薩的功德,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要有一種菩提的願力生起。這個是擺脫罪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除了懺悔以外,就是發願。

第四個,「讀誦禮拜」。這個讀誦禮拜就是正修懺法。懺法,智者大師提出了五種行法,就是主要有五種行法。第一個,禮拜;第二個,懺悔,發露懺悔;第三個,行道,就是經行;第四個,誦經;第五個,坐禪。主要這五種行法。前面四個是有相行,屬於事修;最後一個坐禪屬於理觀,無相行。

第五個,就是「如教明證」。如教明證就是你要經常看你做夢做什麼夢,就是從夢境裡面去判定你的罪業是不是消滅,就是是不是見好相。

這個事懺一般來說有兩種方法。

第一個,就是比方說你排日常定課,你每天拜一部八十八佛。如果八十八佛你覺得太長,我看藏傳佛教是拜三十五佛,也可以。因為它本來就是兩個課程的結合,一個五十三、一個三十五,但頭尾都不變。第一個,你平常有定課,拜懺的定課。

第二個,短期的加行,一七、二七、三七。短期的加行就不是拜一部了,那一天要六支香、九支香等等。

總而言之,整個事懺的重點在於至誠懇切,包括你的增上慚愧心,包括你的皈依的心,來操作懺法。其實我們在真正修懺的時候,這五個條件中的二、三、四都是現成的。你只要找一個懺本,它裡面一定有發露罪業,一定要引導你發願,一定有讀誦、禮拜各種的行法。所以真正我們要準備的是第一跟第五,其他的,懺法通通具足了。這是整個事懺的條件。

丁二、理懺如法修觀(分二:戊一、依真如觀——令心安住。戊二、依因緣觀——令心遠離)我們看丁二的理觀,理觀就是在如法修觀了。這地方有兩段的經文。

戊一、依真如觀——令心安住

我們先看戊一的「依真如觀——令心安住」。先看第一段的經文。

(一)《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云:「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修學理懺,你一定要知道你到底想要懺除什麼,就是你修這麼多法門,你的目標在哪裡。

諸位,事懺的目標是什麼?對,消除罪障,這個是事懺。你為什麼要懺悔、皈依、發願,要操作這麼多行法呢?為什麼要禮拜、稱念,要恭敬呢?就是懺除罪障。但理懺不是懺除罪障,而是消滅我們的生死罪業,這個地方包括了有漏的福業,都是我們懺除的對像。只要是會創造生死輪迴的業力,都是我們懺悔的範圍,所以這個理懺範圍很廣。

在理懺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你的所緣境是什麼。就是下面這句話,「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諸位,我們為什麼有生死輪迴?《楞嚴經》講三種因素,因為三種相續,就創造了生死輪迴相續。第一個,因為果報會相續。為什麼生死輪迴?因為我們死了以後會再創造一個果報。好了,那為什麼我們會創造果報呢?為什麼果報相續呢?因為業力的相續,因為我們的有漏業力沒有斷掉,有漏業力會去創造另外一個果報。所以,果報相續來自於業力相續。那為什麼我們業力會相續呢?《楞嚴經》說,來自於妄想的相續。為什麼阿羅漢死了以後就進入無生的涅槃,不會再招感三界果報?因為他把妄想,這個生死的妄想給滅了。所以這個是對的,「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當然性格還要加上業力,才會決定命運。就是說,你是什麼性格,就會打什麼妄想;你打什麼妄想,就會帶動什麼業力。我們無量劫所造的業力很多,整個阿賴耶識,我們倉庫裡面的業力多了去了。那你今生到底是會出現什麼業力,就跟你的性格有關係了。倉庫裡面那麼多資料,你憑什麼調動你今生的業力呢?就是跟你今生的思考模式有關係。就是說,你是這種性格,你就會打這種妄想。比方說,有些人他一定要成功,他不惜任何代價,不怕苦!你以成功為你的性格,你就經常打這個方面的妄想,就會帶動你阿賴耶識相關的業力。當然你到底會不會成功,還要業力的幫助;你成功到什麼程度,也要業力的幫助。但是總而言之,整個因果的帶動者就是你的妄想。所以妄想是主導者。

阿羅漢很聰明,諸位,我們知道,阿羅漢的生死業力消了嗎?不可能嘛!他在三界輪迴了無量劫,只修七世就把生死業障給了了?因為他沒有生死的妄想這一塊。他生死的妄想被他我空的智慧給破了。

諸位,什麼叫做業力?業力是我們在造作叫做業力,造作完了以後叫做業種子。其實所有的業力,理論上都是在睡眠狀態,一定要你的妄想把它喚醒,你知道吧?所以其實我們生命是有選擇的,你改變你的念想,你的生命就改變了。其實我們的業力是很多元化的,無量劫來,經典上說,我們所造的善業如虛空,所造的罪業也如虛空。輪迴太久了,不管你今生造善造惡,你把它丟到阿賴耶識,都差不多。就是你的想法很重要。就是說,這麼廣大的業力,你進入到一個這麼大的資料庫裡面,你今生短短幾十年,你要調動什麼業力,跟你的想法有關係,你怎麼想的。

所以「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雖然業力是一個助緣,但是它的主導者是妄想,妄想是根本。整個生死業障是由妄想帶動的,由不同的妄想帶動不同的業力,去招感不同的果報。所以,追根究底在一念的顛倒妄想,《楞嚴經》說的攀緣心。

那怎麼辦呢?「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妄想,你懺悔沒有用的,持戒也沒有用,妄想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端坐念實相。你只要去觀照真實相,它自己會消失。因為它本來就是一個虛妄相,它是一個唯心所現的假相而已,它是專門來欺騙你的,你只要不隨它轉,一迴光返照,它就消失掉。所以對治妄想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端坐念實相。

講一個譬喻,「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們整個生死業障就像清晨虛空當中的霜露,只要太陽出來它就自己消失掉,所以妄想只有用真心去破壞它。我們應該依止真如理觀,來懺悔六根當中的顛倒妄想,才能夠調伏我們的生死業障。

這個就是講到,消除生死業障,只能靠消除妄想。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有一段重要的開示。他說諸位,流轉三界中,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流轉者誰?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裡面得果報,到底誰在流轉?那個真正流轉的是誰?你說,欸,「我」在流轉。諸位,我們在三界裡面,果報變來變去,哪有一個「我」呢?比方說,我們上輩子可能是一隻螞蟻,今生變成人,來生變成天人,那這個「我」必須怎麼樣?「常、一、主宰」,它必須要常、一、不變,而且對生命有主宰性。我們在生命的變化當中,找不到一個常一的、主宰性的,都是業力在控制。那麼這樣子講,到底誰在流轉?蕅益大師說,流轉三界中,就是一念的妄想在流轉。你這個階段打這個妄想,變成這個果報;你現在妄想改變了,你學佛以後妄想改變了,打另外一個妄想,你又帶動了其他的業力,去招感不同的果報。你整個妄想的變化,帶動你生死輪迴的變化,帶動你整個果報的變化,所以真正流轉的是妄想。

所以佛陀才會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諸位,等到有一天你往生極樂世界,成就無生以後,你回顧你過去無量劫的妄想,是怎麼回事?就是一場夢。原來是「夢裡明明有六趣」,但是你醒後,「覺後空空無大千」,就這樣子。

我們可以從今生來看這件事。我們是怎麼投胎的?我們最初的投胎是一念的恩愛迷情,就是一念的恩愛迷情來投胎,所以我們最初的投胎就是一念的妄想。我們走的時候是怎麼走?什麼都沒帶走,就是一念的愛取,對某一件人事的愛取,然後離開的。諸位,我們剛開始是一念妄想,最後也是一念妄想離開,那中間呢?中間是什麼?中間就是階段性的妄想。你年輕的時候打年輕的妄想,年紀大了又打年紀大的妄想,不同的妄想帶動你阿賴耶識不同的業力,出現不同的果報,就是這樣。所以生命會變化,來自於業力的變化;你業力為什麼變化呢?因為你的妄想改變了,是這樣子。所以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我們在這個地方先確認,我們理懺的所觀境,就是對治顛倒妄想。

那怎麼對治呢?看第二段。

(二)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這一段是《楞嚴經》對我們的開示,講到什麼叫做諸法實相。

首先,我們面對一個所觀境,比方說五蘊身心,那麼這個五蘊身心,它是怎麼樣?它是「浮塵」,它是「諸幻化相」。「浮塵」就是譬喻它就像空中漂浮的灰塵,它是生滅變化,有時候高,有時候低,有時候左,有時候右,它是變來變去的,叫做浮塵。第二個,「諸幻化相」,我們的身心世界是虛偽無主的。就是我們今天,老病死是不受我們控制的,因為它背後有業力在主導,它是不能主宰的。一方面生滅變異,一方面虛偽無主。

這麼一個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五蘊身心,我們在觀照諸法實相的時候,是分成兩部分。

第一個,從外在的相狀來看,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當因緣和合的時候,這個果報就出現了;當這個業力釋放完、因緣別離的時候,隨處就消失了。如此生滅變化的一個因緣,叫做「相」。好,我們先知道一個定義,生命有它外在的相狀。比方說,這個人是一個福報相,有些人看起來是有忍辱相,有些人看起來有持戒相。各種功德相,當然也有過失相,這個都是怎麼樣呢?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這個相會變的,來生就不是這個相狀。這第一個,會變化的,就是外在的相狀。

我們看它的本性。不管你今生展現什麼相狀,它的本性就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它是一個「妙覺明體」。

所以,諸位,我們看我們的生命要分成兩大部分:一個是體性,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第二個是相狀,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個作用。

《楞嚴經》把這個相狀跟體性做一個譬喻。比方說,我們面對一個廣大的虛空,這個就是我們的整體生命,一個不變的生命,就是真如本性。那麼我們今生,在這個廣大虛空裡面出現一個水泡。這個水泡會變化,而且它怎麼變你說了不算。它到底往哪裡變化,往好的變化或往壞的變化,我們不能決定的,它背後有它的業力主導。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就好像一個廣大的虛空裡面有一個水泡,這個水泡是怎麼回事呢?《楞嚴經》給它四個字,叫做「循業發現」。

就是說,你怎麼有今生這個相貌,有你的色受想行識?因為你的阿賴耶識某一個業力成熟了,你今生的相狀就出現了。所以你自己會循業發現你自己的果報,就是你的六根攀緣六塵,產生六種的了別的識,你整個活動不會離開這個水泡。諸位,我們每一個人都受用自己的果報,你有你的水泡,他有他的水泡。當然,這個虛空當中,也可能兩個水泡有交集。但是不管怎麼交集,也是各人受用各人的水泡,你有你的根塵識,他有他的根塵識。等到有一天,你的業力釋放完了,這個水泡就消失了,然後在虛空的某一個地方又出現一個水泡,又是循業發現。

所以諸位,我們要正確的了解人生,不能只看因果,因果就是那個水泡。你要從因緣觀擴大成一種真如理觀——這個水泡只是在虛空裡面顯現的其中一個水泡,就對了。你要把體性跟它的相用同時觀照,就是空觀跟假觀同時觀照。所以加起來就是,「清淨本然」,然後「循業發現」。如果你要懺悔業障,要強化因緣果報;你就強調清淨本然、然後循業發現,強調循業發現。如果你要安住真如,你就強調循業發現、清淨本然,強調清淨本然。總之人生有兩個切換,你可以切換到本體,也可以隨時切換到因果,這兩個是要同時觀照。這就是中道實相。

這個觀念,我們到第二段把它詳細的發揮出來。

如是乃至五陰或者六根,或者十二處(十二處就是六根跟六塵相互作用),乃至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我們每一個水泡都是怎麼樣呢?「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都是循業發現。所以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水泡當中,這個就是循業發現。

我們忽略了什麼呢?一般凡夫忽略了,「殊不能知」,在這一切循業發現的「生滅、去來」的相狀當中,它的本質是如來藏性。如來藏性有兩個特點:第一個,「常住妙明」;第二個,「不動周圓」。

我們的真如本性是我們所忽略的,但是它有兩個特點,第一個是清淨,第二個是具足。一個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個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清淨,是指的不生滅心;具足,指的是這個不生滅心當中,具足了十法界的依正妙法。

這個「具足」很重要!諸位,我們一個人為什麼會怕死?為什麼會貪生怕死?這個死亡的恐懼,因素在哪裡?因為我們把今生當作是生命的全部,今生花了太多的心血去經營我們的今生。我們小時候讀書,為了什麼?你真的喜歡讀書嗎?未必。你希望追求快樂,希望有好的工作。那麼讀完書又開始工作,追求快樂。但是死亡到來的時候,表示你今生所有經營的,這一切的水泡即將破裂。因為對今生投入太多,所以今生的死亡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全盤的毀滅,因為他把心全部住在這個水泡裡面。但事實上不是這樣子。事實上,「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諸位,你今生的水泡,是你內心當中無量的業力裡面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這樣懂嗎?就是你今生再怎麼成就,從一念心性本自具足來說,它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你不用怕失掉它,你死掉以後還會出現另外一個水泡,只是我們對今生投入太多了。

所以真如本性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同時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從清淨跟具足來看,今生的水泡只是一小部分。

這個地方重點來了,所以我們要修理觀,要迴光返照,觀照我們一念的「真常」的本性。從攝用歸體的角度,回到清淨心的時候,我們觀察因緣所生法的「去來」,最初的「去來」。就是,因緣法舊的因緣消失了,新的因緣又到來,這種因緣的替換叫「去來」。第二個,中間的「迷悟」。中間我們遇到了三寶的因緣,產生覺悟的作用;遇到五蘊的因緣,產生顛倒錯誤的作用,叫做「迷悟」。最後,面臨了舊的生命的死亡,新的生命的開始。總之,因緣所生法所帶動的「去來、迷悟、生死」,從回歸真如的本性來說,都是「了無所得」。這個就是理觀。

諸位,我們生命的問題在哪裡?不是因緣果報。因為因緣果報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本來就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即空,清淨本然,它就是受業力的熏習出現「水泡」。但是我們怎麼樣?我們錯就錯在我們投入水泡太多,就是「唯心所住」。所以說,在理觀的時候要怎麼樣?要偏重在「清淨本然」這一塊的觀照,就是「了無所得」——我們從今生當中不可能得到任何東西,不可能。

像做夢一樣。比方說你前生做一個夢,你是轉輪聖王,你產生一個非常漂亮莊嚴的水泡,你有轉輪聖王的色身,你擁有七寶千子。欸,你這個夢結束了,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下一個夢變成螞蟻!那你就會說,哎呀,我上輩子那個轉輪聖王的寶物跑哪裡去了?沒了,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水泡到水泡之間是「無所得」,你不能把前面的水泡的東西帶到後面的水泡去,不可以。它是怎麼樣?「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因果,業力是可以貫穿,果報不能貫穿,這個果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我們人生有三個階段:第一個,唯心所造;第二個,唯心所現;第三個,唯心所住。三個階段。

第一個,「唯心所造」。我們造業是誰在造?當然不是身口,身口是個工具。我們曾經在某一生生起了一個妄想,這個妄想可能是佈施的妄想——假設是佈施的妄想。哦,你生起一個佈施的念想,開始帶動佈施的行為,就唯心所造。

好了,因緣成熟以後,你今生「唯心所現」,出現了富貴的福報。這都沒有錯,到這裡都沒有錯,唯心所造,唯心所現。

錯在第三個,「唯心所住」。我們對因果太過執著,我們得到福報的時候就唯心所住,糟糕了。如果你保持平常心,當你這個大海出現水泡時,你平常心面對,借假修真,利用這個福報去創造功德,這是對的。但是當你變成唯心所住的時候,那就完全失去本來面目了,就開始起顛倒想,就創造了生死業力。

所以諸位,我們的問題在哪裡?就是惡性循環。我們前生造了某一個業,今生得一個果報。不管好壞,它就是一個果報,本來果報是很單純,就快樂跟痛苦而已,沒那麼多事情。但是我們對這個果報產生執著以後,問題來了,就創造很多的名言分別,然後又創造另外一個生死業,又去得另外一個果報,就變成怎麼樣?果報的相續、業力的相續、妄想的相續。

那怎麼辦呢?流轉到現在怎麼辦呢?只有一個方法可以解決,把生命歸零。我們現在已經怎麼樣呢?忘失來時路。我們不知道我們從哪裡而來,在果報打轉太久了,忘失來時路。所以怎麼樣呢?要透過迴光返照,就是這句話,「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這個中道實相就說明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把生命歸零,這個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你不能把妄想斷滅,但你也不能隨順,所以只能夠怎麼樣?回歸真如本性,這個妄想讓它自己消失掉。

我們看禪宗的公案,你就知道。比方說,二祖遇到初祖,二祖說,欸,弟子心不安。初祖說,將心來,吾與汝安。你把那個不安的心拿出來。結果二祖一迴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所以妄想這個東西,它只會欺騙你。你只要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自己消失掉。因為達妄本空,這個妄想根本就沒有根,它是你一種虛妄的想像,所以你一旦迴光返照,就覓心了不可得。三祖遇到二祖也是這種情況。三祖遇到二祖說,弟子業障深重,向和尚懺悔。二祖說,誰綁住你了?結果迴光返照,覓之了不可得。所以禪宗厲害在哪裡啊?它對治妄想很簡單,你只要一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讓妄想它自己消失掉。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看。比方說有一個大學教授,教藝術的,第一堂課他就拿一張 A4 的紙,上面點一個黑點,問他的學生說:「你們看到什麼了?」所有的學生說:「我看到那個黑點。」那個教授說:「這張白紙百分之九十九是空白的,只有百分之一是那個黑點,你們只看到黑點,沒有看到那個空白的地方。」所以他說:「你要做一個藝術家,不是只有畫畫的技術,你要有藝術家的眼光。」

諸位,我們成佛也是這樣。諸位,不是說你會拜懺、會持戒就可以成佛,你要有成佛的眼光。就是按照正常情況,按照即空、即假、即中的思想,我們要先看到白的地方,再面對那個黑點,這樣懂嗎?我們今生最大的問題就是怎麼樣?直接面對因果,糟糕了,就陷進去了,然後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所以祖師大德說,性真常中,求於因緣果報的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因果應該面對,但是你要先回到真如本性,回到廣大的虛空,再來看這個水泡。這個水泡破掉的時候,你不會痛苦,因為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如果直接面對水泡,那它就是你生命的全部,那就糟糕了,這樣懂嗎?所以面對生死,你要想,你今生的五蘊只是你無量的虛空當中其中一個小水泡,這個水泡消失了,你還有另外一個水泡會出現的。但是你一旦住到水泡裡面去,你就糟糕了,它的消失代表你整個生命的毀滅,你一定會害怕。所以一定要怎麼樣?一定要迴光返照,不能順著因果的思考。迴光返照,然後再面對因果。

這是整個理觀的核心思想。

戊二、依因緣觀——令心厭離

我們看戊二的「依因緣觀——令心厭離」。前面是一個中道實相觀,強調安住,安住真如再面對因果。那麼這個地方的因緣觀強調對治,對治我們的愛取跟我見。

這個理觀,它的心是平等的,就是我們先把心帶回廣大的清淨心,然後再面對因果的水泡,這個時候是不取不捨,是平等的。但是平等對我們是不夠,為什麼呢?因為矯枉必須過正。我們凡夫心本來不平等,我們已經是怎麼樣?往左邊偏太多了。所以你把它調正是不夠的,你調正以後要往右再多一點,這樣能夠最後產生平等。就是說,我們除了真如理觀的平等心以外,一定要加對治觀法。

比方說,我們觀察色身的不清淨——內身的不淨,外身的不淨;或者觀察感受——感受的生滅變化,不得安穩,所以是苦惱的根源。我們還要加一個「厭離身心」,透過不淨觀、苦諦觀,厭離身心。

第二個,我們要對治我見的顛倒。前面是對治貪愛。觀察我們能緣的「心」是無常的,無常變化,不能依靠。第二個,觀察所緣的境,這個一切「法」是不能掌控,是無我的,所以「放棄主宰」。

所以,除了修中道實相觀安住真如(平等觀)以外,還要對治——對治愛取,厭離身心;對治我見,放棄主宰。這樣才能夠最後調伏我們的顛倒妄想。

我們看總結。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四念處的各別觀,這以下是總觀。

其實四念處觀的切入點是「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是苦。因為我們所有的快樂都要追求安穩,一個不安穩的快樂對我們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既然我們生命是痛苦,那表示我們對生命是沒有掌控性的。如果你能夠掌握生命,你怎麼可能允許自己出現痛苦呢?所以無常故苦,從痛苦知道生命是無我的,無我而成就空性。所以無常「是生滅法」,是痛苦的根源,那怎麼辦呢?只有放下這一些生滅的假相,使令我們內心出現寂滅,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其實這句話簡單的說,就是你不能追求快樂。這句話非常重要。這句話可能對初學者會有點困難,說我修佈施為什麼?我修持戒為什麼?我就是追求快樂才修善法的。但是你追求快樂,你很難了生死,因為你要追求快樂,你一定會對果報產生執著,一定會的。那怎麼辦呢?諸位,如果你臨終要正念分明,你要把追求快樂改成追求寂靜。生命的目的不是追求快樂,是追求寂靜,你只要改變這個觀念,你整個生死業馬上沉澱下來。改變這個觀念就夠了,從寂靜當中去追求法喜。

所以這句話說白了就是,什麼叫「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就是人生不能追求快樂,因為快樂裡面太多的過失。在這個快樂當中有煩惱、業力跟痛苦果報的過失。只有追求寂靜,才能夠遠離過失。這是它的總結。

前面講正念真如,這裡講四念處的對治,這兩個要合起來交互的運用。

甲三、罪除之相

我們看甲三的「罪除之相」。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

透過前面的事懺跟理觀的結合,我們有三種的判定罪業消滅的方法,有下品、中品、上品。

先看下品的罪滅之相。「或覺心神恬曠」,你拜懺以後感到內心寂靜、開闊,這個就是罪滅的一個徵兆,因為罪業是躁動不安的。你感到寂靜、安穩、開闊,這是下品。

中品,它不但滅惡,還生善,就是還生起善根。「或覺智慧頓開」,你從今以後聽聞佛法,心生法喜。你會出現法喜,表示你聽懂了,你的慧根生起了。「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你在這麼多繁忙、障礙的人事當中,突然間左右逢源,順逆自在。所以你不但是生起大乘善根,你還成就大乘的福德力。所以這個滅惡,還可以生善,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這個人本來是你的冤家,結果他看到你不但不生氣,反而心生歡喜,這表示你這個人的慈悲心成就了,慈悲無障礙。慈悲心,也是屬於菩提心的一種,大乘善根的一種。「或夢吐黑物」,你在夢中吐出污穢的物,或者在夢中洗澡,這都是表示你的生命產生重大轉變,即將脫胎換骨。這就是中品的功德,不但滅惡,還能夠生起善根、福德。

第三種是最困難的,就是上品功德。它不是成就大乘善根,是成就大乘的功德。「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你在夢中看到佛菩薩的開導。當然你能夠夢到佛菩薩,表示你跟他已經怎麼樣?心心相印,感應道交,互相隨順,否則你是夢不到佛菩薩的。「或夢飛步太虛」,你夢到自己飛步於太虛空當中。這表示你這個大乘的功德相。「或夢幢幡寶蓋」,在夢中見到清淨莊嚴的三寶的莊嚴相。這也是大乘功德即將成就的相狀。

總之,以上的下品、中品、上品的種種的勝事,都是「過消罪滅之象也」。

所以諸位,我們在拜懺的時候,或者理觀的時候,要注意你的夢境,在夢境當中來判定你的罪滅之相。

甲四、結示勸修

我們看最後一段。甲四,結示勸修。

我們這次的懺悔分成事懺跟理懺。看事懺的總結。

(一)事懺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恚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事懺所對治的就是身口意的罪業,特別是造殺盜淫妄的那種根本重罪,那麼這個罪業是由無始的貪瞋癡所造成的。所以「一切我今皆懺悔」,透過懺悔、皈依、發願,心力、佛力的交互作用,滅除罪障。這是懺悔業障,面對因果來懺悔罪障。

(二)理懺

我們看理懺。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前面的事懺,只是在對治我們生命當中某一部分的罪業,是局部的對治。這個理懺就不是了,它是回到廣大的虛空來面對水泡,是從根本上去調伏我們無量劫的生死業緣,讓生死業緣慢慢的沉澱下來,所以它的重點在於顛倒妄想,它消除顛倒妄想。因為所有的生死輪迴,都跟顛倒妄想有關係。

「罪從心起將心懺」,無量劫的生死業障,就是由一念的攀緣心生起的,所以用理觀、用那個正念真如的理觀來消滅這個攀緣心。等到攀緣心調伏的時候,我們生死的業障也就沉澱下來了。當我們的攀緣心消失了,生死的業障也消失的時候,那就是真如本性顯現的時候了,那就是從根本上的真正的懺悔。

一個是懺悔我們局部的罪業,第二個是懺悔我們無量劫的生死業緣,這兩個是不同的,這兩個是要配合。諸位,我們在事懺、理懺,其實是要合併的。所以真正的懺悔是怎麼樣呢?「懺悔、皈依、觀照、發願」,四個主題,只是你的比例不同。

有些人理觀強,他可能理觀的比例高一點,他靜坐時間多一點。有些人事修強,那你就拜懺多拜一點,多思惟業果的道理,多增加慚愧心。所以這個比例可以增加。但是幾乎沒有一種大乘的懺本,只有事懺或只有理懺,幾乎沒有,兩個都一定要具足。那麼透過事懺、理懺的結合,消除我們平時的罪業,也消除我們臨終的顛倒妄想。這兩種障礙都破掉了,破除我們平常的障礙,也破除我們臨終的障礙。

我們這堂《懺悔法門》就講到這裡。我們感謝積因和尚的慈悲!感謝淨律寺齋戒學會全體幹部的護持!也感謝全體法師、全體菩薩的參與,讓我們這次課程更加的莊嚴!

阿彌陀佛!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