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前面第三品是業緣品,業緣是由你去攀緣外境的心而去造了惡業,造了惡業墮地獄,這是注重在攀緣的心。而這一品是業感品,業感就是你攀緣造業,一定要感召到果報。閻浮,或稱閻浮提,新譯贍部洲。閻浮是樹名,譯為穢。這個洲在須彌山之南方,所以又稱為南閻浮提或南贍部洲。眾生是指閻浮提中的一切有情,閻浮提眾生苦難較其他三洲為多,咸希脫離,所以容易度化,是以諸佛未成佛之前,都發願生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俾知苦難而勇於修行,早得解脫。故長阿含經云:‘佛告比丘,閻浮提人,三事勝於其他三洲,一者勇猛強記,能造業行。二者勇猛強記,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強記,佛出其土。’又謂東洲人多欲,西洲人甚少造業,北洲人傲慢,聖人不生。唯南閻浮提,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長,基此因緣,所以獨標閻浮之名。業感品居第三品業緣之後,故曰第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
這裡是因為地藏菩薩感念佛恩深重!所以跟佛這樣說:‘我現在仰承佛陀如來威德神通之力,所以能遍滿百千萬億世界,分別現出這個身體和形狀,救濟超拔一切因造惡業而遭受了業報的眾生,若不是如來大慈大悲的悲願加被我,我就不能作種種神通變化。這一段文就是尊師重道的意思。尊師重道,本身就是道法,自己得了佛法的真實利益,得了大智慧,得了大神通,還是要尊師重道。古來大德祖師親近師長,一親近就是幾拾年,後來自己出來弘揚佛法救渡眾生,總是時時刻刻不忘師長的恩德。現在我們一定要這樣學,經典上講佛法的道理,有時是開導師父的,有時是開導弟子的,這裡是地藏菩薩現身說法,叫我們當弟子的學榜樣。當師父的沒有不希望自己徒弟能學法有成當法師的,這是師父的責任!但當弟子的要有當弟子的道理,就是要尊師重道。要孝順師長的道,師長所講的道理,就是佛的道理,一言半句都要尊重!可是現在時代不同,又是末法時代,出家啊!還沒學三天,就怪師父不對,說師父沒栽培我、提拔我,就不會自己問問自己,盡了弟子的義務了沒有?對師長恭敬孝順了沒有?尊師重道了沒有?光是唉聲嘆氣,怨天尤人,盡說師長沒有栽培你,你才出家沒幾天,怎麼可能快速的栽培成一個佛教的龍象呢?所以不管出家或在家弟子都要跟地藏菩薩學,不管是受了三歸、五戒,甚至於受了在家菩薩戒了,算進了佛門,種了大乘佛道的種子,要好好的跟師父參學。以前未進佛門,尚不知到佛門種種毛病,等進了佛門,好的沒學,盡講師長的毛病,盡講這位師父們怎麼樣,結果造口業、謗三寶。以前尚未學佛,頂多不知修善法功德,如今學了佛,反而自造阿鼻地獄的苦報!所以居士們要小心啊!學佛要學尊師重道!
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的名字!華語慈氏,或叫‘無能勝’,阿彌陀經中的阿逸多就是他的名,他是補處菩薩,沒有那位菩薩再超勝過他,所以叫‘無能勝’。無央數劫前,曾蒙佛的付囑,今在忉利天宮,佛又再度付囑直至將來阿逸多成佛以前,要度盡六道裡一切眾生,而且要令他度離三界,了脫生死。世尊!我會遵照付囑去做,願您不要憂慮擔心,這是感念佛恩!要報佛恩就是度眾生。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這裡是指那十之一、二尚未解脫的眾生,由於六根習性及妄想心識,對於善惡業,無抉擇慧,時而為善,時而作惡,有惡的習氣,則造殺盜淫妄的惡業,自然結了三惡道的苦果。由於善的習氣熏習,則造種種十善的業,故而結成人天等趣的樂果。追逐外緣境界而生善或生惡,六根攀緣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念念不忘,就成了心的影子。心境相會而生種種妄想善及惡!心不是真實的心,境也沒有真實的境,佛法是以心為主,只要管住這妄想心,則境界是境界,心不在焉,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境界與你何干,害你的還是那妄想心,是那性識不定的心。境界千差萬別,歸納有二種:一種順境,則起貪,貪財、色、名、食、睡。二種是逆境:則起嗔、嫉妒。龐居士有一首句頌說:‘鐵牛那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我自無心於萬物,那怕萬物常圍繞。’此喻心不為外境所欺,如木人與鐵牛,不去攀緣外境萬物,管住心,叫心識定於善法之上,才不會輪轉五道。如果逐境而生,則惡習結惡果,善習結善果,時而人天時而三塗。五道是將阿修羅道配到其他五道裡,五道各有各的阿修羅。生死流轉不息,無窮無盡。塵劫就是將三千大千世界碎成微塵,每一粒微塵算一個大劫的數目,叫塵劫。要這麼長的時間來受苦,迷失於三障八難之中。障者阻害之意。障正道,害善心,障又分三:(一)煩惱障?起貪心、嗔心、癡心是屬意業。(二)業障:是指身口二業。十種惡業五逆十惡等業障。(三)報障:動身口意而造惡業,感得地獄惡鬼畜生的果報障礙,想用功修行都不可能,以上是‘三障’。所謂‘八難’就是有八處見聞佛法很難叫八難。又名‘八無暇’,無閑暇修學佛道也。藏經裡邊有一本經叫:‘八無暇’,這一共有八種: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北俱盧洲,此洲無佛法。因快樂無暇,所以他不要修佛法。五、無想天:就是長壽天,外道修無想定得的天,他以為得了涅槃之道,結果佛菩薩教化,他也不動。生這個天,學佛也是個障難。六、盲聾瘖啞:人道中六根不具足的障難。七、世智辯聰:人世間聰明的障難,這個人特別聰明,飽學世間學問,你勸他修學佛法,他自以為辯才本事很大,什麼都聽不進,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障難。八、佛前佛後:生於佛前或佛後,不能見佛,這也是障難。
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這是世尊跟地藏菩薩說眾生怎麼造業而輪轉生死。好像魚游到網裡去了,還以為是水中的長流水,不知是漁網,有時好不容易它游出去了,剛出去一回頭又遭到這個網,這好比是我們這些眾生受了佛菩薩的教化,發心要了生死,這就是已經有機會出這個網,但遇到五欲境界,又迷失了,又回頭去造業受惡報,又復遭網。就是因為這些迷醉的眾生,性識不定,隨著業力遷流,攀緣虛假空花的外境,所以永遠逃不出這三界的羅網,這是我最最憂念不安的啊!。你既然發了這大願,而且累生累劫以來一次再一次的發著要廣度罪業眾生,而且誓必要將它完成,我還有什麼好憂慮的呢?日夜憂念,如來為什麼要憂念呢?‘佛言人身難得,六情難具,口辯難中,才聰難致,壽命難獲,明人難遭,直言難有,大心難發,經法難聞,如來難值。’這就是十重難關。人身難以得到,六根很難具足,口辯之才要講得合於中道也很難,辯才聰明也是難以獲得,長壽也很難,明瞭佛法的善知識難以遇到,直心是道場,直心所說叫直言,直言難得有。大菩提心很難發起來。大乘佛法很難以得聞,很難值遇如來出世。今‘幸得人身,六情完具,口辯才聰,壽命延長,遭值明人,發菩薩心,直言不還,具聞經法,遇如來世,此皆宿世行福德人’。這都是你前生前世修行的大福大德,今生才能了透這十重難關。‘從明入明,尋如來跡,累行不止,會於道場,無毀其根,亡失前功。一失道意,動有劫數,故如來憂之念之耳。’前世大好修行具大善根,從這光明還入於光明之道,繼續精進辦道,跟隨如來修行的腳步,勇往直前,總有一天會在道場與如來見面。千萬不要毀壞善根,以致忘失前世修行的功德,如果把這修行之道德道意給失去,一墮落下去,動則長劫無數,所以如來才會憂之念之這些苦惱眾生!我們如果不好好修行辦道,實在對不起地藏菩薩、耶摩夫人、及釋迦世尊。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勤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說這話的時候,會中有位大菩薩名叫定自在王,對於甚深三昧,能夠任運自在無掛無礙,生死不能縛,物慾不能牽,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所以名叫定自在王。他對著佛說:‘剛才聞佛說地藏菩薩將要完畢往昔累劫的重誓,但未知他往昔曾經發過甚麼大願,而使得世尊這樣慇勤的稱讚他:唯願世尊,為我等與會大眾略說地藏菩薩累劫所發願行。’前文文殊菩薩已請問過世尊,世尊已經講過,地藏菩薩在當長者子時就發個大願;當婆羅門女又發個大願,與會大眾全聽過了,這位菩薩又重問一次,是希望世尊多講幾個公案,好叫我們這些眾生好好髮道心。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這時世尊告訴定自在王菩薩說,你要仔細的聽,當心的聽,聽過以後,當要好好的去思惟。我當然會給你詳細的分別說明。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是世尊告誡當機者對法要生殷重心:‘聽法要誠誠實實而聽!對於義理要運思抉擇’,所謂‘從聞思修,方可入三摩地’。而且佛法宏深;唯‘諦信真實’,才能得到真實受用。大智度論云:‘聽者端視如渴飲,一心入於語義中,踴躍聞法心悲喜,如是之人應為說。’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
‘阿僧祇’華言‘無央數’。梵語‘那由他’華言億。從前從前無央數億億萬劫的時候,那時有一尊佛:他的德號叫做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以上是每一尊佛都具備這十種德號),這一尊佛的壽命很長,有六萬劫。他在沒有出家之前,曾做過小國國王,任何一尊佛要成佛都要先出家。他與鄰國國王做朋友並且共同修行十善業,大大的利益當時許多的眾生。
‘一切智’就是能了知一切法的智慧。其分別有三:一、是叫一切智,能成就二乘小果。二、是道種智,能成就菩薩道。三、是一切種智,能成就佛道。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都能如實了知,徹底圓成而無礙的智慧,就叫一切智成就。每一尊佛在人間都有十個德號,要是在天上,則每尊佛都有一百個德號,這是順著眾生的根性而言。一者如來: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也。如是指著實相之道,也就是說他證得真如實相之道,以應化身的報化來成等正覺,所以叫如來。二者應供:謂佛世尊諸漏已盡,堪為世間福田而應受人天的供養。三者正遍知:就是正遍知一切法也。知是正覺、不偏不邪,無法不知叫正遍知或等正覺。法蘊足論云:‘正等覺者,如世尊言:‘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來一切知見解了,正等覺故,名正等覺。’’四者明行足:宿命明、漏盡明三明之行具足也。(三明是指(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明)。也就是六通裡的三通:在羅漢還只是叫通,在佛則叫明。宿命:知過去。天眼:觀未來。漏盡:知現在、過去、未來,無法不知叫明。三明之行都具足,謂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謂行。五者善逝:華譯‘好去’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走到涅槃那裡而逝。亦即為證如是道而來,乘一切智而去,故叫善逝。謂佛世尊自利利他之行,已達究竟,所作已辦,安祥入於涅槃故名善逝。六者世間解,知世間眾生界,一切煩惱及清淨也。亦即說佛世尊能了解世間情與非情種種情境之事。只有佛才知道眾生是否斷盡三界內的煩惱,乃至三界外的塵沙無明之惑,是否完全清淨。七者無上士:佛世尊在十法界中,最尊最上,無有能超過者,故名無上士或無上丈夫。八者調御丈夫:佛知善巧調御之事以度化有情;應以柔軟語者則以柔軟語調伏之。應以苦切語者則以苦切語調伏之使入善道令永調伏,令永止息,令永寂靜,得勝清涼永除曲穢。九者天人師:為人天之導師,佛世尊能教示人天應作不應作事,為人天的導師。十者佛:‘佛’華言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十一者世尊:世尊者以上十個德號的德性都具足了。亦就是為世出世間之所尊重也。
出家四料簡:一、身心具出家,發菩提心,持具足戒者。二、身出家心不出家:身雖出家而無道心者。三、心出身不出:現居士身,持出家戒者。像維摩居士。四、身心具不出:身居俗家而又無出家之心願者。又有三種出家:一、出世俗家:這是身心具出家了,叫出世俗家。二、出三界家:出了家了脫生死斷分段生死,出三界證阿羅漢果,這才是真正出家。出三界輪迴之家。三、出二死之家:出離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成了佛,出二種生死的家。所謂‘十善’:‘身’:不殺、不盜、不邪淫等三種善業。‘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等四種善業。‘意’:不貪、不嗔、不癡是意的三種善業。合起來就叫十善業。
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兩個國王同時以十善法利益教化國民,其中一國人民信受奉行;另一國人民不但不信因果報應的道理,而且還多造十惡等眾罪,此國人民廣造諸惡,誠可憐愍。兩個國王集會商議,研究種種方便善巧方法來濟度這些惡民眾生。第一個王發願:要使自己先成佛成就無上佛道後,再來六道度化眾生,使無遺漏。第二個王發願,要將一切眾生通通都度離開三界六道輪迴之苦患,而且證得無上菩提的境地,令得涅槃之樂,然後自己才願成等正覺。
事佛吉凶經云:‘為人弟子,當孝順於上師,慎莫舉惡意向師。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觀末世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嫉賢妒善,更相沮壞,不念行善,強梁(踉)嫉賢。既不能為,復毀敗人,斷絕道意,令不得行,貪慾務俗,多求利業,積財自喪。厚財賤道,死墮惡趣大泥犁中,餓鬼畜生。’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一切修行都以願為先導的,發願的大小也都是從心的寬狹而來。世尊告訴定自王菩薩:第一個國王發願要成等正覺後再來度化眾生者,即是現在的一切智成就如來。第二個國王發願,要先度盡一切眾生,如有一眾生未曾度脫,即不願成佛者,就是現在的地藏王菩薩。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羅漢問之:欲願何等?
這裡再舉地藏菩薩第二個因地願行的事實。菩薩修行功圓果滿,上生兜率,等到成佛時至,降生人間成等正覺。因果經云:‘菩薩功行滿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生兜率天,期運將至,當下作佛,即觀五事:(一)觀生熟與未熟。(二)觀時至與未至。(三)觀何國處中。(四)觀何族貴盛。(五)觀過去因緣,誰為父母。觀已下生,即人間有佛出世矣!’過去久遠無量無數劫時,有佛出現於世,名字叫清淨蓮華目如來,這尊佛的壽命有四十大劫,因為在因地修菩薩道時,心性柔和,常以慈目而視一切眾生,因此感得眾德圓滿,清淨無瑕的天然美妙的雙目,好似蓮花一樣的修廣清淨,所以叫做清淨蓮華目如來。此佛滅度之後於像法之中,有一位羅漢,教化眾生種種有義利的善業,甚至得證無上菩提,脫離無量生死苦患,廣造福德教化眾生,就在因地教化中,遇著一位孝女,名字叫光目,施設種種美味酥酡飲食,來供養羅漢。藉資冥福。‘食畢問願’,係佛世時應供的常例。此羅漢具他心之通,深知孝女所興供養有所需求,雖心知其欲,合該自陳以表尊師重道的敬意,所以問她:你有什麼心願呢?梵語‘阿羅漢’;有三義:(一)殺賊:比喻斷盡煩惱,也就是殺盡煩惱的賊。(二)應供:諸漏已盡堪為世間福田而應受人天的供養。(三)無生:斷盡三界以內之煩惱,了斷分段生死,不再輪迴受生,故曰無生。所謂‘福度眾生’:比丘乃眾生福田,若能供養比丘,即能生褔,所以叫福田僧。例如你將稻子種到稻田裡即生稻子,將麥子種麥田裡即生麥。你要種福,種到福田上,一定得福。福田就是持戒清淨的比丘、比丘尼。世尊所造的袈裟與其弟子,就是福田衣、田相衣。供養出家弟子可以培福。羅漢乃聲聞中之最高果位,若能以一飯供養之,即獲福無量。故乃以比丘身,乞食人間,俾眾生種福也。’世尊弟子阿那律往昔以一飯之食施辟支佛,遂感九十一劫如意無貧之報,最後之身,遇佛度化終獲果證。
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女回答說:‘今天是我母親別世死亡的日子,設食供養出家師父,目的就是想要資助救拔我的母親。不知我的母親死了以後,生在那一道?’羅漢憐愍光目女是個孝順之女,要滿他的願,於是入定觀察個詳細,結果看到光目女的母親,墮到地獄道,受極大的苦,就是前面所說地獄中的種種苦刑。羅漢具備六種神通:可以觀察六道眾生。佛所證是宿命、天眼、漏盡三明,羅漢只知大概,所以要入定詳細觀察。不像佛的正遍知。
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羅漢出定問光目女:‘你的母親在生時作什麼行業,已觀察到你母親正在地獄受極大的苦難’。光目孝女含悲答言:‘我母親生時喜歡吃水產魚鱉之類的眾生肉。而且特別喜歡吃小魚,及小鱉子這一類的眾生,不是用炒就是用煮,任情放縱的大吃,吃了幾十年,盡吃小眾生,吃一頓飯就不曉得吃了幾千幾萬還不止。請尊者慈悲憐愍我,應該怎麼做,才能哀憐救拔我的母親呢?水族產卵累累,吃懷卵的水族生物,罪業特別重。在家居士盡量素食,一時不能素食,先要戒殺,千萬不要買活物於家中宰殺,不但造殺業,而且怨靈於家中不去,第二去買大的不要買小的,小卵生物,吃一口幾千幾萬!這是指未能素食之方便法,最好素食永保安福。
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
羅漢憐愍他就教他一個方便法門以救度他母親,你可以至誠之心先念清淨蓮目如來聖號,或者恭塑製作或者用紙彩畫如來形像,不但光目女的母親得好果報,現存陽世的人也得好果報。這孝女光目聽聞羅漢教導,當下即把所鐘愛的財物捨掉,女子所愛無非是金銀珍珠寶物,或華麗的衣服。當下就畫了清淨蓮華目如來的像並且把他供養起來。燒香獻花種種供養更起深深恭敬之心,一邊瞻禮一邊痛哭流涕。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學佛要解行並重,而且行要重於解。解只是解其理,如想要得感應而真實受用,全在行上,這光目女為什麼得感應,因為他聽了當下就行,而我們聽了就沒有行,所以不得感應。這裡又再一次提到念佛觀像法門,一面觀禮佛像一面念佛聖號。最初造佛像的就是優填王。華譯出愛,已經超出貪愛、超出愛境。佛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說地藏經!在人間已是過了幾十天,這優填王想念佛陀,於是就用旃檀香造一尊釋迦佛的像,等佛從忉利天下來人間,優填王率領大隊人員去歡迎,雕刻的旃檀香佛像,自己會走來歡迎佛陀!佛陀就給他摩頂授記說:‘若我涅槃之後,由這佛像去住持佛教,功德無量。’這就是佛像受記。優填王問佛:‘若佛滅後,其有眾生,作佛形像,當得何福。’佛告王曰:‘若當有人作佛形像,功德無量不可稱計,世世所生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福快樂,乃至作大王端正無比,後皆得生無量壽佛國,作大菩薩最尊第一,當得成佛入泥垣道。’
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才覺飢寒,即當言說。
拜禮了清淨蓮華目如來,於後夜睡夢中見到佛身,全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又高又大而且大放光明。並向他說法:‘你的母親過不久將會到你家受生。剛出世才覺得冷覺得餓就會說話。’
夢有四種:一、四大不合之夢;或夢山崩、或夢自身飛空、或夢虎狼及劫賊追逐,此因四大不調,心神散逸之夢。二、先見夢、隨晝間所見而夢。三、天人夢:若人修善,則天人為感現善夢,以使增長善根。作惡則感現惡夢,使怖惡生善。四、想夢:常思想者,多現夢中,就是因想而現夢。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這是佛的威神之力使然,故能生下三日便會說話並求請度脫惡道之法。兩個小手還合著掌一面說話一面哭泣:‘生前所造惡因死後所受果報都是自作自受,我就是你母親,自從死後一直處於黑暗的地獄受苦,累次墮落於大地獄之中。承蒙你造像畫像供養的福報功德之力,才能受生為婢女之子,男為奴女為婢、又只有十三年壽命,死後更又再次落入惡道,你有什麼方法可以令我脫免於惡道受苦啊!’這一段經文告示我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因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念念眾生一點惡都不敢作。而眾生啊!這光目女母親吃那魚子時或炒或煮恣情食啖,不聽人勸,等遭了果報了才害怕,才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諸位在家居士菩薩啊,從這段經文中要體會啊,要趕快停止造業殺生食肉,不然要墮地獄,悔之晚矣!你將來未必有好兒女替你供養出家人,造佛畫佛來供養佛,來超度你啊!還是自求多福不要造殺生食肉之罪。
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於惡道。
光目孝女聞此兒說話,知道是他母親沒有錯,一面哭泣一面想要說話而喘不過氣來而向婢女之子說:‘你既然是我母親,合理該知你本來作了什麼罪,造了什麼業?才令你墮落於惡道。’光目女既知婢女所生之子是母親無疑,再次詳問因果報應,叫他自己再說一次,一面看是否有錯誤,一面警示後來眾生的我們,所作善惡能夠遷流三世,隨業受報、絲毫不爽。
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云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白難竟。
婢女之子答言:在生之時以殺害眾生及毀罵有情,亦就是殺生及惡口這二種惡業招致地獄惡報,假如不是蒙您的福力救拔我的苦難,依我本來所造之惡業,現在尚不能解脫地獄之苦。’光目女又問:‘地獄的罪報及受苦的情形大概是什麼情形?’婢子回答:‘地獄中所受的苦啊,實在不忍訴說,其苦楚情形就算百千年也說不完啊!’所以楞嚴經云:‘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地獄。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三業不兼,中間或為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
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這光目女聽母親說完,即忍不住落淚大哭。而向空中稟白說:‘但願我的母親能永遠脫離地獄之苦,於十三歲死後能把罪業懺悔掉,更無剩餘重罪,永遠不要再經歷惡道。祈請十方諸佛慈悲哀愍我,替我證明攝受,聽我為母親發廣大誓願,假如我的母親能永遠脫離三塗惡道乃至下賤婢子之身,甚至不再投生為女人,或永遠不要再受生輪迴。
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願我自從今日以後,對著清淨蓮華目如來畫像的前面,發廣大誓願,祈請十方諸佛證明。自今而後百千萬億劫中所有世界的地獄、餓鬼、畜生等諸受苦眾生,發誓願給予拔濟度脫這些三惡道的罪苦眾生。務必要使這些罪報受苦眾生脫離苦難,置於涅槃安樂的境地,然後我才願成等正覺。正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最初發大誓願,是在於清淨蓮華目如來聖像之前,而在本經四番發大弘誓願,此文雖在最後,但在四番發願之中卻是最先;可知初發心的功德也是最大。
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吾觀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
剛剛發了以上的誓願以後,就聽到清淨蓮華目如來慈音安慰他說:‘光目啊!你大慈大悲憐愍一切眾生,又能為你母親而發這樣大願,為孝順母親而要普度一切眾生。吾觀察你的母親,十三歲一死即捨此下賤之報而生為最尊貴的淨行梵志。捨此短命之報而得長壽百歲。捨此婆羅門梵志之報以後,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無憂國土,壽命與阿彌陀佛一樣無量。而且最後尚要成佛廣度人天眾生,其數如恆河沙般的不可計數。這光目女的母親,生時好吃眾生肉,殺害眾生性命惡口譭謗造惡墮地獄,這裡就告訴後代眾生,何不吃素念佛,廣行十善六度,求生西方極樂將來成佛度眾生,而要去殺生害命累墮地獄受苦呢?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
佛陀告訴定自在王菩薩說:‘當時以福力濟度光目女的羅漢,就是現在的無盡意菩薩!而當時的光目女的母親,就是現在的解脫菩薩。而光目女呢!就是地藏菩薩。因地藏菩薩在過去無量億劫中,發了廣度眾生的恆沙大願,故此未來世中的眾生,對於地藏菩薩深生敬重的心,或歸命或稱念聖號,縱然在極短的時間裡,乃至一彈指頃,亦可得到無量恆沙的功德利益。菩薩因而大大廣度一切眾生。
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譭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
未來世中,不論是男人或女人,若惡人素行惡行!甚至是不信因果報應,好邪淫好妄語造兩舌的口業!造惡口業!譭謗大乘經。這些造了惡業的眾生,必定要得惡果墮在惡趣裡!假若這些行惡的眾生能遇見善知識教化,規勸他們歸依地藏菩薩,縱令是一彈指的剎那時間!是諸造惡眾生即時能夠解脫三惡道的報應。
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嘆,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若能發心志誠歸依敬重地藏王菩薩,及瞻仰禮拜或稱揚讚美,併用最好的名香,最美最香的名花,衣服及各種珍貴的寶物,或用鮮潔美味的飲食果品等等,恭敬供養侍奉地藏菩薩,這樣的人死了以後,在將來的百千萬億的劫數中常常受生諸天,享受天福的種種快樂,就算天福享完了下生到人間,尚有餘福於百千劫中時常為人間帝王,而且生來具宿命通,能知前生前世因緣,及前因後果的經過詳情,能如此自然不會造惡了。如阿摩畫經云:‘佛言:彼以心定,清淨無穢柔軟調伏,便能憶識宿命,無數若干種事。能憶一生至無數生,劫數成敗死此生彼,名姓種族飲食好惡,壽命長短所受苦樂,形色相貌皆悉憶識。’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廣利眾生汝等諸菩薩當記是經廣宣流佈。
佛陀再叫當機者!地藏菩薩有如此不可思、不可言的大威德神通的大力量,廣大的利益眾生,你們諸多菩薩應當深深了解這部地藏經,並且要廣大宣揚流傳這部經。這個要記著,前面那個作惡的人遇見善知識給他種善根,叫他歸依恭敬地藏菩薩。而這裡是勸我們應當學習善知識如諸大菩薩及定自在王,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去聽地藏經,了解地藏經而且還囑付諸大菩薩要廣宣流佈。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願不有慮。我等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廣演是經,於閻浮提利益眾生。定自在王菩薩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這是當機者定自在王菩薩,聞佛宣說地藏菩薩往昔勝因,並接受囑付流通地藏經以利益眾生,並慰喻世尊說:‘請世尊莫以後世眾生為慮,我等與會百千萬億諸大菩薩,必能仰承佛陀威神勢力,將這地藏經法寶流通後世。於南瞻部洲利益眾生。’佛的無上妙法,利益十方百千萬億恆沙世界眾生天人,但因閻浮提眾生,性識無定信心微弱惡業偏多,所以佛菩薩化導眾生多著重於南閻浮提的眾生。
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云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
這時東南西北四大天王從本座而起,走到中間對著世尊恭敬合掌對佛說:‘世尊!這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發過大願,要把罪苦眾生度盡,過去做小國王時及做光目女時都一再發願要度盡眾生。(四天王內心有了疑惑),怎麼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就一直發大願要度盡眾生,怎麼到今天還沒度完,而且還再發廣大誓言,還要救度眾生,眾生怎麼這麼多!救不完,度不完呢!唯願世尊為我們解說,以解除我們內心的疑惑。’
這四大天王居於欲界第一層天,護持三寶,保衛國土最有力者。居於須彌山半山腰中間的四個山峰,山頂就是忉利天,也就是地藏法會的所在。東方持國天王:護持國土故。南方增長天王:增長善根故。西方廣目天王:常以天眼觀察善惡故。北方多聞天王:多聞佛法故。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皆名因陀羅,有大神力勇健非常。而四天王以多聞天王為尊,假如多聞天王念及三方天王或其臣佐,這些天人當即嚴駕北方多聞天王跟前聽候指示,所以東西南三方天王皆歸北方天王統領。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
這地藏經我一再的說,翻譯的好,翻譯的淺顯,這一句由好多句子連在一起,打不斷,作文章考究氣勢,這就是一本最好文學的經。佛陀回答四天王:‘善哉!善哉!’連說兩個善哉,表示不但現在的天人眾生都可得利益不起疑惑,又能利益未來世的眾生也不起疑惑。還有一個文法對照,前面定自在王菩薩出來請法時,佛叫他:‘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而四天王請問佛法,佛一直讚歎:‘善哉!善哉!’這個道理你要知道,定自在王菩薩是摩訶薩,都是已經入了門,不但入了門而且是登堂入室的弟子,跟他不用講客氣話,當師父的對於弟子越是親近的侍者,就越不客氣。這四大天王佛就對他客客氣氣?四大天王是護法神而且還是天王,就像現在的高等長官護持佛法,他來請問佛法,那口氣上就得對他權巧方便,先讚歎他,這是佛的權巧方便。佛說:‘很好!很好!’今天就為你們以及未來現在的天人眾生等,演說廣大的利益的緣故。解說這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裡生死輪迴六道之中,慈悲哀愍的救拔,度脫一切受罪受苦的眾生,菩薩利用種種善巧妙法,來行度化眾生的事。
這裡有一句‘未來現在’,為什麼把未來擱前面。就是現在是與佛同時在世,這些天人得到的利益很快,最苦惱的就是未來的眾生,而世尊最憂慮的也是未來的眾生,所以把未來兩字放在上面!這就是世尊心心都在念到我們後來世的眾生,這表示佛的慈悲。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
這四天王是當機者:聞佛如此說正如渴思甘露,饑思飲食一般的盼望的說:‘是的世尊,我們極願意,極歡喜的,正想聽這些話!’佛陀就說:‘地藏菩薩從久遠的劫數以來,直到今天,發廣大誓願要度脫眾生。現在願猶未畢,而又再度發重願要救度這罪苦眾生,是由於看到未來無量劫中的眾生,所造的罪業,好似蔓草的莖節一樣,蔓延纏繞不斷,故而又發重願。’
這段經文又再度單提‘未來’二字,不但是世尊注意未來眾生,地藏菩薩亦念念未來世眾生,因蔓不斷,因是業因,蔓是蔓草,這是比喻‘業因如蔓草’,這蔓草平鋪於地面,一大片的草,而且是節節生根?你費了好大的力氣,連種根都給拔除,但只要有一小節沒有拔掉,過幾天它又長出來蔓延一大片!所以說眾生造的業就像蔓草一樣。這意業就是貪瞋癡,這貪瞋癡一動,妄想就是一連串,一動貪念,可引出一通串嗔心,由貪嗔又更引發一連串的愚癡,就像蔓草節節生根一樣。隨舉一例說明:譬如你走在路上看到鄰居從市場買魚回來,心想好久沒吃魚,動了這個念,你沒有觀照你的心已造了惡意的業,於是你也去買一條,到了市場,看到蝦子很新鮮,也買一些,再買個肉,順便再去買個雞,經過雜貨店,有好菜沒有酒怎麼行,再買酒。就是這樣,妄想只要一打起來,不知覺光回照自心,妄想就會引出一大片,接著就去造業,一個引一個引出一大片,就像蔓草一樣。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就是這樣用功,於起心動念,懂得覺照妄想,讓妄想歇息。而眾生起妄想,念念增長,不會自己覺照,隨妄想逐流造業,這就是隨貪嗔起愚癡而造惡業,造惡業自然要受果報,講到這裡,你們應該害怕,害怕業因厲害,要懂得觀照妄想,所以說不怕妄想,只怕覺遲啊!
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
眾生以差別為性,如果單以一種法門不易教化,菩薩化導眾生理應遍及十方世界,唯娑婆世界閻浮提中惡業偏重,苦報特多眾生易感受痛苦的逼迫性而易於教化,於是‘三業並運,六度齊施’,運百千萬億種種方便善巧的方法而化導眾生。世尊叫一聲當機者,其實也是叫我們這些未來世的眾生注意聽:‘地藏菩薩如果遇見好殺生的眾生,就勸他不可以再殺生!殺生結來世冤仇,現世就得短命的果報。前面勸請大家都發心講地藏經!並不是要你從頭講到尾,這裡就告訴你方法,你遇見什麼眾生就跟他說什麼樣的法門。前面的因蔓不斷講的是造業的業因。造業因得果報有三種:一種叫華報,像開花。二種叫果報,像結果一樣。第三種叫餘報,剩餘的業還要再受報。這地藏經裡佛陀跟四天王所說的一樁樁的方便法,講的都是現生的報應,也就是花報!果報要在地獄裡受,出了地獄還有餘報!現在你殺生,今生今世得短命的花報而已,果報還在地獄,眾生沒有不愛惜自已生命的,小至螞蟻,你一碰它,它就逃命,它愛生怕死,你把他唯一的命給殺了,來生結仇。地獄惡鬼出來再受畜生的果報。變成豬,螞蟻......最後才變成人。一命還一命,把債償完,才得轉世為人,轉為人還得受多病短命的餘報,所以說可怕啊!恐怖啊!千萬不要造殺生業啊!若是遇到喜歡偷人財物者,就告訴他會得貧窮下賤,苦毒萬般不可言狀的苦報,所謂竊盜就是不與而取,離本位值五錢就犯正罪,不值五錢犯次罪。若是遇到好邪淫者,就告訴他來生輪迴轉成淫鳥,孔雀、粉鴿、鴛鴦、老鳱,這些淫鳥大家都看得到;一雄一雌兩隻不離開,都是好淫慾的好色眾生轉生的,尤其是老鳱鳥,雌雄一見面就要行淫。古人曾作的詩云:‘只羨鴛鴦不羨仙。’如果你看了這詩你動心,就犯了愚癡,作詩的人是看了鴛鴦動了心犯愚癡,你沒看到鴛鴦光看到詩就動心,犯大愚癡,大家都沒智慧,且看蓮池大師的七筆勾:‘活鬼喬太守,緣盡還分手’夫婦兩口子,你守著我,我守著你。蓮池大師說這等於活鬼!有一個死了,壽命盡了你還守不守?‘只羨鴛鴦不羨仙’那是愚癡鬼作的蠢詩。守到百年緣盡了還不是要分手。
若遇惡口者,說眷屬斗諍報。若遇譭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丑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
若是遇到喜歡惡口罵人就告訴他說:將來你的家人眷屬都會很喜歡吵架,家庭變戰場,不吵架就打架這是惡口的果報。若是遇到喜歡無故譭謗別人,就告訴他會得到無舌啞子或口上生瘡的果報。故佛報恩經說:‘人生世間,禍從口出,當護於口甚於猛火,猛火熾然燒世間財,惡口熾然燒七聖財。一切眾生禍從口出,毀身之斧滅身之禍。’若是遇到瞋恚心很重,憤怒心重喜歡發脾氣,就會相貌變難看了,甚至變成胸骨頭鼓起來或四肢不全的果報。如果是慈善家喜歡做好事,大家一定會說長得慈眉善目,這是相隨心轉的道理。若是遇到慳吝不肯佈施的人,就告訴他將來會有求不得的果報,要是遇到吃喝玩樂暴飲暴食沒有節制的人,就告訴他將來要受到饑不得食渴不得飲,或者有飲食但咽喉生病,吃喝困難的果報。以上是殺盜淫貪瞋癡的果報。
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
這裡說明一般雜業所受的雜報。畋獵就是打獵,凡是看見樹上飛的鳥,路上走的獸就隨便的射殺就叫‘畋獵’。恣情就是放縱己意為所欲為的打獵殺害生命!將來會得到驚慌害怕發狂而死的果報。若是遇見故意違逆父母不孝順父母者,告訴他將來會得天雷、狂風、大洪水、地震、大冰雪......等天災地變所殺害的果報。對父母是以順為孝,順父母之情,順父母之意曰‘孝順’。若是遇到焚燒山林樹木者,就告訴他,將來會得到發狂癡迷不醒而死的果報。有人到山林野外,燒火烤肉取暖,殊不知這一燒,飛的走的跳的爬的,地下更有無量的小眾生全被燒死了,將來你要受狂迷而死,狂者發狂自畏,迷者昏死不覺如植物人。熱水熱湯尚且不能任意潑灑於地,何況放火燒山林木。若是遇到前父後母或者前母后父,惡念生歹毒的虐待這不是親生的兒女,就告訴他,將來你返生投生做他的小孩,由他來鞭笞你,或等他長大,你老了,他再來鞭打你的果報。若是遇到用網子來捕捉活的小鳥的人,就告訴他,將來會得到最親的眷屬例如父母、兒女、夫妻、兄弟姊妹,活活被拆散的生離死別的果報,永遠不能團聚在一起。
若遇譭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
這裡是說明破壞三寶的果報,佛法僧具足無量真淨功德。能饒益一切眾生。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僧如護士)。犯別的罪尚可救助,唯有這譭謗三寶重罪難以救拔。若是遇到任意譭謗佛法僧三寶的人,要告訴他,將來於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受無量苦之後轉生為人,還要受瞎子、聾子、啞巴的報應。若是遇到輕忽佛法怠慢佛教的人,也就是不恭敬三寶的人,要告訴他,將來會永遠墮落在三惡道裡受苦的果報。若是遇到故意破壞或任意挪用常住的財物者,告訴他,將來會億億萬劫永遠在地獄受苦的果報。所謂常往是指十方僧人所住的大寺院。若是遇到故意污染出家人清淨淨行戒律的,或故意誣賴謗無事實的,要告訴他,將來要墮入阿鼻大地獄的果報,出了大地獄還要永遠在畜生道受苦的花報。
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斗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這段經文,是說明雜業的果報。湯即滾水,用滾水來澆眾生以拔其毛,以火來烤眾生之體而令其焦,或斬其頭或砍其手足,這湯火斬斫都是傷生害命的刑具。由殺生害命為由,你今生斬斫它!來生他也同樣斬斫你烤你,這叫‘輪迴遞償報’。所謂‘破戒犯齋’專指佛的四眾弟子,四眾弟子各有各的戒法,比丘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居士有五戒、十戒、八關齋戒、菩薩戒等戒法。你受了戒而破戒,受八關齋戒而犯戒犯齋。以此破戒犯齋為由,將來要墮入禽獸而遭受飢餓的果報。非理毀用是指濫用一般世間的財物,亦即是不講理使氣而破壞或浪費一切用具財物等,這會招感將來所求缺絕的果報。例如現在家家戶戶有自來水,真是人類享福,但你不能濫用,有些人洗衣服開水龍頭就不關,讓它一直流,洗臉、刷牙也是這樣,以前官家的自來水,用電根本不用錢或半價,就拚命的用,浪費,或者你認為用一點錢不在乎,這叫‘非理毀用’。你曉得你今生用水方便,生活不缺,點點滴滴都是你前生累世培來的福報;你若老是濫用,福報用完了,用光了,就只有所求闕絕了。吾我貢高即是自高自大而瞧不起人,我慢煩惱很重,老是覺得自己偉大高人一等;結果招感投生貧窮下賤之家,供人驅使的果報。兩舌斗亂是指喜歡搬弄是非,斗構兩頭,任何地方團體,寺院僧團,乃至家庭只要有這種人,那地方就永無安寧之日,到處雞飛狗跳爭執不休,這會招感得無舌啞吧,或舌頭生瘡或生很多小舌頭,如百舌不能說話的果報。若是遇見邪見之人不信三寶撥無因果,告訴他,將來會感得生到邊疆地區貧困下賤,永遠聽不到佛法,聽不到三寶的名字的邊地受生果報。
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如是等閻浮提眾生業感差別,地藏菩薩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諸眾生,先受如是等報,後墮地獄,動經劫數,無有出期。是故汝等護人護國,無令是諸眾業迷惑眾生。
這裡敘述眾生業力招感千差萬別,這些閻浮提的眾生,由身口意而造種種惡業,以此造業之因將來結出種種惡果的報應。所作之惡如是百千,其所報應自是多於百千,如是河沙罪業報應。上來只是大概略說而已。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業感業緣,品性根機及惡業果報,又是千差萬別個個不同。地藏菩薩大慈大悲憐愍這些惡性眾生,用百千方便善巧的方法來教育感化他們。這些造罪行惡的眾生,大都要先受如前面所說的華報報應之後,就再度墮到地獄中去受果報,動不動都要經過無央數劫,想出離而遙遙無期。就像你現在聽地藏經如果還不能改過遷善的話就是如此。所以希望你們這四方天王及所有眷屬,都是護衛人類眾生護衛國家佛法,千萬不要讓這些眾生被種種惡業之所迷惑,應該要好好保護他們。佛陀的大慈愍,在此表露溢於父母之情。優婆塞戒經云:‘若人不解如是業緣,無量世中流轉生死。何以故,不解如是業因緣者,雖生非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劫,福盡還墮三惡道故。’
四天王聞已,涕淚悲嘆合掌而退。
這四大天王由於聽到前面所敘述的業感差別相,感覺眾生所受無央之苦報均系自作自受,而且無窮無盡,不但如此而仍不覺不悟不知,加倍妄為,是以聞佛咐囑涕淚悲嘆,悲感交集,至心領謝合掌恭敬而退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