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成由勤儉敗由奢」,這句古訓被世代傳承著。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國,中國的崛起走的必然是一條資源節約型的可持續性發展之路,從言稱「地大物博」到強調「節約高效」,這其中不僅是觀念的改變,更是現實的需要,用僅佔世界1/7的土地養活著超過全世界1/5的人口,我們沒有太多驕傲的本錢。我們強調資源節約不僅是為了今天的生存,更是為了明天的發展,這是一個關係子孫、關係中華民族前途未來的話題,我們需要從現在開始,從一點一滴做起……看看當今世界的富裕國家,那裡的人們是如何身體力行著節儉的美德——

瑞士人 精打細算理財有方

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達3萬美元,名列歐洲第一,但他們在節約上卻令世人矚目。瑞士人在生活中處處精打細算,理財有方。瑞士有一家公司舉辦一個由幾十個國家代表參加的大型高層次國際學術交流會,為此會議主持者周詳編製了會議經費預算方案,處處精打細算。例如,選擇會議地點時,既考慮會議廳租金低廉、交通方便,又看是否代辦午餐,以節約交通費和伙食開支。開會期間,一日三餐都是固定的:早餐每人一份;午餐可在菜譜上選一種;晚餐費發給個人,但數額並不大。至於飲料,東道主每天僅向與會者免費提供一杯茶,誰若多喝一杯,就要自己掏腰包。至於宴會、禮品、參觀遊覽,不能列入會議的預算之內。

瑞士人消費很重實用,不奢華。瑞士汽車普及率很高,但在馬路上氣派的「林肯」、豪華的「奔馳」並不多,「豐田」、「雪鐵龍」、「大眾」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小型汽車則到處可見。瑞士是鐘錶王國,生產眾多名表,勞力士、雷達、歐米茄等品牌馳名世界,但瑞士人卻很少戴這些表,許多人只戴普通手錶,年輕人則戴便宜的塑料表。瑞士人為了節省住房開支,寧願租住便宜的老樓房,甚至郊區的住房。城市住宅一般講求方便適用,不追求豪華,不搞高檔裝修,喜歡簡朴典雅,整潔美觀。

荷蘭人 商場購物自備包裝袋

荷蘭人的節儉在世界出了名,荷蘭人的節約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各個方面。荷蘭人在吃的方面是真正實行「計劃經濟」的。每個家庭每個月的伙食費都是事先計劃好的,決不會輕易突破預算。平日,荷蘭人吃飯並不是頓頓有肉,一般每週吃兩三次肉,餐桌上通常是土豆、胡蘿蔔做的菜餚。荷蘭年輕人也很節約,穿著簡朴,外出就餐不大吃大喝,往往一個三明治或一包炸薯條就是一頓飯。

超市的塑料購物袋是要花錢買的,這種觀念已經廣為荷蘭人所接受。一些商場會提供專用購物袋,但去這些商場購物時,很多荷蘭人也會帶上「自備包」。如果顧客對收款台的店員聲明「需要袋子來裝購買的商品」,收銀員會把袋子的價格打入購物清單,並遞來看上去非常結實的塑料袋。

位於荷蘭鹿特丹市的一家小型養老院,住在這裡的老年人,七八成都使用著紙尿布。與大型廢品再生公司簽有合同的廢品回收人員會每週兩次來養老院,回收放在專用紅色大箱子中、裝滿用畢紙尿布的垃圾袋。

這家大型廢品再生公司對紙尿布的再生利用,主要是為了節約,他們歷時數年進行研究開發,通過化學處理將紙尿布分離成紙漿、高分子吸收體和聚乙烯,進行洗淨、殺菌處理後,廢舊紙尿布又可作為紙張、肥料等再使用。

德國人 表達友情喝杯咖啡已經足夠

德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德國人富裕,但過起日子來卻相當節儉,很少見鋪張浪費現象。世界聞名的奔馳汽車公司曾於2000年4月在斯圖加特公佈年度報告,請了一些記者參加。招待會在公司的食堂舉行,主菜為一塊肉和土豆,來客基本上能全吃光,有的客人還用面包蘸著盤內湯汁吃下,自然大方,毫無「面子不好看」的顧慮。德國家庭正式請客,基本上也是如此。在穿著上,老人們比較莊重,年輕人則非常隨意。退休老人退休金不低,但坦言自己採購食品時一般只光顧低價商店。在人際往來上,請喝一杯咖啡聊聊家常足以表達友情,未必非要大擺宴席。德國人住房講究清潔實用、方便雅致、美化環境,卻少見豪華裝修。

德國政府還積極向公眾宣傳建築節能知識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德國聯邦消費者中心聯合會及其下屬的各州分支機構也提供有關節能的信息和諮詢服務。為方便公眾,德國能源局開設了免費電話服務中心,解答人們在節能方面碰到的問題。

法國人 國宴也節儉

當年法國總統為我國領導人舉行國宴的主菜中有兩道——蒸龍蝦和烤小鴨;其餘為點心和甜食,外加一個生菜沙拉。宴會在悠揚的樂曲聲中圓滿結束時,卻不見桌上杯盤狼藉的現象。 堂堂法國國宴,菜式不多,氣氛卻十分熱烈,且又杜絕了浪費。

法國政府還採取措施大力利用自然資源,通過減免稅,鼓勵在工業、服務、住房建築、交通運輸等領域採用節能型設備,還鼓勵企業和個人研製和使用利用太陽能或電能的清潔汽車,通過優惠的折舊條件,推動清潔汽車和相關設備進入市場,以便達到節省電能和保護環境的目的。

英國人 公款請客也不揮霍

在英國,用公款請客的政府機構或公眾組織,沒有大肆揮霍的現象。標準的宴請菜單是一湯、一菜(如雞、牛排)配土豆、一甜食、一飲料,外加沙拉或葡萄酒。如今英國人士請客人吃中餐也很常見,但卻是中餐西吃,實行分餐制,絕對沒有剩菜滿桌的現象。英國人穿衣最講科學和節省,每人一般準備3套服裝在不同場合、不同季節換穿就可以了。

英國政府鼓勵節約能源,製定了21世紀的能源戰略和相關的法律,其用意在於提高能效,節約資源,進行政策引導。英國政府從2001年起,每年拿出5000萬英鎊的「能源效率基金」,鼓勵企業節約能源,努力構建節約型社會。

美國人 教科書循環使用直至完全用舊

由於能源危機和通貨膨脹,普通美國人也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開始勤儉持家了。現在人們更傾向於購買油耗少的汽車,而駕駛員們遇到長時間堵車時,也會自覺地把發動機關掉。不少美國人已養成了短距離步行或騎自行車的習慣,而這些也並非只是為了鍛煉身體。 許多家庭把購物方向轉向舊貨市場。在有些家庭的臥室裡,厚被子正在取代電熱毯。而在另一些地區,人們更多地把鞋子拿到商店裡修補,而不是扔掉。

在美國的公辦中小學,課本是循環使用的。課本屬於學校財產,隨著課桌椅一起編號。學生進校後,不用買課本,由校方借給;學生畢業之後,要把自己讀過的課本還回學校圖書館,以便下一屆學生再繼續使用。這樣教科書就可年復一年地重複使用,直到完全用舊為止。

實踐證明,課本循環制度具有多方面的好處:一來可以為家長省下一筆不小的開支,減輕了負擔;二來節約大量的紙張,減少了能源消耗;三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從小學會勤儉節約,愛護公物。據統計,美國目前在校的中小學生接近5000萬,倘若每人每學期使用10本課本,那麼一學期就需要印刷出版近5億本。假定每本書的單價2美元,家長每年需支出10億美元。按每個學生每學期課本平均重1500克計算,如果課本連續使用5年,就可以將100多萬噸印刷用紙節省下來。生產這些紙要用掉森林10多萬公頃、純淨水1億多噸和燃料150萬噸。這是筆多麼大的數字啊!時至今日,美國各州都已推廣課本循環使用制度,製定了嚴格的制度保護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