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現在,殺人利器發達的今日,來提倡修行淨土,正合著「何處桃源好避秦」觀念的人們,雖日厭世,誰說不宜?!況且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一心不亂,即得往生,誰不好吃個便宜!

佛教是講慈悲的,其目的,乃在救度一切眾生。現在的世界是如此的危險,現代的人民是如此的困苦,正需要我們大展「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假使我們貪著「臨命終時,佛及聖眾,來迎接我」那種專求「西方」仗「他力」的便利包子吃,這未免對不起釋迦老子的一番苦心!難怪維摩居士呵我們是焦芽敗種——其實我們那裡有資格被維摩居士呵為焦芽敗種——不明白「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什麼! 

維摩居士是位創造淨土的大菩薩,是位淨佛國土攝化眾生的實踐者,故絕對不贊成我們「生西方仗他力」的那種自昧的心理,是要從吾人自性上揭揚唯心淨土的旗幟——維摩的淨土,是人間的淨土! 

這裡我們且看維摩經佛國品中,佛為寶積長者說淨佛國土的因果,這法不是維摩居士說的,但維摩居士室中六品,卻以此為攝化眾生的方針。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維摩詰所說經卷一五。

苦惱的眾生、薄地的凡夫,自私的人們,都是「望果行因」的為著個人的解脫;那裡顧念到他人,「饒益諸眾生」,更談不到了。這就是不明白佛成佛的宗旨,菩薩取淨土的悲願;佛不是為享受而成佛,菩薩不是為個人的解脫取淨土。為的誰?一切眾生也。求生西方的人,為的是誰?化生罷-無眾生可化。鳴呼!難怪社會上誤嫌修西方淨土者、說個個生西方,中國無人矣!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深心是菩薩淨土……菩提心是菩薩淨土……六度是菩薩淨土……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四攝法是菩薩淨土……方便是菩薩淨土……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自守戒行,不識彼闕,是菩薩淨土……十善是菩薩淨土。——維摩詰所說經卷一五。

這是菩薩修行淨土的因,現在我們的穢土,就是往昔少修其因,故感到如此「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的世界。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維摩詰所說經卷一五

我認為這一段文,是給修西方淨土的人一針清血針,果爾,這我太不仁了!不過我們現在也該撫胸自問:我們但求生西方,然我們對於生淨土的資糧有沒有準備?我們的心還直嗎?我們的心還深嗎?佛所制的戒,我們還持嗎?厄難中的眾生,我們取的是何種的態度?老實說,我們的一顆心還淨嗎?要是我們的一顆心還是污穢不堪,而心裡拚命的想著「生西方仗佛方」,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佛雖然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但佛也不能夠將我們這些污穢不堪的眾生接引到最清淨的世界中去。同時,我們雖然不能同六祖大師說:「東方人造罪求生西方,則西方人造罪求生何方」的那種說法,但我們至少也該審問一下,究竟我們的心裡有沒有淨,是否就是憑我們這夥心來判定如來的淨土?其實佛有淨土,我們何曾能夠見?這就是同合利弗一樣的見解來認識佛的國土。何曾有舍利弗的見解?

智慧淺薄的舍利弗,以為佛說心淨則佛國土淨,就有疑惑「若菩薩心淨,則佛國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三覺圓滿的釋迦尼佛,就知道舍利弗心中的妄念,於是為舍利弗說一比量。舍利弗!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這是誰的罪過呢?是日月耶?舍利弗答道,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汝既明此——就該知道,眾生罪故,不見如來國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比土淨,而汝不見。世尊說得舍利弗沒口開,世尊以為這話雖是說得舍利弗無言可道,但恐這話只能伏人之口不能伏人之心,故佛即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嘆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佛告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明白了這段經,也就知道了世尊國土淨穢了。世尊的國土常淨若此,而我們拚命不能見,這因緣在那兒?第一,就是我們的心沒有淨的緣故。我們要見如來淨土,不是到「西方仗佛力」能夠見的,是要我們修行自性淨土的功行的心淨,也就是從我們心地上實現如來的淨土!

若以淨土宗思想來觀察維摩經,則一部經十四品當中幾乎沒有一品不是闡明淨土的。若就修行淨土資糧的方面說;則方便品,即是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弟子品、菩薩品,即是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菩薩行品、見阿閦佛品,即是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若依修淨土的因果方面說;則方便品,即是觀察世間苦聞佛法面而發心也;弟子品菩薩品,即是直心的淨土;室中六品,即是深心的淨土;菩薩行品、見阿閦佛品即是菩提心的淨土。佛所說淨土因果雖多,但能此三心為淨土根本的行門,也就是正顯出維摩居士是修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的實踐者,同時,也就是本經的宗趣的實現。本經的宗趣,即是以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為宗,以證入不思議解脫為趣。故本經的淨土,不同於法藏的淨土。故無西方可生,無他力可仗,全在吾人自心上實現「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的旗幟。同時,也就是尊重各人自心中的淨土的主權,促現人間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