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無量壽佛經》開示淨業三福:一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則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初二多屬戒學,三則三學圓具。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故於淨土五經後,附《華嚴經·淨行品》及《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以期淨業行者於律儀戒之執身不作,進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離念、斷惑證真。然縱得定共、道共二種實益,猶當兢兢業業,執持律儀戒,以為自利利他、維持法道之軌範,則空解脫人無由以大乘藉口,而因之以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也。

《淨土五經跋》

所以觀經三福,初則世善皆堪迴向;及至九品,末則獄現尚獲往生;至於一心不亂、妙觀圓成、證三昧而往生者,更不須言矣。是知淨土法門,普攝群機,了無棄物,猗歟大哉。

《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並序(代王弘願作)》

於摩竭提國王宮中,說淨業三福、十六妙觀,俾一切眾生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則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眾生煩惱業海從心想生之義,已著於言外。果能深明此義,誰肯枉受輪迴。末明九品生因,以期各修上品。是為觀無量壽佛經。

《靈岩山篤修淨土道場啟建大殿記》

夫欲學佛法,先須力敦倫常,恪盡己分。觀夫人之孝事父母舅姑,以及相夫教子等,即觀經所謂孝養父母、行世仁慈也。而其深厭無常,專修淨業,又與同志互相勉勖,乃所謂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與發菩提心、勸進行者之義,皆兼而有之。既有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之因,決感仗佛慈力往生淨土之果。

彼世之不盡己分以敦孝慈,妄欲冀附於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之例,雖佛力、法力不可思議,由自己心地不正,與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相反,斷難獲永離眾苦、常受諸樂之果矣。修淨業者,尚鑒之哉。

《馬母姚夫人往生事實發隱》

令夫人宿世大有栽培,故能一聞即信。其修持未能常時精進者,一以無人勸進,二以未實知其生死之苦及佛法之益。臨終所說之話,頗合觀經三種淨業正因之第一條。文雲,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念二侄之未成立,屬十善業。無夫妻母子之情愛,亦屬十善業。

有此正因,再加以正信心自念,眷屬助念,何慮不生?所不生者,由情愛一起,正念即失,斷不能生。勿道工夫淺,即工夫深亦不能生,以凡情用事,與佛聖氣分相隔故也。

《復章緣淨居士書三》

倘不能盡己之分,縱有修持,亦難與佛相應。而且招彼無知者,妄謂佛法無益於倫常世道也。歷觀古來大忠大孝,深仁厚德者,多皆由學佛得力而來。是以觀經三種淨業正因,第一即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師長即有德之人),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能孝能弟能慈,能令身三(身三業,殺、盜、淫)口四(口四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意三業,貪、瞋、癡)通皆是善。如是之人,乃為國家社會之寶,令彼見者聞者相觀而善。所謂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世間事事皆須以身為本。

《復朱石僧居士書一》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汝能孝親,能儉朴,則必不至取非義之財。其行其心,頗與佛合。若再加以信願求生西方,必可如願。然既為人子人父,當思所以究竟令我親我兒女得究竟安隱之道,可不力勸吾親與吾兒女,令其同修淨業乎?

此且約親而論,而一切眾生皆是佛子,我既知之,忍不令我弟兄姊妹親戚鄉黨一切相接之人,一一咸知乎。汝欲皈依以期往生,可不發弘誓以預行隨分隨力度人之道乎。

《復觀心居士書》

是以光每為一切人說,必須敦篤倫常,恪盡己分;閑邪存誠,克己復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茹素,信願念佛,決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此自行,以此化他。內而父母兄弟妻子,外而親戚鄉黨朋友,俾彼同修淨業,庶可謂之真佛弟子。能如是,則生為聖賢之徒,沒登極樂之邦,世出世間之利益,悉於此得之矣。

此愚夫愚婦所能為者,並非有高深玄妙、不能企及之處。惜人多所求在彼而不在此,故難得其真實利益也。所言照料林事,不能專修,深恐難得一心、未得往生或難如願者。須知菩薩行道,以利人為先。淨土之法門,以信願為導。有真信切願,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無真信切願,縱已得一心,亦難往生。(宗門人念佛,多不講信願,則仍屬自力,難蒙佛力。以其彼既不感,佛難垂應。此一著要緊之極,故為道破。)但肯以光所說以上之事,實力行去,則與觀經淨業正因相應,與佛本願相應,固不必疑豫其難得往生也。

《復王誠中居士書》

深合觀經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之道。既有淨業正因,必獲往生實果。

《循陔小築發隱記》

令祖母宿因深厚,故得一勸即行。觀其臨終景象,頗可用慰汝等。倘頂門後冷之話不是虛飾,則必可往生。然為人後者,當常發導親神識得所之心;不得謂親已往生,用不著吾等追薦。須知凡親沒後,諸眷屬必須至誠念佛,以期未往生即得往生,已往生則高增品位。

此不但有益於親,實則有益於己。以其以親之故,令諸眷屬種出世之大善根,較比唯為己修持者,功德更為殊勝。以由孝親之心,致與佛所立之淨業正因相合故也。

《復李慰農居士書二》

餘按觀無量壽佛經,淨業正因有三。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此四種屬世善。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此三種屬戒善。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四種屬慧善。前二大小隨人,此則唯屬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願,迴向淨土,皆得往生。況貞女且有多分,兼以平生專心念佛,豈得不生?

《陳聖性貞女貞孝淨業記》

念佛一法,乃佛法中之總持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語其淺,則婦孺均能修持;語其深,則聖哲莫能了解。而且於在家善信,最為合機,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來稱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故凡念佛之人,必須於家庭倫常中各盡其分,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者是也。又須懲忿窒慾,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修善去惡,尤須在起心動念處,認真省察,篤實擴充而克除之;戰兢惕厲,毋或怠忽,是為善人。

善人念佛,方能得念佛之真實利益。如基址鞏固,萬丈高樓自可隨意建造矣。

《觀無量壽佛經石印流通序》

觀經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及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為淨業正因。此十一事,有其一種,以深信願,迴向往生,皆得如願。況夫人三十餘年,刻苦清修,永斷女習,恪守閨範;二十年來,一心念佛,深厭五濁,冀生蓮邦;臨終子問,尚恐見擾,則不生淨土,將何生乎?

《大慈悲室發隱》

人之臨終,得其助念,定可往生,失其助念,或再以哭泣搬動,動其愛情瞋恨,則墮落難免矣,險極險極。汝能成就母往生,亦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謂即塵勞行佛事,其功德比尋常殊勝萬分矣。

《復周孟由昆弟書》

修淨土者,當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身三、口四、意三,皆歸於善,是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次則受持三皈,具足五戒,不犯威儀;次則深信因果,發菩提心,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但皆以孝養父母等世善為根本。

《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

謹持五戒,為斷惡修善之源。奉行十善,為清淨身口意三業之根。從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三業既淨,然後可以遵修道品,了生脫死,得預極樂嘉會。善惡因果,如影隨形,莫之或爽。實行其事,實得其益。若沽名釣譽,好作狂言,自欺欺人,自謂已得佛道,是大妄語,應受惡報。

修行人,須心地光明,三業清淨,功德無量。觀經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是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為者亦若是,願各勉旃。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