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Hajsa stūpa 。又稱亙娑塔。位於古印度摩揭陀國帝釋窟山(梵 Indra?ailaguhā)東峰伽藍前。昔日此伽藍之僧眾系屬食淨肉之小乘漸教,菩薩為引導該寺之僧,乃化身為雁(梵 hajsa),自空中墜死於一僧前,眾僧慚懼,遂建靈塔葬之,即稱雁塔。又唐代永徽三年(652),玄奘於西安建大慈恩寺塔,樣式即仿照雁塔,通稱大雁塔。初造五層,各層皆置舍利。南面有兩座石碑,其上載有三藏聖教序記,傳為尚書右僕射褚遂良所書。後增建至七層,歷經火災,復重修。今之塔周廣約四十四公尺,高約六十四公尺。另外,西安永寧門外大薦福寺磚造之塔稱小雁塔。建於唐代景龍年間,歷代皆曾重修。塔呈方形,周廣約十二公尺,現高約四十三公尺。原十五層,今唯存十三層。[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長安志卷八、類聚名物考卷二十七、長安史跡の研究](參閱「大雁塔」866、「小雁塔」939) p5322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義與利相應,義必有利,故曰義利。佛地經論一曰:義利。現益名義,當益名利。大日經疏七曰:於一一真言,皆...(術語)十二入之一。新譯作色處。...【斫芻】 斫者行義,芻者盡義。謂能於境行,盡見諸色,故名為行盡。故瑜伽云:屢觀眾色,觀而復舍,故名為眼,...元代僧。生卒年、籍貫俱不詳。曾任松江府(江蘇松江)僧錄,受「廣福大師」之號。據磧砂延聖院板大藏經之大宗地玄文...位於江西安遠縣城西門外。唐代長慶四年(824)建無為寺,明代改稱大興寺。北宋紹聖四年(1097),建無為塔,計六面...(雜語)陽炎也。炎熱時,遠望曠野,則風塵映日光,生一種之幻影。謂之陽炎。亦曰野馬。渴鹿或無智之人,見之為水。...【苦應遍知】 p0844 大毗婆沙論七十九卷二頁云:復次為令永斷生死道路,故佛唯說應遍知苦。謂有身見、是六十二...梵語 manda,巴利語同;或梵語 sarpir-manda,巴利語 sappi-manda。指由牛乳精製而成最精純之酥酪。乃五味之一,即...(術語)四種意識之一。定中之第六識也。入定中,前五識不全示其作用,唯第六意識為其所用。故稱獨頭。...(一)又稱靈驗。指靈妙不可思議之效驗。由於信仰、祈禱等,於眼前具體之事實上顯現不可思議之結果,即謂之驗。而此效...德清,是明末四大師之一。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年二十,投南京報恩寺出家,住持西林命法孫俊公教他讀《法華經》,四...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
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啊?諸位可以想一個問題:如果你以一種狹隘的自私心去憶佛、念佛,阿彌陀佛是菩提心,你的心是...問: 曾經在路上遇到過一母女,向我討要飯錢,我當時想她們雖然可憐,但可以自食其力,又因為擔心她們是騙錢的,所...
凡夫無不好勝好進,不知以退為進也。迦葉願居人後,不為物先,乃成千古鼻祖。蕅益大師 摩訶迦葉尊者長期住於阿練若...問: 佛教說人世間都有因果輪迴,但是對於今世的我們,既不記得前世,也無從預見來生,怎麼能印證因果輪迴呢? 宏海...
問: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復說諸法如幻? 答: 了境是心,萬法奚有?以依心所起,無有定體,皆如幻化,畢竟寂滅。...問: 佛像為何還要開光? 正如法師答: 改革開放後,國運昌盛,佛法昌隆,佛像開光法會很多,隨之而來的就是許多人...
問: 頂禮法師!證嚴上人一直強調: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虛無縹緲的東西,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這讓弟子覺得幾分灰心...問: 值此末法時期,善知識難遇,眾生不知念佛。弟子曾發願幫一不信宗教的人進入佛門,但並不如願。是否應該放棄?...
雁塔
【佛光大辭典】
上篇:雁堂 | 下篇:雅利安人 |
即無餘記與有餘記二者。(一)佛現前授記某甲眾生,於某劫中作佛,號某如來,如是有國土眷屬等,稱為無餘記。(二)若言...
義利
色入
斫芻
管主八
無為寺塔
熱時炎
苦應遍知
醍醐
定中獨頭意識
驗
德清(1546-1623)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大藏經】百喻經

念佛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動機決定施舍

佛為迦葉尊者讓半座
怎樣印證因果輪迴是真實存在的

云何說諸法如幻
佛像為何還要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