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aupacayika, adhipati。即增勝上進之意,亦即加強力量以助長進展作用,令事物更形強大。據大毗婆沙論卷一載,若依增上心論道,是為素怛纜(經);若依增上戒論道,是為毗奈耶(律);若依增上慧論道,是為阿毗達磨(論)。唐譯攝大乘論釋卷一載,增上慧者,謂趨證智慧。上記之說皆係就其勢用之增勝進展而言。

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一、顯揚聖教論卷一等,列舉三種增上:(一)自增上,指自己之增上力,如不起惡業,故不墮惡趣。(二)世增上,指世間之增上力,如善業引致世間之讚歎,惡業引致世間之譏毀。(三)法增上,指正法之增上力,如為護持正法而不起惡業,且不令諸世間輕毀正法。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五,列舉七種增上。同書卷十六次第解釋之:(一)取增上,謂眼、耳等根對於能取境界,有增上之力。(二)生增上,謂男、女根對於生胎受孕,有增上之力。(三)住增上,謂命根對於色身等長住,有增上之力。(四)受用雜染增上,謂苦根、樂根、舍根等五受根對於得身不悅、心悅、身心非悅非不悅等所受用,有增上之力。又為貪瞋癡等所隨眠之故,即謂樂為貪之所隨眠,苦為瞋之所隨眠,不苦不樂為癡之所隨眠。(五)清淨增上,謂信、精進、念等五根及未知欲知、知、知已等三根對於世間、出世間之清淨法,有增上之力。(六)田增上,謂共業對於山、河等器世間之生起,有增上之力。(七)執受增上,謂地、水、火、風等四大種對於色、香等諸所造色,有增上之力。上記即說明二十二根各對其所對於之法皆具有增上力。

此外,一切法各對自身以外其餘諸法之生、住等不與障礙,或給與助力者,稱為增上緣。能作因所得之果,稱為增上果。又愛樂諦理之聖欲,稱為增上忍法。三不善根之增盛,稱為增上不善根。「見」之勢用猛利,稱為見增上;慧之增上,稱為慧增上。其他尚有智增上、悲增上、信增上、念增上、見增上道、修增上道等。[大毗婆沙論卷十八、卷五十四、卷六十一、雜阿毗曇心論卷三、俱舍論卷二十、顯揚聖教論卷十四] p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