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言別稱,即表德也。
《釋氏通鑒·梁武帝普通四年紀》云:「制中外,毋斥法師慧約名,別號智者。沙門別號,自是而始。」
《楊升庵外集》云:「幼名冠字,長而伯仲,沒則稱謚,古之道也,未聞有所謂別號也。杜甫、李白倡和,互相稱名;張仲、吉甫雅什,但聞舉字。近世士夫多稱別號,厥名與字瞢然不知,傳刻詩文,但云張子李子,或云某庵某齋。當時尚不諳其誰何,後此安能辨其甲乙?慎所著詩篇,多舉交遊之字,或書其名於下,庶乎觀者俾言與事諧,情景相對,不知者或以為輕之,異哉!又近日民風漓猾,白衣市井亦輒稱號。永昌有鍛工,戴東坡巾,屠宰號一峰子。一善謔者見二人並行,遙謂之曰:『吾讀書甚久,閱人固多,不知蘇學士善鍛鐵,羅狀元能省牲,信多能哉!』相傳以為笑。」
《丹鉛總錄》云:「《戰國策》:『秦惠王時有寒泉子。』注云:秦處士之號。《史記·索隱》云:『甘茂居渭南陰鄉之樗裡,故號曰樗裡子。』又范蠡去越,自稱鴟夷子。此固後人別號之所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