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晉.蓮宗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頌:
肇起蓮宗福震旦 暢佛本懷垂方便 圓音一闡士歸廬 大法將弘神運殿
一切法門從此流 一切行門從此辦 致令各宗盡朝宗 萬川赴海依行願
2.唐.蓮宗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大師頌:
世傳師是彌陀現 提倡念佛義周瞻 切誡學者須撝謙 兼使極力生欣厭
解宜遍通一切法 行擇機理雙契幹 念佛出光勵會眾 所說當著師說看
3.唐.蓮宗三祖.南嶽般舟.承遠大師頌:
般舟苦行世難堪 絕糧泥土作所餐 常將經要佛名號 編書途巷岩石間
念佛佛教特別法 來學從此令心安 天子聞名南向禮 故得道風四海傳
4.唐.蓮宗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師頌:
衡洲缽中出聖境 台山一一恙親造 淨土得睹承遠師 竹林恭承文殊教
全州佛聲逢宮誾 代宗遣使優使詔 念佛之妙究如何 能令速成菩提道
5.唐.蓮宗五祖.新定烏龍.少康大師頌:
七歲絕未發一言 發言即稱世尊號 一見善導西方文 方知淨土堪倚靠
錢誘小兒念彌陀 未久道路佛聲噪 念佛佛像從口出 有誰聞見不依教
6.宋.蓮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大師頌:
視諸眾生皆是佛 只顧救生忘國憲 赴市心樂顏不變 蒙教得遂出家願
日課佛事百八件 法華一部佛十萬 若非大權示世間 法幢誰能如是建
7.宋.蓮宗七祖.杭州昭慶.省常大師頌:
慕廬山風立淨社 爰因後世實行寡 百四一願隨事發 人各寢饋菩提者
首輔王且既師依 公卿百廿受陶冶 閻浮雖則讚皇猷 何若樂邦得佛嘏
8.明.蓮宗八祖.杭州雲棲.蓮池大師頌:
幼聞念佛意頗快 未誡門徒莫惶怪 行為實則言世法 注重淨土及規戒
砥柱狂瀾契理機 闡明佛心祛蜂蠆 普令具縛諸凡夫 仗佛慈力登蓮界
9.清.蓮宗九祖.北天目靈峰.蕅益大師頌:
宗承教義兩融通 所悟與佛無異同 惑業未斷猶坯器 經雨則化棄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 決欲現生出樊籠 苦口切勸學道者 生西方可繼大雄
10.清.蓮宗十祖.廬山普仁.行策大師頌:
憨山宿願尚未酬 故復示生作截流 呵斥修人天福者 直使闡提旃陀儔
佛我心性原不異 佛是已成我未修 欲得心佛兩無差 當向憶佛念佛求
11.清.蓮宗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師頌:
深入經藏難親證 徹悟心源力弘淨 欲使世人知所以 作文作詩示佛令
發菩提心為前導 奠信願行為役勁 若能具此殊勝法 即生超凡而入聖
12.清.蓮宗十二祖.紅螺資福.徹悟大師頌:
示眾法語利益多 念佛伽陀恙包羅 全真成妄只此心 全妄成真亦非佗
不變隨緣宜隨淨 隨緣不變莫隨訛 人若依此義修行 光壽當同阿彌陀
13.民國.蓮宗十三祖.蘇州靈岩.印光大師頌:
貌古心慈 性直口快 訓誨往來 精神不懈 捨物施財 欣然慷慨 凌泊資身 離世貪愛
法語流佈 遍佈中外 普化群生 同歸蓮界 淨宗導師 十方皈拜 臨終見佛 安詳自在
五色舍利 堅固不壞 願此尊容 垂范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