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作為般若的經典之作,為大家耳熟能詳。文中出現的「舍利子」,並非是佛陀火化後的舍利子,而是一個人名。這個人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舍利弗。
古印度稱呼人,很多源自父母的名字。比如《地藏經》裡的「婆羅門女」,是因為她母親為婆羅門,她是母親的女兒,便這麼稱呼她。《楞嚴經》中的「摩登伽女」,也是因為她母親是摩登伽。
舍利子名字的由來也是如此,他的母親由於眼睛非常漂亮,似舍利鳥的眼睛一樣美麗,故而得名「舍利」。他是母親的兒子,便稱為「舍利子」。而且他的眼識最利,出家七天便以眼識證得圓通,成為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
據《楞嚴經》記載,舍利弗出家之後,蒙佛陀開示,他在七天之內,眼識隨見即覺,證徹無障礙。心見發光,光極知見,令眼識明徹圓滿,證入如來藏性,得大自在,具四無所畏,成阿羅漢道,通達一切佛法,通達諸法實相,所以智慧第一。
舍利弗之所以可在短時間以眼識來證得圓通,是因為他夙世眼識最利。從久遠劫以來,舍利弗心見已得清淨,這樣受生,已如恆河沙數之多。世間或出世間一切凡聖境界的種種差別變化,他只須眼睛一見,當下就能以眼識瞭然通達,不用意識計度分別,獲無障礙。而且,舍利弗曾在六十劫中佈施眼睛。
佈施,作為菩薩六度之一。度,即有到達彼岸的意思。若能如法佈施,不僅可以獲得世間福報,還能獲得出世法。菩薩通過佈施度,可達成佛的彼岸。
佈施就要捨得。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將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拿去佈施,不算真捨,這是處理廢品。將自己最捨不得的東西拿去佈施,這才算真捨。能捨,才有得。
舍利弗宿世眼識最利,眼睛對於他,是身體上重要的東西。而他在行菩薩道時就敢於捨掉自己的眼睛。
在《大智度論》卷十二記載,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成就菩薩六度中的佈施度,結果他卻傷透了心,從而退失了菩提心,回大向小。但他為行菩薩道而捨自己眼睛的行為,冥冥之中也成為後世的他以眼識來證得圓通的一種因緣。
故事是這樣的,在六十劫前,舍利弗遇到一位乞丐,來向他乞討眼睛。
舍利弗說:「我把眼睛給你,你也沒用,為什麼偏偏要我眼睛呢?如果你需要我的體力或者我的財物,我都滿足你行不行?」
乞丐卻說:「我才不要,我知道你眼識最利,我就要你的眼睛。若你真是行菩薩道修六度,真行佈施的話,就把你最珍貴的眼睛給我吧。」
舍利弗就這樣被道德綁架了,於是忍痛割愛,把自己最重要的眼睛挖掉一個,給了乞討者。
乞者在舍利弗面前,拿著舍利弗的眼睛,用鼻子嗅了一下,露出一臉很嫌棄的表情。隨手把眼睛摔到地上,一邊唾棄,一邊用腳踩踏。還罵罵咧咧的說:「這個眼睛可真臭!」
舍利弗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這麼真心實意的成全他人,卻好心當作驢肝肺。於是便起了分別心,心想:「這種人,實在是太難度了!我的眼睛對於他而言確實沒有什麼用,他還強要。給他了,他卻丟地上用腳來踩。這種人實在是太渣了!這種人,不可以度。還不如我以後自己修羅漢道,早點了脫生死。」
於是,舍利弗從菩薩道退轉,迴向了阿羅漢道。但由於舍利弗的付出,生生世世眼識清淨無染。
所以只要我們是真心付出,無論對方領不領情,付出就一定有所回報,功不唐捐。比如,我們看到有乞討者,或者網絡上關於治病的眾籌等等。我們去行佈施,不論我們是否被騙,我們的付出一定都會有所回報的。
佈施,不僅僅是難捨能捨,來對治我們的慳吝貪慾之心。更是要我們捨去分別心,捨去我執我見。舍利弗之所以會退失菩提心,正是因為他取相分別了,心靈深處才會如此的受傷。
行菩薩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可以有我執我見,不可以取相分別來佈施。正如《金剛經》所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
佛陀當年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時,沒有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佛陀沒有生起一絲的嗔恨心,還以德報怨,發願:將來成佛,一定先度化這位割截他身體的歌利王。
果然,佛陀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第一個得度的就是五比丘裡的憍陳如,他便是當年的歌利王。
願我們從佈施中捨去自我心中的慳貪,以平等心、廣大心、慈悲心、歡喜心來利益眾生,最終以無住生心,到達涅槃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