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高僧妙葉法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

在佛教史上,我們總是聽聞到許多光耀千古的大聖大德,不論是他們的生平風骨,還是著作論述,都能夠留下來,來利益到後世的學人,給我們後學樹立一些修學的典範和引導。當然也有很多默默無聞清素簡行的大善知識,也許他一生所修所證完全不為人所知,或者他只是行化一時一方,之後他的這個身影就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了。這也許是他個人的因緣,當然也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後人的福報不夠,所以就親近不到。

在歷史上,有一位妙葉禪師,他就是這樣一位低調緘默的善知識,我們現在能夠知道,他的生活時間段大概在元末明初,今天浙江鄞州人。其它的一概不知了。好在這位禪師雖然他的身影很渺茫,可他並不是完全就是說走了就一了百了了。他給我們留下了一部著作寶典,是關於淨土宗的大部頭叫做《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這部寶典能夠留傳下來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也是幾經周折。從內容上它的貢獻是可以說是巨大的,特別是在當時來講,因為太多的人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和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淨土,是釐不清的。甚至是有矛盾的,完全對立的,這樣的一種可以說是邪知邪見,在當時非常流行。

法師的念佛直指就是在它的內容中,大力的破除所謂我們說的西方國土之外,然後再建立自性,別有一個自性彌陀的錯誤之見。

這個念佛直指可以說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破邪顯正的著作。它有這樣的功用和時代特色,這部論典全篇的文辭當時被很多的僧侶。因為它太見解精闢,讓人心開意解,所以他們都會去抄寫和傳頌,但是因為日久天長,到了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的時候,就只知道有這部著作,但是不知道在哪裡。

雖然蓮池大師很仰慕這篇名著,可是到處找,很遺憾他沒有緣分。但是這個也是大時節,直到後來有一個叫萬融的禪師,他無意中從一個亂書堆裡邊翻出來這本遺作,正好是被蕅益大師給借去讀了。蕅益大師是什麼人物,一讀之後如醍醐灌頂,又悲又喜,這個悲的是什麼呢,悲劫濁之方殷,就是說到了這個時代,這樣的寶典都流通不了了,那麼不幸中的萬幸,今天也被他拿到了,喜津染之有在,所以就趕緊付梓刻錄流通,後來還收在《淨土十要》中。

我們在這一系列中講過好多次《淨土十要》,為什麼,因為《淨土十要》裡面的著作,可以明確的認為是淨土宗的權威之作,大合集。所以我們今天還能讀到妙葉大師的這一篇著作,其實也要感恩後來這幾位祖師們的一個因緣成就。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一共有二十二章。我們今天時間關係我們稍微給大家說一說,裡邊第十七章裡邊有很有名的一段話,這個內容板塊叫「十大礙行」,也叫「十不求行」。

你比如說第一條就是說,念身不求無病。就是我的身體一個修行人,你不要求我就要好好的,一點病都沒有。他說如果你沒有病,你身體很強壯,那麼你會生貪慾,生貪慾有的時候會損戒行,損戒行了就退道心,那麼反而上不了道。

所以應以病苦為良藥,你看這才是道人說的不顛倒話。我們人的話顛倒覺得說是去求往生,很多時候就更注重養生。大師還說了,處事不求無難,我們現在去求觀音菩薩,不是說希望我一帆風順心想事成嗎。他說如果你沒有一個難處,你的人生非常幸福,非常得意,那麼你一定會起驕奢之心,驕傲之心。那這樣的話,反而讓你忘本,也許會導致你受傷。

還有一條裡面講到,一個大修行人修行的時候,你不要求說沒有魔來干擾,這種話我們聽起來,大家都是修行人的話,覺得不是要遣除魔障嗎?他說如果沒有你的魔來干擾,你的誓願不會越來越堅固,我鐵定了往生西方。你的願不堅固,那麼你一定不會好好修行。所以有時候會說,大修行人是以群魔為法侶,越大的魔頭越發是他的善知識。

再加上什麼,謀事不求易成。就是一件事情,我不求要趕緊成就。交情不求益我,非要我佔著便宜。那麼為人在人世間,於人不求順適。就是一切都很安逸。施德不求望報。給人家做佈施或者救濟別人的時候,那麼你不要說給的時候就想著我需要回報,相信因果嘛,趕緊給我回來更好的果報,這都是不如法的。

最後一個最難達到就是什麼呢?被抑不求申明。是非以不辯為解脫,就這意思。我們常說忍辱波羅蜜,一直生忍生忍,硬生生的忍直接忍到無生法忍。

妙葉大師,記住他的《寶王三昧念佛直指》論,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