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行淨,後世無穢

過去,釋迦牟尼佛在波羅奈國仙人鹿野苑,剛度化了五比丘不久。當時的波羅奈國,有一位名叫夜輸的貴族子弟,顏貌端正,舉世無雙,家產豐饒,富裕多寶。

有一天,他在禪坐時,悟到諸法無常,世間沒有永遠不變的人、事、物。他觀察家中的男女眷屬,猶如拖著軀殼行動的死人,無一值得牽念;再看看自己的形體,與墳墓裡的死尸沒什麼不同,於是下座,並且說:「深重的愚迷煩惱,令人無法分別真與幻。」夜輸有了這種體悟,決定離家求道。

於是夜輸不告而別,獨自出城。在江邊,他脫掉了價值上萬又華麗的琉璃靴後,渡江並快速地前往世尊所居之處。

夜輸見到世尊後,頂禮世尊,然後站立一旁,向世尊稟白:「世尊啊!世間無常,無有永恆不變者;萬事萬物都在千變萬化中,不可依靠。我今歸依於佛,欲求無為安樂之處。」佛告訴夜輸:「善哉!善哉!善男子!聖賢教理甚深寬廣,恢弘無盡,正是你所樂求之道。」夜輸聽聞如來教示,內心歡喜踴躍,不能自勝。

世尊漸為說法,反覆為他說明佈施、持戒、念天等義理;又為說明欲愛、煩惱是成道的障礙,當離欲並修不淨觀。夜輸聽聞世尊的開示,當下即漏盡所有塵垢,得法眼淨,得以觀見諸法真理而無障礙。此時,了悟佛法的夜輸離座而起,再次誠敬頂禮世尊,並白言:「至高無上、獨一無二的世尊!請允許我隨佛出家學道。」

佛告訴夜輸:「善來比丘!」夜輸當下鬚髮自落,法服自然披身,夜輸比丘繼續聽聞佛說法,即證阿羅漢道。

此時,夜輸家中的父母、兄弟、親眷及男女僕人,都在找尋夜輸,他們備妥車駕、象馬,尋跡一路找到江邊,看見了夜輸的琉璃靴。他的父親心想:「我子必定是在此脫了這價值不菲的琉璃靴,渡江到對岸去,我也要渡江繼續尋找。」

於是,一群人渡江至對岸,遠遠地就看見世尊身上散發的光芒。他們循著光明,到了世尊所在之處,頂禮世尊後,恭敬地稟白:「至高無上、獨一無二的世尊!您可曾見過夜輸童子到這裡來嗎?」這時候,佛以神通將夜輸比丘隱身,使其父看不到。

佛告訴長者:「你現在想找到你的兒子,不如先找到你自己吧!你且坐下,我為你講授法要。」長者坐了下來,佛陀為其說法,長者於聞法時,即於座上漏盡塵垢、煩惱,得法眼淨。

於是,世尊捨三昧神通,使長者看見夜輸比丘,長者對夜輸比丘說:「你趕緊回家吧!你母親憂愁哀傷,擔心你離家不歸。」佛告訴長者:「不!長者!千萬不可如此說。為什麼?譬如修行之人,仍在修道、斷惑,雖知教義,但尚未斷盡愛慾煩惱;而後,修行成就解脫一切煩惱,無惑可斷,亦無可學,道業成就,得阿羅漢;如果再讓此人回過頭去修習之前的法,長者!你認為如何呢?」

長者回答:「世尊!已經無此必要了。」佛陀告訴長者:「如今,你的兒子已無所住著,漏盡一切煩惱,證無學之阿羅漢。長者!你要知道,夜輸比丘既已證得無慾、無求、無著的阿羅漢果,怎麼還要他再返家去薰習五欲呢?」

長者聽了世尊這番開示,知道兒子已得證聖果,發自內心地歡喜與讚歎,立即起身,五體投地頂禮夜輸尊者,並皈依世尊及世尊教法,誓願永不著五欲之染。

此時,世尊即為長者說此偈:

「棄身無猗,不誦異言,兩行以除,是謂梵志。今世行淨,後世無穢,無習無捨,是謂梵志。」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第二十九·梵志品第三十四》

省思:

故事中的夜輸因體悟無常,故而離家求道,聽聞佛陀的開示,盡諸有漏,證阿羅漢果,得寂靜安樂。然父母愛子,無片刻休歇,長者為了尋找夜輸,不辭辛勞渡江尋兒;殊不知當無常到來,各自隨業而往,縱使父子不能相代,故佛陀點撥長者「汝今求子,不如自求。」想找到兒子,不如先找到自己。生命無常,即使至親眷屬,終有別離之日,因此唯有在因上努力,以清淨身口意,破除惑業苦的輪迴,契悟不生不滅的真心,才是人生安隱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