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仙論卷第五

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於洛陽譯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者。此舉大身喻之報佛。同彼山王鏡像譬相似義也。又此山勝出餘山。名為王也。有人者。即說報佛為人也。亦得言有人者世間人也。如王者。引喻況之。明世間人身大如須彌山報佛亦然。十地行滿金剛心後。顯性本有。名法佛。萬德智惠圓滿名報佛。於眾聖中王。名為大身。體是無為常住。而不同有為身。故借之為喻也。須菩提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者。明如來既引山王喻報佛身竟。問須菩提報佛身為大不也。須菩提解。即答甚大世尊。明報佛萬德圓滿眾聖中王分同於山王故。曰甚大也。疑者聞報佛名為大身如山王。便謂報佛因山王有為形相之身。若形相身。則是無常生滅之身。有此義故。答佛說非身是名大身。答意明報佛大身不同世間有為形相之身。其體湛然無有有為有漏心意意識虛妄分別相也。以山王報佛分有相似故。引之為喻。語其實者。條然天絕。故言非身。而有無量功德智慧。湛然常住最高大身。是名大身。亦得雲彼身非身是名大身者。此釋彼報佛大身為非大身。以非有為有漏相之身。是名大身。即顯本有之性現用。名報佛。妙相湛然。有無方大用。是名報佛真實大身也。

論曰此義如是應知。指淨土報佛之義。如經說。佛與須菩提。問答應知。論主未曾有釋。云何言應知。明須菩提疑有在心未彰於口。即以偈答雲。智習唯識通。此一偈釋若菩提作是言。我莊嚴佛國土乃至而生其心。智者。真實智淨土。以智慧為體。然此淨土所以以智慧為體者。明如來果頭依正兩報。語體則一法性。論在用遍則身土兩別。故依正雖殊。莫不以智慧為體也。習者。後智訪於前智。名之為習。習前心為因。因能感後解。不不異而轉精勝名習因。能顯真性無壅。名通。通者。謂第八佛性識無壅。名之為通也。故偈言智習唯識通者。第八阿梨耶識。通明十地菩薩無漏真解佛果智慧方能通遠。見此淨土。得此土用故。下句勸雲。如是取淨土。上問淨土之義云何。如今明淨土因行體相。義正如是。如是行如是取。非顛倒。非妄取也。故曰如是取淨土也。

非行第一體。非形者。此真淨土。非有為形相也。第一體者。此淨土若非有為形相者。則應一向無形相同於虛空耶。今明此土雖非有為形相之形。非無出世無為之形。真諦莊嚴淨土第一體也。非嚴者。即上句非世間形相莊嚴。後莊嚴者。即第一義諦莊嚴也。此句應言非莊嚴莊嚴。但以偈狹。直雲非嚴也。意者取淨土之義。意正如是也。此義云何者。問此一偈釋淨土之義云何也。

即釋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至不實說。釋偈中上二句。亦解經初若菩薩作是言至不實語也。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者。明如來無有世間形相莊嚴國土事也。諸佛如來真實智慧習識通達者。明如來所得莊嚴佛土唯是出世間智慧第一義莊嚴之用也。此二句正出淨土體也。是故彼土不可取者。結前經初釋疑之意。是故者。此諸佛淨土。非有為形相。是真實智慧第一義相。故不可取。何得疑雲。菩薩所莊嚴佛土。謂可取可說。不應以無為法得名也。若人取彼國土形相等者。既明此淨土體是第一義諦。非有為形相故。若人取此淨土同有為形相者。是不實說也。如經等者。舉下釋疑經來。成上取有為形相為真淨土者是不實說。故引此經來也。而此經明有為形相莊嚴者非真淨土。故不應所為即真淨土。何故如是說者將以下半偈釋此前經故。先作問生起。問此經所明言莊嚴佛土。復言即非莊嚴。何故作如是相違之說也。即以偈答言。非形第一體非莊嚴莊嚴意也。莊嚴有二種者。釋出偈中二種莊嚴也。又非莊嚴等者。上以經偈相屬。出二種莊嚴名竟。方次第解釋也。又非莊嚴至故非莊嚴者。釋經中如來說莊嚴佛土即非莊嚴。解偈中非形非莊嚴。即是二種名中一者形相也。如是無莊嚴至成就莊嚴故。釋經中是名莊嚴。解偈中第一體莊嚴意。二種莊嚴中二者第一義相也。若人分別佛國土至而生其心。此下將欲釋應如是生清淨心等不住三事經故。舉住三事人不得真淨土也。若有人起心分別。謂佛國土是有為形相。而修住三事取著行。自謂我如是取得真淨土者。此人非修真淨土因也。為遮此故。以下正出欲修淨土因者應不住三事故。以經結之。可知也。前言受樂報佛者。將欲作第二偈釋山王喻經故。還牒上二疑。舉報佛山王少分相似。生起下偈也。此義云何者。此雲法喻少分相似答疑之義云何也。即以偈答。如山王無所等。此一偈釋經中譬如有人至是名大身。答後二疑也。如山王者。如須彌山王十山中最故名為王。無取者。須彌山王是無記物故。無心自取言我是山王勝餘九山。故言如王無取也。受報亦復然者。此一句合山王喻。應言受樂報佛亦復然。以偈狹故略也。明受樂報佛得十力四無畏等無量功德。於法中自在。勝於眾聖。故名為王。以無取相分別心故。亦不念言。我是法王故言受報亦復然也。此中論主設一難。山王無心故所以不取我是山王。報佛有心何故不取我是法王也。故下半偈答言。遠離於諸漏及有為法故。遠離諸漏者。明報佛二障永盡絕於分別離於有漏取相之因。

及有為法者。明非但離取相之因。亦離取相有為之果也。以取相分別永盡。故不取已為法王。非謂同須彌山王無心。故不取也。此明報佛既體離有為生死因果故取。以湛然常住不為三相所為。故曰無為。亦名無漏也。此義云何等一段長行論。從初至以無分別故。釋上半偈山王報佛法喻有相似之義竟也。如經已下。舉釋疑經來。結成報佛山王無分別義也。下便作問。還問此經。然後一一別釋。何故如是說者。問此經中言。佛說非身名大身。何故作此二說不定也。即以下半偈答遠離於諸漏及有為法故也。彼受樂報佛體離於諸漏者。此文釋偈。明報佛離於二障諸漏。無取相分別心。故不取已為法王也。若如是。即無有物者。若報佛體。如是離二障諸漏。即無有為萬相及虛妄我相之物也。故下句雲。以遠離有為法故。此釋經佛說非身也。若如是即名有物者。若報佛體。如是具二種莊嚴。即有無為萬德真我之物。亦得若如是無有虛妄我相者。即是真實報身物也。故下句雲。以唯有清淨身故。此釋經是名大身也。以是義故。實有我體者。以是無有物之物。唯有清淨身義。故實有報佛常住妙身具八自在真我之體也。以不依他緣住者。明報佛真我之體不從因緣而有也。

佛告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者。此挍量分中第五經文。明外物佈施挍量中第二譬喻。此第二喻所以來者。前雖已釋雲受持此經一偈功德勝三千世界七寶佈施之福挍量已竟。而乘復生疑。如來上雖廣釋持經福多勝於七寶佈施成上不可取說。然多義有差。亦或有過無量以之為多。又等中少勝。亦名為多。未知此為過二千三千少勝故多。為是過無量恆河沙世界不可窮盡故多也。若少勝故多。則僅勝此三千七寶施福。有其限齊。非是無窮無盡深勝福也。為除此疑故。佛答意明持經之福非但勝三千七寶施福。設以無量恆河沙世界滿中七寶。持用佈施。猶不如受持讀誦此經一四句偈功德。何況不勝三千世界佈施少許之福。故引此恆沙譬喻。以釋彼疑。云何釋疑。今雲多者。明無量故多。非少勝故多也。又復受持一偈其文難少用功不多。乃與無上佛果。作其勝因。七寶等施。雖復物廣功多。此取相之業。但感世間有為果報。故不如也。然此前三千七寶佈施。但言持用佈施。不出施何等人。今此無量恆河七寶佈施。明施諸佛如來。物既是多。得福亦勝。猶不及持一偈之福。況三千珍寶佈施物少。又不辯前由取得福德何得是多。故轉顯挍量勝也。恆河沙者。從清涼池出。入於東海。長八萬四千由旬。廣四十里。或有廣十里處。以從沙山中過故。有流沙色白。水亦同白色。狀如乳。出河即清。此河極深。若象馬車乘入者皆沒。此河中沙。一切凡夫二乘不能算計知其頭數。唯有諸佛。知之了了。初地以上菩薩亦能數知頭數多少。性地菩薩雖不能數知。以一大阿僧祇劫來不妄語故。不假思惟發言。即者。此河中沙既如是故。引之為喻。又天竺國人。皆見此河故。諸經多引之為喻也。此河中沙。一沙為一河。爾許恆河中沙等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以施諸佛。猶不如受持一偈之福也。

論曰前已說多福德譬最何故此中復說者。釋雲前說三千七寶佈施挍量不如持經一四句偈。此中何故復說恆河沙譬也。有如此問故。偈答說多義差別。說多義差別者。論主作偈。釋前疑問。欲明多名。雖曰乃有限無限異。故重以斯喻。譬此無限佈施異於三千之福故。雲說多義差別也。亦成勝挍量者。前雖以三千譬最挍量不如持一偈之福。猶未顯勝挍量義成。今復以恆沙譬喻。挍量持經之福。明無量恆沙七寶施福雖多是取相福。得世間果報終必有盡。明持經之福乃得無上佛果無盡之報。方顯持經福勝。故持一四句偈功德。勝前二種佈施之福。聞說此已。復生疑雲。然此經理既深重如此。未知為但受持此經一偈之功勝前二種施福。為更有勝事也。挍量之義為足未足。故答意明非但持經得福無量。若有人能但尊重說此經處。及恭敬供養能說之人。亦得功德無量無邊。勝前三千恆沙二種施福。故勸供養。以此說經二處勝能捨財二處。由貴持經人說經處。故次明也。

此一段經有六段文。一尊重說法處。二敬能說人。三問經名字受持方軌。四明三世諸佛同說此經非我一佛獨說。五明微塵世界二種譬喻。以釋前恆沙喻中疑。六明三十二相方便了因之福猶不如持經之福是其正因也。一重說法處者。從復次須菩提至如佛塔廟也。隨所有處說是經者。隨在何處。若在講堂中聚落空澤曠野中。隨有說金剛般若經處也。所以此中勸人天修羅供養說法處者。明人天修羅所以得此殊勝五欲樂報者。皆由依般若經修行五戒十善。剋得此報故。勸其供養說法處也。如佛塔廟者。勸供養此經處如供養應佛遺形舍利住持塔想也。應勸言。供養說此經處。如供養經。故涅槃經云。當知此處即是金剛明在地則地貴也。此不應言如佛塔廟。取以然者。此經所詮明於法身。塔中舍利乃是應佛遺跡故不如也。是以大品經中。佛告帝釋言。三千大千世界滿中舍利作一分。此摩訶般若一匣經作一分。汝於此二。欲取何者。帝釋白佛。我寧取此般若經也。然我非不敬重如來舍利。以由般若故。方有舍利。亦以般若勳修故。舍利得供養。故取經不取舍利。以不如故。不應供養說經處如塔廟想也。出經家以世人多尊敬塔廟舍利形像故。勸供養說法空地如塔廟想也。二敬能說人者。從何況有人乃至尊重似佛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此經者。隨凡夫聖人但能受持演說此經。若與供養者。當知是人成就是上第一希有功德。前明說四句偈處尚勸供養。得多福德。況有一人盡能受持讀誦此經。若興供養。當知此人得福轉多無量也。最上希有功德者。明供養受持經人必近得初地已上報。遠得佛果最上希有第一功德也。此最上第一希有有二種。一依世辯釋名以後釋前。又一種解。最者無有能勝也。上者。更無過也。第一者。不共下地有也。希有者。世間所無也。明盡受持人。經云得此最上等功德故。勸供養持經人也。若是經典所在之處者。明持經人即是經取住處也。則為有佛者。明勸供養持經人。莫問凡夫聖人。但能受持此經。勸供養者。當如佛想。所以然者。如來在世。親說此經。以化悟眾生。末世之中有人。隨順佛意受持經者。則為與佛無異故。此人雖是凡夫不名為佛。而流通大乘。說法化人。生解斷或。證於聖果。分同於佛。故勸供養如佛也。故經言。是中諸人亦是金剛明處人則人尊也。又解此經所表即是真極法身故。亦云則為有佛也。若尊重似佛者。謂菩薩也。明菩薩大士至於智慧除惑。說法化物。自他利行。亦是分有種智。片悟同佛。故云似佛。明此持經人化物功齊菩薩故。勸供養持經人如供養菩薩。故云尊重似佛也。三問經名者。從爾時須菩提白佛。乃至則非般若波羅蜜也。此中所以問其經名者。須菩提心念。如來上雖嘆經理重深勸受持供養說法處及恭敬持經人。然我今說欲受持流通末代化益群生。若不識經名。不知受持方法。無由得說化益群生。故問經名也。佛告須菩提。此法問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者。此是答問經名也。金剛者賢實也。般若者。如來果頭智慧照了一切法相也。波羅蜜者。到彼岸也。此如來智慧彼岸功德。其體堅實喻如金剛。故云金剛般若波羅蜜也。以是名字汝當奉持者。因理名經。亦名金剛般若波羅蜜故。勅須菩提。以此名字。受持化物。流通末代也。何以故者。此何以故取以而來向。須菩提既聞經名。便應問世尊。云何名此經作金剛般若波羅蜜。但有其念。而不作問。故真言何以故也。答雲。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等。此是如來以世辨釋經名也。明此經詮說如來無為法身彼岸智慧。唯是如來果頭所得堅固智慧彼岸功德故。雲佛說般若波羅蜜。然此智慧彼岸。唯佛境界。非二乘凡夫所知。故云即非般若波羅蜜。以是如來境界。非餘人所得故。名金剛般若耳。四十方三世諸佛同說此經者。從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無所說法。此是一部經中第二無所說法也。上第六段中雲無有定法如來可說者。明應佛不實證實說。故云不說法。今須菩提言世尊如來無所說法者。此二處經文乃同解意大果。次前經中言。何以故佛說波羅蜜即非波羅蜜。釋雲此金剛般若波羅蜜。唯是如來境界。非餘人取得者。乘此生疑。為唯釋迦如來獨得獨說而餘佛不得不說。為十方諸佛同得同說也。餘人語濫故須料簡也。此中應有問答。而不作問答。直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解如來意。故答世尊如來無所說法。明此至與三世諸佛現果證法作勝因故。三世諸佛相與共說。我皆因受持金剛般若經故。得發菩提心。依此經故。修十地行。成三菩提。同得同說。不多不少。不增不減。非但我釋迦獨得而說。故云無所說法也。故大集經中佛自說言。吾從得道夜。至涅槃夜。非其中間而不說一字。然如來一代。說無量諸經。云何乃言不說一字者。明我今所說十二部與三世諸佛。同說不異。十方諸佛所說。我不別說一字也。又解。如來從得道夜。至涅槃。更不說一字者。明證法無名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名相往說。故言不說一字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塵是為多不者。此挍量分中第三譬喻。釋前第二恆沙譬喻。即通釋前第一三千譬喻也。疑雲。前二種喻。既取施甚多。何故得福使少。不如受持一偈之福。受持一偈經其功甚少。所以獲福多於施福。無量無邊。以有斯疑。引此喻。釋持得多福。所以欲明施福雖多。因是有漏煩惱染塵。果是繫縛三界之法。不能出離。所以不如。明受持一偈雖少乃能出離三界。遠招佛果。因是無漏非煩惱染塵。果非繫縛故。勝施福也。是故舉微塵譬喻。釋此疑也。欲挍量持經佈施二種福德憂劣不同。何故乃引外無記塵為喻也。依世辯論。明微塵之名通記無記。直言微塵者。或名煩惱。或名為染。或名為縛。或名為界。亦名為性。亦名為垢。亦名為塵。亦名點污。有種種名也。汎雲微塵者。亦是煩惱微塵。亦是地微塵。以此二名相似。又名義復同。是故引地微塵為喻也。明前二種七寶佈施得福雖多。以取相心心施。與貪等煩惱合故。是染煩惱塵。體非出離故。所以不如也。持經一偈之福。因非取相。果是出離。所以是勝也。是為多不者。此如來問須菩提。三千世界中所有微塵為多不也。須菩提言。彼微塵甚多世尊。此是須菩提仰答如來。明微塵甚為多也。是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者。明地無記微塵非染煩惱微塵也。非是性空故言非。亦非全無。但非染煩惱微塵故。言非也。是名微塵者。是名三千世界地無記微塵。亦得云是非煩惱染微塵也。第四所以復引世界喻者。前就細為言。此據麁而說。麁細雖異。名義名同。亦通記無記。不異塵喻也。復以世辯之名不同故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者。此何故來。前明二種佈施取相之福。但得三界天人有為果報故。不及持經福者。然未知報佛三十二大人相福方便之因。此十地萬行。亦是出世無漏之福。復何如持經之福也。所以然者。經中明如來自云。我於過去。由以頭頂禮敬父母師長。今得無見頂相。以見他為福隨喜佐助故。手中得羅網相。從三大阿僧祇劫來。不曾妄語故。得廣長舌相。然如是等相。亦皆是無漏勝因所招。此因為同持經之福。為不同。以有此疑故。佛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見如來不。故答意明何但恆沙七寶佈施取相之行不及持經一偈之福。設報佛三十二大人相福方便勝因。亦不如受持此經一偈之福也。又難然三十二大人相因。是其了因。受持此經亦是了因。既二俱了因。何故持經功德勝大人相福。故答。所以然者。明此經故從法身中來是其一分故。還詮法身。尋此能詮。證於法身。雖言受持經教。而意在所證詮理。故受持此經者。即受法身故。勝大人相福也。非謂所持經功德了因義遣也。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見如來不者。佛問須菩提。於汝內心所解。可以報佛三十二大人相見古今一定虛空法身如來不也。故言可以三十二大人相見如來不也。須菩提言不也者。明法報義殊修得不修得亦異故。不可以報佛相好見法身如來也。此如來名同故爾解釋也。

何以故者。有人乘生疑念。若不可以報佛三十二大人相見法身如來者。何故如來自說。我三大阿僧祇修行滿足。金剛心後。顯本有法身。以為報佛。爾時為法報二佛則體一無差。何故乃言。不可以報佛大丈夫相見法身佛。故云何以故也。故須菩提答。如來說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人相者。是報佛如來修得之相故。如來說為報佛三十二大人相也。即是非相者。明此報佛所得三十二大人相即非古今一定法身相也。何以故。法報二佛體一無差。而不可以報佛相見者。以古今一定虛空法身。若修十地行。亦不可得以色相而見。不修十地行。亦不可得以色相而見。以此三十二大人相非法身相故。言即是非相也。以此別相義故。不可以報佛修得之相見無為法身佛也。上來校量持經功德勝如不同。然法報二佛。體既不殊。無憂劣之別。所以乃云不可以報佛大丈夫相見法身如來者。此舉果。以明因有勝如不同。非謂法報二佛其體是一而優劣有異。而不可以報佛丈夫相見法身佛也。有人乘生疑難。若是三十二大人相非法身佛者。此三十二大人相。則一向非相故。答是名三十二大人相。則是名報佛三十二大人相。相亦得是名非法身相也。此就法報二佛別相義邊論。不道一義邊故。是名報佛丈夫相也。

論曰云何成彼勝福者。論主將欲設偈釋此一段經。先作問生疑。問此一段經。云何成上持經之福勝七寶施福也。即以偈答。而此一段經。但以一偈論釋。尊重於二處者。此一句釋人處二經。一釋尊重說法處。二釋敬重能說人。此應雲尊重於二處。因習證大體亦應言不尊重於二處。彼因習煩惱。一不尊重捨物處。二不敬重捨物人。但以偈狹故。闕不論也因習證大體者。釋上尊重二處。所以但言尊重說法處人。不重捨物處人者。因受持修行此經一四句偈故。能證法身大體故。但言尊重說法人處。不言捨財處人也。又此偈中第二句。依下長行論。次第廣應釋問經名如來無所說法等二段經也。彼因習煩惱者。明七寶佈施雖多取相之福是人天之因。是染縛之法故。言彼因習煩惱。不言重捨物處人也。此降伏染福者。明三十二相因勝前取相施福也。然三十二相福雖勝前施福。猶不如持經一偈功德也。明此持經功德非但勝有滿之因。亦勝大人相方便因。故言此降伏染福也。此義云何等自下。釋此一偈。次第解經也。尊重於二處者。提偈中上句。釋經中第一第二與句經也。一者所說處。二者能說人等。上句雲尊重處。今數出之也。以尊重經論故。舉此人處。勸供養也。非七寶等者。以七寶施福是煩惱因故。不勸人供養。此捨財處人也。此法門。與一切證法作勝因故者。以釋偈中第二句。解第三第四子句經文。明十方諸佛雲我皆因受持此金剛般若經故解無為法身。證大菩提故同說也。如經以下至如來無所說法。舉經來結。然後更釋也。此義云何者。此經中言如來無所說法。論主乃釋作十方諸佛證法以為勝因同說之義此竟云何也。即釋雲。無有一法唯獨如來說餘佛不說。故得釋如來無所說法。經作十方諸佛勝因同說義也。彼珍寶等經煩惱塵染因。釋偈中第三句。解經第五子句也。彼珍寶佈施福德是染煩惱因者。出七寶施福作有漏因義也。以能成就煩惱事故者。明向因所得果是三界中人天五陰果事也。此因遠離煩惱因故者。明持經之福非煩惱因也。是故者。是七寶施福是煩惱因。持經之福非煩惱因。故說此地微塵喻也。明此地塵是微塵而非染因故。證經七寶施福亦名微塵。而是染因故。不及持經福也。如經等。引微塵世界等經結也。何故如是說者。問向經何以言是諸微塵。復言如來說非微塵。何故如是相違說也。即釋彼微塵非貪等煩惱體。明彼三千世界地微塵非貪瞋等煩惱染微塵。故言非微塵也。以是義故名為地微塵者。以是地無記微塵。非貪等塵義故。唯得說為地微塵也。世界之義亦同微塵也。此明何義者。向說地微塵非煩惱染者。此為明何等義故也。即釋雲。彼福德是煩惱染因。此正出喻所況事。為明七寶施福是煩惱染塵故。明此微塵世界二喻也。是故於外無記塵彼福德善根為近者。是七寶施福是煩惱染因。能感三界人天果報。故得為近。外無記塵非煩惱染因。不能感果。故不名為近也。何況此福能成佛菩提者。上七寶施福。但於世間果報。有其因義。形於外塵。尚得為近。何況持經之福。能顯法身佛菩提。此最是近中之近也。及成就大丈夫相福德中勝故。明此持經之福於法身菩提有勝因之義。不但勝七寶於福人天之因。亦勝報佛大丈夫相因。是受持經福。勝丈夫相因。無漏福故。況復不勝七寶佈施有漏之福。故云勝彼福也。何以故者。此持經之福。勝七寶佈施有漏之福。事容可爾。而此丈夫相因。是無漏福。何以故復云不如持經福也。即釋雲。彼相於佛菩提非相故。然大丈夫相因。所以不如持經福者。明大丈夫相唯是報佛相非法身佛相。以此無漏福德。但能與報佛丈夫相為因。不能與法佛菩提為因。故受持經者。即是受持法佛菩提。是故持經之福。勝丈夫相因也。即結之。以非彼法身相故也。此中乘生疑難。若此丈夫相非法佛相菩提相者。何故如來說顯本有之性。以為報佛。若令顯本有之性為報佛者。便二佛一體。何故言丈夫相非法佛相也。即釋雲。是故說大丈夫相。明法報二佛。雖復體一。復有別相之義。是故我說大丈夫修修得之相。唯是報佛家相。非法身相。即結雲。以彼相故也。明以彼丈夫相即報佛相故。上云。於佛菩提非相。非謂於報佛菩提亦非相也。此受持及說。能成佛菩提。是故彼非勝故者。唯結持經福勝丈夫相。無漏福也。又彼福德至最近最。初釋偈中第四句降伏義。明凡夫相因是無漏福。能降伏七寶施福。尚不如持經福德。何況不勝珍寶佈施有漏之福。此一句雙結勝二種福也。如是彼檀至最勝成也。此通結捨外財二種譬喻挍量及丈夫相福中勝義成也。

佛言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身命佈施者。此挍量分中第七段經文。所以來者。上明三千恆沙二種佈施。唯言捨於外財挍量不如持經福多。未足顯持經之福勝中之勝。然菩薩大士。捨有二種。一者內捨。所謂身命。二者外捨。謂財寶等。今明何但捨外財佈施不及持經之福。捨中之難。不過身命。假令捨恆沙身命。苦惱身心。亦不及持經一偈。之福故次明也。雖云此經明以捨身福德不及持經之福。未知何者為是。故就此經顯出也。然此一段經。凡有八分明義。第一明若善男子善女人。捨恆河沙身命佈施。不及於此經中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者。論釋雲。苦身勝於彼。此明地前苦菩薩。取相心中設為菩提舍其身命。雖勝捨於外財。猶不及持經福也。云何名取相心。凡有二義也。眾生於無量世來。於己身中。計我貪著。但求三界人天勝果。不知菩提妙絕世相。雖聞菩提勝妙。猶謂同於世間人天果報體是有為不免生滅。設為此菩提舍身。還招之界有為果報。故是取相。是取相故。所以不如也。又縱令初地以上捨身不取相福。亦不如持一偈之福也。明受持此經者。雖云受持一偈經教。而意在受持所詮法身。然言教雖是名相。而所詮者是無為法身之義邊。無相故非取相也。既依經修行。知法身非同三界故。勝於恆河沙身所相福也。第二爾時須菩提聞說此經至未曾得聞如是法門。此論釋雲希有也。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者。明須菩提聞如來說此經故方解無為法身。名深解義趣也。然須菩提。若是菩薩權為聲聞者。方便現言深解。若是實聲聞。昔來實不聞不解。今日始聞方解深義也。悲泣流淚者。然須菩提悲泣。有二意。須菩提以念此經理深重昔來未聞故。所以悲泣。二以傷已所小乘果證不得此大乘法門。所以悲泣也。若權作聲聞。應流淚也。捫淚而白佛言希有者。而此段論名希有者。偏提此兩字。為第二段名也。希有有二種。一明此金剛般若果頭無為法身甚深法界唯是如來所得。下地所無。故云希有。二明須菩提自云我雖得羅漢果具十知三三昧及八解脫。未曾得聞此甚深法門。以信者難得故言希有也。自如來成道。五年以來常說般若。不曾斷絕。又上言十方三世諸佛亦恆說此法。何故須菩提言。昔來未曾得聞為希有也。然如來雖復常說此經。乃是大乘法輪。須菩提是小乘之人。從來未曾得聞。設聞不解。於須菩提。名為希有也。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法門者。明須菩提自云我雖先得性空無我慧眼。未曾聞此無為法身甚深法門也。何故但云我所得慧眼。不言得法眼者。明小乘人。雖觀有漏無漏示法解人無我空。未得因緣法體及真如法空故。但言所得慧眼。不論得法眼也。

何以故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者。此第三章門。論釋雲。彼智岸難量。何以故者。難雲。須菩提既得慧眼。何故不聞如是法門。故言何以故也。答意以此法如來果頭彼岸功德第一上義。非二乘所測故。所以不聞。此一意成上希有也。佛說般若波羅蜜者。此是世辨釋名。明此法門所證唯諸佛果頭智慧彼岸境界。故云說波羅蜜也。即非波羅蜜者。明此智慧彼岸乃是如來所得法。非二乘所知境界。故云即非波羅蜜也。又此第二意以此即非般若波羅蜜至作第三彼智岸難量段也。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乃至說名實相。此第四段。論釋雲。亦不同餘法。若復有人者。謂初地已前信相菩薩人也。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者。既聞此經。決定能信無為法身。生實相之解。無有疑濁。故清淨也。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功德者。若菩薩信此經所表無為法身。生信以為實相故。便能依經修行。證得果頭無為法身希有功德。故曰成就也。明此無為法身三大僧祇方得此果。勝於小乘。故稱第一。金剛以還之所未得。故曰希有也。世尊是實相者。謂即此經中。明如來如得無為法身實相法也。則是非相者。明此如來所得實相則非二乘法中所得實相也。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實相者。解有二種解。明此無為法身實相之理。唯是如來所得實相。故重言實相寶相。又第二解意。有人疑。若佛大乘法中有實相。二乘法中無實相者。何故二乘法中亦自言有實相也。故答今言如來有實相餘人無者。古今一定無為法身實相之理。故言無實相。非論二乘法中所明性空實相亦無也。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實相者。一如來所得無為法身實相。二乘所得性空實相。故言實相實相也世尊我今得聞如是法門不足為難者。此第五章門。論釋雲。賢實解深義。此雲聞是法門信解不足為難者。凡有四意。一意須菩提自言。我今生值佛世。復是出家之人。是有信者。得羅漢道。聞佛陀說。寧容不信。二者須菩提雖是小乘人。已曾發道意故。聞則能信。三者須菩提乃是法身菩薩。現為聲聞。聞此法門。豈容不信也。四者須菩提得如來冥加力故。聞說必能解。有此四義故。云不足為難也。若當來世。其有眾生。得聞是法。聞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者。須菩提自言。我值佛現在。具上四義。故生信解不以為難。如來滅後。既不值佛世。若能於此經生信。是人則為登初地已上第一希有人也。初地所得。勝地前二乘凡夫。故云第一也。希有者。一大阿僧祇行滿始得。地前未階。故云希有也。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乃至當知是人甚為希有。此猶明當末世中生信者希有。然就此第五門中。有三。何以故。初明法空。後明我空。第三釋疑。前三何以故。並釋是人則為第一希有。此二何以故。若因釋第一希有者。有何異也。初何以故者。明信解受持此經人何以故得為第一希有也。即答是人無我相示明以空得初地法空解故。能信此經。地前凡夫二乘未解法空。故不能信也。故知證而能信者第一希有也。第二何以故者。問雲。為當唯得法空解故能信此經。為更有所得而能信也。即答。我示相即非相等。答意明非但得法空解故。能信解此經。亦得我空解。故然後能信也。故復明第二何以故也。第三何以故者。聞前無我相等明法空。復聞我所相即是非相。明我空。釋能取所取皆空。即生疑念。今現見內六入是能取。外六塵是所取。何得言是空。若皆空者。不應有能取所取。故云何以故。故答以離一切相。則名諸佛故知空也。明諸佛見此能取所取我之與法虛誑不實。以皆是空。故所以離也。此明法空者。但論因緣法空。不明佛性法空也。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等者。上來須菩提雖說當來世人有能生信者是初地已上第一希有。恐人疑謂此言未必可信。故佛印之如是。如須菩提所說。莫生疑念。故重衣如是如是也。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者。此猶成前第五段。明須菩提言所以不虛可信。正如是者。明此人已得初地無我之解。離五怖畏。無有疑濁。故聞經不驚怖畏。若依世辯解義。以後釋前。何故不驚。以不怖。何故不怖。以不畏。如是次第也。又復不驚者。謂身相中待初地無我解。離五怖畏。聞諸法無我。身無懼相。故曰不驚。不怖者。在於心中。聞諸法無我。內心決定不疑。故曰不怖。不畏者。身心畢竟不謗也。又解明此人以得聞慧解故。初聞大乘無我教。一住情安於理。故曰不驚。得思慧解故。生深信不疑。故曰不怖。既生信已得修慧之解故。修不譭謗。故曰不畏也。當知是人甚為希有者。如來重舉述成上文。不異前釋也。

何以故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明第六段。論釋名勝餘修多羅也。然此何以故者。總以下第六第七第八段。通釋成前五章門義也。云何釋。上釋雲。何以故捨恆河沙身命佈施。不如受持此經一四句偈之福。復次須菩提既得慧眼。何以故未曾得聞此經。名為希有。又復此經。何以故。非凡夫二乘測量境界。又復何以故。受持此經。能生實相之解。二乘法中無也。又復何以故。要得我法二空解人。能信此經受持修行。得為第一希有。上五章門義。何以故如此等。故答。如來說第一波羅蜜等。以此經是如來果頭第一彼岸功德勝餘修多羅故。復以此經能與佛果作大因故。復非但與佛現果作其勝因。乃與十方諸佛作勝因。故得釋成也。又復一解。直以第六章門。釋前五章門也。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明佛果彼岸前勝功德。故云說第一波羅蜜也。汎明波羅蜜。有於三階。一是地前相似波羅蜜。二是登地以上真實波羅蜜。斯二皆是因中之行也。今言第一波羅蜜者。乃是果頭法身常住彼岸功德。故云第一也。依論釋名勝餘修多羅者。明理本勝於教本故。言教非無為法身。故云非第一波羅蜜。又復非者。非前二波羅蜜也。又復非者。非二乘境界。亦云為非也。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此第七段論名大因。大因者正因也。正因者。即清淨法身廣大理也。明釋迦如來自云我由受持此經故。解無為法身。證得佛果彼岸功德。故云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也。彼無量諸佛亦說波羅蜜者。此第八論名清淨也。前雲第一波羅蜜能與如來現果為大因。為當唯釋迦如來受持此經獨證獨說以為大因。十方諸佛皆說我因受持此經故。證得佛果。因行因說以為大因也。故答雲。彼無量諸佛亦說波羅蜜。明彼十方諸佛皆言我因受持此經。解無為法身。故說於佛果。非我獨行獨說名為大因也。是名第一波羅蜜者。通結上三句。為果頭第一彼岸功德也。以此經中有上八種功德故。勝捨身福也。

論曰自下經文重明彼福德中此福轉勝者。論主將欲作偈釋此一段經故。無略解經中所明持經福德轉勝之義也。上以引三千恆沙無量珍寶佈施挍量不如持經福德。明捨外財則易故。未是顯勝中之上。今明捨於內財以身命佈施則難。雖難而能捨。猶亦及持經之福。豈非顯轉勝之義也。此中以二偈作八章門。釋此一段經也。苦身勝於彼者。釋經中佛言須菩提以下至涕淚悲泣。明捨外財則易。捨內財則難。以眾生多於己身愛戀情重。若捨則有大苦。以為法故。雖苦而能捨。是故捨身勝彼捨外財也。然雖勝捨捨外財。猶不如持一偈之福。故言勝於彼也。

希有者。釋經中捫淚而白佛至得聞如是法門。明此金剛般若果頭甚深法界唯是如來所得。須菩提雖得羅漢具十智等功德。而未曾聞此甚深法門。故言為希有也。及上義者。其彼智圻難量。同釋一經故。鈎鎖入第三分。復及成第二希有。上雖云須菩提未曾有聞。未知何故不聞。以此法是如來果頭彼圻功德第一上義。非二乘境界。所以不聞。以不聞故。名為希有。故云及上義也。

彼智圻難量者。正釋經中第三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此與上義。文同而意異故。別為第三段。彼智圻者。胡言般若波羅蜜。漢言智慧彼岸也。難量者。明此智岸是如來果頭彼岸。而此絕於下地二乘圖度境界。故云彼智圻難量也。

亦不同金法者。釋經若復有人信心清淨至實相實相等。此經明如來法身常住實相之理。二乘外道法中所不明。小乘外道法中既所不明。亦不生信。故云亦不同餘法也。

堅實解深義者。釋經世尊我今得聞至甚為希有。明我空法空經文。所以名堅實者。以此菩薩登於初地。現前得二空理中。真解不可岨壞。故云堅實。此解所以不可岨壞者。以解二種無我深義故也。

勝餘修多羅者。釋經中何以故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等。修多羅者。此是西域之名。漢翻為本。明此經所詮證理既勝故能詮之教亦勝。以勝於二乘理教故。雲勝餘修多羅也。又更有一解。汎明本義。理教俱有。以所詮法身無名相理。能與十二部經言教為本。亦云能生有善故名為本。能詮言教修多羅亦與詮法為本。詮於法身。能生萬善。故名為本。以理本勝於教本故。雲勝餘修多羅也。

大因及清淨者。此一句通釋前第七第八段經文。大因者。正釋如來說第一波羅蜜者。明此經所詮無為法身佛性之理。能與諸佛妙果作其正因。勝於了因。故云大因也。

及清淨者。釋經彼無量諸佛亦說波羅蜜等。明諸佛同說此法名字句義。不增不減。以共說故。說必當理。無有差理之共。故名清淨。又復一解。彼無量諸佛皆說。我因此佛性平等自性清淨之理。證於佛果。故云清淨也。

福中勝福德者。以此經所辨有如上功德故。持一偈之福。勝於捨身等福也。此二偈說何義。示一段長行詮一一提偈中章門次第解已。然後舉經來結可知也。就中若文有隱者。則超釋之也。

何以故者。有疑難雲。若捨恆沙身命者。得福甚多。何故不及持經一偈之福也。即釋雲。彼捨身命。苦身心故。明此人當捨身時。有取相心。故身心苦惱。後得果亦苦。以因果俱不清淨。所以不如。明持經之福因不取相得果清淨。故勝捨身也。何況為法捨者。明直世間果報捨身命者。不如持經之福。可小。何況。復為無上菩提法故。取相心捨。亦不及持經福也。又復縱令令初地已上為菩提法捨身。雖非取相。猶亦不及。故言何況為法捨也。經中但引捨身福德不如持經一偈之福。不雲取相捨。故所以不如。以此義隱難解。論主釋雲以彼捨身若惱身心是取相故。雖多捨身命。而不如持經是不取相也。因此彼捨身苦身心故。乘出經中玄疑。發起下忍辱波羅蜜經。生疑法用。如下經中生起不異也。釋第四章門中雲。以是義故者。以是除佛法餘處無實未曾有未曾生信義故。唯佛大乘法中。明此無為法身實相之理。小乘法中不辨有此實相之理。故云不同餘法也。如來為須菩提說如是義者。此釋如來述成經文。從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以下。說此段經未也。彼珍寶擅等已下。通結上來捨內外財挍量不如持經之福也。彼珍寶擅等。無如是功德者。明前內外二種施中無如上來經中所辨八種功德也。是故彼福德中。此福勝者。是內外捨中無此八種功德。依此經中有八種功德故。故此持經之福。勝向捨身財等福也。

論曰自下經文復為斷疑等者。此是論主生序疑者意。生起下經。但生疑法用。不異經中。故不委釋也。

金剛仙論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