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仙論卷第六

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於洛陽譯

須菩提如來說忍辱波羅蜜者。此挍量分中第八經文。此所以來者。前段經。明以恆沙身命佈施不如受持此經一四句偈為人演說其福不可教。應雲彼人取初心中捨身命佈施。是有漏之因故。所以不及持經之福。論主應如是釋。而所以雲彼捨身命苦身心故者。為欲生起此經故。作是說。序疑者意。云何疑者。彼人捨恆沙身命。是取相心故。因不清淨。所得果報不出三界。亦不清淨故。得福少者。諸菩薩等。依此經修行。捨身命者。因亦應不清淨。若因不清淨。所感果報亦不清淨。同於苦果。如似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爾時身心苦惱。引此為難。故以經答。明前捨恆沙身者。在於地前。是凡夫人。未得無我之解。未斷身見等或。故有取相心。無忍波羅蜜。當捨身時。情生苦性。以此捨身難。以為法故。雖難能捨。復謂無為法身。因於人天有為果報。有此分別故。所得因果。俱不清淨。今明忍辱仙人乃是初地菩薩。解法身是為。已得無生忍度。成就離取相心。捨身命時。心無煩惱。故不以為難。以是義故。因是清淨。果亦清淨。此之二人。既凡聖位殊。何得以凡夫捨身有苦。難於聖人。依經修行捨身者。亦使有苦。為除此疑故。故次明也。

如來說忍辱波羅蜜者。明如來說依經修行。謂菩薩等已證初地。出生忍波羅蜜故。無有取相之心。捨身之時無故。言如來說忍辱波羅蜜也。即非忍辱波羅蜜者。明此初地所得忍波羅蜜。非地前凡夫二乘所境界。故言即悲忍辱波羅蜜。此明地前凡夫未得初地忍波羅蜜真無我解。猶有取相之捨。身有苦。不得以此比類引之為難也。何以故知。如我往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應生瞋恨。明忍辱仙人得初地無生。會真無我解。離二種煩惱。何者為二。一者無始妄想我見俱生煩惱。既有此我見故。便成就三不善根及三善根性。後時遇緣則起也。二者瞋恨等墮煩惱也。此言何以故  釋上何以得知。我於爾時。已證初地忍波羅蜜。波圻功德。非是地前凡夫。故言何以故也。故引如我昔為歌利王。以答之。歌利王者。此幡惡王也。明如來因地時曾現作外通仙人。在山學通。為王射獵問鹿因緣。仙人說語答。王不正敬。即為割截身體。節節分解。不生瞋恨者。以得初地無生真無我解一體平等心。不見彼是惡王我為能忍。故不生瞋恨。以是故知。忍波羅蜜唯在初地上法也。不得以地前捨身有苦是其不如。難於忍波羅蜜亦使是劣也。我於爾時無我相等者。明仙人離於我見俱生煩惱也。此我相等四句釋不異上第六段中。故不更釋也。無相者。明此菩薩既證初地真如無我一體心成故。不見彼是惡人能割之者我為菩薩是受割之人。彼此隹夷氓然平觀。故言無相也。得雲無相者。何但無有我相。乃至亦無無我相也。又復解雲。以此菩薩既道證初地。得一體悲心成故。冥然無分別。不見有彼以。義異惡人惡人異我。故言無相也。乘此復生疑難。此雲菩薩不見能割所割二乘之異名無相者。為有心故言不見。為無心故不見。若無心故不見者。菩薩云何而得修行利益眾生故。答亦非無相。明此菩薩解彼此無二時非是念無心。正是初地以上轉勝真解無漏之心。既此解。難不見眾生與己身有異。而能以慈悲心。廣度眾生。但利眾生。不自利益也。如十地經說。一切動心憶想皆悉盡滅者。無有障法想。非無治法想。此亦如是。無有障想。故言無想。非無治想故。言亦非無相也。故不應難言菩薩得一體平等解無心修行度眾生也。

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等相。應生瞋恨者。釋無我人一。何以得知。我於往昔。彼歌利生割截身時。離我等根本煩惱也。即釋雲。我於爾時。若有我等者。應生瞋恨故。以離我見之惑。得無我解。此以離瞋恨。故證無我見根本或也。又念遇者五百世作忍辱仙人至無壽者相。何故復引此來也。欲明忍波羅蜜有二種。一者地前。二者地上。非但今者初地中得忍波羅蜜成就能離二種障煩惱。於往昔五世作忍辱仙人。在於地前性地中時。此以得相似忍。深伏煩惱。為王割截身體已。不生瞋恨。況復今日在初地中。得真無我。忍行成就。而復生於瞋恨。故引此仙人為證也。

是故須菩提菩薩離一切相發菩提心。此文所以復來。明是故者。以是初地以上得真如實智平等無我之解。忍波羅蜜成就。能忍苦行。於天上菩提。不生退轉故。以是地前未得無生忍波羅蜜成就。見苦行若。於無上菩提。喜生退轉故。是故勸勵地前諸小菩薩。應當離一切法中所相之菩發三菩提心也。言發三菩提心者。勸地前人。發初地以上三菩提也也。

何以故者。問何以故。勸地前人。發初地不取相真無我解三菩提心。故答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明若心於色等有為五欲法中。有取相心。住者之倒者。則住世間有為法中。非住出世間無為法中也。則為非住者。明既住世間法中。則為非住於初地不住道真無漏解出世間法也。不應住色等生心者。不著果報。應生無所住心者。不應報恩闕不論。不著自身也。是故佛說菩薩心不住色佈施者。是故懷取相心者。住於世間。不能住於出世不住道中。故上第四如實修行分中。佛說不著三事行於佈施。故云心不住色佈施也。

因前不住世間不見三事。乘生疑難。若菩薩得出世無我平等解故。不住三事。復不見施者等三。若爾菩薩出於世間。眾生沒在世間。復言不見眾生。若爾菩薩云何有施能利益眾生也。故答雲。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佈施。明若取相心施。尚不能自利。況能利他也。安以不取相心行施。故能利益一切眾生。如我上說。如是不取相心而行佈施。得福德無量也。

覆生疑難。若言為利益眾生行佈施者。則還是取眾生相。云何上言菩薩於平等理中。不見我為菩薩彼是眾生相也。故答世尊一切眾生相即是非相。此明一切眾生相者五陰所成假名名字虛妄眾生但有名用也。即是非相者。明此虛妄眾生及以五陰中本來空寂。求定實神我眾生及以定實我所不可得。故言即是非相。此明人無我空也。

乘復有疑。若一切眾生。本來無我我所。空故不可得。即是非相者。如來。何故於處處經中。說有眾生。如此經中說卯生等眾生。以此來驗。故知實有眾生。那得道言眾生即非眾生也。若爾正可無定實神我眾生可度。故言一切眾生即是非相。然非無五陰所成虛假眾生。何故不度也。故答如來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明如來依世諦道中說有眾生。非謂有定實眾生。此正以五陰法來成彼虛假眾生。此五陰法。自體本來空寂故。此五陰所成假名眾生亦空。故云即非眾生也。此明五陰因緣法體空乃至假名亦無也。故亦無虛假眾生可度也。

此一段經。凡以五偈釋。能忍於苦行一偈。作上問答意釋疑也。能忍於苦行者。初二句釋經中忍辱波羅蜜。此明初地菩薩忍有二種。一能忍打罵割截之惱。二得無生忍。能忍說法生滅之患。故云能忍於苦行也。何故能忍。故下句雲。以苦行有善。有善者。得忍波羅蜜等無漏功德真如證智理之解。故言以苦行有善也。彼福不可量者。釋經即非波羅蜜。明初地所得忍波羅蜜非二乘凡夫之所惻度。故云不可量也。如是最勝義者。成上不可量。明初地菩薩得忍波羅蜜會二無我第一之法。於住前凡夫二乘所不能及。故言最勝義也。

第二偈釋經仙人為歌利王所割無二種煩惱忍不生瞋也。離我及急相者。此一句明菩薩昔曾為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雖二種煩惱。一離我見俱生煩惱。二離瞋恨等容塵煩惱。離我者。離我人見等根本惑也。及恚相者。離瞋恨等容塵煩惱惑也。此明初地菩薩永斷四住及習氣皆盡也。實無於苦惱者。釋經中無相。苦本由於著我我所。菩薩既離我我所。何惱之有。故云實無於苦惱也。苦樂有慈悲悲者。釋經中亦非無相。共樂者此明菩薩從發心以來。恆在心念。我何時當得慈悲成就。身如地水火風。能實益眾生。是故菩薩既會初地無生。得一體心成。故能以慈悲實益稱本願心。故共樂也。明何故無苦。以有忍波羅蜜第一之樂。何故得此第一之樂。以得一體慈悲心相應故也。如是苦行果者。如是慈悲第一之樂。是初地所得。苦行果者。不因地前故。成上持經之福勝也。此二行偈說何義以下。此一段長行論中有。二從初至慈悲心相應故如是說。釋前二偈也。雖此苦行同於苦果。而此苦行不疲惓者。論主將正答疑家所引捨身無苦。先略領疑意故。言雖此苦行同於苦果也。明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時。此苦行雖似同前捨身。而此苦行不疲惓。以仙人被割截時不以苦行為苦故。於此捨身苦行。情無厭惓。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也。以有羼提波羅蜜名為第一者。明仙人所以能於捨身無惓。於菩提不退者。以得此初地羼提波羅蜜成就故。不生苦惱。不同地前人捨身生苦。那得之為難。此釋偈中初句也。彼圻有二種義者。釋偈中第二句以苦行有善。解經中波羅蜜義。一者波羅蜜清淨善根體者。初地真如證智清淨善根萬德之體。二者彼圻功德不可量者。明即此證智體上有萬功德之用也。此萬德用非二乘凡夫惻量境界。故言不可量也。此句解波羅蜜義竟。乘作非波羅蜜義也。如經即非波羅蜜者。即乘舉第二句經來結。然後解作非波羅蜜義也。是故為得第一法者。是初地忍辱波羅蜜。非地前凡夫二乘惻量境界義故。說地前人未得無我之解。但為得初地忍波羅蜜第一法故。此苦行尚勝彼捨身。何況仙人已證初地。離於我相及瞋恚相。而當不勝前捨身也。此句結勝前捨身。即釋第二偈上句離我及瞋恚相也。又此行無苦者。釋偈中實無於苦惱也。不但無苦。及有樂以有慈悲故者。釋偈中其樂有慈悲也。如經結也。此明慈悲心相應故如是說者。論主自言。我何故作偈云實無於苦惱共樂有慈悲。釋此經中無相亦非無相也。以得一體慈悲相應故。捨身時無苦而有樂故。得說偈中二句為釋故。雲如是說也。

若有菩薩不離我相等者。此長行論中第二將欲作第三偈。釋經中菩薩應離一切相主心不住色有施故。先玄舉凡夫菩薩未得無我解於苦行生厭。復欲退菩提心。為勸此人。令修不取相不退之行。故作此生起。如經等。舉所勸經結也。此明何義者。此問向論主生起舉經結中為明何義也。即釋雲。未生第一菩提心者有如是過。明未證初地第一菩提心者。喜見苦行若有退菩提心過也。為防此過者。為防退轉過故。即作第三偈。釋經中防過之意雲。為不捨心起。此第三偈。明為初地不捨菩提心故。起地前不取相行。釋經中是故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菩提心等。不捨心者。謂初地不捨菩提心也。明地前菩薩未發初地無我心者。見苦行苦。苦有退失。今言為者。教地前菩薩為初地不捨菩提心故。起地前方便不取相行。趣於地上真無生忍堅固解故。之為不捨心起也。修行及堅固者。上句雲起。此言修也。明初地無生之解永不退轉不可組壞。名為堅固。所以修地前方便行者。為證初地無生堅固之解。故云修行及堅固。上句雲為不捨心起。此言修行及堅固。義一名也。為忍波羅蜜者。釋前二句。然前二句。釋義已盡。所以有此四句綩轉相釋名為成偈故也。此第三句還釋成初句明初地所以得不捨菩提心者。以其得忍波羅蜜成就故。不見苦行苦。不捨菩提心也。忍波羅蜜猶是初地無生之解也。習彼能學心者。此第四句。釋上第二句。習者修習也。彼著。彼於初地無生堅固解也。能學心者。是初地前方便行也。明為彼初地平等無上堅固解故。習地前方便能學心也。此能學心即是修行故。言習彼能學心也。此義云何等。一段長行論。略有二意。從初至攝六波羅蜜故。此釋前偈也。為何等心起行相而修行者。問偈中第二句也。為何等心不捨相者。問偈中初句也。若作次第。從初句問亦得。此作二問竟。以下半偈答雲。為忍波羅蜜習彼能學心也。又第一義心者。提偈前生起中第一心來也。已入初地得羼提波羅蜜者。屬當下半偈中忍波羅蜜。以為已入初地第一義心也。答向二問竟也。此名不住心者。此忍波羅蜜。是初地不住道心也。如經以下。重舉經結也。何以故者。問此經中何故云應離一切相發三菩提心。故言何以故也。即釋雲。亦不住生心義故。示於色等法中不取著者。能證初地菩提心義故。此釋經中何以故若心有住則為非住也。若心住於色等法彼心不住佛菩提者。此明於色等法中取著者。不能證初地菩提心也。此釋經中不住色生心乃至心不住色佈施也。此明不住心行於佈施者。此結次前所釋二句經也。此經文說不住心起行方便者。此向來經文明若能起此不著心者。便得與初地為方便因也。以揎波羅蜜攝六故者。如上第四如實修行分中以一攝六。義可知也。

云何為利益眾生而不名住於眾生者。此是偈中第二意。論主將作第四偈釋經故。先作生疑之意。即舉斷疑經來結。後方以偈釋之也。此第四偈。明離眾生相及五陰事也。釋經中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等一段經。修行利眾生者。此一句偏釋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佈施。此中有疑。若不見三事。不取眾生相。云何行施。因義得成也。故答雲。修行利眾生。明菩薩雖不見三事不取眾生相。然非不為利益眾生行於佈施。因義得成故。下句雲。如是因當識。如是因者。初地檀波羅蜜即走了因行也。因義既成。勸人識知也。

乘復生疑者。為利益眾生行佈施者。即走取眾生相。故下半偈答雲。眾生及事相遠離亦應知。此釋經中一切眾生相即是非相。遠離者不取眾生相也。亦應知者。明非但離眾生。亦遠離五陰事相也。以此即知。初地菩薩利眾生行諸度者。非取相行也。利益是因體者。釋上半偈。彼修行利眾生非取眾生相事者。釋下半偈。何者是眾生事者。作問生起第五偈。此第五偈還成前第四偈。釋經中何以故如來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云何成第四偈。上直雲遠離眾生及事定實之相。未知此眾生五陰何故無有定實所以而離。故此偈正出也。假名者。假名名字眾生也。及陰事者。五陰相事也。

又復生疑。上云離眾生相者。正可無定實眾生可度。非無虛妄眾生。何故不度。故答雲。如來離彼相。此五陰所成眾生。其性不實猶如幻炎。本來寂靜故。亦無五陰所成虛妄眾生而可度也。諸佛無彼二者。不異前第二句。然闡陀論法。一句兩句乃至三句。釋義雖盡。要須成偈。故重舉來也。以見實法故者。明如來何故離假實二種相者。以見真如實法第一義諦證於佛果。無此二相。故知眾生及與五陰。體是虛妄。本來寂靜。以不實故。如來遠離。若是實者諸佛應取也。

此說何義等。一段長行論。從初至人無我。釋偈中初句。成前第四偈也。名相眾生及彼事者。謂初句中假名五陰事也。云何彼修行離眾生事相者。問前第四偈中言菩薩修行利益眾生時雲遠離眾生相及五陰事相之義竟云何也。故釋雲。即彼名相想非相。明假名眾生即體虛妄。故云非相也。以無彼實體故者。此假名眾生所以空者。明假名法中求實眾生體不可得也。以是義故眾生即非眾生者。舉經來結也。以何等法者。以何等法來成此眾生。而言眾生體空也。即答謂五陰法名眾生。明以五陰和合即此法上假得眾生名也。若五陰和合得眾生名者。便有眾生。何故言空也。釋雲。彼五陰無眾生體。明此眾生雖為五陰眾生。而此五陰中從本以來無實眾生可得也。自前論釋人無我空也。以無實故者。明因緣法無我也。所以五陰中無眾生體者。以此五陰如幼如化即體自空。此明能成五陰體空故所成眾生亦不實也。如是明法無我人無我者。結二無我名也。何以故者。何以得知此眾生五陰體空不實也。釋雲。一切諸佛離一切相等。明諸佛離故證眾生五陰體空也。此句明彼二相不實者。此句論向語佛所離二句。明以二相不實故如來離也。即以偈中下三句結成也。此說何義者。問此偈下三句說何等義也。即釋雲。若彼二實有者。諸佛如來應有彼二相。明若彼眾生五陰實有不空者即是第一義諦諸佛如來應有此二相。而諸佛離故。明知此二不實也。復精釋何以故若此二是實便如來萬德中應有。以諸佛如來是見真如實諦之人。而不見此二人。又復離之。故證眾生五陰假實俱空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等。此一段經。是校量分中第九經文。此所以來者。猶遠釋第六段聖人無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說者。受持此經言教。則無福德中疑也。然挍量分初以來已廣釋雲。假令三千恆沙七寶及捨身命施人福德雖多。猶不如受持此經一偈之福。雖復如是挍量如是廣釋。大眾生疑心猶故未盡。復因前捨恆沙身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更復生疑。如是上雖廣解所證法身之體絕於名相言詮所不及。又云十二部經言教法中無所詮證法。若然此能詮之教猶與所詮法身。條然有別。而此言教則還為非法。何得受持一偈言教能得法身。勝於捨無量身命之福。直爾生疑不信也。既有此疑。如來亦應更引喻挍量。而所以不更挍量者。因此言上。恐復生疑。疑終不盡。然假使如來無量劫住。廣引捨內外身財挍量。亦復不及持一偈之福。故如來置答。直勸其言。但信我語。勿復生疑。我是一切智人。終不誑汝。故經答雲如來是真語者乃至不異語者。明讚如來說四法等。皆悉不虛。勸人信我誠言。故次明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明如來是一切智人。證得果頭十力無畏諸功德等。如已所證。還為人說。如實不虛。故云真語者也。如來為小乘人。說四諦法。此聲聞人。觀四諦理。斷三界結。得小乘果證。然雖非究竟之實。當其分有觀境除得不謬。故云實語也。如語者。明如來為諸菩薩。設真如佛性。是其大乘自說而說如理不謬。故名如語也。不異語者。明如來說三世之事。稱法虛實。終無差錯。故云不異語也。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所說法者。如來自說。我亦因受持此經言教法故。證果頭無為法身。既證還為人說。終不虛妄。汝等應當生信。句復疑也。所得法者。謂證法也。所說法者。謂言教法也。既聞此說。復乘生疑難。若如來言我證得此法。還為人說。勸我生信者。此所證法即是可取可說。因於名相。若爾還後同我前疑。上言證法無名相不可取說者。此言則壞也。有如此疑難。以答言無實。明今言所得所說者。依世諦名相道中。言有得有說。非真如理中有名相故可說也。然真如之理。從本以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無得無說也。何得聞言有得有說便使證法同於名相可取說也。證法既非名相。若謂證法同於名相可得可說者。此則不實也。覆生疑難。若證法一向無名相。何故如來前言。我是真語實語者等。勸使受持能詮經教。今復雲。前說無實。此二言相違。若爾還同前第二疑。條然離於證法。有能詮言教。此言教則是非法。設受持讀誦。無所利益。上云言教是法有其因義。此語則壞也。故云無妄語。明如來實證真如。還說真如法。此言教從證法中來。是彼一分故。不雲一向非法。而此言教既說真如。故受持此經教。還能證真如。有此大利益事。故不妄語也。論曰此中有疑等。論主將作偈釋經。先略序生疑之意。復舉經略申斷疑之義也。凡有三行偈。釋此一段經。初偈作問答意。釋疑。總舉四語。以勸信。上二句釋前疑問。下二句釋。舉四語來。勸信之意也。果雖不住道。而道能為因者。果謂證法果。道者言教道也。此一句應雲言教之道不住證法果中也。而此教道。還能與證法作因。言教顯出證果。故為因也。上難雲。證法無名相。言教是名相。此名相法。云何能與無名相法作因邪。故答以諸佛實語。此明諸佛是一切智人具四種實語。說心當理。但信勿疑也。

有人乘生疑難。如來所智境界。有無量無邊。何故唯說四語。故答彼智有四種。此明依於四境但云四語。然此四境雖名狹。而義廣論。法雖無量。不出佛果小乘大乘及三世有為法等。以此四名。攝法皆盡故。略明斯四也。此本偈兩句。與下第二偈。為章門別釋。備文在於下偈也。此義云何至有四種實但。釋下本偈為乘生第二偈也。第二偈正釋四種智境也。實智及小乘者。此一句合釋二語。實智者釋經真語也。小乘者。釋經實語也。說摩訶衍法者。此是胡音。漢翻名大乘。釋經如經也。及一切授記者。釋經不異語也。以不虛說故者。是疾轉義。遍上四句之下。皆言以不虛說故也。明如來既有四種實語。凡有所說。皆不虛妄海。汝等大眾於我言不說持經功德。但生深信。勿是懷疑。故明四種語是實以成不虛也說。

此明何業等。一段長行論。大意有二。從初至不顛倒。次第釋偈。以經結之。復言設難已。又次第廣解具難也。以如來實智不妄說佛菩提至次第說四語。並解偈中四偈也。如經以下。並以經來結四語也。不妄說小乘等者。所以提此句來。論主假設難雲。如來所說大乘。理是真實。果是究竟。可名實語。為小乘人。說於四諦。理非究竟。雖證羅漢。果未滿足。然諸大乘經中復廣破小乘雲非是真實。云何而言。說於四諦。名為實語也。釋雲。說小乘苦諦等唯是諦故。明如來說四諦等法。小乘人依教修行。得性空人無我解。斷四住煩惱。證羅漢果。但於小乘為實。故言唯是諦故也。不妄說授記者。復假設一難雲。此三世之法。流動不實。體是虛妄。云何言。說三世事者。名不異語也。釋雲。一切過去未來現在授記故如彼義如是說不顛倒故。如彼義者。如彼三世法。虛則如虛而說。實則依實而記。故不顛倒也。

經復言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所說法等者。此是長行論中第二意。將欲作下第三偈釋故。先舉此經來。作問生起云何。故如是說也。第三偈隨須彼實智說不實不虛者。釋經中所得法所得說法無實也。隨須彼實智者。釋經中如來所得法所說法無妄語。明如來難以音聲言教。說於證法。而證法恆無名。故能詮言教非即證法。然言教雖非證法。非不因證有說假教得證。以此言教能與證法作因故。言隨須彼實智也。既不實不虛者。釋經中無實無妄語也。明真如證法絕於名相。若取音聲名相。同於證法。此言虛妄。故云說不實也。然雖聲教非證。非不同。證有說。還假教會理。言教是法。故言說不虛也。如聞聲取證對治如是說者。問前經中如來自言。我是真語者等四種實語。復言取得法所說法無實無妄語。此之二經何故相違。故即以下半偈答。如聞聲取證對治如是說也。答意恐畏眾生尋聲取證。謂真如法即同聲教。是其名相。作如此意。對治此取著。故教言莫如所聞聲取證法也。對治如是說者。對治如聲取證故。或是不實。或說不虛也。

此義云何等。一段長行論釋有二意。從初至依字句說故。釋上半偈。解經中所得法以下經文也。諸佛所說法乃至不能得彼證法。釋偈中初句也。何以故至是故無妄語。釋偈第二句也。若爾何故說如來所得法所說法者。作難。若如所聞聲取於證智。是不實者則證法一句不可說。何故如來自云我所得法所說法也。即釋雲。以依字句說故。明證法無名相。不可得說。然非不依於言教玄談前理也。何故如來前說是真語者。復言所說法無實無虛妄語者此是長行論中第二意難。執如來經中相違之言。設難。舉下半偈來。釋解問答意。不異偈中也。

須菩提譬如有人入闇則無所見等。有二段經文。此是大段中第八分。明一切眾生有真如佛性。此段中明一切眾生有真如性。即因以為名也。以何次第起。因上第六段中一切聖人皆以真如無為法得名。生第八疑。乃至第七段中廣釋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疑者雲。應言一切眾生皆以真如無為法得名。何故但言一切聖人以無為法得名也。所以應然者。如上第三段經常心中言。者菩薩有眾生想。即非菩薩。明者菩薩於一切眾生不起我心者。不名解真如菩薩。要解一切眾生平等有真如佛性我者。乃名菩薩。然此菩薩證初地時。解一切眾生如我身。以一切眾生真如佛性。我身所有真如佛性。平等無二無差別故。取眾生如我身。又處處經中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若一切眾生與聖人真如理同者。何故一切眾生有取著心者。不以真如清淨得名。獨諸佛菩薩無取著心者。以真如清淨得名也。故知聖人以真如法得名者。可有佛性。一切眾生不以真如得名。則無佛性。若眾生本無佛性。聖人修行因緣。後時始得。無佛性則是本無今有便是無常。

又復若真如佛性一切眾生平等有之。何故有人得見。有人不見也。有如此疑故。引入闇等喻來答。答意雲。真如佛性雖復一切眾生有之平等。明諸佛菩薩修行斷惑故能見性。一切眾生未能修行斷惑故。所以不見也。然見惟斷惑者。以真如清淨得名。若不見性未斷惑者。以不真如清淨得名也。明凡聖二人雖復有之平等。以見不見差故。不應以一切眾生等共有之。設使皆以真如清淨得名。為除此疑。故次明也。如人入闇則無所見。此一故經有二種喻。喻愚智二人。明有修行斷惑者。能見佛性。以無為法得名。不修行未斷惑者。則不能見性。以不能見性故。不以無為法得名也。譬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者。作喻也。若菩薩心住於事。亦復如是等者。合喻也。喻凡夫二乘諸小菩薩。有四住習氣無明之闇。行取相之行。不能見真如佛性也。二乘人既證真無漏解。所以亦名取相者。然二乘人雖不取有為法相。而取無為涅槃相也。如人有目見諸色等者。作喻也。若菩薩不住於事亦復如是等。今喻也。譬初地以上。斷四住習氣。稍遣無明。行不取相。明智得真無漏。能見佛性等常無常理也。論曰復有疑等。此中論主將欲偈釋於此經。略書疑者之意。生起下偈也。者聖人以無為法得名者。提前第六段中生疑處經也。彼真如一切時一切處有者。執第三段經為難也。併舉此兩經。然後下設二難。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則非不住者。君三世眾生等有真如佛性者。一切眾生應皆以無為法得名。云何唯諸佛菩薩有不住心者得佛菩提。有不住心者。得佛菩提。以無為法得名。而一切眾生有住者心無不住心者。不得佛菩提。不以無為法得名也。

若一切時一切處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不得者。此重牒經故。設第二得見不見難。依下論可知也。為斷此二疑難故。略引入闇喻經。申斷疑意。下作偈釋也。凡此二偈釋斯一段經。初一偈作問答意釋疑。上既有疑問於前。故偈答言。時及處實有。時者。謂三世時。佛性之體乃無三世。眾生有三世。故逐眾生。雲三世也。處者。三世中一切眾生處。此表異木石無情物也。實有者。此三世眾生實有此佛性。如疑者意不異也。而不得真如者。明疑難雲若時處眾生實有真佛性者。何故不得也。故第三句雲。無智以住法。無智者明二乘凡夫未得初地無漏智也。何故無智。以心住法故。住法者。明地前凡夫二障在懷。故有取著之心也。以凡夫二乘取著行故。不能見真如佛性也。餘者有智得者。明入地以上菩薩及諸佛如來得出世勝解。能見此佛性也。

長行論雲。此義云何以下至是故能得。論主此中凡作三問答。釋前一偈。依論可知也。以是義故。諸佛如來清淨得名。是故住心不得佛菩提者。並詰得名不得名之由也。第二偈通釋經中闇明二喻並。合也。

闇明愚無智者。闇明兩字。雙舉二喻。以為章門。下次第合喻。愚者單合上闇字。即釋何故名愚。以其無智故。此一句中。下三字釋。合闇喻竟。明者如有智者。明者。還牒上句中明字喻。合有智者故。言如有智也。對法及對治等。自下半偈。釋第二喻經。對法者。舉初入闇法。喻所治法也。及對治者。舉喻中明合中智法喻二也。得滅法如是者。得者。得明智能治法。滅者。滅愚闇所治法。如有日光明對治能滅於闇也。以不取相佈施之解。對治心住於事取相愚心故。言對治法及對治得滅法如是也。

此義云何彼闇明喻者相似法故者。闇明愚智法喻義有相似。故以況也。闇者示現無智。日光明者示現有智等。一一別合二喻。此釋上半偈也。有目者。明何義者。向雖通解闇明二喻。猶未出喻來之意。今將以下半偈。釋第二喻經。結作能治取治之義。故提經來。問曰有目者明何義也。即答得言對治及對治得滅法如是也。如是次第者。光明對法及後明對治也。又有目者以下。次第提經。解脫治。後以經結也。

復次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法門受持讀誦修行者。此是第八段中第二經文。此經所以來者。前段經。明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引闇明二喻。譬修行者見不修行者則不能見。難雲。修行者見。未知依何等法門修行。以何方便。以何為因。而得見真如佛性也。有如此問。故引經答。明依此金剛般若及諸大乘經受持讀誦三種修行成就勝業。以此方便萬行為因。能見佛性。故次明也。

就此一段經中有二。一明三種修行。二明校量功德復拘鎖入下第九利益段中。何者三種修行。一者受修行。謂從他邊受也。二者持修行。內自誦持不令妄失。三讀誦修行。更廣讀眾經。亦名修行。此三種修行皆攝在聞慧。不通思修二慧。故經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法門受持讀誦修行也。

因前三種修行。乘復生疑。如來雖說受持讀誦修行能見佛性。未知此依經修行人。為決定能見。為當不見也。故答則為如來悉知悉見悉覺是人也。悉知者。以佛智知。悉見者。以佛眼見。悉覺者。以一切種智了了覺也。明如來自云。我是一切智人了了知見。依此法門三種修行。得見佛性。決定無疑也。因此復生疑。上雖明三種修行者能見佛性。未知見此性時。得幾許功德。為多為少。有如此疑問。故答言。皆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聚。明修行見性成道證無為法身時。果頭所得功德不可限量。非算數所知。何得疑雲得幾許功德為多為少也。此是因中說果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佈施主為人廣說。舉此捨身喻來。挍量持經功德。上第七段中。以廣明挍量功德。所以此中復明挍量功德者。上疑雲。受持讀誦修行此經。能見佛性。未知見佛性時所得功德。為多為少。前以法說。明得無量無邊功德聚。雖有此答。猶未顯多福之義。故復引世間少分譬喻。挍量以答此義。明依經修行見性功德。非算數法。不可限量。捨身福德是有為取相數量法故。雖多不如。此明多分無量。非少分經。

前挍量分中。以明捨身譬喻。有何勝。故此中復明。凡有二種勝。一以所捨身。二時劫長遠。有此二勝故重明也。若復有人。聞此法門。信心不謗等。明直爾聞經信心不謗。尚勝捨身福德。無量阿僧祇。何況有能書寫讀誦如說修行為他演說者。其福轉多無量阿僧祇也。此一段經。凡以三偈論釋。初一偈與前後二段經論中五偈為本。上一句生此一段中第二偈。第二句生中此一段。第三句義生下利益分經。正與下利益分論中三偈為本。第四句通結上三句二本以為修行也。於何法修行者。問依何法門修行。能見佛性也。覆問修行見性得何等福德也。復成就何等者。又問為直以受持此經故能見佛性。復成就何等勝行。能斷惑見性也。如是說修行者。上問。云何修行能見佛性。名為修行。故云如是說修行也。

此初一偈。總生兩段經。與五偈為本也。於何法修行者。提偈中初句問來也。示現修行者。答上問。明示現依此經教受持讀誦三種修行。生下第二偈也。此第二偈。答前偈上句於何法修行。正釋經中三種修行受持讀誦等經文也。名字三種法者。猶是經中三種修行。故第二句指出其事。謂受持讀聞廣說。即是名字中三種聞慧也。上雖云三種聞慧體。未知修之方法竟復云何。故下半偈云。修從他及內得聞是修智。修從他者。從他諸佛菩薩善知識邊聞法。即受修行也。及內者。既受他受得內自誦持不令妄失。即是持修行也。依西國。誦法有三種。一大聲。二小聲。三默誦也。得聞者。明聞不但受誦。名為聞慧。但能轉讀眾經。亦名聞慧。此是讀誦修行也。是修智者。以此三種聞慧智通。結為三種修行聞慧智也。此說何義至受持讀誦故。釋上半偈。以也結也。彼修行云何得以下至為得修行故。作問生起以下半偈來答。然後次第解釋也。向說名字及以修行等。牒前生後偈也。第三偈答初偈第二句得何等福德。釋經中挍量經文。此為自淳熟者。此牒前三種修行。明三種聞慧成已自行之德也。餘者化眾生者。明廣為他說成利他之行也。前已明。此何故復重舉來也。將欲以喻挍量故舉。前自行外化持經見性之時得幾許福也。今明見性會無為法身時。得無量無邊功德。不可限量。雖不可限量。且引三時捨恆沙身。比持經功德。猶不及少分。故重來也。以事及事大者。事謂所捨身事也。時謂劫數多也。明於多時中捨無量身故。雲以事及時大也。福中勝福德者。明捨身持經二種福德也。此二種福中。持經之福勝捨身之福劣。故云福中勝福德也。此義云何至廣說法故。上半偈也。得何等福德以下說未問挍量義。以下半偈答次第解釋。然後以經結之。依論可知也。

金剛仙論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