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二

No. 1123-10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出龍藏興字函錄第十十一十二共三品)陳增

唐罽賓國三藏 般若等 譯

觀心品第十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告妙德等五百長者。我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門。而此道場無量無邊人天大眾。皆生渴仰。我今為是啟問如來云何為心。云何為地。惟願世尊。無緣大慈。無礙大悲。為諸眾生。分別演說。未離苦者。令得離苦。未安樂者。令得安樂。未發心者。令得發心。未證果者。令得證果。同於一道。而得涅槃。爾時薄伽梵。以無量劫中。修諸福智。所獲清淨決定勝法。大妙智印。印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一切如來。在修行地。皆曾引導初發信心。以是因緣。十方國土。成正覺者。皆以文殊而為其母。然今汝身。以本願力。現菩薩相。請問如來。不思議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普為分別解說。唯然世尊。我等樂聞。爾時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來最勝住持。平等性智。種種希有微妙功德。已能善獲一切諸佛決定勝法。大乘智印。已善圓證一切如來金剛秘密殊勝妙智。已能安住無礙大悲。自然救攝十方有情。已善圓滿妙觀察智。不觀而觀。不說而說。是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引詣菩提樹。後身菩薩真實導師。此法能雨世出世財。如摩尼寶。滿眾生願。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本源。此法能銷一切眾生諸惡業果。此法能與一切眾生所求願印。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此法能息一切眾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惱眾生而作急難。此法能竭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諸佛因緣種子。此法能與生死長夜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眾而作甲冑。此法即是正勇猛軍戰勝旌旗。此法即是一切諸佛無上法輪。此法即是最勝法幢。此法即是擊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師子王。此法即是大師子吼。此法猶如國大聖王。善能正治。若順王化。獲大安樂。若違王化。尋被誅滅。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譬如萬物。皆從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是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一切凡夫。親近善友。聞心地法。如理觀察。如說修行。自作教佗。讚勵慶慰。如是之人。能斷二障。速圓眾行。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唯將心法為三界主。心法本元。不染塵穢。云何心法。染貪瞋癡。於三世法。誰說為心。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不住。諸法之內。性不可得。諸法之外。相不可得。諸法中間。都不可得。心法本來無有形相。心法本來無有住處。一切如來。尚不見心。何況餘人。得見心法。一切諸法。從妄想生。以何因緣。今者世尊。為大眾說。三界唯心。願佛哀愍。如實解說。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問。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說眾喻。以明其義。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計生。種種心想。受苦樂故。心如水流。念念生滅。於前後世。不暫住故。心如大風。一剎那間。歷方所故。心如燈焰。眾緣和合。而得生故。心如電光。須臾之頃。不久住故。心如虛空。客塵煩惱。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樹。不暫住故。心如畫師。能畫世間種種色故。心如僮僕。為諸煩惱所策役故。心如獨行。無第二故。心如國王。起種種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塵。坌污自身。生雜穢故。心如影像。於無常法。執為常故。心如幻夢。於我法相。執為我故。心如夜叉。能啖種種功德法故。心如青蠅。好穢惡故。心如殺者。能害身故。心如敵對。常伺過故。心如盜賊。竊功德故。心如大鼓。起斗戰故。心如飛蛾。愛燈色故。心如野鹿。逐假聲故。心如群豬。樂雜穢故。心如眾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耽。象牝觸故。善男子。如是所說。心心所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於諸法中。求不可得。去來現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無。常懷染著。從妄緣現。緣無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不一不異。非斷非常。本無生處。亦無滅處。亦非遠離。非不遠離。如是心等。不異無為。無為之體。不異心等。心法之體。本不可說。非心法者。亦不可說。何以故。若無為是心。即名斷見。若離心法。即名常見。永離二相。不著二邊。如是悟者。名見真諦。悟真諦者。名為賢聖。一切賢聖。性本空寂。無為法中。戒無持犯。亦無大小。無有心王。及心所法。無苦無樂。如是法界。自性無垢。無上中下差別之相。何以故。是無為法。性平等故。如眾河水。流入海中。盡同一味。無別相故。此無垢性。非實非虛。此無垢性。是第一義。無盡滅相。體本不生。此無垢性。常住不變。最勝涅槃。我所淨故。此無垢性。遠離一切平等不平等。體無異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一心。修習如是心地觀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三世覺母妙吉祥  請問如來心地法

 我今於此大會眾  開演成佛觀行門

 此法難遇過優曇  一切世間應渴仰

 十方諸佛證大覺  無不從此法修成

 我是無上調御師  轉正法輪周世界

 化度無量諸眾生  當知由悟心地觀

 一切有情聞此法  欣趣菩提得授記

 一切有緣得記人  修此觀門當作佛

 諸佛自受大法樂  住心地觀妙寶宮

 受職菩薩悟無生  觀心地門遍法界

 後身菩薩坐覺樹  入此觀行證菩提

 此法能雨七聖財  滿眾生願摩尼寶

 此法名為佛本母  出生三世三佛身

 此法名為金剛甲  能敵四眾諸魔軍

 此法能作大舟船  令渡中流至寶所

 此法最勝大法鼓  此法高顯大法幢

 此法金剛大法螺  此法照世大法炬

 此法猶如大聖主  賞功罰過順人心

 此法猶如沃潤田  生成長養依時候

 我以眾喻明空義  是知三界唯一心

 心有大力世界生  自在能為變化主

 惡想善心更造集  過現未來生死因

 依止妄業有世間  愛非愛果恆相續

 心如流水不暫住  心如飄風過國土

 亦如猿猴依樹戲  亦如幻事依幻成

 如空飛鳥無所礙  如空聚落人奔走

 如是心法本非有  凡夫執迷謂非無

 若能觀心體性空  惑障不生便解脫

爾時如來。於諸眾生。起大悲心。猶如父母。愛念一子。為滅世間大力邪見。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宣說觀心陀羅尼曰。

唵(一)室佗(二)波羅(二合)底(三)吠憚(四)迦盧弭(五)

爾時如來。說真言已。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如是神咒。具大威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時。舉清淨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左壓右。更相豎握。如縛著形。名金剛縛印。成此印已。習前真言。盈滿一遍。勝於讀習十二部經。所獲功德。無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復退轉。

發菩提心品第十一

爾時薄伽梵。已能善獲一切如來灌頂寶冠。超過三界。已得圓滿陀羅尼自在。已善圓證三摩地自在。妙善成熟一切智智。一切種智。能作有情種種差別。是薄伽梵。為諸眾生。宣說觀心妙門已。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大善男子。我為眾生。已說心地。亦復當說發菩提心大陀羅尼。令諸有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速圓妙果。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說何名發。善哉世尊。願為解說。斷諸疑網。令趣菩提。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諸心法中。起眾邪見。為欲斷除六十二見種種見故。心心所法。我說為空。如是諸見。無依止故。譬如叢林。蒙密茂盛。師子白象。虎狼惡獸。潛住其中。毒發害人。迥絕行跡。時有智者。以火燒林。因林空故。諸大惡獸。無復遺餘。心空見滅。亦復如是。又善男子。以何因緣。立空義耶。為滅煩惱從妄心生。而說是空。善男子。若執空理為究竟有。空性亦空。執空作病。亦應除遣。何以故。若執空義為究竟者。諸法皆無因無果。路伽耶陀。有何差別。善男子。如阿伽陀藥。能療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藥隨病除。無病服藥。藥還成病。善男子。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誰有智者。服藥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見。勝起空見。空治有病。無藥治空。善男子。以是因緣。服於空藥。除邪見已。自覺悟心。能發菩提。此覺悟心。即菩提心。無有二相。善男子。自覺悟心。有四種義。云何為四。謂諸凡夫。有二種心。諸佛菩薩。有二種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識乃至意識。因緣自境。名自悟心。二者。離於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緣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發菩提。善男子。賢聖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觀真實理智。二者。觀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種。名自悟心。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世尊。心無形相。亦無住處。凡夫行者。最初發心。依何等處觀何等相。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觀菩提心相。猶如清淨圓滿月輪。於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轉者。在阿蘭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結前如來金剛縛印。冥目觀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滿月輪。五十由旬。無垢明淨。內外澄澈。最極清涼。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塵翳無染。妄想不生。能令眾生身心清淨。大菩提心。堅固不退。結此手印。持念觀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薩最初發心清淨真言。

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四)陀耶(五)弭

此陀羅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復退轉。去來現在一切菩薩。在於因地。初發心時。悉皆專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圓正覺。善男子。時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動搖。繫心月輪。成熟觀察。是名菩薩觀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觀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惡。及一闡提。如是等罪。盡皆消滅。即獲五種三摩地門。云何謂五。一者剎那三昧。二者微塵三昧。三者白縷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云何名為剎那三昧。謂暫想念滿月而住。譬如獼猴。身有所繫。遠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飢渴。須臾住止。凡夫觀心。亦復如是。暫得三昧。名為剎那。云何名為微塵三昧。謂於三昧。少分相應。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於一時中。得一虛蜜。到於舌根。增勝歡喜。倍生踴躍。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經於長劫。食眾苦味。而今得與甘甜三昧。少分相應。名為微塵。云何名為白縷三昧。謂凡夫人。自無始時。盡未來際。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見一白縷。如是行者。於多生死黑闇夜中。而今方得白淨三昧。名之為縷。云何名為起伏三昧。所謂行者。觀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猶稱低昂。名為起伏。云何名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護。不染諸塵。如人夏中。遠涉沙磧。備受炎毒。其心渴乏。殆無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頓除熱惱。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為安住。入此定已。遠離惑障。發生無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薩功德十地。爾時會中。無量人天。聞此甚深諸菩薩母。不可思議大陀羅尼已。九萬八千諸菩薩等。證歡喜地。無量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成佛品第十二

爾時薄伽梵。能善安住清淨法界。三世平等。無始無終。不動凝然。常無斷盡。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變現神通。化十方土。靡不週遍。是薄伽梵。告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瑜伽行者。觀月輪已。應觀三種大秘密法。云何為三。一者心秘密。二者語秘密。三者身秘密。云何名為心秘密法。瑜伽行者。觀滿月中。出生金色五鈷金剛。光明煥然。猶如鎔金。放於無數大白光明。以是觀察。名心秘密。云何名為語言秘密。

唵(一)地室多(二合)婆爾羅(二合二)

此陀羅尼。具大威力。一切菩薩成佛真言。是故名為語言秘密。云何名為身秘密法。於道場中。端身正念。手結引導無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輪中。善男子。我當為汝。說其印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內。各以左右頭指中指及第四指。緊握拇指。作於手拳。即是堅牢金剛拳印。次不改拳。舒左頭指。直豎虛空。以其左拳著於心上。右拳小指。緊握左拳頭指一節。次以右拳頭指之頭。即指右拳拇指一節。亦著心前。是名引導無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滅無明黑闇大光明印。以結此印加持力故。十方諸佛。摩行者頂。授大菩提勝決定記。是大毗盧遮那如來無量福聚大妙智印。爾時行者。結此印已。即作此觀。一切有情。共結此印。持念真言。十方世界。無三惡道八難苦果。同受第一清淨法樂。我今首上有天寶冠。其天冠中。五佛如來。結跏趺坐。我是毗盧遮那如來。圓滿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如是觀察。名八毗盧遮那如來最勝三昧。譬如有人。悟迦盧微妙觀門。自作是觀。我身即是金翅鳥王。心意語言。亦復如是。以此觀力。能消毒藥。一切惡毒。不能為害。凡夫行者。亦復如是。作降伏坐。身不動搖。手結智印。密念真言。心入此觀。能滅三毒。消除業障。增長福智。世出世願。速得圓滿。八萬四千諸煩惱障。不能現起。恆河沙等所知重障。漸漸消滅。無漏大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現前圓滿。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來出世。過優曇華。假使出世。說是法難。如是心地。三種秘密無上法輪。實能利樂一切眾生。入如來地。及菩薩地。真實正路。若有眾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速證菩提。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習三種秘密成佛妙門。早獲如來功德身者。當著菩薩三十二種大金剛甲。修此妙觀。必證如來清淨法身。云何名為三十二甲。一者。於無量劫。為眾生故。不厭生死。受苦大甲。二者誓度無量有情。乃至螻蟻。不捨大甲。三者。覺悟眾生。生死長夢。安置三種秘密大甲。四者。擁護佛法。於一切時。猶如響應。護法大甲。五者。永滅能起有無二見。一切煩惱。金剛大甲。六者。頭目髓腦。妻子珍寶。有來求者。能捨大甲。七者。家中所受一切樂具。永不貪著。能施大甲。八者。能持菩薩三聚淨戒。及不捨離。頭陀大甲。九者。著忍辱衣。遇諸違緣。毀罵鞭打。不報大甲。十者。教化所有一切緣覺聲聞。令趣一乘。迴心大甲。十一者。譬如大風。晝夜不歇。度諸有情。精進大甲。十二者。身心寂諍。口無過犯。修行解說三昧大甲。十三者。生死涅槃。無有二見。饒益眾生。平等大甲。十四者。無緣大慈。利益群品。恆無厭捨。與樂大甲。十五者。無礙大悲。救攝一切。無有限量。拔苦大甲。十六者。於諸眾生。無有怨結。恆作饒益。大喜大甲。十七者。雖行苦行。不憚劬勞。恆無退轉。大捨大甲。十八者。有苦眾生。來菩薩所。代彼受苦。不厭大甲。十九者。如觀掌中。阿摩勒果。如是能見。解脫大甲。二十者。見五蘊身。如旃陀羅。損害善事。無著大甲。二十一者。見十二入。如空聚落。常懷恐怖。厭捨大甲。二十二者。見十八界。猶如幻化。無有真實。大智大甲。二十三者。見一切法。同於法界。不見眾相。證真大甲。二十四者。掩佗人惡。不藏己過。厭離三界。出世大甲。二十五者。如大醫王。應病與藥。菩薩隨宜。演化大甲。二十六者。見彼三乘。體本不異。究竟迴心。歸一大甲。二十七者。紹三寶種。使不斷絕。轉妙法輪。度人大甲。二十八者。佛於眾生。有大恩德。為報佛恩修道大甲。二十九者。觀一切法。本性空寂。不生不滅。無垢大甲。三十者。悟無生忍。得陀羅尼。樂說辯才。無礙大甲。三十一者。廣化有情。坐菩提樹。令證佛果。一味大甲。三十二者。一剎那心。般若相應。悟三世法。無餘大甲。是名菩薩摩訶薩三十二種金剛大甲。文殊師利菩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被如是金剛甲冑。當勤修習三種秘密。於現世中。具大福智。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爾時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及諸大眾。聞佛所說。三種秘密。心地妙法。及三十二金剛甲冑。一切菩薩所應學處。各脫無價瓔珞寶衣。供養毗盧遮那如來。及十方尊。而讚佛言。善哉善哉。薄伽梵。演說無邊菩薩行願。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捨凡夫身。使入佛地。今者。我等海會大眾。為報佛恩。不惜身命。為諸眾生。遍諸佛土。分別演說此微妙法。受持讀誦。書寫流佈。令不斷絕。惟願如來。遙垂護念。爾時大會聞此妙法。得大饒益。不可稱計。無數菩薩。各得證悟不轉退位。一切人天。皆獲勝利。乃至五趣一切有情。斷諸重障。得無量樂。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十三 持戒之人。單游獨行。無所畏難。持戒之人。命欲終時。其心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人在中。常得長壽。是為得道因緣。乃至得佛。住壽無量。

心地觀經卷一序品。集聲聞菩薩天龍八部。為證信序。世尊入心瓔珞寶莊嚴王定。天雨寶華。地六震動。一切眾生。念報佛恩。來供養佛。佛放金色光。名菩薩遊戲神通。普現三世依正。及現如來行六度種種相貌。會中有菩薩。名師子吼。白眾。謂如來放光。出定當演說心地觀門。及廣重頌。卷二報恩品上。佛為五百長者等。廣說四恩。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卷三報恩品下。佛為智光長者。重頌四恩。卷四厭捨品。佛為智光長者。廣讚出家菩薩。勝於在家。不可為比。何以故。出家菩薩。以正慧力。觀察在家所有種種過失。所謂世間一切舍宅等。然舍宅有二種。一。依報。即屋宇田產等。二。正報。即自他五蘊身。其宅主者。即汝本識。誰有智者。樂有為宅。唯有菩提安樂寶宮。離老病死憂悲苦惱。若有利根。淨信深厚。善男子等。欲度父母妻子眷屬。令入無為甘露宅者。須歸三寶出家。共十二翻長行重頌。廣說舍宅過失。不染世間諸五欲樂。厭離三界生死苦難。得入清涼安樂大城。卷五無垢性品。智光長者。出家已。請問出家菩薩。應云何住。云何修習無垢之業。云何調伏有漏之心。佛答大意。觀苦。空。無常。懺罪。持戒。知足。忍辱。不貪衣服臥具飲食湯藥。讚歎袈裟。有十勝利。乞食有十勝利。恆服棄藥。有十勝利。住阿蘭若。有十勝德。次阿蘭若品。梵語阿蘭若。此雲寂靜處。此品廣讚住寂靜處。能圓滿萬行。卷六離世間品。有菩薩名樂遠離行。承佛威力。普告大眾。分別種種住阿蘭若事。次厭身品。佛為彌勒等。廣說觀身不淨等事。卷七波羅蜜多品。廣說十度。次功德莊嚴品。說種種功德莊嚴法。卷八共四品。前三品。即今所錄。末囑累品。廣讚持經勝妙功德。終也。

 

No. 1123-11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出龍藏則字函) 陳增

宋 西天三藏朝散太夫試鴻臚少卿傳教大師 法天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大眾中。爾時外道有疑欲決。迷大乘行。來至佛所。稽首恭重。合十指掌。問無我義。大丈夫。是一切智。常說此身無我。若身無我。本性亦無。云何說有哀啼戲笑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生。是我所疑。願賜除斷。如來所言。身與本性。有無云何。佛言。外道。諦聽諦受。當為汝說。佛言。身與本性。體本空故。說或有或無。斯成二法。言是有者。斯更虛妄。佛言。當觀全身發甲皮毛。兩手雙足。至於脂筋脾腸骨髓等事。週遍內外。不見本性。外道言。大丈夫。若彼不見本性。以我肉眼。云何能見。或以天眼。而能見乎。佛言。天眼見彼。無色。無相。無住。此見非見。外道言。若如是說。大聖妄語。若彼非者。云何現見有此啼笑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以如是故。何得說無。又說或有或無。斯成二義。又言。大丈夫。若彼有無不得說者。云何說言。彼有所著。彼無所著。又言空者。當何所如。佛言。如是如是。空非所如。體不可得故。外道言。若此者。笑哭嬉戲瞋怒。憎愛兩舌等事。當何所見。佛言。如夢。如幻。如化。如影像相。外道言。云何夢相。云何幻化相。云何影像相。佛言。幻化非相。空非執持。夢本體空。如陽焰故。影像無色。虛假不實。如是所見。乃至一切事。皆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當如是見。復次有二種見。莊嚴真如。彼莊嚴者。此即名我。此即名他。是名人補特伽羅。名人世間思惟。至於資財男女兄弟妻妾等。名心所思惟。莊嚴彼如是法。無自無他。無人無命。無補特伽羅。無有情。無世間。無見者。無資財。無男女。無朋友。無妻妾等。彼一切事。不見自性。云何彼出世間莊嚴果報。善惡生滅。彼真如莊嚴果報。無善無惡。不生不滅。無煩惱。無快樂。而彼諸法。各各如是。又彼世間。及出世間。二種莊嚴。令諸有情。因莊嚴故。而生煩惱。處於輪迴。久久展轉。不知真如。彼知法者。思惟莊嚴。疑此苦受。彼苦受。惡遠離解脫而不見道。愚癡有情。以迷執故。輪轉生死。墮於惡趣。行世間法。不見真如。盡彼輪迴。猶如織網。用線展轉。復去復來。又如日月二種。行往晝夜。隱顯出沒。世間諸行無常。不久破壞。輪轉生死。來往亦然。而真如體。離莊嚴句。又彼天人乾闥婆等。及彼女等。住彼天上。次彼莊嚴果報。墮一切有。復有持明成就夜義。緊那羅。摩睺羅伽。彼以一切莊嚴果報。復墮地獄。惡精進天。以彼神通而作功德。以彼一切莊嚴果報。或墮彼天。又若帝釋。及轉輪王。具最上德。及最上句。以彼一切莊嚴果報。復生旁生。智者於一切時。宜應遠離天上最上大樂。恆觀菩提之心。靈明廓徹。無自性。無??礙。亦無所住。一切皆空。亦復遠離一切戲論外道。菩提心相。不硬不軟。不熱不冷。無觸無執。又菩提心相。非長非短。不圓不方。不肥不瘦。又菩提心相。不白不黑。不赤不黃。非色非相。彼菩提心不作相。非顯耀。無性無纏縛。由如虛空而無色。故菩提心相。而離觀察。外道。而汝不知菩提心相。與般若波羅蜜多而相應故。又菩提心相。自性清淨。無物無喻。不可睹視。是最上句。又菩提心相。非諸物像。無相似者。如水成漚。雖睹非有。如幻化。如陽焰。喻如泥團作諸坯器。眾名雖具。咸成戲論。貪瞋癡等。亦幻化有。一味空故。如電之住。剎那不見。觀於般若波羅蜜多。及作諸善。亦復如是。至於談笑嬉戲。歌舞歡樂。飲食愛慾。一切如夢。有情諸行。畢竟體空。心喻虛空。疑當何立。行般若行。恆若此觀。了一切性。自然解脫。得最上句。諸佛所說無上菩提。由斯生出。當作是觀。作此觀者。得最上涅槃。乃至往昔造作諸過。咸悉除減。生無量德。而於此生。不染諸過。專精觀行。決定成就。若與真如不相應者。應念非真如咒。及金剛鈴真如無生印。而起真如相應之行。決定圓滿如上功德。爾時外道聞是語已。審諦觀察。而彼疑網。皆悉除斷。作是觀已。獲住大乘。瞻奉歡喜。作禮而退。

外道問聖大乘法無我義經(終)

問。既名在家律要。當純集律中之經。何得集此經中二經耶。答。前第一卷。已明頓漸二種歸戒。則自利已周。茲第二卷。將欲受持大乘戒相。當須先發菩提心。以為持戒之體。故律中將受菩薩戒之前。戒師先問言。諸佛子聽。汝是菩薩否。答言。是菩薩。又問。汝發菩提心未。答言。已發菩提心。須知此兩問答。當先識其來源。方令答之真實。不然。依樣畫葫蘆。於問答有何用。欲識菩提心之來源。應先知此二經之義。故直名心地觀經觀心品。發菩提心品。成佛品。聖大乘法無我義經。悟此題名。則二經大旨。已了了矣。又菩提心者。非止一發。惟應數發。令菩提心。相續不斷。當與戒相。同一受持。故先冠於大乘戒之卷首。以便時習也。又律藏中。有自誓受菩提心戒儀一卷。謂西土。普賢瑜伽阿闍黎集。唐特試鴻臚卿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大意與下梵網懺相類。不若心地觀經。及無我義經之切實。故首冠此二經。為發菩提心之本。即大乘戒體也。又此經名聖大乘法無我義者。此無我義。當體即空。所謂今所發覺心。遠離諸性相。蘊處及界等。能取所取執。諸法悉無我。平等如虛空。自心本不生。空性圓寂故。如諸佛菩薩。發大菩提心。我亦如是發。受持菩提戒。此偈文簡義周。包括二經要義。出發菩提心戒儀中。既知戒性。當識戒相。故次之以受戒品箋要。但此品。藏本與箋要。每段節次。雖文義宛然。而鈍根初學。終難記憶。於是儀潤特加標目。使其眉目清楚一觀瞭然。便於記憶而已。故於經前。另行低二格寫。下五戒威儀經標目。例此可知。又此集。便於簡約易持。故但錄受戒品一品。若欲廣知。當自悉優婆塞戒經全部。

 

No. 1123-12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出龍藏定字函)

北涼 天竺三藏 曇無讖 譯

古吳 蕅益沙門 智旭 箋要

古杭 源洪沙門 儀潤 標目

先。啟求聽許

若人欲受優婆塞戒。增長財命。先當諮啟所生父母。父母若聽。次報妻子奴婢僮使。此輩若聽。次白國主。國主聽已。誰有出家發菩提心者。便往其所。頭面作禮。軟言問訊。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薩優婆塞戒。唯願大德。憐愍故聽。

按此經。佛為善生長者而說。故亦名善生經。凡七卷。二十八品。一。集會品。二。發菩提心品。三。悲品。四。解脫品。五。三種菩提品。六。修三十二相業品。七。發願品。八。名義菩薩品。九。義菩薩心堅固品。十。自利利他品。十一。自他莊嚴品。十二。二莊嚴品。十三。攝取品。十四。受戒品。十五。淨戒品。十六。息惡品。十七。供養三寶品。十八。六波羅蜜品。十九。雜品。二十。淨三歸品。二十一。八戒齋品。二十二。五戒品。二十三。尸波羅蜜品。二十四。業品。二十五。羼提品。二十六。毗梨耶品。二十七。禪品。二十八。般若品。今即第十四品。文也。本因善生請問外道禮六方法。佛以六波羅蜜答之。於此品初。復明東方即是父母。南方即是師長。西方即是妻子。北方即善知識。下方即是奴婢。上方即是沙門婆羅門等。若有供養是六方者。是人則得增長財命。能得受持優婆塞戒。

二。問七遮難

是時比邱應作是言。汝父母妻子奴婢國主聽不。若言聽者。復應問言。汝不負佛法僧物。及他物耶。若言不負。復應問言。汝今身中無內外身心病耶。若言無者。復應問言。汝不於比邱比邱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不作盜法人耶(謂盜聽比邱比邱尼戒法)。若言不作。復應問言。汝非二根。壞八戒齋。父母師病。不棄去耶。不殺發菩提心人。盜現前僧物。兩舌。惡口。於母姊妹作非法耶。不於大眾作妄語耶。

問。此優婆塞戒法。似被界內菩薩。何故種種遮難。皆不許受。梵網戒法。是別圓菩薩。何故惟除七逆。餘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豈藏通法門。反難於別圓耶。答。此六重二十八輕律行。別被一種根機。故下文雲。出家菩薩。得畜二種弟子。謂出家弟子。在家弟子。在家菩薩。亦得畜一種弟子。謂在家弟子。既有為師作范之義。殊非泛常優婆塞可比。則遮難安得不嚴。又由界內教法。扶事為急。必事境不虧。然後理諦可發也。若梵網。是界外教。收機則廣。故惟除七遮。餘皆不揀。但所謂解法師語。亦非易易。如經云。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有此信者。方能解法師語。則似易而實難矣。

三。問能受

若言無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何以故。是戒能為沙彌戒。大比邱戒。及菩薩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優婆塞戒。則能獲得如是等戒。無量利益。若有毀破如是戒者。則於無量無邊世中。處三惡道。受大苦惱。汝今欲得無量利益。能至心受不。

受此戒者。亦可出家為沙彌。亦可出家為比丘。亦可進受梵網戒。亦可成無上菩提。譬如本立道生。故得無量利益。若毀破者。罪亦無量也。

四。問能歸三寶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歸佛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自在天等。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若歸僧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邪眾。汝能如是至心歸依於三寶不。

問。菩薩戒經云。菩薩尚聽外道異論。又云。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一分外典。是名不犯。此義云何。又復今時寺院。往往莊飾神像。朝暮禮拜。為有過不。答。聽學外典。為欲降伏外人。非依外典修行也。護伽藍神。理可莊飾。然比邱。沙彌。決定不應禮拜。近時叢林陋習。不足掛齒。但當依律行持。天神自然喜悅。若大自在天。護正法者。優婆塞致禮。亦自不妨。彼亦歸依三寶。不異法門昆仲也。

五。問能施無畏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優婆塞戒。極為甚難。若人歸依於三寶者。是人則為施諸眾生無怖畏已。若人能施無怖畏者。是人則得優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諸眾生無怖畏不。

六。說犯戒過(分二)

先標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人有五事。現在不能增長財命。何等為五。一者樂殺。二者盜。三者邪淫。四者妄語。五者飲酒。

次釋(又分六)

一。殺生過

一切眾生。因殺生故。現在獲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賢聖訶責。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橫罹其殃。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當墮地獄。多受苦惱。飢渴長命。惡色惡力惡名等事。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復受惡色。短命貧窮。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令外一切。五穀果蓏。悉皆減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五穀。黍菽麻麥稻也。果。木實。蓏。草實 問。一人惡業。與天下何干。若是同業相感。何為歸罪一人。若一人惡業如是力強。今作惡者。不可勝數。世界云何安立。答。然旃檀而香味遠聞。動糞廁而臭氣四達。善惡業力。亦復如是。今作惡者雖多。而修善者亦自不少。所以世界苦樂相參。若無惡人因緣力故。應成淨土。若無善人因緣力故。惡道充滿矣。

二。偷盜過

善男子。若人樂偷。是人亦得惡色。惡力。惡名。短命。財物耗減。眷屬分離。他人失物。於己生疑。雖親附人。人不見信。常為賢聖之所訶責。是名現在惡業之果。捨此身已。墮於地獄。受得惡色惡力惡名。飢渴苦惱。壽命長遠。是名後世惡業之果。若得人身。貧於財物。雖得隨失。不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愛念。身常受苦。心懷愁惱。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惡果。殃流萬姓。

三。妄語過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於妄語。是人現得惡口惡色。所言雖實。人不信受。眾皆憎惡。不喜見之。是名現世惡業之報。捨此身已。入於地獄。受大苦楚。飢渴熱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說雖實。人不信受。見者不樂。雖說正法。人不樂聞。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產減少。

四。飲酒過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飲酒者。是人現世。喜失財物。身心多病。常樂斗諍。惡名遠聞。喪失智慧。心無慚愧。得惡色力。常為一切之所訶責。人不樂見。不能修善。是名飲酒現在惡報。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飢渴等。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之報。若得人身。心常狂亂。不能繫念思惟善法。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資產臭爛。

五。邪淫過

善男子。若復有人。樂為邪淫。是人不能護自他身。一切眾生。見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語在先。於一切時。常受苦惱。心常散亂。不能修善。喜失財物。所有妻子。心不戀慕。壽命短促。是名邪淫現在惡果。捨此身已。處在地獄。受惡色力。飢渴長命。無量苦惱。是名後世惡業果報。若得人身。惡色惡口。人不喜見。不能守護妻妾男女。是一惡人因緣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

六。問離四虛

善男子。是六惡法。汝今真實能遠離不。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應作。何等為四。為貪因緣。不應虛妄。為瞋恚癡恐怖因緣。不應虛妄。是四不應法。汝能離不。

貪。恚。怖。癡。四法種子。惟阿羅漢。乃能斷盡。然一受戒。即須折伏令斷。不應以此因緣。而作虛妄事也。

七。問離五游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處所。所不應游。屠兒。淫女。酒肆。國王。旃陀羅捨。如是五處汝能離不。

旃陀羅。此翻屠者。或翻嚴幟。謂惡業自嚴。行時搖鈴持竹。為幖幟故。即今打狗。及劊子手之類。是也。問。屠兒。淫女。酒肆。旃陀羅捨。不游可矣。國王處亦不應游。豈優婆塞。並不許出仕耶。答。菩薩優婆塞戒。既從二十僧中秉受。理應清淨自居。樂道忘勢。何得更游國王。類彼趨炎附勢者耶。古來儒者。亦有不事王侯。高尚其志。如子思孟子段幹薛柳之屬。不一而足。既受菩薩優婆塞戒。自應如是矣。

八。問離五不應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事所不應作。一者。不賣生命。二者。不賣刀劍。三者。不賣毒藥。四者。不沽酒。五者不壓酒。如是五事。汝能離不。

賣生命。則傷慈悲。賣刀劍。毒藥。則近殺業。沽酒。則招呼引召。亂性迷魂。西域壓油。亦多損害蟲命。故均名惡律儀也。此方壓油。不令先出蟲者。無罪。

九。問離三不作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復有三事。所不應為。一者不作羅網。二者不作藍染。三者不作釀皮。如是三事。汝能離不。

西土藍染。亦多殺蟲。名惡律儀。此土不然。亦應無罪也。釀皮者。以硝制皮。然後可用。既傷慈悲。又復臭穢。故不應作。

十。問離二事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復有二事。所不應為。一者。摴蒲圍棋六博。二者。種種歌儛伎樂。如是二事。汝能離不。

此等皆屬無記散亂邪業。妨廢正道。故不應為。

十一。問離四人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種人不應親近。一者棋博。二者飲酒。三者欺誑。四者沽酒。如是四人。汝能離不。

十二。問離放逸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應作。何等放逸。寒時。熱時。饑時。渴時。多食飽時。清旦暮時。懅時(懅。音渠。懼。怯也。又心急也。亦音據。慚懼也)。作時。初欲作時。失時。得時。怖時。喜時。賊難谷貴時。病苦少壯年衰老時。富時。貧時。為命財時。如是時中。不修善法(是名放逸)。汝能離不。

十三。問能作世事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先學世事。既學通達。如法求財。若得財物。應作四分。一分應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屬。二分應作如法販轉。留餘一分。藏積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十四。問離四寄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財物不應寄付四處。一者老人。二者遠處。三者惡人。四者大力。如是四處。不應寄付。汝能離不。

十五。問離四惡

若言能者。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四惡人。常應離之。一者樂說他過。二者樂說邪見。三者口軟心惡。四者少作多說。是四惡人。汝能離不。

問。菩薩應勸化一切惡人。皆令修善。今誡遠離四種惡人。寧不違失菩提心耶。答。久修大士。力堪化人。初心菩薩。應先自護。若不遠離惡友。必至受其熏染。既遠離已。令菩提心修習增長。不患不能化度此輩也。

十六。時僧兩滿

若言能者。應令是人。滿六月日。親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復應至心。觀其身四威儀。若知是人能如教作。過六月已。和合眾僧滿二十人。作白羯磨。

白者。秉白也。羯磨。此翻為業。亦翻所作。亦翻辦事。亦翻作法。謂白眾作法。為其成辦受戒事業也。

問。外道求出家。但制四月共住。沙彌受具戒。止須三師七證。今此善人。欲受優婆塞戒。何故必令滿六月日。觀四威儀。能如教作。方於二十僧中。作白授戒。豈出家尚易。此反難耶。又設有他緣。不滿六月。無二十僧。亦可受否。答。此一種菩薩優婆塞。乃是居士中尊。與比邱內外夾輔。共興佛法者。故授法獨加慎重。他緣既無開聽。恐難輕許。止可授通途五戒。並梵網地持等戒耳(梵網。即流通心地品。地持。即菩薩戒本經)。

十七。正白羯磨

大德僧聽。是某甲。今於僧中。乞受優婆塞戒。滿六月中。淨四威儀。至心受持。淨莊嚴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聽者。僧皆默然。不聽者說。

此正作白羯磨文也。由僧默然。即是共許彼人作優婆塞。從此便得為優婆塞。故云成辦事業也。

十八。勸持受歸

僧若聽者。智者復應作如是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僧已和合。聽汝持作優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根本。若有成就如是戒者。當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終當墮三惡道中。善男子。優婆塞戒。不可思議。何以故。受是戒已。雖受五欲。而能不障須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為不可思議。汝能憐愍諸眾生故。受是戒不。若言能受。爾時智者。次應為說三歸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受三歸已。名優婆塞。

問。雖受五欲。不障聖果。與惡邪見中。所謂淫不障道何異。答。佛為出家人制斷淫慾。彼乃妄雲淫不障道。故名惡邪見也。今佛為在家人。但制邪淫。不制非時食。殘宿食等。然苟依戒行持。遵修念處。便得證於初二三果。故云雖受五欲。而能不障初果等也。然彼設證阿那含果。則正淫亦必永斷。豈淫不障道之邪說哉。問。優婆塞何故不證第四阿羅漢果。答。由尚居家。未斷殘宿食故。不成應供德故。問。沙彌亦無殘宿食戒。何故得證四果。答。沙彌雖未受殘宿戒。而住僧伽藍內。即可斷殘宿食。故亦得證四果。證四果已。無漏戒與律儀戒共發。即得名比邱也。問。斷邪。已受三歸。尋常五戒。亦受三歸。今既滿六月後。二十僧中作白羯磨。何須又受三歸。答。三歸是一切戒之本源。故一切戒並由三歸而得。但由期心各別。故令所發無作。亦各不同。今正依此三歸。得名菩薩優婆塞也。

十九。問定所持

爾時智者。復應語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如來正覺說優婆塞。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無分。或有多分。或有滿分。若優婆塞受三歸已。不受五戒。是名優婆塞。(但三歸菩薩優婆塞也)若受三歸。受持一戒。是名一分(一分戒菩薩優婆塞)。受三歸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少分戒菩薩優婆塞也。更有受三戒者。名半分菩薩優婆塞。前標半分。今不重出。但淨身三。故僅名半也)若受三歸。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無分(受一戒而破。亦名無分。受三戒四戒五戒。而破一戒。亦名無分。此略不說。可以例知)。若受三歸。受持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歸。受持五戒。是名滿分。汝今欲作一分優婆塞。作滿分耶。若隨意說。爾時智者。當隨意授。

問。菩薩優婆塞戒。云何得有一分乃至滿分不同。既有一分乃至滿分不同。云何授已。復說六重二十八輕戒法。答。此義今當辨。佛之正法。重在責實。不重虛名。以其雖是在家。能發無上大菩提心。滿六月中。淨四威儀。悅可僧意。故於二十僧中。作白羯磨。受三歸依。爾時即名為菩薩優婆塞。縱令不受五戒。亦必於此六重二十八輕。應學應持。但五種淨戒。位粗實細。似易實難。故教令諦審思維。寧可少受多持。不可多受少持。不受則已。受則必持。持則必當充類至義之盡。極其精細。方得名為一分優婆塞等。當知始從不受五戒優婆塞。一分優婆塞。乃至滿分優婆塞。總當學持六重二十八輕戒法。縱使六重二十八輕。悉皆無犯。僅稱滿分。乃至一分。以一分戒。求其微細無缺。亦甚不易故也。故一一戒。並攝六重二十八輕。一一戒。並能克證初二三果。乃至遠階無上菩提。惟佛方能圓滿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飲功德。惟佛方名究竟一切。究竟二分。乃至究竟滿分戒耳。縱令此生未即證果。而但三歸。定生人道。一分戒。定生四王天。二分戒。定生忉利天。三分戒。定生夜摩天。四分戒。定生兜率天。滿分戒。定生化樂他化等天。若以此但三歸。及一分戒等。迴向淨土。定生極樂世界。隨功力之淺深。分蓮華之九品。約因辨果。分毫不濫。不啻如鏡寫形也。願受持者。圖此實益。勿掛虛名。

二十。正授六重

既授戒已。復作是言。優婆塞者。有六重法。

謂從但三歸優婆塞。乃至滿分。皆有此六重法也。

二十一。分列輕戒

第一不殺生

善男子。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雖為身命。舉重以況輕也。為身命尚不應殺。況餘事耶。乃至蟻子。舉輕以況重也。蟻子至微。尚不應為身命殺。況他物乎。若准五戒相經。則殺人犯不可悔。即失優婆塞戒。殺非人犯中可悔。殺畜生犯下可悔。不名失戒。悔則犯戒罪滅。性罪不滅。不悔則雖犯小罪。亦墮三塗。細玩今文。似殺蟻子。亦即失戒。應更分別。若但受三歸。或受盜等一分二分戒者。宜依五戒相經。結判輕重。若正受此一分殺戒。或兼餘分。或受滿分者。則依此經結判也。暖法者。內凡四善根之初位。從四念處觀。發得相似智慧。得善有漏五陰。伏見思惑。如鑽火先覺暖相。故名暖位。依於淨戒。而修念處。由四正勤。修如意足。方得暖法。乃至世第一法。而階無漏。若破淨戒。一切念處慧等。悉不成就。如樹無根。不發芽莖。如屋無基。不立堂構也。所受無作戒品清淨道器。今已毀壞。故名破戒。譬如死尸。無復香氣。故名為臭。墮在下賤種姓。故名為旃陀羅。遠清淨道。故名為垢。難得解脫。故名為結 問。倘能無覆藏心。誠懇發露。通懺悔否。若通懺悔。法式云何。答。本經無懺悔法。設欲懺悔。須依梵網。或依方等。及觀虛空藏。占察經等。諸大乘法。隨用一法。畢志行持。心極殷重。事極懇到。乃克有濟。殊非可草率也。下五例知。

第二不偷盜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盜。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不受此一分戒者。五錢為不可悔。四錢以下為中可悔。一錢為下可悔。受此一分戒者。一錢亦不可悔。餘如上文例知。

第三不虛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三重。

此戒受與不受。其罪是均。或不受者。為身命故。萬不得已。而偶虛說。猶為中可悔也。

第四不邪淫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此戒受與不受。罪亦是均。或不受者。為身命故。惡女以死相逼。而強從之。猶為中可悔也。

第五不說四眾過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罪過。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口宣人過。如吐蛆蟲。已是惡口兩舌之業。況宣如來四眾弟子過罪。豈非惡口之最重者。不論實與不實。但令陷沒治罰心說。必皆失戒。若獎勸心。及僧差說過。併名非犯。若有瞋心。亦犯輕垢也。

第六不酤酒(上分重戒竟)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六重。

問。酤酒一事。資生之業。不貪不飲。何故反重。若貪飲酒。斷智慧種。為愚癡人。何故反輕。答。飲酒但自迷惑。酤酒迷惑一切。是故罪重。資生自有正業。所謂商估。如法求利。不應作此惡律儀也。無論但三歸依。一分滿分。犯此皆失菩薩優婆塞戒。

二十二。結重起輕

善男子。若受如是優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毀犯。則能獲得如是戒果。善男子。優婆塞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其香微妙。熏無不遍。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上族種姓大寂靜處。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髮是心。尚得如是無量利益。況復一心受持不毀。

此結嘆受持功德也。瓔珞莊嚴。對破戒而言之。破戒則無慚愧。如裸露故。妙香遍熏。對臭言之。遮不善法。乃至上族種姓。對旃陀羅言之。旃陀羅名惡律儀。罪業之藏。下賤種姓。今受戒。則任運止惡行善。出生無上菩提妙寶。堪紹諸佛種姓也。大寂靜處。對垢言之。是甘露味。對結言之。生善法地。總嘆戒為平地也。又瓔珞莊嚴。是樂德。香遮不善。是淨德。上族寂靜。是我德。甘露不死。是常德。初發菩提受戒之時。便得如是四德無作戒體。念念受持。則念念具足四德利益△(上說六重戒竟下說二十八輕)。

二十三。分列輕戒

第一不能供養父母師長

善男子。如佛說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養父母師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此下二十八種失意之罪。亦名違無作罪。亦名不淨有作。倘一犯之。即應懺悔。若不懺悔。皆能墮落三塗。不論但三歸菩薩優婆塞。一分乃至滿分。無不爾也。世人雖不歸依三寶為優婆塞。亦須供養父母師長。若不供養。亦必有罪。況為菩薩優婆塞耶。言失意者。謂失菩提正意念。亦失世間善意念也。言不起者。改過自新。名之為起。起則不致墮落。不起則當墮落也。言不淨有作者。善惡皆論無作有作。今是有作惡。故名不淨有作也。未受戒前。未得無作戒體。則善名有作。已受戒後。已得無作戒體。雖犯失意之罪。僅名有作不淨。以例未受惡戒。未發無作惡律儀時。則惡名有作。已受惡戒。已發無作。雖或有時遇生不殺。遇物不盜等。僅名有作善也。夫初受戒時。即發無作妙戒。所有功德。念念無量。故於二十八種失意之罪。雖或偶犯。但違無作。名為有作。如人偶病。服藥則痊。惟不服藥。則能致重。或復致死。倘不受戒。縱發菩提。如中陰未曾受身。依何行菩提道。紹佛種姓也哉。

第二。耽樂飲酒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耽樂飲酒。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隨落。不淨有作。

滿分菩薩。一滴入口。亦失意罪。四分以下。耽樂方成失意罪也。以酒為藥。以酒塗瘡。併名非犯。

第三。恶心不能瞻視病苦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恶心。故得罪。有慈心而力不逮者。非犯。

第四。有乞者不與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丐(音蓋乞取也行請也)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所乞非宜。或自實缺乏此物。無以應之。非犯。

第五。見四眾不能迎拜問訊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見比邱。比邱尼。長老先宿。優婆塞。優婆夷等。不起承迎禮拜問訊。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或有重病。或在說法眾中。或坐禪入定。非犯。

第六。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有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毀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勝彼。彼不如我。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見他毀戒。應生大悲。又應自省。何可生憍慢耶。

第七。月六齋不加受八戒。供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養三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不敬好時。則善法衰損。故有罪也。重病非犯。

第八。不往聽法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講法處。不能往聽。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或自修勝業。或有重病。或彼顛倒說法。不往非犯。

第九。受僧用物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此雲四方僧物。亦翻別房施)臥具。床坐。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落墮。不淨有作。

未入僧數。故不應受也。或於寺中暫用。非犯。

第十。飲有蟲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蟲。故便飲之。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疑則應諦視。應用漉囊。或諦視無蟲。方可飲用。

十一。險難獨行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險難之處。無伴獨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冒難遊行。非明哲保身之道也。或先無險難。至中道時。忽有險難。非犯。或有伴同行。伴忽命過。非犯。或為佛法。或為父母師長。不避險阻。非犯。

十二。獨宿尼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獨宿尼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防過遠嫌也。設有不得已事。須得好伴同宿。非犯。

十三。為財打人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奴婢僮僕。以德化之。恩而有威。何須打罵。縱彼無道。亦應依法折伏。不宜輒自動身發口也。

十四。殘食施僧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殘食。施於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乞士資身。雖無揀擇。善信設供。理應精虔。若以殘食。施於四眾。則輕慢良田。自招不如意報也。

十五。畜貓狸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畜貓狸。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傷害鼠類。違於慈悲。雖不失戒。性罪不輕。

十六。畜牛羊等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畜養象。馬。牛。羊。駝。驢。一切畜獸。不作淨施。求受戒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問。比邱乞食四方。故不可畜奴婢畜生。今優婆塞未離家業。如何不許畜象馬等。又淨施之法。當如何作。答。此菩薩優婆塞。雖尚居家。已作人天標榜。故一切畜生。皆須淨施。淨施之法。經未申明。然以理揆之。應同比邱淨施財寶。雖不畜持。仍得作法受用(謂以象馬等物。皆作委寄親友之心。代彼看養騎用)。

十七。不儲畜三衣缽杖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畜僧伽梨衣缽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僧伽梨。此翻重複衣。亦翻大衣 問。既許儲畜。亦許著用否。若許著用。與比邱何別。或衣制不同。當云何造。或著時有別。復在何時。答。三衣缽杖。本是出家器具。此經但說儲畜。不說著用。惟方等陀羅尼經。制在家二眾。入壇行道。應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不同割截。入壇時著。則非一切時矣。

十八。田須淨水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或求無蟲淨水。或求陸種。不須用水。皆不損生也。

十九。物價令平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趣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非時處欲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雖是自己妻妾。不得非處非時也。除臥室中。名為非處。或於日中。或產前產後。皆名非時。

二十一。偷官稅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據五戒相經。違稅五錢。犯不可悔。此云爾者。或是尋常市中賣物。不同偷度關津。或雖為菩薩優婆塞。未受此一分戒。故稍輕耳。

二十二。犯國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入國問禁。世法尚然。況佛弟子。何得不自慎耶。

二十三。新食不供養三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蓏菜茹(音如。茅根也。又乾菜也)。不先奉獻供養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四。不聽僧止作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聽說法讚歎。輒自作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給孤長者。每為新學比邱。教讀說法。然必先禮比邱足已。然後授法。不以師禮自居。又是僧聽教授。方敢為之。不敢輒自作也。

二十五。不路讓僧前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比邱。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二十六。僧食不公分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師與眾僧。本應平等。偏好偏多。是陷師於不義也。

二十七。養蠶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養蠶。是殺方便。故結輕。若煮繭害命。則結重矣。

二十八。路遇病不能視囑(上分輕戒竟)

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往瞻視。為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有暇。則應往瞻視。無暇。則應作方便。或付囑已。然後可去。若置之度外。則失慈悲。故得罪也。不犯者。或自有病。或無力。或彼自有力。有瞻病人。

二十四。勸讚善持

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

分陀利。此翻白蓮華。出污泥而不染。故以為喻也。戒德遠熏。故為微妙上香。能契實相因果。故為清淨蓮華。自利利他。故為真實珍寶。雄猛威力。能勝煩惱。故名丈夫之人。

二十五。結讚甚難

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邱(二百五十戒。皆是摩訶衍)。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始從但三歸。乃至滿分戒。各當持此六重二十八輕)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今時欲求如法比邱僧二十人。殆不易得。則此優婆塞戒。殆未可受。姑略釋之。以顯正法。或肯如說行持。亦即分陀利華矣。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箋要(畢)

附優婆塞戒經中前後摘要

發菩提心有五事。一者親近善友。二者斷瞋恚心。三者隨師教誨。四者生憐愍心。五者勤修精進。復有五事。一者不見他過。二者雖見他過。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見他善業。不生妒心。五者觀諸眾生。如一子想 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 夫菩提者。有四種子。一者不貪財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憐愍眾生 具足三事。則得名為法財長者。一者心不甘樂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貪著生死之樂。三者常樂供養佛法僧寶。復有三事。一者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無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時。不生憍慢。復有三事。一者多聞無厭。二者能忍諸惡。三者教他修忍。復有三事。一者自省己過。二者善覆他罪。三者樂修慈心。復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攝攝取眾生(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三者口言柔軟不粗 我於往昔。為四事故。捨離身命。一者為破眾生諸煩惱故。二者為令眾生受安樂故。三者為自除壞貪著身故。四者為報父母生養恩故 不清淨說法有五事。一。為利故說。二。為報而說。三。為勝他說。四。為世報說。五。疑說。清淨說法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後為說。二。為增長三寶故說。三。斷自他煩惱故說。四。為分別邪正故說。五。為聽者得最勝故說 菩薩若欲為眾生說法界深義。先當為說世間之法。然後乃說甚深法界。何以故。為易化故。 乃至小罪。雖為身命。尚不毀犯。是故名為戒波羅蜜 如人重病。要須眾藥和合治之。若少一種。則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具諸惡故。要須眾戒。然後治之。若少一戒。則不能治。

已錄受戒品箋要竟。次當略序五戒威儀經大義。按威儀經。系西土聖賢所集。應入論藏。今亦稱經者。稟佛制故。經內言戒。本應稱律。今雲威儀者。前有六重二十八輕。及梵網菩薩戒故。此但專為在家應止持故也。此經前半為菩薩優婆塞放逸戒威儀。後半為離欲戒威儀。要而言之。發菩提心為本。若不發菩提心。縱能嚴持淨戒。止名俗戒。此中雲捨菩薩願。即為失戒。故此威儀戒法。當與心地觀經合持。則一切戒法清淨矣。開首偈。讚佛法僧。凡從佛教集述。例多如此。正文開章。用諸大德三字。此即稱呼諸閱讀此經。及受持此戒法者。推本諸佛菩薩。言此戒非自造。亦非一佛一菩薩之教如此。故云我今欲說三世諸佛菩薩。成就利益一切眾生功德戒。此中先說四波羅彞者。以是極重垢罪故。先總說之。明蕅益師云。梵網具明十重。今秪列後四者。凡有三義。一者。殺盜淫妄。名為根本戒法。無論在家出家。欲受菩薩戒者。必已先受五戒十戒具足戒等。何勞更宣。今但申明上宏下化增上律儀而已。二者。根本戒法。七眾設犯。不通懺悔。縱令大乘許其懺悔。須見好相。今此四戒。若軟中品纏犯。止許懺除。上品纏犯。猶容重受。故不可以根本四戒相濫同也。三者。菩薩之行。或順或逆。方便甚多。故殺盜淫妄。容有開遮。惟此四戒。於一一方所。一一趣中。悉不得犯。故獨明之。下四十戒輕重開遮。經文自明。不須註釋。又威儀經。康熙癸丑年。潞河居士雷湛雨。有註釋七卷行世。惜其文字。訛舛甚多。有誤後學。須依藏本為正。不可不悉也。

 

No. 1123-13 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出龍藏言字函)

劉宋罽賓三藏法師 求那跋摩 譯

古杭  源洪沙門 儀潤 標目

歸讚三寶分第一(此經西土聖賢所集。故先皈讚三寶。以求加被)

 佛者眾聖尊  神通應自在  隨類處身形

 音聲亦復爾  見聞獲安隱  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歸命  願普如世尊  甚深菩薩戒

 功德難思議  受者獲安隱  福慧日夜生

 諸佛常護念  萬行漸滿盈  六度四等意

 普度諸群盲  手足初莫犯  節言順所行

 常樂在定意  是名真比邱  質直離諂曲

 常與賢聖俱  愛眾猶養己  是名真菩薩

戒四棄法分第二(梵語波羅彞。此土翻棄。謂犯此四事。當棄佛法外也)

諸大德。一心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欲說三世諸佛菩薩。成就利益一切眾生功德戒。如是住菩薩戒者。有四波羅彞法。何等為四。若菩薩為利養故。自讚毀他。是名菩薩波羅彞。若菩薩。多饒財物。貧苦之人。來從乞索。菩薩慳貪。無有慈心。乃至不施一錢之物。有求法者。乃至不為說於一偈。是名菩薩波羅彞。若菩薩。瞋於前人。惡言罵辱。加以手打。及以杖石。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菩薩猶瞋。憤結不解。是名菩薩波羅彞。若菩薩。自謗菩薩法藏。若見人謗。善可其言。既自不信。反助他言。若心自解。或從他受。是名菩薩波羅彞。如是菩薩四波羅彞。菩薩於中。不應犯一。何況具犯。若有犯者。不名菩薩。現身不能莊嚴菩提。又復不能令心寂靜。是似菩薩。非實菩薩。犯有三種。有軟中上。若軟中心犯。是不名失。若是增上心犯。是名為失。何者是上。若犯上四。數數樂犯。心無慚恥。不自悔責。是名上犯。菩薩雖犯於上四事。不即永失。如比邱犯四。即為永棄。菩薩不爾。何以故。比邱犯四。更無受路。菩薩雖犯。脫可更受。是故不同。略有二事。失菩薩戒。一。捨菩提願。二。增上恶心。除是二事。若捨此身。戒終不失。從是以後。生生之處。常有此戒。若不憶念。更遇善友而更受者。不名新得。如是菩薩戒者。應當識知犯不犯事。輕重之相。軟中上異。

輕重開遮分第三(內有四十)

一。供養三寶

如是住菩薩戒者。日應供養諸佛。若塔若像。次供養法。若行法人。及菩薩藏大乘經典。供養眾僧。及十方土。住於大地諸菩薩等。於日夜中。供養三寶。隨其力能。乃至一念一禮。一四句誦。信心供養。勿令有廢。若不恭敬。慢惰心者。犯重垢罪。若忘誤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有淨心。逮菩薩地。如須陀洹。得不壞淨心。常能供養三寶不絕。是名不犯。

二。除貪知足

菩薩不知厭足。貪著利養。不制心者。犯重垢罪。不犯者。雖貪利養。常生悔心。我當精進。斷除是意。極自製御。貪心猶起。若取小利。助斷大貪。是名不犯。

三。恭敬尊長

菩薩見上座尊長。耆年宿德。同師同學。生憍慢心。及瞋恶心。不起承迎禮拜避坐。設有言語餘談不聽。若有所問。不如實答者。犯重垢罪。若無慢瞋恚癡之意。直以懶惰。無記。散心。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時睡眠。若聽法說法。若先共他人語。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

四。隨請受施

菩薩檀越來請。若於自捨。若僧寺內。給施所須。菩薩憍慢。瞋恚輕賤。不往受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往。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狂。若遠。若道險難。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失受請。若為修善。若聽未聞。若知請主欲相惱故。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

五。取物轉施

菩薩從他人邊。得金銀琉璃。種種雜寶。所須之物。及地中伏藏。無主財物。皆應取之。念當轉施。若恶心瞋故不取者。犯重垢罪。若作是心。我不與人而作因緣。若懶惰心。犯輕垢罪。不犯者。若是狂心。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知受已。必生愛著。若知施已生悔。若知施主。施故發狂。若慮施主。施已窮苦。若知施物。三寶所有。若知施物。劫盜所得。若知受已。多得苦惱。所謂王難賊盜死亡系閉。惡聲流佈。擯令出境界。是名不犯。

六。隨宜說法

菩薩他來求法。以瞋恶心。憎嫉他故。不與說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與說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外道求法。慮還譏刺。若病若狂。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知前人不解其義。若前人不敬。不如法事。若前人鈍根。不解深法。恐生邪見。若知聞已。破失本心。壞滅正法。若知聞已。必向非器宣說其事。是名不犯。

七。悲心教誡

菩薩見惡眾生。犯戒毀禁。作眾罪行。菩薩自知能化為善。若恶心瞋心。捨不教者。犯重垢罪。何以故。菩薩不於身口意淨持戒人邊。起於悲心。若見惡人犯戒毀禁。作眾罪行。極生悲心。是故有犯。不犯者。若狂。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

八。權受利人

菩薩如佛所制波羅提木叉。及結毗尼。欲使不信者信。已信者增。此聲聞戒。及菩薩戒。等無有異。何以故。聲聞之人。順常自為。猶欲學令不信者信。信者增。何況菩薩所修學常為眾生。豈不能爾。是故名同不犯。如佛所制。聲聞之人應少欲。作少因緣事。菩薩不爾。何以故。順求自利。不為他人。是聲聞好。菩薩若爾。則不名菩薩。為他人故。所可受衣。乃至百千。從非親裡婆羅門居士。盡力所求。如衣缽亦如是。為他人故。及應乞縷。教織師織。畜憍奢耶衣。受取金銀。乃至百千。如是之事。與聲聞異。若菩薩本為眾生。而瞋恶心。少作。少因緣事。放捨眾生。獨居其所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少欲少事。居其所者。犯輕垢罪。

九。戒息五事

菩薩有五非法。一諂。二華。三相。四以利求利。五邪命。有此五事。以不為愧。不制不息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覺是非法。常欲制之。是名不犯。

十。威儀自重

菩薩戲笑散亂。高聲唱說。作非威儀。令他人笑。為眾所輕者。犯重垢罪。若是宿習。忘誤作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覺是非法。常欲制之。若外人瞋恚。欲調伏故。若人苦惱。為令懌故。若欲攝取戲笑故。若二人共諍。為和合故。是名不犯。

十一。語須決定

菩薩如是見。如是語。菩薩不應樂於涅槃。不應背涅槃。不應畏煩惱。不應滅煩惱。何以故。菩薩三阿僧祗往來生死故。如是語者。犯重垢罪。何以故。如菩薩樂於涅槃。畏於煩惱。比於聲聞。千萬倍不可為喻。何以故。聲聞之人。順自為己。菩薩常為一切眾生故。菩薩雖處有漏。於滅煩惱而得自在。過於羅漢處無漏者上。

十二。自護身口

若菩薩起身口業。應自防護。莫使他人慢墮罪。若故不自護。使他墮罪者。犯重垢罪。若不作意自護。放散所作。生他罪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外道。若隨出家。如法所作。若值多瞋惡人。是名不犯。

十三。隨權行杖

菩薩見前眾生。須加杖痛。然後有利。自護不治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利少苦多。是名不犯。

十四。戒報仇

菩薩以罵報罵。以瞋報瞋。以打報打。以牽挽者。犯重垢罪。

十五。斗即懺悔

菩薩與他共鬥。及共相嫌。恶心瞋心。若憍慢心。不如法悔者。犯重垢罪。若懶惰放逸。一不求悔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彼外道要作非法。若彼喜鬥。怨更增上。若知彼人終不受悔。若向彼悔。起彼重慢。是名不犯。

十六。允受彼悔

菩薩共他嫌恨。他如法求悔。菩薩恶心不受。為惱他者。犯重垢罪。若無瞋心不受他悔。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惡非法。是名不犯。

十七。修忍不瞋

菩薩瞋他受者。瞋事不休息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常制之。瞋心猶起。是名不犯。

十八。權畜徒眾

菩薩受畜徒眾。但為給事。及與衣食。是名不犯。

十九。勤護齋戒

菩薩起懶惰意。樂於非時食。貪著睡眠。若倚若臥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犯。無巧便。若道路行極。若常制之。是名不犯。

二十。不說世樂

菩薩以染著心。談說世樂事者。犯重垢罪。若忘誤說。犯輕垢罪。不犯者。若有人問。正心少說。若談異聞。若談論法事。是名不犯。

二十一。為法謙求

菩薩樂欲坐禪。知他有法。以瞋慢心。不能下意從他求受法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求受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無巧便。若知彼人不順法教。若自有巧便多聞。攝其心者。是名不犯。

二十二。勤觀對治

菩薩起欲界欲。不觀對治。疾除滅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勤欲滅。欲心猶起。是名不犯。如欲。餘蓋亦爾。

二十三。不著禪定

若菩薩貪味於禪。著功德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常欲捨著。著心猶起。是名不犯。

二十四。不輕二乘

菩薩如是見。如是語。菩薩不應聽受誦學聲聞法藏。菩薩之人。用學是為。作是語者。犯重垢罪。何以故。菩薩於外道經書。尚應當學。何況佛語。不犯者為欲調伏聲聞入大乘故。是名不犯。

二十五。不學二乘

菩薩法藏。一向捨置。貪學讀誦聲聞經者。犯輕垢罪。

二十六。不習外典

菩薩有佛經藏。不能勤學。乃更勤學外道俗典。犯重垢罪。不犯者。若極根利。一聞能持。同佛語者。取用助化。以彼妙辭。助明佛法。於佛法。於佛經義。意不傾動。是名不犯。菩薩欲學外道經典。應如上學。若於中受。樂生著心。不如服苦藥者。犯重垢罪。

二十七。不謗深義

菩薩若聞菩薩法藏。甚深秘密第一實義。不思議事。純是諸佛菩薩境界。於此義中。生誣謗心。言此義無益。非佛所說。不能佑利一切眾生。作是謗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思惟定義。若方便說。菩薩聞於甚深義時。若不生信。以不諂心。為生信故。應作是念。我不應爾。我如盲者。無有慧眼。佛口所說。我云何謗。如是菩薩自責由癡。是佛境界。非我所及。若能如是。是為正行。若意不解。不生誹謗。是名不犯。

二十八。不毀他人

菩薩為飲食故。以瞋恶心。自讚毀他。犯重垢罪。不犯者。若為伏外道。若伏憍慢。增長佛法。若為不信者信。已信者增。是名不犯。

二十九。隨宜聽法

菩薩有說法家。若說毗尼處。大法會處。瞋嫉慢心。不往聽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往聽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不聞。又無人喚。若病。若無巧便。若知彼說法。不順義理。若知說者於己有難。若知彼說更無異聞。若得總持。自多聞。若勤修善根。是名不犯。

三十。任倩共作

菩薩有人來倩。我有事緣。當為營辦。所謂共去共還。營佐眾事。有所營了。守護財物。和合斗訟。經辦飲食。修福德業。若一二事。不為作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為。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病。若無巧便。若自有事。若彼能辦。若不相倩。若無益事。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無他倩。若報他作。勤修善根。若自闇鈍。恐失業次。若有僧限。護多人意。是名不犯。

三十一。慈心瞻病

若菩薩。見病眾生。以恶心瞋心。不贍養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養。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有病。若無巧便。若倩他看。若彼病者。自有眷屬。若知病者。能自經給。若久病。若人猶能起止。若欲勤修增上善根。若極自闇鈍。恐失黨次。若失看病。如病。餘貧窮苦惱。亦復如是。是名不犯。

三十二。隨宜教示

菩薩。見前眾生。應有利宜。無有方便而能發起。菩薩恶心瞋心。不教示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教。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無方便。若使他教。若彼自有善知識。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示彼方便。更瞋反戾。無有敬愛心。強得自用。是名不犯。

三十三。念報施恩

菩薩。眾生給施所須。應念其恩。若恶心瞋心。不念恩報恩者。犯重垢罪。若懶惰不報。犯輕垢罪。不犯者。若自無力。若無巧便。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慾念報。施主不受。是名不犯。

三十四。慰喻亡失

菩薩。見人親裡死亡。若亡失財物。種種憂苦。若恶心瞋心。不往慰喻者。犯重垢罪。不犯者。如前倩菩薩中說。

三十五。索物須與

菩薩。有人從索飲食所須。不與者。犯重垢罪。不犯者。若自無物。若索不淨物。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王所制。若護僧限。是名不犯。

三十六。誨給弟子

菩薩。弟子應隨時教誨。若弟子有乏。應從篤信人邊勸索供給。若恶心瞋心。不教誨。不供給者。犯重垢罪。若懶惰心。不教供給。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護僧限。若病。若無巧便。若倩人教。若弟子福德能致供養。若弟子本是外道。無好善心。是名不犯。

三十七。慈心護他

菩薩。以瞋心恶心。不護他意者。犯重垢罪。若懶惰放逸。不護他意。犯輕垢罪。不犯者。若非法事。若病。若有僧限。護多人意。若外道。若為調伏滅惡增善。是名不犯。

三十八。讚揚他善

菩薩。見他德行。不能稱讚。以恶心瞋心隱藏他善者。犯重垢罪。若懶惰放逸。不稱他善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知彼人不樂讚歎。若病。若無巧便。若為調伏滅惡增善。若護僧限。若知聞讚更生憍慢。若彼無實德。若言似善。實無善義。若為外道。若讚時未到。是名不犯。

三十九。如法治眾

菩薩。為多人頭首。見諸眷屬。不如法事。應呵應擯。若瞋心恶心。捨不呵治者。犯重垢罪。若懶惰放逸。不教呵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知彼人惡性健瞋。不受教呵。若待時教呵。若畏破僧。若知彼質直。宿習少羞。喜數犯悔。是名不犯。

四十。隨機應現

菩薩。有神通變化。應為眾生。隨時變現。或方便恐怖。令生信心。若畏信施。不現變化者。犯輕垢罪。不犯者。若人深著惡法邪見。若是外道。若罵賢聖。若著邪見。若狂苦痛。是名不犯。

持戒獲益分第四

菩薩戒聚成就。具足無量妙果。以是戒聚因緣力故。具足尸波羅蜜。受者雖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得具足五事功德。一者。常為諸佛菩薩所護念。二者。受常淨樂。三者。臨終無悔。四者。捨身得生諸佛世界。五者。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受持菩薩戒者。不自為身。唯為利他。及莊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戒。悉是過去未來現在。恆河沙等諸佛菩薩之所成就。乃至十方諸佛菩薩。亦復如是。菩薩弘慈。普恩及六道眾生。三塗八難苦惱。十方無不蒙益。

 功德不可計  福慧如虛空  略說其要竟

 歡喜禮奉行  普發菩提心  福慧命得成

 慈悲男女長  喜捨次第生  一切成佛道

 永盡無有餘  十方同其願  巍巍無極尊

無師自受分第五

欲為菩薩優婆塞。放逸五戒威儀者。若無師從受處。爾時受者若無師。應向佛像前。自誓受菩薩優婆塞威儀。應如是作禮。偏袒右肩。胡跪合掌。應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住大地諸菩薩等。今於諸佛前。欲受一切戒。學一切菩薩戒。優婆塞五戒威儀。攝一切善法菩薩戒。為利眾生戒。是戒。過去諸菩薩已學。未來諸菩薩當學。現在諸菩薩今學。我亦如是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竟。其餘諸事。應如前廣說。

具五遠離分第六

離欲優婆塞。具行五戒。遠離身四惡。一者殺。二者盜。三者淫。四者飲酒。遠離口五惡。一者妄語。二者惡口。三者兩舌。四者無義語。五者綺語。遠離五邪命。一者賣肉。二者沽酒。三者賣毒。四者賣眾生。五者賣兵仗。遠離嚴飾五事。一者香。二者華。三者瓔珞。四者香油塗身。五者香薰衣。遠離放逸五事。一者歌。二者舞。三者作樂。四者嚴飾樂器。五者不往觀聽。此五戒。隨力所堪。若能終身具持五為上。若不能。隨持多少年月日夜。乃至須臾。亦得暫持。不但如持全。念佛臨涅槃。敕四大聲聞。及六應真。吾滅度後。如是真法之中。若出家二眾。淨持禁戒。及在學二眾。隨力多少。心次近持上戒者。若造房舍床蓐。衣服飲食。一切順道資生之具。施四方僧。及諸賢聖。汝等盡應受請。若不受者得罪。以此觀之。賢聖不遠。感至則應。若作功德。先當竭力受持上戒。然後至心請四方僧。及諸賢聖。若不能終身。至一日一夕者善。若不能者。設供之時便受。罷便止。此諸賢聖。皆來受請。

如法懺悔分第七

若有所犯。即如法悔。此一切菩薩。犯當突吉羅罪。當向大小乘人。能解說。能受悔者。如法懺悔。若菩薩以增上煩惱。犯波羅彞處法者。失律儀戒。應當更受。若中煩惱。犯波羅彞處法者。當向三人。若過三人。長跪合掌。作突吉羅懺悔。所犯罪多。作是說言。大德。憶念我某甲。捨菩薩毗尼。如所稱事。犯突吉羅罪。餘如比邱突吉羅罪懺悔法說。若下煩惱。犯波羅彞處法。及餘所犯。向一人懺。

此下有禮三寶。併發心立願。禮四方佛儀則。及受繩床法。受錫杖法。結座移行受食等法。以系戒外餘文。未錄。閱藏自悉。

附辯五則

一辯稟戒

按諸律部。戒分七眾。名位各別。在家出家。倫次不同。其出家五眾。俱可作在家稟戒之師。其義有二。一。謂發心定期。恐大僧難遇。有失利益。若有比邱。當從求受。若無比邱。即於比邱尼前求受。若二部大僧俱無。即於式叉摩那尼受。若式叉亦無。即於沙彌前受。若上四眾無者。即於沙彌尼前受。此則約應期開受。二。謂雖有比邱。而不持戒。可從持戒比邱尼所受。或雖有比邱尼。儻持戒亦未潔。乃至從持戒沙彌尼所受。此則開聽從人。若有比邱。而復持戒。別從餘眾乞受戒者。此則不開。須依大僧所受為正。五戒如此。八關齋戒亦然。乃至菩薩大戒。在出家五眾菩薩受。例此可推。又菩薩戒有二種。一梵網。二本部。當隨宜受一。

二辯稱禮

夫佛門之有七眾。如儒職之有九品。雖同一臣屬。而尊卑不失其次。此乃住世大禮。不可紊亂也。邇來緇素。名位不別。冒認法屬。或曾歸依起名。或曾稟受戒品。謬與出家同派。遂以師兄弟稱。至在下者。呼之為師侄輩。詎止僧俗違制。抑且反索禮敬。甚至罵辱等事。按地藏十輪經云。于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諸弟子所。不生恭敬。惱亂呵罵。或加楚撻。或閉牢獄。乃至斷命。此於三世諸佛。犯諸大罪。斷滅善根。乃至決定當生無間城獄。究斯源委。皆由為師者。多存情愛。苟就利養以違法。致居家者。不聆嚴訓。憍矜富貴以慢僧。嗚呼。魔風日作。法道陵夷。冀諸緇素。欽遵佛制。恪理僧倫。

三辯衣制

按律所制。在家男女。稟受優婆塞。優婆夷戒者準成實論。聽蓄一禮懺衣。名曰缽吒(梵語缽吒。唐言縵條。縵謂無文。即一幅[疊*毛]也)唯異俗服。染作壞色。不同僧衣割截縫成以表田相。縵條而言禮懺衣者。但令禮敬三寶。旋繞殿塔。讀誦經典。熏修懺法。一一許著。善業一畢。應隨即去之。若家庭飲食。市里遊行。一切時中。皆不許著。邇來居家受戒者。多形是俗侶。濫著田衣。出入城市。往來伽藍。壞僧伽之表相。違法王之制儀。如斯披著。豈罪受者。謬行仍歸師家。若遵梵網明條。在家二眾菩薩。全無三衣缽杖之說。若依優婆塞戒經。但云儲畜僧伽黎衣缽錫杖。亦無言其披者(殆預備施僧耳。施已即更造新儲畜)。冀諸仁者。見家在善信。欲受戒者。先當將此衣制。而為諄誨。仰遵佛敕。光樹正法。

四辯懺誦

按律中。在家二眾受戒。或有毀犯者。逢月十四。二十九初夜。當往僧中懺悔。黑白半月(每月三十名黑月。十五日名白月)。正布薩日(梵語布薩。此翻說戒)。應誦戒經。其小乘在自捨。誦五戒相經。及戒消災經。其大乘在家二眾。所受戒相有殊。一是梵網十重四十八輕。此則僧俗菩薩。七眾同受。一是優婆塞戒經。六重二十八輕。唯攝居家。不收出家。此世尊應機製止。施法由人。若受十重四十八輕者。半月布薩。當詣有菩薩僧界聽誦。儻近處無有僧坊。本宅佛堂。許自誦之。若受六重二十八輕者。唯在自捨佛像前跪誦。縱是近有僧坊。不得聽誦。以戒相不同故。兩經戒相。已具本集。茲不錄。

五辯謬稱

按大小二乘。經律論藏。在家受戒。唯優婆塞優婆夷二眾。未見童女(即未嫁閨女)受戒。即得稱式叉摩那者。今時傳戒。訛誤頗多。至於式叉摩那一種。尤為訛誤之甚。茲不可以不辯。梵語式叉摩那。此雲學戒女。是出家沙彌尼。受此戒。可學大比邱尼戒也。按佛世。諸尼輒度人。出家受具戒。以不知戒相。故造作非法。佛言。應與二歲學戒羯磨(二歲。即兩年也)。令先習學已。然後受具。一切大尼戒。皆應學之。除自手取食。授食與他。故諸經律論懺中。出家五眾次第。式叉尼居沙彌之上。以其具學大尼戒故。所謂比邱。比邱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是也。至眾集會時。佛以儀式不便。雖大尼亦列沙彌之後。式叉尼列大尼後。故僧祇律雲。在比邱尼下。沙彌尼上坐。自有明中葉。封閉戒壇。尸羅軌則。幾不可聞。不唯學戒之法久廢。而式叉名義。亦罔聞知。至謂未剃髮閨女。求受五戒者。為式叉摩那。以訛傳訛。至今不改。按大智度論。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懷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後身大轉現。諸長者譏嫌。比邱尼因此。制有二年學戒。受六法。然後受具足戒。文據此。則婦亦可作式叉摩那。不專指童女言矣。又論雲。式叉摩那有二種。一者。十八歲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十歲。得受六法。文此則指童女言。夫家十歲。解者謂或因母亡。或母家貧苦。不能護養。即將小女。歸於夫家。已養十年。情竇漸開。又在夫家。難無慾事。又十八童女。雖未嫁而年已長。故須預防也。然不必論是女是婦。其為已出家者。則決定無疑。至其位收在沙彌之上。比邱尼之下者。以其出家志求具足。不過因妨嫌之意。暫遲二年。以為學戒之地。不比沙彌等。尚無具足志也。又此式叉尼。不同優婆夷所受戒相。故另有式叉尼學戒法等。茲不具述。據律所制。式叉摩那。的系出家尼。非在家閨女戒也。按華嚴經。善財童子。詣安住王都大城。欲參不動優婆夷。不知處所。無量人眾。咸告之言。不動優婆夷。身是童女。在其家內。父母守護云云。據此。可見童女。亦稱優婆夷。更一明證矣。

在家律要廣集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