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龍鬼神無央數,十方諸來菩薩十萬人,...淨土十疑論...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大智舍利弗,能隨佛轉法輪,佛法之大將,憐愍眾生故,白佛言:「世尊...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一 後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菩薩戒羯磨文釋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 玄奘 譯 明菩薩弟子 智旭 釋 此文出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菩薩地之戒品。凡...菩薩戒本一卷(出〈地持戒品〉中) 慈氏菩薩說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歸命盧舍那, 十方金剛佛; 亦禮前...王法正理論 彌勒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佛世尊為出愛王所說經言。彼王一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有...觀世音菩薩所說大拯濟陀羅尼...中阿含大品八難經...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佛說迴向輪經...佛說義足經卷上(八雙十六輩)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桀貪王經第一 聞如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梵志。祇樹...伽耶山頂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伽耶山頂塔初得菩提,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俱,其...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 往返無端,追尋不見。一切莫作,明寂自現。 前際如空,知處迷宗。分明照...佛說馬有三相經(出雜阿含別譯) 後漢沙門支曜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諸比丘:「善馬有三相...五方便念佛門 天台智者大師撰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體真禪、四方便隨緣禪、五息二邊分別禪。 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佛說阿鳩留經 僧祐錄雲安公古典經今附漢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諸比丘言:「昔者有賈客,...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宋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王波斯匿乘羽[羽*包...佛說解憂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稽首歸依正等覺, 能度無邊大苦海。 恆以甘露...佛說菩薩修行經(亦名威施長者問觀身行經)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舍衛國祇樹給孤獨精舍,與大比丘千...明覺禪師語錄卷第一 參學小師惟蓋竺編 住蘇州洞庭翠峯禪寺語 師在萬壽。開堂日白槌了。師云。宗乘一唱三藏絕詮。祖令...(人名)梵音Bhārgava,又Bhagava,又Bhaga,佛二十九歲出家求道時,最初師事之仙人,苦行婆羅門也。...亦名:牙角針筒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逸提)牙角針筒戒八十六。事雖是小,用功極多,無益之費,豈復過此...
【禪修的方法】 靜坐的姿勢 初學靜坐者,即應養成正確的靜坐姿勢,如下列所述: 端身正坐,身心放鬆,面孔保持一絲微...
感應道交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
在前面的歷事練心、積集資糧以後,菩薩經過幾年執事的歷練,慢慢的他內心的堪能性強,福報也增加了,他開始去做弘揚...
大勢至這個名字,它是直接跟光明聯繫在一起的,大勢至菩薩叫無邊光,有的稱作無邊熾盛光。他全身的光明可以遍照十方...
如今,化太歲、謝太歲的法事在中國民間十分盛行。 在寺院裡,也會隨順眾生的願望,在法會中供養摩利支天菩薩,來祈願...
第一,知道如何面對逆境。 逆境帶來的痛苦包括兩方面,一是事件本身產生的痛苦,二是因無法接受現實帶來的痛苦。為此...
淨土法門就是這一生是最後一生,不能談轉世,否則風險很大。一些禪宗開悟了的人不求生淨土,轉世後,或者成為大文豪...
黃檗希運禪師有一個學生,這個人就是在唐宣宗時做過宰相的裴休。 裴相國鎮宛陵,建大禪苑,請黃檗說法。由於黃檗酷愛...
這個無我觀蕅益大師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 這個觀法蕅祖也是根據《楞嚴經》觀我空觀...
過去,有一位宰相過世時,兒子年紀還很小;宰相去世後,家中沒有任何收入,所留下的家產很快就花用殆盡。坐吃山空的...
阿難祈教《楞嚴經》的緣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東西,二是被摩登伽女攝在淫席,就由於這個戲劇性的開場,才拉開了整...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個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沒有一個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
【註音版】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劉宋居士沮渠京聲
上篇:【註音版】佛說妙色陀羅尼經 | 下篇:【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
菩薩戒羯磨文釋
菩薩戒本
王法正理論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所說大拯濟陀羅尼
【註音版】中阿含大品八難經
【註音版】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
【註音版】佛說迴向輪經
佛說義足經
伽耶山頂經
心銘
佛說馬有三相經
五方便念佛門
佛說阿鳩留經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
佛說解憂經
佛說菩薩修行經
明覺禪師語錄
【佛教詞典】跋伽仙
【佛教詞典】作骨牙角針筒戒制意

【推薦】靜坐的姿勢與數息觀

念佛的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

如何防止名利的傷害

「大勢至菩薩」名號的含義

【推薦】化太歲、謝太歲的法事有什麼淵源和道理

讓心靈創造幸福

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再回來就很自在了

禪不在文字上

不應把生滅流動的心識,當做常一主宰的我

抑心不違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