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不損。」 佛言:「人持飯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摩訶薩,得是三昧,亦得...佛說無量功德陀羅尼經...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聖觀自在菩薩功德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佛說五王經...(嘉興藏流通本)...不空羂索神咒心經...(守遂本)...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悅之。明日問群臣:「此為何神也?」 有通人...菩薩睒子經...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北涼高昌國沙門法盛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游乾陀越國毘沙門波羅大城,於城北山岩蔭下...佛說求欲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婆祇尸收摩林鼻量鹿野苑中。彼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諸賢!世...佛說較量壽命經...剏鐫華嚴遊心法界記序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而性亦非一也。蓋世間之性賢與不肖也。賢無事。而不肖鑿也。出世之性...佛說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佉羅帝耶山仙聖住處,與無數大比丘眾俱,大菩薩眾,數如恆沙無量無邊,演...淨土指歸集卷上 吳郡北禪寺沙門 大佑 集 ○原教門第一 西方大聖人。以一大事因緣。出興於世。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佛說十二游經 東晉西域沙門迦留陀伽譯 昔,阿僧祇劫時,菩薩為國王,其父母早喪亡,讓國持與弟,捨國行求道。 遙見一...(名數)十住位中之第六位也,又地持經所說之六種住也。...其義有二:(一)指法會之最終日。其「滿」字乃圓滿之意。(二)又作滿坐。指全體列座之人。其「滿」字乃盈滿之意。 p58...
曹洞宗宗名之由來 曹洞宗創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1)先後在江西宜豐縣洞山、吉水縣曹山弘揚一家宗...
慚愧和懺悔,是佛弟子的初門,也是很必要的,就是一直修的加行。我們先把這兩個分開來看。可以說懺悔的前提必須要有...
貪慾、瞋恚、愚癡是眾生之大病。愛身著欲則生瞋恚,顛倒所惑即是愚癡。愚癡所覆故,內身外身愛著浮相,習之來久染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依修行的標準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一定要把修行的理念應用在生活中,自我調理情緒、心理狀態...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曾告誡過大家,他說:年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在年...
欲愛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斷除這欲愛之河流到寂靜的彼岸呢?《瑜伽師地論》卷一云:云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成熟故...
自古高僧,無論是古佛再來,還是菩薩示現,都以凡夫自居,決沒有說我是佛、是菩薩的。佛在楞嚴經上特別強調:我滅度...
依於妄念,調修法身 故於妄念起者任其起(《圓覺經》云:於諸妄心亦不息滅),應知其所起者,皆為本元清淨性中之道行...
問: 南無阿彌陀佛,至誠頂禮宏海法師!家人十多年來,每天早上幾乎都上香禮佛,再念十口氣佛號,但不願皈依。在家吃...
1、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
每個眾生都有他不同內涵的恐懼的理解與表達。對於一個乞丐來說,他可能有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恐懼;對於一個公務員來說...
第一看:看子孫睡到幾點,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的時候才起來,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 第二看:看子孫...
【註音版】大乘造像功德經
唐三藏法師提曇般若等
上篇:【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 下篇:【註音版】佛說毗沙門天王經 |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智度論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註音版】佛說無量功德陀羅尼經
十小咒註音版
【註音版】聖觀自在菩薩功德讚
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佛說五王經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註音版】不空羂索神咒心經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守遂本)
佛說四十二章經
【註音版】菩薩睒子經
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
佛說求欲經
【註音版】佛說較量壽命經
華嚴遊心法界記
虛空藏菩薩神咒經
淨土指歸集
【註音版】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
佛說十二游經
【佛教詞典】六住
【佛教詞典】滿座

禪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懺悔的前提必須要有慚愧

思惟略要法--不淨觀

莫追憶,莫等待,莫猶豫
彭鑫博士:論色情氾濫對當代青少年身心的摧殘

如何才能渡過欲愛之河呢

有人妄稱自己是古佛再來可信嗎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家人在家吃素,出門吃葷……

印光大師談往生極樂的條件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