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究念佛的利與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種,比如像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持名念佛等等。後來有一位智徹法師,他開創了參究念佛一法,對參究念佛他是具有著對宗門下參究話頭的一個接引的方便。對這一點,像蓮池大師也曾經有一個讚同的語言。

蕅益大師曾經對這個參究念佛有一個比較深入的討論。談禪淨雙修,參究念佛,可要了解它的利和弊。

蕅益大師是這麼評說的,參究念佛一說,它有可能跟禪宗混在一起,就有淆訛之處值得商量。如果對善根深厚的,一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直下承當知歸,那就也不需要參究;那對這句話還沒有了達的人,不妨他生起疑團。所以說「參念佛的是誰」這個公案,就是對不能直下承擔的這些學人一種曲被時機。所以參念佛是誰這個參究的方法,有大利,同時也有它的大害。

大利在什麼地方呢?或者他念佛念得比較疲勞,緩慢,或者就讓他深追力究,這樣助發心性的勇猛、善根良多。又不能明瞭念佛當下的念性本空,念空真念,念空真念就沒有能所。對這些他還是不能明瞭,就借這個參念佛是誰作為一個手段,這手段就屬於敲門瓦子。

但是你不要把敲門瓦片打開門了,還要去打親生爹娘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有它的益處。但仍然必須以往生淨土為主,參究念佛為助。這樣關係擺正之後,無論你悟還是未悟,都不會障礙往生。

但是這裡面又有一個弊端,因為一個行人既然涉及到參究,他就把這個作為話頭去參,參的過程他就憑自力,就不會去求佛力。為什麼呢?因為他參究的指向是想開悟,他這個想開悟的目標太強烈了,對於願往生的心就會淡薄。

由於參究是從疑團開始,疑得太久了,也可能生起障礙,甚至懷疑不能往生。甚至參究要遮詮,可能就廢置萬行,並且把經典也廢置。

所以古人設參究念佛一法的本意,本來是想攝那些禪和子,攝禪歸淨的。對於禪宗行人開了一個權巧之機,但現在人可能錯會了,乃至於就搞得本末倒置,捨淨從禪了。這樣於淨土宗就變成了破法了,違背了淨土宗的宗旨。

淨土宗宗旨是要以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作為宗旨的,不是指向開悟的。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參究念佛屬於權法不是實法,屬於助行不是正行,雖然不可廢棄,但也不可執著。廢棄參究一法,就等於萬行當中缺了一行,執著這個參究念佛,可能就以參究念佛一行而障礙萬行。

所以就提醒有明智的學道之士,對這些事情的利害得失要明瞭於胸而力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