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願——(第42願)悉得清淨解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信我名字已,皆悉得到清淨解脫三昧。安住此三昧,於一剎那頃,分身散影,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三昧定意。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

阿彌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見到他方諸菩薩眾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種植福田,聞佛說法,得佛授記,靠自力難以實現。便發願加持他方諸菩薩眾,速證「清淨解脫三昧」。清淨就是指回到自性,契入實相真如。實相寂靜為清淨,擺脫煩惱繫縛為解脫,寂照平等為清淨解脫三昧。是故,清淨解脫三昧亦即念佛三昧。於此三昧中,動念頭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即以無量意生身前往他方,供養無量不可思議的諸佛世尊。而且是不隔時,無前無後,同時恭敬尊重供養無量諸佛。應化無量身,供養無量佛。神通功德,不可思議。

《華嚴經》中,善財童子所參的幾位得念佛三昧的善知識,悉具如是神通妙德。文殊菩薩選擇專修念佛三昧的德雲比丘,作為善財童子的第一個善知識。德雲比丘向善財童子介紹「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於此三昧中,能夠往詣十方一切國土,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見一切十方諸佛。在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世界一一方中,所有諸佛的種種色相、種種形貌、種種神通、種種遊戲、種種眾會莊嚴道場、種種光明無量照曜,以及種種國土、種種壽命等悉能在此三昧中明見。

善財童子參解脫長者,解脫長者介紹「入出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於此三昧中,能見十方各國土佛剎微塵數如來,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乃至欲見任一世界的佛,悉皆即見。

解脫長者開示:「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身亦不往詣於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已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三昧境界甚深微妙,解脫長者用比喻說明:如夢,見到的諸佛就如夢中所見,非有非空;如影,自心如清水,諸佛形相如水中影;如幻,自性空而不壞幻相;如響,不可得而空谷答響。

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於此三昧,所見諸佛與現前一念心密切相關。阿彌陀佛加持他方世界諸菩薩眾,令其了知自心與所見之佛的同構對應的關係一一一切諸佛、一切剎土都不離現前一念之心。既然無量的諸佛都在自心裡面,那前往恭敬供養、聞法受記亦屬法爾自然。

不僅是他方世界諸菩薩眾得此勝益,此世間上根利智之祖師大德,至誠念佛,亦能得此法利。明代梵琦楚石大師,在宗門下開悟,嗣後專修淨土法門,得念佛三昧,著有《西齋淨土詩》。其中有云:「要觀無量壽慈容,只在而今心想中。坐斷死生來去路,包含地水火風空。頂分肉髻光千道,座壓蓮華錦一叢。處處登臨寶樓閣,真珠璀璨玉玲瓏。」

意謂淨業行人欲觀想阿彌陀佛慈悲容貌,不是向外面觀,而是在當下的念想中觀。截斷生死妄想流,超越地水火風空之幻相。離心意識,水清月現,阿彌陀佛容貌自然就顯現出來。阿彌陀佛頭頂上有肉髻,肉髻放出千道光明;阿彌陀佛端坐於七寶蓮台,蓮台鋪敷彩色的錦緞。於此觀佛三昧中,徜徉於極樂淨土。處處登臨七寶樓閣,樓閣上面有寶網覆蓋,寶網上莊飾著無量的摩尼寶珠,摩尼寶珠又放出璀璨的光明,樓閣以種種的美玉嚴飾,玲瓏透亮。

梵琦大師現量描述極樂世界,乃由他自證三昧心中稱性宣說,與淨土經典所述境界無二無別。蕅益大師曾極口讚譽《西齋淨土詩》云:「稽首楚石大導師,即是阿彌陀正覺。以茲微妙勝伽陀,令我讀誦當參學。一讀二讀塵念消,三讀四讀染情薄。讀至十百千萬遍,此身已向蓮華托。」

阿彌陀佛以平等慈悲心加持他方諸菩薩,得念佛三昧,獲意生身,供養他方諸佛,聞法受記,速疾圓滿上求下化之菩薩行。其善護念諸菩薩之大悲願力,無遠弗屆。我等初心菩薩,當頂戴荷恩,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