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積極與消極的表現

積極與消極是我們應對某件事的態度。當我們對其發生興趣或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時,就樂於主動參與,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反之,則會有意識地迴避、抵抗,表現出消極的態度。

盡管孩子的天性都是貪玩的,但在對待學習的問題上,卻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有的孩子覺得讀書無用,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對學習難以產生興趣,因此以消極的態度應付了事。而那些從小好學的孩子,因為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需要家長和老師的督促,自己就會努力對待。

我們在工作和處世中也會面臨類似的問題。同樣的事情,落實到不同的人身上,表現出的態度和行為也會各不相同。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採取的是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他為了恢復「周禮」,為了推行「仁、義、禮、智、信」的政治主張,幾乎一生都在周遊列國。在他遊歷期間遇到很多挫折,包括隱士們的冷嘲熱諷,但他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立場,仍「知其不可而為之」,積極實施治國平天下的志願。在理想無法實現時,亦不輕言放棄,轉而在學生中推行自己的主張,提出「學而優則仕」的讀書觀念,由讀書進而仕途,進而治國平天下。

與孔子的積極入世相反,歷史上還有許多消極避世的隱士,他們無法接受現實社會的污濁,轉而寄情於山水之間,過著淡泊無為的生活。《莊子》記載:堯有意將天下讓與許由,許由聞聽,不僅沒有感到欣喜,反而跑到河邊將耳朵反覆清洗,覺得堯的話玷污了他。

這樣的機遇對孔子而言,或許是夢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來大展鴻圖。但人各有志,許由所嚮往的是逍遙自在的人生,世間功名於他不但毫無意義,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觀念不同而造成的差異之外,消極與積極的產生,往往與自身的生活環境和人生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有的人從小失去家庭溫暖,長大後工作不順利、婚姻不幸福,經歷了太多的坎坷和挫折,使他們看不到人生的意義,看不到生存的希望。活著到底是為什麼?他們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在他們眼裡,世上的一切都暗淡無光,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勇氣。長此以往,他們的人生態度不免趨向消極。

而在順境中成長的人,很少經歷挫折,對人生充滿信心和希望,無論做什麼都覺得有意義,他們所表現出的努力進取就來自於積極的人生態度。

社會環境也是導致不同人生態度重要的因素之一,古人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之說,正是說明了這樣的道理:若身逢亂世不妨遺世獨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樂才可出來輔助明君,安邦定國。

由此可見,消極與積極既取決於我們的主觀願望,也和客觀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2、消極與積極是相對的

消極與積極並不是絕對的,由於參照的角度不同,標準也會隨之改變。

伯夷和叔齊是歷史上兩位深受推崇的隱土。當時,周文王想請他們出山討論伐紂王,可在他們眼中,這卻是大逆不道的犯上作亂之舉。他們為了遵循儒家的道德觀念,拒不出山,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上。從入世的角度來說,他們的所作所為是消極的。但換個角度來看,他們為了忠孝仁義而獨善其身,其行為卻有著積極的意義。

再如出家人的修行生活,以世俗的標準衡量,無疑是消極的。但以他們追求的人生目標而言,出家不僅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生命,更是為了住持正法、荷擔如來家業的崇高使命。他們為尋求真理而放棄世間享樂,其選擇無疑是積極而自覺的。

所以說,消極和積極不可簡單地一概而論,當我們看待任何一個問題的時候,不能局限於單一的角度,只有從多方面地觀察、思考,才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反之則會有失偏頗。

通常,在我們的人生中既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因為人生始終都處於選擇之中,而選擇就意味著取捨:在佔有的同時也在放棄。

無論我們選擇學校、工作還是家庭,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高校有幾百所,而我們能選擇的不過是其中一所,就是在這一所中,能選擇的也不過是其中一個專業。生有涯而學無涯,我們的人生是短暫的,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想要。類似的選擇,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時時都要面對。而取捨的目的,是為了合理分配我們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在作出抉擇後,對我們所選擇的,要積極努力,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上面,而對其它與之無關又足以形成干擾的事情,則消極對待。古人有玩物喪志之說,玩物何以會喪志呢?就是沒有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對本應消極對待、淺嘗即止的事情投入了過多的精力,以至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