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修行中「錯上加錯」的問題

人犯錯很正常,因為聖人給了我們理由,那就是:我們不是聖賢。然而犯錯之後不能悔改,卻用另外一個錯誤來消極的處理問題,那就是愚癡的。這樣的現象很多,今天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飲酒、吃肉之後功課也「不敢」做了

經常有居士這樣電話中問我:師父我今天喝酒了,晚上能做功課嗎?師父我今天吃肉了,晚上能做功課嗎?諸如此類的問題。

佛教五戒要求不飲酒,關於酒的概念,在經書中講過很多,包括谷酒、能醉、酒粉、放逸之物等等。為什麼什麼要求不飲酒呢?《佛說出家緣經》中說飲酒的過失有三十五種:「飲酒有三十五惡,何等三十五?散盡財賄,致眾苦患,怨諍增重,裸露形軀,惡名遐邇,慧明日減,應得不得,已得便失,顯揚惡事,要務頓發憂戚之本,恍惚變沒,顏貌鄙惡,輕慢尊長,不知供養沙門婆羅門,自於室家不辨尊卑,不宗敬佛,不崇大法,不敬事僧,返親惡人,遠離明能,崩墜邪道,無慚愧心,不護根門,惛荒淫慾,眾所不愛,人不喜見,德士宿舊咸來咎責,集造眾惡,要用之勢,不豫識任,智德隱避,像類不別,去泥洹遠,種狂惑業,身死命終生地獄中,設得為人愚癡頑瞶。」《大智度論》中也講了35種過失,並告誡大家:「有人施酒及自飲酒,得狂愚報。」《善惡報應經》、《華嚴經》、《念處經》中也講了很多關於飲酒的過失。

菩薩戒要求不食眾生肉,《梵網經》說:「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大佛頂首楞嚴經》中說:「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啖肉,廣行淫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一種俱空;破佛律儀,誤入人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飲酒食肉過失很大,既然受戒就應該持戒。如果在家信眾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住,應該至誠懺悔,這樣罪可消滅。早晚功課是修行人的法寶,慈雲大師說:「朝暮不規,如寶馬無韁」 修持要持之以恆,一曝十寒是不會有成效的。「二堂功課三餐飯」,吃飯是維持生命,做功課是養活慧命,應該看得比吃飯還重要。如果因為飲酒,出於尊重經文而不做功課,那是錯上加錯。

二、破戒後就放棄學佛

有的人由於業力牽引,不得已破壞一條戒律,由於戒體殘缺,於是就放棄對所有戒的持守。《百喻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人,養了二百五十頭牛,常把它們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來一隻老虎,把他的一頭牛吃掉了。這個人看到後,心裡想∶「我的牛失去了一頭,已不是全數了,我還要這些牛作甚麽呢?於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趕到一個深坑裡去,在坑底排著隊,統統把它們宰殺了。」

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來的「具足戒」----二百五十條戒,本來很好。後來偶然犯了戒,他不生慚愧心,不求懺悔還淨,卻反作這樣想法∶「我已破了一戒,戒既然不具足了,何必再繼續持它呢。」於是索性無所忌憚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捨棄不持。這正如因死一牛而殺群牛一樣的愚癡可憐!破一條戒本來就是錯誤的事情,如果不能及時悔改,而放棄所有戒,是錯上加錯的事情。

三、說了一個妄語,用另一個妄語來遮掩

《金剛經》中告訴我們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教從五戒開始就規定不妄語,不妄語就是不說瞎話,不說挑撥離間的話,不開不健康的玩笑等等。一般情況下,剛學佛的人,能把這幾條做好,就有可能再進一步。學佛久了,或者在道場時間長的,基本都能做到,而且,能做到這些的人,他所體現的內在氣質和外在氣質一般都和普通人不一樣了,他的言語柔和,使人願意親近,人際關係好。

但很多受了戒之後的人,由於種種情況的發生,不得以就說了妄語。其實只要不犯大妄語,就可以懺悔,無論採用什麼悔過方法,只要懺悔就可以讓心重歸清淨。然而有的人礙於面子,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習慣性的掩飾自己的妄語。此時的掩飾其實會產生連鎖反應,很嚴重的問題就會出現,那就是會引發更多妄語來次第掩飾。

四、家人剩下的葷菜,怕浪費而吃掉

佛教有一本經叫《不食肉經》全名《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講的是菩薩在因地修行寧可捨掉生命不要,不食眾生肉。《大乘入楞伽經》中‘斷食肉品’記載:食肉者口氣常臭,睡夢不安覺已憂悚,夜叉惡鬼奪其精氣,心多驚怖,食不知足,增長疾病易生瘡癬,食肉與殺同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一切眾生是我父母眷屬。佛菩薩們現身說法,「寧當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啖肉食眾生。」

《大般涅槃經卷四·如來性品第四之一》教誨:「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獅子已,眾人見之聞獅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捨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 佛在《梵網經》中說:「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有很多已經受了菩薩戒的居士,由於自己家人沒有信仰,或為招待賓客,沒有辦法給家人或賓朋做葷菜。這也是可以的,為了不讓家人煩惱,為了家庭和睦。然而如果在葷菜剩下之後,怕浪費而自己吃了這就是愚癡了。本來親手做已經是不得以而為之,後再吃那就不可理解了。剩菜怎麼辦?埋掉就可以,這也是對生命的尊重,否則就是錯上加錯。

五、懺悔後還要犯,於是就不懺悔了

有罪當懺悔,懺悔得安樂。佛教非常重視懺悔,經典中處處教導我們懺悔,祖師大德也修定很多懺悔的儀軌,都是在幫助我們提起懺悔的心。但有的人會指責懺悔的人,說懺悔後還犯,懺悔有什麼用,這是在欺騙佛菩薩。有很多人自己也有這樣的感覺,於是就不懺悔了,其實這也是錯事一件。

懺,就是懺其前愆;悔,就是悔其後過。也就是改往修來的意思,原本懺悔是後不再犯。然而事實上由於業力的牽引和願力的薄弱,很多時候懺悔是真懺悔,但最後還是會犯。當然這樣是不對的,但就算是這樣,總還會有慚愧心。這個慚愧心是難能可貴的,總比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做壞事的人強百倍。千萬不要因為做不到悔後不犯,就放棄懺悔。悔後犯本來錯了,再丟掉懺悔的行為,那就是錯上加錯。

六、誦經後出現不如意就不誦了

誦經的目的就是福慧雙修,誦經就是為了累計功德。由於以前沒有功德,因此沒有冤親債主討債,現在有點功德了,冤親債主就來了。可以說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為果報現前業就消掉了,如果果報不現前最終會成為我們解脫的阻礙。

由於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誦經後出現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僅不對生生世世以來所造惡業認賬,還埋怨是誦經造成的。好比一個不務正業、窮困潦倒的人忽然醒悟,感覺應該掙點錢,不要靠別人救濟。於是就做點工作掙點錢。由於掙了一點錢了,於是以前所欠過債的人都找來了,要他還錢。聰明人會知道債主索債是以前自己所欠,和自己參加工作沒有關係,應該認賬,並繼續工作。而愚癡的人則會認為,債主討債是由於自己工作帶來的,從而放棄工作。

看到這個例子我們就知道業力現前是自己前世所造業因,和誦經沒有關係。退一步講,就算有關係,也是因為誦經有功德了,應該繼續讀誦,繼續迴向給冤親債主。這樣精進不懈的用功,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業海乾枯,得大解脫。所以千萬不要在誦經之後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放棄誦經,這是錯上加錯的表現。

七、別人指出缺點,不知道改過,還懷恨在心。

別人是我們個人的一面鏡子,當我們不能認清自己的時候,傍邊的人會看到我們的狀態。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經常會發現這種情況,如何對待別人的指正,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德行和將來成就。當別人給我們指出不足時,首先不是去反駁、去辯論,而是先作檢查,確切錯的,馬上改,確切沒錯的,也作個警示,以便更加重視。

佛教僧人在做羯磨懺罪的時候,可以自己舉罪,也可以有別人舉罪。並切別人舉罪的時候,並不要求事實確鑿。而是教誡以「見、聞、疑」三事,舉出其罪,令犯罪者懺悔,不再做犯戒和造諸罪業的事。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很容易誤解別人,可是我們從微細的角度講,就算是讓別人誤解,不也正說明自己小節方面做的不好嗎。所以就算別人懷疑,第一念也應該是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奮起反駁,甚至懷恨。可是往往大多數人都是在自己本身有缺點的第一個錯誤上面,再加一個攻擊對方的錯念或行為,錯上加錯。

八、佛的戒律不能完全做到,就徹底不受戒

《百喻經》有個渴見水喻的故事: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頭河。既至河所,對視不飲。傍人語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愚人答言:「若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爾時眾人聞其此語,皆大嗤笑。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若彼愚人見水不飲,為時所笑,亦復如是。

大意是這樣的:過去有一個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來,以解除這個苦痛。但當他見到一條河流,並且河水滔滔不絕地流著,而且水很是清潔的時候。這個人卻只是呆望著,並不下去喝水。究其原因是他認為這麼多的水喝不完,要是喝得完他早就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不喝。這個故事比喻∶有些人強詞奪理地堅持著怪僻的見解,不近情理。現實中確實有很多人,以為佛教戒律很廣泛嚴格,一時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捨棄不受,仍舊流轉生死,終沒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憐也是很可笑的!不能全受是自己的業障,本來是錯,因此而不受戒就是錯上加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