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人類健康

擁有健康是人類永恆不變的追求。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人們逐漸由關注經濟發展開始轉向關注自身健康,這已儼然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潮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在逐步深化。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這個話題。

一、當今人類健康所面臨的問題和危機

1、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現代文明病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2011年有200萬人因為久坐少動而死亡,並將久坐列為十大致病致死的殺手之一。長期坐計算機旁以及長期開車的人容易患結腸癌、頸椎病、消化系統疾病甚至猝死。美國康奈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對中國人健康狀況進行了詳細的調研,並完成了《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於2006年9月出版,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關於膳食、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學的研究。這個報告用詳實的資料證明了動物蛋白對人體是有害的。動物蛋白經過極為複雜的生化反應被人體吸收以後,會引起骨質疏鬆、骨折、心臟病、糖尿病等各種疾病。

2、社會高速發展帶來的精神心理病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際關係也變得更加複雜,人們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些都使現在精神類的疾病也越來越多。人類正在從傳染病時代進入到非傳染性慢性病乃至精神病的時代。眾所周知,人是有形機體和無形精神的統一體,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當人們的精神出現問題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會影響到有形的身體健康。當今社會,由於心理疾病而引發的身體疾病,已經越來越普遍了,這也是為什麼心理諮詢行業在今天這麼受到重視的一個原因。

3、過度開發自然導致的環境污染病

過分強調發展經濟所導致的環境污染,也開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人們的健康。比如說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人們生活的環境之中,根本無法屏蔽受到染污的環境對人們自身所產生的種種影響。這些環境污染導致了各種各樣的疾病的產生,對人們身心健康所產生的危害日趨嚴重。

4、群體道德滑坡造成的食品安全病

當今社會,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如同水及空氣一樣,食品也是人類生存的必備條件。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斷被曝光的二惡英、紅汞、甲醇、激素、面粉添加劑、面粉漂白粉、假酒、洗衣粉油條、陳化糧毒米、蘇丹紅、瘦肉精、鐵醬油、毛髮醬油,乃至牛奶業普遍使用的三聚氰胺、養殖業亂用的抗生素、食品工業違規濫用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物嚴重超標等等,這些都對人們的生命健康以及人們的生存安全構成極其嚴重的威脅和挑戰。

二、佛教中的醫學

釋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但是當他看到人們無一例外地都會走向老、病、死的時候,便毅然決然出家修道,以期探尋生命的真諦。出家修道並證悟生命真諦的佛陀,不但最終解決了心靈上的煩惱,也累積了豐富的解決身體疾病的方法,因此而被弟子們譽為「大醫王」。《中國佛教醫藥全書》對整個《大藏經》做了統計,在5000多部佛教經籍中,有453部專門論述或者涉及到醫藥,有4000多部佛經談到醫理和養生。歷代出家法師譔寫的醫學著作有79部,歷代居士醫學方面的著作有330部。

釋迦牟尼佛對眾生深懷慈悲,尤其是對待那些沒有人照看的病人,更是告訴弟子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佛在世的時候,曾經親自去照顧生病的弟子。佛教鼓勵四眾弟子在研究佛法的基礎上應該廣學醫學的知識,以具備更好的能力來解除眾生的病苦。佛教裡面講五明——內明、因明、工巧明、聲明和醫方明。佛弟子們只有通達五明,才能更好地利益到眾生,其中就包括醫方明。

從歷代各類文獻當中統計,從西晉到清末,一共有250多位僧醫,唐代高僧鑒真大師便是其中傑出的代表。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後,在人生的最後十年裡,他建造寺廟、弘揚佛法,同時傳播醫學。大師對醫學非常精通,不但診治了光明皇后的病,還在為聖武天皇治病中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還為日本皇室鑒定藥物,盡管雙目失明,但通過用手摸,用鼻子嗅,他也能對藥物一一辨別無誤。大師還向出家人以及在家居士傳授了很多醫學方面的知識,並教授他們如何製造中藥,這些在《鑒真上人秘方》一卷中都有記載。可惜的是,這部著作已經失傳了,只是在日本的一個學者——丹波康賴所著的《醫心方》當中還有部分記載。

三、佛教對人類健康的當代責任

1、三千威儀和起居飲食,培養合理的生活習慣

佛教告訴我們要培養好的飲食起居習慣,特別強調要講究行、住、坐、臥四種威儀。良好的威儀,使人們容易保持氣息的順暢以及心念的端正,這些對人們的健康非常重要。《大智度論》中說:「直身心易正故,其身直坐則心不懶。」(卷第七)我們身心的關係非常密切:心理健康,我們人的身體也會健康;反過來說,身體健康,也會有益於我們人的心理健康。

2、身心不二和形神兼備,塑造健康的心理素養

在科技日益發展的時代,人類擁有越來越豐富的物質財富,但這並不能解決人類的一切問題,比如人們精神領域的問題,人們內心的煩惱問題。反過來說,如果人們僅僅注重內心世界,而不注重客觀的外在世界,那身心的關係也很難處理好。佛教提倡身心不二,強調身心和諧。當年佛陀出家前,身為太子,享受的是榮華富貴的生活,但內心卻很苦悶;出家後,一心苦行,希望獲得精神上的解脫,也沒能達成。最後佛陀選擇了中道,並最終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諦,完成了生命的自我昇華。

3、依正不二和天人合一,樹立正確的生存意識

佛教提倡依報、正報不二。我們整個山河、大地、房屋、飲食……這些眾生所賴以生存的環境,都是眾生共業所感的果報。要想讓這些果報變得越來越好,就需要我們每個人從改善自身所造的業開始。佛禁止弟子們破壞環境,並鼓勵大家積極愛護建設生態環境。佛教認為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有著唇齒相依的緊密聯繫。在處理與自然的關係時,人們應該採取尊重、關愛的態度,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環境去掠奪。過度濫采自然資源,即是破壞人類自身的生存條件。

在現代生態事件中,人們通常把人類與自然作為兩個併列的主體來看待。在人類破壞了環境並導致環境對人類的生存產生威脅的時候,人類又開始想著如何去治理環境。假如人類的治理能力可以隨著科技進步而逐漸拓展,是否就應該允許無休止的糟蹋破壞環境呢?這種邏輯認知顯然是存在問題的。這就相當於說,醫術的進步是無止境的,是不是就可以說我們可以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而肆意損傷自己的健康呢?相比而言,佛教裡提倡的依正不二,以及儒家、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則是體現了一種高度的自我責任意識。人類與環境本來就是一體的,人類保護環境的責任不需要以其他任何條件為前提,破壞環境就是人類不可理喻的自我摧殘。

四、佛教醫學的意義

1、解讀生命玄機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開悟之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這是一位圓滿覺悟的聖者,在觀待凡夫眾生之所以有這麼多痛苦的原因時,留給後人的發自肺腑、振聾發聵的感言。生命所出現的一切身心疾病和痛苦,歸根結底無不來自於生命內心深處的妄想執著。

2、認知疾病機理

現在的科技日新月異,同時疾病也層出不窮。現在醫學分科越來越細,仍然無法應對人類出現的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疾病,反倒顯得愈發捉襟見肘。本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繁瑣的分科讓人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最終導致的結果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對於疾病的機理,佛教有非常多的論述。漢傳佛教天台宗的著作《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對於疾病產生的機理,提綱挈領地分為三類:「有三種得病因緣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損得病;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業報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瘥。若經久則病成,身羸病結,治之難愈。」(卷第一)人生病有三種:一是組成人身體各種要素或各個器官的增益與損耗,比如地大增,就會使身體枯瘠;水大增,就會食飲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增,就會支節皆痛;風大增,就會身體虛懸,肺悶脹急。

二是受鬼神的干擾而得病,當人的身體非常虛弱,或者心神不定的時候,就很容易受鬼神的控制,而出現很多莫名其妙乃至精神錯亂的事情,比如捶打自己、大聲呼喊,乃至要自殺等。第三種是我們自己的業報,有些病是過去生的業力成熟而導致的。在藏醫《四部醫典》中,將疾病也分為三種:一、今生所生的疾病;二、由於前世宿業之故所生的疾病;三、由於以上兩種原因混合所致的疾病。人們所得的疾病,有的是因為這一生的因緣,也有的是因為宿生的業力,還有兩者參雜在一起導致的疾病。如果是因為這一生的因緣而導致的疾病,通過現代醫學的治療,還是可以獲得治癒。但如果是因為宿生的業力,通過醫學的手段就無能為力了,只能通過宗教修持的方式來懺悔業障獲得治癒。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獲得了絕症,現在醫學已經沒有辦法,但通過信仰宗教而獲得治癒的原因。

3、探尋健康真諦

佛教主張健康不僅僅要有強壯的身體,更要有健康的心態。煩煩惱惱本身就是病態的人生,心理被各種負面的觀念和想法控制,生命缺乏正能量。健康的人生是具有慈悲與智慧的人生。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境界,都能夠慈悲、智慧地去處理。健康的人生,不僅僅要處理好個人身心的關係,還必須處理好個人同社會、個人同自然的關係。只有把個人放在整個社會、整個自然中來考慮,才能夠做出正確的定位,才能真正體會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心物一元的境界,人類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