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

前面是講人,這裡講事情。

我們在辦事當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得意,一種是失意。有些事情它很順利,隨順我們的心情成就了,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太放縱,太過於歡喜;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也不要抑鬱、沮喪而失措,失措就是失去了一個安定的處所。這兩句話其實是一句話:一個人他對於得意會歡喜,對於失意他一定會失措。就是你那個取著心,你對於得意的取著,對於失意也一定會取著。你說我要求自己只取著得意,失意的時候我不取著,這不可能的!所以我們還是要盡量能夠保持平常心,保持一個平淡的心情,這都是暫時的因緣。

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

這個是總結,就是我們把前面的功德做出兩個總結:一個是生善,一個是破惡。一個是積集資糧,一個是懺悔業障。總之,一方面修福,一方面得惜福。修福跟惜福都非常重要。

雖然說根本法門是一念清淨心,在清淨心當中那是罪業也不可得,福報也不可得,一切有相的境界都不可得,那是一個「如」的境界。但是你從「如」的境界裡面出來以後,你就要馬上面對一個福報的問題了,你的身心世界,一個五蘊的身心有色受想行識。我們福報大的人,身心世界有堪能性,你修學聖道那力量大;沒有福報的人,那個色受想行識它就會有障礙,容易有障礙。所以福報它有堪能性,它在你修行的過程當中有很大的加持力。

單單是惜福、修福還不夠,你還得悔過。「悔過莫如寡過」,懺悔的主要意思在律上說,關鍵是不造新業。就是說你今天懺悔的心情,對於這件事情,假設你沒有發願永遠不再造作,如果你的心情還在說,我以後有因緣我還要再做,你這個不能構成懺悔,當然也就不能滅罪。換句話說,當然不能臆測以後會不會失控,還會再造作也有可能。但是關鍵點是說,你當初在懺悔的時候,你的心情是真實地發願——我不再造作了,你當時已經有這樣的心情生起,那這樣子才真正能夠滅罪。所以,「悔過莫如寡過」,懺悔的目的要緊就是不再造作了,要減少過失。

這個是蕅益大師把我們修福的積集資糧跟懺除罪障提出兩個原則:一個是惜福,一個是防護。這兩個有一個原則,這是我們修學佛道、遇境逢緣的一個原則。這以下蕅益大師把它匯歸成三心,這樣前面所有的差別,修行依止這三種心情:

第一個,我們看「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這個是覺悟的心情,我們應該覺悟有漏的身心世界是苦惱的,是無常的,是畢竟空的,不要隨順一般的習氣。我們大乘佛法也做一些慈善事業,世間的老百姓也做慈善事業,但是這個精神是不一樣的。大乘佛法是觀察身心世界是苦惱的,是無常無我的。無常無我,你怎麼做慈善事業?慈善事業也是無常無我的。但是,他是以大悲心的緣故去做的,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所以他不會耽著現世的安樂,他有更遠大的目標,追求的是一個究竟的安樂。所以要緊的是把握一個覺悟的心情,知道身心世界是暫時的因緣,放棄了現世的安樂,追求究竟的安樂,這是覺悟的心情。

第二個,「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莫嗜美味。嘗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這是一個慚愧心,說我們經常保持慚愧心,對於衣服的態度:但求能夠保暖、遮蔽形體,不一定要多麼整齊好看,衣服就是保暖就好了。對於食物的態度:能夠克服「餒」,「餒」就是飢餓,不一定要貪求美味。

對於一切的受用,想:我是此世今生積功多少,量比來處,有什麼功德能夠享受這樣的檀越的佈施。我們出家人會有這個問題:在僧團當中什麼事都是現成的,打板了,出來吃飯;房子,別人幫我們蓋得漂漂亮亮的。我們總是覺得這東西很自然。但是這個事情是非常不自然,這背後有很多很多人的努力。所以,諸位你現在是學生,你不能體驗,你有一天做了執事你就知道了,「勞心勞力,憂國憂民」。你要知道,今天一個設備會在僧團出現,那背後有多少人勞心勞力的成就,不要老是覺得這個是自然的,要珍惜啊。我們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你得到人身以後,你還得有佛法住世;有佛法住世,你還得有一個僧團讓你依止。這些設備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背後有多少人的心血!看看我們這次佛學院的擴建就好了。小小的擴建,你看,勞師動眾的。

當然,諸位今天這一代還看到辛苦,下一代的學弟一來,哎,很自然呀,進來就看到這些了,覺得很自然。很自然的結果——你就不知道珍惜,你就不知道這個因緣的難得。一個人得到人身,來到一個如法的僧團,這麼一個多麼剎那珍貴的因緣,他不珍惜,他就容易懈怠,問題就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對於一切的受用應該想:這件事情不容易,計功多少、量比來處,應該要把握現時的資具,好好地用功修行,這是慚愧心!

——摘自《靈峰宗論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