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的兩大誤區

我每天住在普濟寺,這是普陀山的首剎。那我們自古以來說,廟嘛,就是香火道場,說香火興旺,這個是無可厚非的。它就代表了說,大家來信仰佛教,皈依佛法,這個來求菩薩拜佛的人呢越來越多嘛,這是好事兒。但是大家要知道,有的時候呢,這個立一法就生百弊。現在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呀,現在出來,我觀察一下啊,就每天在這個芸芸眾生,拜佛的人裡邊呀,有兩大誤區。

第一個誤區呢,就是燒香。燒香,我們現在提倡啊,在普濟寺呢就是說一塊錢,讓你做一個淨資,就結個善緣,三支香。我們師父常說的,現在一塊錢扔到地下都沒人撿,但是呢表你的誠心。上三支香,上到外邊的香爐裡邊,供養佛法僧三寶,代表或者說這個戒定慧,就足矣了。然後你有什麼願,有什麼恭敬,有什麼虔誠,你盡管去拜菩薩,心香一瓣,這是最重要的。不是說,煙濃了心才誠。但是我們現在有時候,現在高香的這個現象呢,在普陀山還好。可是有的呢就拿進來一捆兒,然後把它全部點著了,又往正面拜了,左面、右面、後面全要拜,也搞不清楚是什麼意思。而且現在你看,為什麼我要在這兒講法呢?我不講法,導遊就講法。導遊講法特別精進,而且大家還都聽導遊的。結果這引著引著,就把你引導盲道上去了。

那我今天也說幾句啊。燒香第一個,心誠則靈。不是說你的香多了,煙濃了就好,這反而成障。成什麼障了?你看,整個道場裡面全是護法,包括這些參天古木。那我們燒香燒得到處都是這個煙,把樹都給熏得都活不了了,把護法都熏死了。你來拜,你拜菩薩,就是護法要護持的呀。所以,希望大家呢,引以為戒,三支清香表心,恭敬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再請點花呀,果呀的供一供,這都無可厚非的。

再一個就是我們現在的求。我看到也是,在圓通寶殿面前,形形色色的求。這個有的人說,佛教裡面,說你們求是一種慾望,當然這個也是一種誤區,也是一種偏激。那佛法講,求福求慧求生淨土都是求,觀音菩薩有求必應。但是我們求呀,不是看你,助長你求東西的那個貪,是要發出來你向菩薩求的這個信心和恭敬。所以不是要論所求的物,是論能求的心。這個上面要下文章。

所以我有時候也耳朵豎起來仔細聽聽他們的求,求這個興旺發達,財源廣進,生意興隆的,基本上就普天之下。再求這個長命百歲,家宅永安。我有時候也想想,人活不過百呀,哪裡能活一百歲?你為什麼要自欺欺人呢?我們來求呀,求個吉祥自在。而且給大家講,這個求呢是,為自己的自私心求呢,還是為大眾求,為國家求,為人民求。這因果不一樣的。你像我們現在縱然不能求:希望正法久住,法輪常轉,有佛法在國土中流傳,那麼大家都有這個人天眼目,有智慧的源泉。至少我們發心說,求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也是為我們國家人民來求,也是善事好事。

現在有時候我們求呀,就這麼一點點心,只管自己,只管這輩子,只管這一會兒。所以有時候呀,就跟我們講的諸法無常的真相是相悖的。所以希望大家來拜菩薩的時候呢,普濟寺的菩薩已經被求得太累了。可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雖然來了求福,但是,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縱然你有求,也靈驗了,可是你的這個福量不夠,慢慢的福,你一下子求到手了,後面就沒了。該一口一口吃的福,你一下子猛地一口,大口把它吃完了,那下一口也就沒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要修福,培自己的福,培自己的心量越來越大,承載的福量就越來越大。你老以自私心求求求,只管順著自己,一定全部要如願以償。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是實事呀。我們要最後修平了心,求得自己的安寧,順也是如此,逆也是如此,心平了,「人到無求品自高」。所以大家要知道,佛門講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就是讓你從求到不求。從這個自私的求到最後無求。這也是一個修行的法門。

見到此情此景了,有感而發。當然呢,也不是說,這個無一是處。普陀山的菩薩呢,還是非常歡迎十方信徒,來到這裡禮拜觀世音菩薩。但是呢我們要用清淨心,用虔誠心,而不是帶了過多的這個功利心,和這個利慾熏心的心。希望大家能夠正信的求,不要迷信的求。

好,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