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生物維繫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塵勞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標便是求得衣食溫飽,如果能吃飽穿暖後,最好還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對出家僧人而言,要能專心辦道,首先也是必須安頓色身,但佛陀教導比丘將食物視為「藥」,只是以食物治療饑病,滋養色身,長養慧命,不可恣意貪食。
佛制僧人日中一食、過午不食,中唐以前中國僧人皆嚴格持午,漸漸地,也如同乞食一般,經過時空的演變、適應而被放棄了。因為中國地理的南北幅員廣闊,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勞動量大,僧人終於放棄傳統的佛制,寺院正式提供晚餐,稱「藥石」,藥石皆吃粥,也稱「晚粥」。
而禪堂禪七期間,整日皆有活動,打坐、跑香交替用功,體力耗損甚鉅,所以一日用餐達四、五次,除早粥、午飯外,下午吃午粥(點心粥),晚上八點還吃一餐,也是吃粥或饅頭,稱為「放參」。
另外,還有出外求法的行腳僧,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因緣下,吃飯時間和食物沒有保障,不受過午不食的限制,可以說什麼時候得到食物,就什麼時候吃,不過,當他們到禪堂掛單時,就必須隨眾,百丈清規附旦過堂規中,就針對雲水僧這麼規定:「一近午到,午飯隨眾;近晚到,晚粥隨眾;時過始到,補吃;晚到一宿,次日午飯即行。」
中國僧人既不能嚴持過午不食戒,須用何種心態用藥石呢?明朝蓮池大師所著的《沙彌律儀要略》提到「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說明了僧人用藥石時須心存警惕,具足慚愧和慈悲。
附:五觀堂之食存五觀
在佛門中,學道者吃飯時,要觀想: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面對供養,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並思量粒米維艱,來處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藉著受食來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養嗎?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謹防心念,遠離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貪念,中味的不起癡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將所受的食物,當作療養身心飢渴的良藥。
為成道業,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飢餓,體衰多病,難成道業;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產生各種疾病。所以必須飲食適量才能資身修道。
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法結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鋼鐵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難以消化。因此,佛門中過堂有一語:「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