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永嘉玄覺禪師在《奢摩他頌》開頭就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是恰到好處地用智慧的心,而此時恰恰無心可用;無心可用是因為沒有障礙、沒有牽掛和自我的執著。但無心並非沒有智慧,反而是恰到好處地發揮心的功能。

煩惱、無明致使我們被動地心隨境轉,我們總在被污染、困擾、動搖,甚至我們有時明知不該起貪瞋癡慢疑的念頭,卻無法控制。不能使得境隨心轉,總是被外境困擾、動搖,這就是有心可用,用的是煩惱心,只要是用煩惱心去應對外境,就不是恰恰用心。我們修行,就是修心,我們越來越可以做到「用心」。

龍樹菩薩說,智慧的心即是心回歸至正常的狀態,沒有障礙、沒有牽掛,更沒有自我的執著。心回歸正常狀態,表現在我們可以控制心。

《心經》云: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祖師大德教導我們要放下,放下罣礙,放下煩惱。星雲法師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婆羅門外道,有一次帶了兩個花瓶去見佛陀。佛陀一見面就叫他「放下」,婆羅門依言放下手中的花瓶。

佛陀又叫他「放下」,他又放下了另一隻花瓶。

佛陀又說:「放下!」

婆羅門不解:「我都已經放下了,你還要我放下什麼呢?」

佛陀說:「我叫你放下,不是叫你放下花瓶,我是要你將傲慢、驕瞋、嫉妒、怨恨等不善的念頭與不好的情緒,都要能放下。」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智者沒有自私自利、自大自卑等的愚癡迷狂心,正好用無染無垢的慈悲心來為一切眾生積極服務;經常為了利樂他人而忙得席不暇暖,不知老之將至,還像是一個無事要做、無人干擾的大閑人。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悟者的心境如明鏡一般,物來者應,物去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