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參禪不靈驗者,第一無古人真實志氣,第二不把生死無常當作一件大事,第三拌捨積劫以來的積習不下,又不具久遠不退轉心。惟有痛以生死大事為己任者,死盡偷心,方堪湊泊。直下倘存毫許善惡、取捨、愛憎、斷續之見,則枝末生矣。可不慎乎?」
話頭真奇妙:「何則如六祖謂不思善不思惡之際孰為本來面目。乃復性之大旨也。」
「欲得現前,當依智用會,須拔能所根於一念未萌之際,空人我見於寸心不動之時,念念破無明,離妄想,斷攀緣,泯聞見。」
「但遠離一切見聞知覺,乃至能離所離,一齊空寂,則靈知心體宛然顯露於見聞知覺之間。然欲離見聞知覺等病,只個欲離之念早是增加其病耳,於是古人別資一種善巧方便,將個無義味話頭,拋向學人面前令其究竟,但知體究話頭,則與見聞知覺等不期離而自離矣。」
「惟益多聞乃所知障。於道實不曾有交涉。於是近代尊宿。眼不耐見叢林中有此一病弊。待你未開口時。但只把一則無義味話頭撇在學人面前。只要你放捨一切身心世間諸緣雜念。並禪道佛法語言文字等。只教你向此話頭上起大疑情參取去。」
「由是據師位者不得已,而將個無義味話,放在伊識田中,教伊吞吐不行,咬嚼不破,孜孜兀兀,頓在面前,如銀山鐵壁,不許其斯須忘念,日深月久,情塵頓盡,心境兩忘,不覺不知以之悟入。」
「近代尊宿不得已將個沒義味話頭瞥在你八識田中,教你去卻一切知解,單單隻向此話之所未嘵處疑著。其所疑著,如撞著個銀山鐵壁相似,面前更無寸步可進。才起第二念,便是落思量,但不起第二念,即是疑情。其疑情中自然截斷一切知見、解會等病。但辦信心,無事不了。」
「一個所參話,即是磨鏡之良具。正當磨時,只知朝也磨,暮也磨,不必問鏡上之塵何日破除,鏡內之光何時發現,苟存此等待之心,則愈障矣。」
密密自參究:「若要洞明佛祖大意,廓徹自己真心,不妨將此個無字,置之文字案牘間,懸之語默動靜裡,密密自看,是什麼道理,且趙州因什麼道個無字。行而參,坐而究,朝而思,暮而疑,不得暫時忘念。」
「但只將個所參話頭橫於胸中,今日也恁麼參,明日也恁麼參,於所參處,應有一切殊勝奇特境界現前,總是魔怪,更不得第二念。」
「既無入處,且只向入不得處,猛加精神,立定腳頭。參來參去,參到能所兩忘,不覺踢倒燈籠,掀翻露柱。」
「但將個四大分散時向何處安身立命話,置之案牘几席之上,默默參究。正當參時,於靜鬧順逆不生欣厭,如失至寶欲見相似,不問年深歲遠。」
「政於參時都無方便。亦無程限。但有昏沉散亂現前。亦不要顧它。參得也如此參。參不得也如此參。久遠不退轉。一旦情識泯伎倆都盡。不覺不知忽然開悟。」
放下又立志:「須先將一大藏教、諸燈語錄、遺言往行,拈向他方世界之外,單提一把吹毛利劍,逢佛殺佛、逢祖殺祖,直教一物不得當其前,一法莫能隨其後。」
「第一,須是放得從前知見會底禪道佛法淨盡。第二,須把生死大事頓於胸中,念念如救頭然,若不頓悟,決定不休。第三,須是作得主定,但是久遠不悟,都不要起第二念,任是生與同生,死與同死,有此真實志願,把得定,管取心空及第有日矣。」
「參禪無秘訣,只要生死切。」
「第一要念得生死無常大事真切,畢其形命不肯放過;第二要識破一切世間憎愛是非緣境,不使一塵為障為惑;第三要辦取一片長遠決定身心,歲月愈久,而志願益精。」
「正當疑話頭時。也莫求方便。即個話頭便是方便。決定要就此話頭上打徹。如打未徹。初無障礙。只是自家欠一種猛利。欠一種堅固。欠一種不退轉。欠一種信得及把得定耳。」
不起第二念:「所言不起第二念者,於政扣己而參處,卒急不相應時,驀忽瞥生一念,謂我莫是根器劣麼?是第二念;謂我莫是罪障深麼?是第二念;莫別有方便麼?是第二念;謂此工夫實是難做,也是第二念;謂是易做,也是第二念;於甚易做處生歡喜心,也是第二念;於艱難境中做不上處起怕懼心,也是第二念;更有一般伶俐漢,見恁麼說了,便雲我但一切坐斷,都不起心,正落第二念了也。」
「總不要別第二念。但只將個父母未生前那個是我本來面目話頓在胸中。默默然參取。孜孜然究取。矻矻然疑取。凜凜然做取。做到情忘識盡處。驀忽猛省。」
「猛提起便恁麼參取。正當參時。更若別起一毫心念要如何若何。則展轉沒交涉矣。」
「直下不起第二念,單單于話頭上,奮起大疑情。」
「除卻個參話頭底正念之外。縱是三世佛曆代祖同時現前。以第一義諦無上法要傾入我心腹中。亦須當時與嘔卻。亦莫管他。久後工夫熟。時節至。疑情破。須知疑者參者乃至和個話頭打歸自己。但辨肯心。決不相賺。」
記住十不要:
第一不要指立期限,
第二不要避喧求寂,
第三不要揀擇境緣,
第四不要住心待悟,
第五不要計算功程,
第六不要別覓方便,
第七不要遇難而憂,
第八不要逢順而喜,
第九不要警生畏怯,
第十不要取捨依違。
離此十事,謹守個四大分散時,向何處安身立命話,盡平生乃至未來際,只如此做向前,此回更做不上,不可再換所參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