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人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來跟大家討論,我們淨土宗的一些修學重要的觀念。在佛教的修學有身口意,三業的修學。這個三業的修學,基本上有所謂的根本法門,跟枝末法門,兩種的差別。
這個枝末法門,就是我們的身業跟口業。我想每一個法門,不管你是修天台宗、唯識宗也好。你一定有身業的禮拜,跟口業的稱嘆。所以身口的修學,我們叫作「枝末」。但是你內心的修學,這個就是根本。
你看我們讀《法華經》,《法華經》的根本思想是什麼,就是「會三歸一」。你怎麼樣把三乘的差別教法,會歸到你一念心性。《法華經》就是告訴你這個觀念,以一心,來統攝萬法。你能夠掌握這樣一個心法,你就能夠掌握整個《法華經》。
那麼《楞嚴經》它是修「首楞嚴王三昧」。什麼叫首楞嚴王?就是堅固的意思, 特別堅固。它那個「三昧」,你怎麼樣它都沒辦法破壞。你遇到順境,它也是這樣。你遇到逆境,它也是這樣。所以「首楞嚴王三昧」的根本思想,只有六個字。不迷、不取、不動,於諸境緣,不迷、不取、不動。所以我們修學一個法門,最可貴的是掌握到,它修學的心法。而不是只是在儀軌上,身口的修學。
那麼淨土宗的心法是什麼?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淨土宗的根本觀念,就是「感應道交」。因為你能夠往生淨土,不是你的力量,是佛力的加被。那麼這當中就牽涉到兩個問題︰第一個,你的心力,跟佛力的相互關係。蕅益大師,把整個大乘的修學,分成三種差別。
第一個是心靈的力量。像禪宗它完全仰仗心力,它完全是內觀的。所以它在整個修行當中,它根本沒有去憶念佛陀。可以說,它完全拒絕佛陀的力量。那麼這樣子修學,入道多辛苦,相當的辛苦。
第二個是完全仰仗佛陀的力量,我們一般人,很多人修淨土宗都是這樣。完全仰仗佛力。那自己的心力,沒有提升起來。心外求法,結果是事倍而功半。感應的效果非常有限。
所以蕅益大師認為,最理想的修學淨土方式,是你本身也要提升你內心的觀照,那麼以心力來帶動佛力。我再講一次,用心力來帶動佛力。
佛陀的力量,是無所不在的。問題是你怎樣把佛陀的力量,轉成你的力量。你就有一些方法所以淨土宗,必須以心力來帶動佛力。那麼用佛力來加持,我們的心力。這樣子才能夠構成,所謂的心力跟佛力的交互作用。最後「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想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觀念,佛陀不能主動的加被我們。必須用我們的心力來帶動。所以我們今天,我們花一點時間,來了解一下。到底淨土宗,佛陀的力量既然存在。那麼我們怎麼樣,來帶動佛的力量,來轉成我們的力量。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主題。
好!那我們看講義第一頁。將述此義,大科分三︰
甲一、心靈的力量
甲二、佛陀的力量
甲三、心力跟佛力的相互關係 今初
好!我們這個主題有三個主題
第一個 心靈的力量。我們先講講,在大乘教法當中,我們心靈到底有那些力量,來引導我們生命的。第二個佛陀的力量,佛陀的力量有那些重點。第三個 我們就講到最後的總結。心力跟佛力的相互關係,感應道交。我們怎麼用我們的心力來帶動佛力,就這三個主題。
甲一、心靈的力量
乙一、萬法唯識
乙二、心為業主
乙三、思想主導
好!首先我們看甲一心靈的力量。心靈的力量當中,我們講到有三段,先看第一小段「萬法唯識」。
這個「萬法唯識」簡單的解釋就是說︰我們一生當中,所有的法都是由我們內心所變現的。宇宙間的萬法,都是我們內心所變現。離開我們這一念心,沒有少法可得。那麼這個觀念,這個內心,怎麼變現萬法呢?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個就是,最深的潛在意識,叫作第八識,又叫「異熟」。這個第八識,它是我們有情眾生,一個生命的本體。為什麼我們會一次一次的在三界流轉呢?因為有阿賴耶識。為什麼你死掉以後,又會創造另外一個生命。你的生命不會結束呢?你死掉以後,瞬間又出現一個生命。因為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沒有破壞,你的有情的生命,三界的生死,也就不能夠結束。阿賴耶識它從功能上來說,叫「異熟」。這個「熟」就是成熟。它能夠把你過去生,所造的善惡業的種子,使令他成熟,變成一個果報,這叫「成熟」。
比如說,你今天種了一個蘋果的種子,這個種子不能吃。但是你經過這個大地的成熟,它可以把這個蘋果的種子,變成果實這個就可以吃了。你以前造的是佈施的業,這個業是不能受用的。業不能受用的,一定要經過阿賴耶識的轉換,才能夠變成果報。所以說,這個阿賴耶識,它本身就是有把這個業力,轉成果報的作用。所以我們叫成熟。那麼阿賴耶識,比如說︰它今天把你變成一個女人的身相,一個女人的心態,一個女人的身心世界。
那變出來以後,就看第七意識了。第七意識叫「思量」。它會很相續的思量,而創造一個自我。所以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有一個「自我意識」。我們一定會在生命當中,以一種「我」的觀念。你變成一個螞蟻,你就以螞蟻為自我。你一定會忘掉前生的。自我意識,只有活在現在,這是很奇怪的。它不會去憶念過去的。自我意識的概念,它不會去回憶前生。我前生是怎麼樣?不會的,它只會執著你今生而己。所以,自我意識一定要第八識,把果報變現了以後,它才會出現。
那麼自我意識,你有這種自我意識的概念以後,就產生了前六識,產生受用。第八識它變現果報,但是它不能產生受用。它不受用果報,它把它變出來,它沒事了。那麼第七意識,產生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它本身也不能受用。它要假借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來接觸,你所變現的色身香味觸法。福報大的人,他變現的六塵是美妙的、快樂的,我們沒有福報的人,變現的六塵比較丑陋。那麼這些都是由六識,來加以了別,來加以受用。這個地方就說明,我們生命是怎麼來的。你從什麼地方來?其實你從你的內心而來。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大富長者,叫須達長者,又叫作給孤獨長者。這個長者為什麼叫「給孤獨」?因為他平常,就很喜歡幫助那些孤苦無助的老人。很有慈悲心,那麼給孤獨長者,他有一天因為他小兒子的婚事,他到王舍城去。跟另外一個長者來提親。那麼他的這個親家剛好在辦一個很大的宴會。這給孤獨長者說︰你們在忙什麼?把這個家庭,佈置這麼漂亮,這麼多美好的飲食他說︰親家你不知道,我們今天要請佛陀還有他的弟子來應供。
那麼這個時候,在經典上描述,給孤獨長者,一聽到佛陀這兩個字的時候,他身毛皆豎。這個身體的毛,都豎起來。這個人善根深厚。他就問他的親家說︰他這個佛陀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他說︰佛陀,是福德跟智慧都圓滿的一個聖人。那麼因為,給孤獨長者。他有事情,他提完親以後,要趕快回去。所以他來不及參加這個宴會。但是他回去的心中,心中就許下一個心願。說,我一定要在我的國家舍衛國,來創造一個精舍。請佛陀來我這個地方應供。請佛陀來這個地方長住,乃至於說法。那麼他有這個願望以後,其實他那個時候,還沒有見過佛陀。
他就開始找地了,那麼找…就找到了,舍衛國的國王,波斯匿王的一個兒子,叫祇陀太子。就看中他的花園。因為他覺得花園,環境非常的清雅,很適合修行。那麼他就跟太子,表達說︰我要買下你這個花園。祇陀太子,他就說︰這個花園我不賣的。那麼這個時候,須達長者說︰我願意用黃金來鋪地,買你的花園。那麼祇陀太子,就被感動了。哎喲!你這麼有誠心!他說︰那就賣給你吧。
賣給他以後,祇陀太子就很好奇。說︰你這個花園,到底是什麼用途?你用這麼高的價碼買。他說︰我要供養一個,福德智慧都圓滿的佛陀,還有他的弟子,來這個地方修行說法。那麼這個時候,祇陀太子,他也起歡喜心啊!他說︰那這樣子好了。黃金鋪地,這個地賣給你。但是上面有樹木。這個樹木,你就沒辦法鋪了。樹木算我的。所以變成一個,祇樹祇陀太子的樹,還有 給孤獨長者的地。祇樹給孤獨園。就是我們《阿彌陀經》《金剛經》,都在那邊宣說的。
須達長者,買下這個地以後,他還親自監工。蓋了很多的精舍。佛陀,派舍利弗尊者去監工。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有一天看到須達長者,就對他微笑。這個時候須達長者說︰長者,你為什麼微笑?他說︰你!地上的精舍未成,天上的宮殿已就。上面的宮殿,已經完成了。
這個時候,舍利弗就用神通力,顯現他來生的果報。有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乃至於他化自在天。這個時候,須達長者說︰這麼多天!我到底選那一天呢?舍利弗尊者說︰你要選兜率天,那個地方有彌勒菩薩說法。後來他發願求生兜率天,其他五天,就消失掉了。
那麼這個公案,告訴我們什麼事?我們看須達長者,他如果在他後生當中,沒有太大的變化,他是投生到兜率天。有兜率天的身心世界,還有他所受用的依報環境,那麼這是那裡來的呢?我們也可以問說︰諸法因緣生。那麼他的兜率天的果報,是從那裡來呢?我們看這個表,就知道了。
第一個阿賴耶識來。因為他的佈施的業力,保存在阿賴耶識。而且他的業力,特別的強大。然後他怎麼樣呢?他會變現一個兜率天的身心世界。一個高大莊嚴的天人的身相。然後他會出現一個自我,它會產生一個我的概念。我來受用這個果報。是誰來受用呢?是「我」來受用,然後他會產生一個,兜率天的眼耳鼻舌身意。當然他一定,是美妙的六根。福報大的人,他眼睛不容易疲勞。他的耳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跟我們一般的人也不一樣。他在受用那個福報的時候,他的功能也特別強大。
所以這個地方就告訴我們說,「萬法唯識」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生命的相貌,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叫「自變自緣」。就是說,你自己把果報變現出來。然後你自己去受用它。「自變自緣」。
我們看到很多的人、事,有時候我們不是很滿意。但是我們也會問說,這樣的一個逆境是從那裡來?你自己的業力,把它變出來。然後你自己再去受用它。阿賴耶識變現出來。前六識去受用它。我們學佛以後,我們會發覺,我們人生是來還債。所以我們對人生,只有一個態度,認命。沒有其他的態度。我們對於過去的業力,只有認命兩個字了。因為你還能夠怎麼樣。
隨緣消舊業 更莫造新殃
生命的錯誤,我們到這個地方結束了。所以一個學佛人,他絕對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你怨天尤人,就會從錯誤當中,創造另外一個錯誤出來。所以我們會選擇逆來順受。因為我們即使今生,沒有造這個業。也一定是前生所做的。這是我們對生命的第一個觀念。
你要經常問你自己:你今天為什麼會生長在這個家庭?你為什麼,會遇到這個人,會跟他生活在一起?為什麼會遇到這種事情?你從什麼地方來?不是上帝給你的,它完全是從你內心的深處,跑出來的。這個就是生命的真相。
好!這是第一個觀念。我們心靈的力量,會創造果報。
第二個,心為業主。這個很重要了。我們的心創造了果報以後,我們又開始在造業了。那麼這個造業是怎麼造呢?它是「心為業主」。
我們看這個偈頌。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根隨信等。這個「信」,不是「佛性」的「性」,是「信心」的「信」。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地方我們前面講到,變現果報的重點在阿賴耶識。這個地方在造業的話,就是第六意識了。先講到第六識的形象,說第六意識是什麼相貌呢?
性,它是三性的。它有時候善、有時候惡、有時無記。那麼「界」就講到這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感受,有苦受、樂受、捨受。所以基本上,第六意識的狀態是變化的。
我們一天當中,沒有一個人永遠活在快樂。也沒有一個人永遠活在痛苦。他一天當中,是晴時多雲偶陣雨的、是變化的。那麼在變化當中,是根本煩惱、隨煩惱,這是惡,邪惡的念頭。那麼這個信是善念頭。這是善惡的念頭總相連,是相互作用。我們第六意識的形象,是善惡交雜的。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你是好人、還是壞人?答案只有一個,很難講!為什麼呢?因為它是跟環境有關。
因為我們的心,它是變化的。你看好的進來刺激它,你來到三寶,你變成一個好人。有人刺激你,你就開始發脾氣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念頭,是變化的。它不是固定的。我們的念頭不是一條線的。它是有這個波動的。有時候起善。有時候起惡。除非,你入了聖位,變成一個「正定聚」。
那麼這個善惡念頭的交互作用,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呢?這個地方,講它的一個作用。下面講它的結果。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它會驅動你的身體,去造業。也會發動你的嘴巴,去造業。而這個造業的力量是最大的,所造的業,有重大的業,叫「引業」。比較輕微的業,叫「滿業」。「引業」是影響總報,「滿業」影響別報。那麼會招感一種,強大的業力,而牽引我們的第八識去投胎。
所以我們在阿賴耶識創造了今生,但是你今生當中,又造作很多的業。這個業是誰造呢?是你第六意識造的。所以很多人說︰我今天我用手,去偷人家東西。我把手砍斷。沒有用!我們要知道,「動身發語獨為最」。其實你用手去偷東西,跟手完全沒有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心」帶動它去做的。所以心靈是造業的根本。
我現在再問大家一個問題。看諸位的佛法的實力怎麼樣。你今天,有些人從台中過來,有些人從哪裡過來。你是開車也好,騎摩托車也好。你一路當中,可能壓死了不少螞蟻,對不對?可能你也不知道。假設你壓死了十隻螞蟻。我問你,這是什麼業?是不是個罪業?壓死了螞蟻。
這個業,不能叫罪業。因為你沒有犯罪動機。你本身,你有這樣的行為。但是你的心,沒有放進去。構成罪業的條件,一定要有犯罪動機。要有「內因力」,就是你有那種造罪的意樂。有邪惡的念頭。所以我們講心為業主。你沒有那個心。那個業就不能成立。只能夠說,叫「無記業」。
也就是說你跟它,可能有一些別報。可能會結惡緣。但是你這個殺死螞蟻的業。不足以讓你到三惡道去。因為它不是一個罪業,它不能夠影響你的總報。就算你一生當中開車。開了三十年,壓死了幾萬隻螞蟻。你都不會因為這樣,到三惡道去。不會,因為它不能構成罪業。但是你刻意的,去殺死一隻螞蟻。只有一隻喔!那就有可能,讓你到三惡道去。因為你有犯罪動機,就構成罪業。所以,所有的業,一定要從內心來推動。
所以我們從心靈世界的觀察,我們會知道。我們在看事情,一般學佛人,他看事情跟一般人,就不一樣。我們看一般人看事情,看到這個人跟這件事情,怎麼…會看到事情的本身。我們學佛人,會看到這個事情背後,那個心態。那是根本。你看我們有時候讀歷史。我們會看到,在這個事情變化的過程當中。那個人的背後心態是什麼?那是根本,那是造業的根本。
有一天 有一個高級的政府官員,去參訪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請他們坐下,侍者端上了一杯白開水。那麼這個政府官員,他喝了半杯以後,他跟印光大師去請法。請完以後,臨走的時候,就把這個半杯開水,就倒在地上。印光大師就喝斥他,說︰你有多大的福報,這樣的一個糟蹋。後來那個官員,他善根深厚,他就把這個事情寫出來。公佈出來寫在報紙上,懺悔。
我們今天看事情,我們看到他把半杯的水倒掉。那半杯的水,其實半杯水沒什麼,對不對?但是印光大師,他是怎麼,他看到他這個造業的過程,他的背後,那個輕慢的心。對物質,那種輕慢糟蹋的心。他是訶責那個心,不是說那事情的本身,所以說,我們知道,其實我們在造業過程當中,最重要是那個心念。
你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公案很特別,它的公案大意是說︰有一個老比丘,一個阿羅漢。他帶一個小沙彌,在山中修學。這個沙彌是作阿羅漢的侍者。那麼這個老比丘,他本身是有禪定,他晚上的時候,或者白天的時候,經常入定。那麼入定的時候,就有龍王,來跟他請法。龍王聽了法,非常歡喜。有一天,龍王就跟這個阿羅漢說︰誒!你是不是哪一天,入定以後,來我的龍宮,來給我應供一下,我來供養你。那麼阿羅漢就答應了。所以阿羅漢有時候他中午吃飯的時候,他就沒有在寺廟吃,他就入定到龍宮去應供。
這個阿羅漢到龍宮應供,回來以後就把缽拿給小沙彌去洗。有一天他這個缽的飯,沒有吃完,留下一顆白米。這個沙彌,就惜福,就把這個米拿起來吃。哎呀!這個米怎麼這麼香,這不是人間的米。他心裡想,我師父到底去那裡,去應供了?他就想要跟他師父去看看。那麼他師父,去應供的時候,就坐到一個禪椅上,然後一入定的時候,就整個人就這樣,用神足通就飛過去了。
那麼這個時候這小沙彌,知道他師父,今天又不在這邊吃飯。他就事先就躲在這個禪椅的下面,結果他師父以神足通,飛到龍宮的時候,誒!他就跑出來,說︰你怎麼過來呢!他說︰我躲在下面跟你過來的,來了…就好吧!那就一起應供吧!那麼這個小沙彌,他就在龍宮。當然龍王,是這個…阿羅漢的皈依弟子。對他師父是很慇勤招待。
那麼這個小沙彌,在龍宮和龍王吃飯的時候。吃到這麼好的飯菜,又看到龍女,這麼樣的美貌。就起了貪心。那麼這次應供回來以後,這小沙彌就很用功。他以前做什麼修行,都是很懈怠。他立定志向,我來生一定要變成一個龍王。當然以佛教來說,這是發起一個邪念。但是諸位要知道,你不要忽略心靈的力量。我們的內心世界,要決定做什麼的時候了,你的生命就會有變化。
那麼這樣的一個小沙彌,立定這個的志向以後,哎喲!他早上很早起來,開始拜佛、加行、持咒。那麼為常住做事,也特別的精進。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個願望。心力不可議,心力會帶動你的身業跟口業。那麼他每天努力的持戒,努力的佈施。努力的念佛持咒,積集廣大的資糧。為了什麼?早一點,讓龍王業報成熟。後來有一天,他這個小沙彌,在佛堂經行的時候,他看到他的身體,開始出水,產生水氣。他就知道,他龍王的業成熟了。果然這幾年的加行,沒有白費。他就披著袈裟,就跑到那個,之前去應供的那個龍宮裡面。就從大海里面,跳下去就死掉。
死掉以後,因為他積集一個廣大的善業。善業有什麼好處呢?會讓一個人滿願。會滿你的願,會讓你心想事成。那麼因為他發的是一個邪願,變成龍王。所以他一死掉以後,馬上變成一隻,一個非常大的龍王。他就馬上跑到,他過去那個龍宮當中。把舊的龍王殺死了,就自己做一個新的龍王。這個經典上有記載。
我們今天開始產生一個疑惑。為什麼?有些人佈施持戒以後,變成了一個聖道生天上去。變成尊貴身,或者成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些人修行以後,變成一個卑賤的龍王,為什麼?同樣的法門,為什麼會創造這麼多的結果呢?因為他的內心不一樣,心念的邪正不一樣。所以我們講「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我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我們很在乎所修的「法」。你修什麼法門,什麼是妙法?什麼是最殊勝的法?會注意外面的法。但是你讀了,《法華經》你會覺得,外面的法,是個工具。那「一念心」是最重要的。你那個心,是法的根本。
心為業主 心為法主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修行第一件事情︰先端正其心。你要把你的心弄端正。你要有正確的願望。要不然你就跟這個小沙彌一樣,變成龍王。你看,他還造了殺業,把這個老龍王殺死了。而且龍宮裡面的龍王,雖然有廣大的福報,但是它也有一些罪報。你看它鱗片裡面,經常會有蟲去咬它。它經常會有大鵬金翅鳥,那個翅膀一振動,就把這個水撥開來。會把這個龍王吃掉,它還是有恐懼的。所以說,他這個小沙彌,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沒有端正他的心念。結果佛法對他,變成傷害。我們講,甘露變成毒藥。本來佛法是解脫的,結果修到最後,變成一個龍王,還造了殺罪。這個不是佛法錯誤,是他修行那「一念心」錯誤。
所以心靈的力量是很大的。第一個,它變現了你的果報。第二個,它又開始造業。它利用這個果報又去造業。心是造業的根本,那麼我們內心,是怎麼造業的呢?讓我們看看第三段。
說︰為什麼這個小沙彌,他就會造出這麼大的一個業出來呢!「事出必有因」我們的第六意識在任何的行為,造業的時候。它是經過唯識學五個階段。
第一個「觸」,第六意識,它必須有一些外境的刺激。要有外境的接觸,這個「觸」就是接觸。那麼接觸以後,它會產生一個「作意」。這個作意,就是警覺的意思。他就開始產生,誒!突然間開始專注了。本來它這個第六意識是很散漫的。我們一個人的第六意識,不可能保持警覺狀態,不太可能。不可能,有人經常保持作意的,這樣很累的。但是他有特殊的境刺激以後,他開始警覺了,振作精神。那麼警覺以後,產生感「受」。他會先去感受。這是一種快樂的感受,或者痛苦的感受。會有接觸的感受。
然後下一個最重要的,產生很多的「想」法。這個想法,就是構成我們善恶心念的根本。因為這個想法,有正確的想法跟錯誤的想法。你看我們今天,一再在三界裡面流轉,次數太多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對三界產生錯誤的想法。我們一再…認為,三界的五欲是美妙快樂的,所以我們會一再一再地,去在這個地方造業。我們一個人,如果不把這個問題找到,你很難去改變自己。就說他會造業,問題不是在他的身體跟他的嘴巴,而是他的思想有問題,他那個「想」有問題。所以這個到時候,我們會講到,你要端正你的想法。
最後「思」,這個「思」就是一種意志力。你開始,要去實踐的意志力。你要把你的想法變成行動,這叫「思」。那麼到了「思」的下面,就是一種「欲」望。你開始要有這樣的希望。有希望以後,就會帶動你的行為。所以在我們心念的構成當中,我們生命當中,最大的潛能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你的想像力。我們生命當中,能夠產生很大的改變的,就是你的想像力。看你怎麼「想」,你的生命就怎麼變化。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榴槤。榴槤跟你的關係,會怎麼樣?你怎麼知道,你跟榴槤的關係呢?你想到榴槤,你會產生怎麼樣的想像。你跟它,觸、作意、受、想、思。你想到榴槤的時候,你想︰哦!這個榴槤不錯,味道很甜美。我保證,你會對它產生一種想要得到的慾望。你未來生命當中,乃至於你的來生,會經常跟它接觸,會相互作用。
如果你今天想到榴槤。你說︰唉!這個榴槤味道太臭。你產生這樣的想像,你跟榴槤的因緣,就斷掉了。你不可能再碰到它。即使在你的面前,你也當面錯過。
好!我現在再問一個問題。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想到什麼?如果你想到出家,你說︰喔!出家是很寂寞、孤單耶!我看你今生,不可能出家。你來生,也不可能出家。其實我們從你的內心世界,就可以探討你的未來。你就不用神通。如果你今天,對出家產生美好的想像。誒!出家不錯哦!很清淨哦!清淨、安樂,即使你今生不可能出家。你來生,就非常有希望出家。因為你生命的靈動,往那個地方走了!你對它產生美好的想像。
所以諸位要知道,你不要忽略你對事情的想像。因為你整個生命的推動,說︰他為什麼會造這個業,你為什麼會造這個業,因為你們對這件事情,有不同的想像。我們一個人當中最大的潛力,就是你的想像力。這個叫作「思想」其實從唯識學來說,應該是「想思」。先有「想」才有「思」,但是我們習慣講思想。
你看我們中國文化,最有代表的兩個。一個是儒家思想,一個老莊思想。這兩個就是代表我們民族性的一個…你看美國人,他造業是這個方向造業。我們中國人造業是這樣的方向。為什麼呢? 因為思想型態不同。
我們講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根本思想,就是︰
克己復禮 安守本份
孔子認為說︰人生出來是不平等。他同意,人不可能平等。每一個人,他有他的業力。有些人做這個工作,有些人在那個工作。那麼重要怎麼樣呢?從儒家的思想認為︰你第一個,你要找到你的定位。人,你一定要找到你的定位。你到底在這個生命當中,你扮演什麼角色。然後你把那個角色扮演好。
「克己復禮 安守本份」
你看那個子路。子路,他本來是在山中一個野人。雖然很有正義感,但他畢竟是一個野人。子路遇到孔夫子以後,他問孔夫子說︰你在幹什麼?他說︰我是教導大家,要遵守禮節。子路說︰這個禮節沒有用,我們心地善良就好了。他舉一個列子:
南山有竹 弗揉自直
斬而射之 通於犀革
又何學為乎?
----子路---
說︰這個南山有一種竹子。它那竹子很長,又細又長、很直。你把它斬斷以後直接射。就能夠把這個皮革射進去,又不要修飾的。孔夫子說︰沒有錯,這個竹子很直,但是如果你,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益深乎?如果你把這個竹子,前面削尖一點,後面再加上羽毛,那你不是射得更深入嗎?就是說你心地善良,如果你再加上遵守禮節,那不是更好嗎?
子路說︰誒!有道理!他就開始作孔夫子的弟子,後來就跟孔夫子學禮。你看子路,這麼一個放蕩不拘的野人。結果被孔夫子,這樣思想改造到什麼情況呢!
我舉一個例子,諸位就知道。子路,後來為某一個士大夫,作他的家臣。有一次他的主子遇到危險,他出面來救他的主子。他身為家臣,挺身相救。被三個武士圍殺,那個時候子路,已經將近六十歲了。五十幾歲了,結果被那三個武士殺死在地上。子路臨死之前,講出一句非常令人感動的話。他說︰君子死,冠不免。他說一個君子,在死亡的時候,我的帽子,不能戴歪哦!所以他臨死之前,把掉在地上的帽子撿起來。然後端正其帽,安然而逝。
子路,剛開始的生命體是一個…,也根本是沒什麼章法,做什麼事沒什麼章法。但是接受孔子的思想陶冶以後,他變成一個,君子死冠不免。連死之前,在這麼散亂的過程當中,還可以把帽子戴起來。我們要臨終有這樣的正念,那就是往生了。
這個當然就是說,儒家思想它是教導一個人「遵守本份」。但是你看老莊思想完全不同。老莊的思想,是崇尚自然之道。它認為說,天道是不可以違背的,什麼遵守禮節,那都是多餘的。
它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行的道理,是自然的。春夏秋冬,有它一定的規則。不會因為你是一個堯,是一個聖君。聖明的君主,哦!這個天道就存在。也不會因為,你是個紂、桀,天道就消失掉了。天道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們應該順從自然,無為而治。
老莊思想最有代表是莊子。你看莊子,有一天他在湖中釣魚。這個楚國的國君,要請他去作宰相。派了兩個士大夫,去請他。那兩個人說︰老人家慈悲,我們國君要請你去作宰相。莊子說︰你們楚國,聽說在神廟裡面,供奉一個神龜。這個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多年,你們楚君,還很寶貝。拿一個很漂亮的綢子,把它蓋起來,每天跟它上香。
莊子說︰依你們兩個看,身為一個烏龜。是夾著尾巴在泥巴裡面,活著打滾好呢?還是死掉以後,被你們供奉在神廟好。那當然是活著,在泥巴打滾好。莊子說︰我就是那一隻準備夾著尾巴,在泥巴裡打滾的那個人。
所以老莊的思想,跟孔夫子的思想是完全相反的。他認為說,人的價值來自於生命的本身。而生命的最大價值,就是自由自在的活著,不受約束。所以這個思考模式,就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因為在中國的思考當中,我們一般的構成,怎麼樣呢?
「得道」你要是有這樣的,一個順境的時候。根據「孔孟之道」有所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失意的時候,就根據老莊的思想,無為而治、安享晚年。所以講「得道」。邦有道,能夠兼善天下。邦無道,獨善其身。
世間上,有人作這個網絡調查,這個所謂的民調。中國人,自殺率是最低最低的。你看美國人,很多中國,就是華人,移居到美國的這些所謂的。他的民族性,是接受中華文化的。到美國去,他不會自殺。西方的文化,他們是有所作為。但是它怎麼樣呢?西方的文化,在順境的時候,還好用。但是遇到挫折的時候,他們沒辦法。他們只能夠說,上帝的安排。他們沒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思考。他們沒有。
你看莊子的文化,它是退步的。他說一個人,你說我沒有用,也無所謂。你看「用」有什麼用。他說︰你看那個樹。有用的樹,又直又漂亮的時候,都被砍掉的。留下都是什麼樹?彎彎曲曲的,就是沒有用,才能夠活得久。所以它是一個, 逆向的思考。
所以你看為什麼?它的一個中國文化培養出來,這個人特別有韌性的。他逆境當中,他不會自殺。因為他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這種話我在西方英文沒有看到「退一步海闊天空」,沒有這種話。美國人他們是要求第一名的。他們沒有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所以一個人的思考模式,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跟結果。
那麼我們今天,身為一個淨土宗的學者,我們應該怎麼樣,利用我們的思考模式。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是一個重點。因為你的思想,會帶動一種行為,最後產生一個方向的結果。那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求生淨土」。那麼我們應該培養一個什麼樣的思想?這個我們下一堂課再來探討這個主題。
總而言之,我們記住。你的內心,最大的力量。就是你的想像力。你如果能夠善用你的想像力,你就能夠掌握你的未來。如果你不能善用你的想像力。你的生命,就被你過去的業力所主導。也就永遠不能突破,你不能利用你的想像,所以一個人,要是不讀書、沒有智慧。他就不能產生高超的想像。他的生命就被過去的業力所控制。大概別人幫你算命,就算得很死,就算得很準。你一個人被算命算得很準,表示你都沒有辦法突破。你不能產生,更高超的見地跟想像。所以我們應該怎麼用我們的想像力,來改造我們的生命,這個主題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
甲二、佛陀的力量。
我們上一堂課,講到「心靈的力量」。對於我們「心靈的力量」,佛陀在經典當中,有兩個解釋。第一個,是一個負面的解釋。
一切業障海 皆由妄想生
就是我們生命當中很多的障礙,是你一個錯誤的想像,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今天遇到了障礙,你不能一直往那個地方想。你遇到了障礙,你整天想這個障礙,那個障礙會擴大。它本來只是十磅的力量。你這麼一想變成三十磅,變成五十磅。因為你不斷的,往那個負面的東西想。它對你產生負面的力量就越大。所以一切法,是沒有真實性的。什麼叫沒有真實性,它會變化。如果它是固定的,那它就有真實性。你怎麼想它都是這樣,那就是有真實性。但事實上不然。今天你遇到一個不好的人、事,如果你一直往那個地方想。它對你產生負面的力量,就越來越大。
所以我們怎麼辦?要把這樣的想像要轉過來,對佛陀的想像。所以你的念頭不轉,我講實在話,你念頭不轉,你的生命是不可能改變的。所以佛陀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但是另外一方面,那我從現在開始不想了,也不對。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諸佛正遍知海」從眾生心想中。所以「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的極樂世界,也是你想像出來的,功德莊嚴,「諸佛正遍知海」也是你想像出來的。所以我們這個想像力,是一體兩面的。它可以讓你墮落,讓你痛苦,它也可以創造你安樂的生命。所以大乘佛法講「轉識成智」,你要轉你的念頭。
我們今天在念佛的時候,要怎麼想像呢?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現在念佛的時候,你聽到這句佛號,有什麼想像。你說我都沒有想像,那這個不是好現象。你這樣子都沒有感覺,沒有想像。你很難去觸動佛陀的力量。
我剛剛講過,佛陀不能主動的救拔你。你要能夠找到他的門,你才能夠得其門而入。那麼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基本上有兩種主要的功德。第一個是現世的安樂。那麼這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光明,光明無量。首先我們第一個,要作一個光明的想像。我們看這個願文,我們先把它念一遍。大家請合掌。
設我得佛 光明有限量
下至不照百千億
那由他諸佛國者
不取正覺
---第十二願 光明無量願---
這個文,本來是一個…從法藏菩薩來說,是一個願望。但是當法藏菩薩成佛以後,這個就不是一種願望了。這句話變成什麼樣?變成一個功德力,存在法界一種力量。如果是在之前,法藏菩薩沒有成佛之前,這句話只是一個願望,那沒有力量。但是當「阿彌陀佛」成佛以後,這個願望就提升變成一種加持力。一個法界當中的加持力了,這個願大家要注意。
我們解釋一下,它的大意是說︰在我成佛以後,我身上會發出一種很特殊的光明。這個光明,即使是有限量的話。它最低的程度,要照射「百千億那由他」。這個「那由他」就是「億」,就是百千億億諸佛國。那麼這個「佛國」,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般的距離概念,喔!你是一百公里、二百公里。佛菩薩在講話的時候,他們的距離概念。是一個佛國,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叫一個佛國。兩個三千大千世界,就兩個佛國。那麼「阿彌陀佛」所照的光明,是百千億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
我們知道佛陀在渡化眾生,他的加持力有兩種。一個是說法,一個是顯神通。如果你善根,已經成熟了,佛陀直接說法,讓你能夠破迷開悟,轉凡成聖。如果你有業障,佛陀第一個採取的,是用神通來加持你。而神通的表現,最直接的就是佛陀直接放光。
你看在台中蓮社的「念佛感應見聞錄」,有講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姓陳的陳師兄,他是一個建築商。這個陳師兄,他平常除了工地忙以外。他晚上每一個禮拜,參加一個念佛的共修念佛會。那平常晚課,也會念佛。這個陳師兄有一天晚上作夢。他夢到,在夢境當中很清楚。他在客廳裡面坐,然後呢!門口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就跟他聊天。這個老人家,跟他聊得很快樂。
這個老人家說︰誒!我帶你去一個地方好不好?到外面去走走。這陳師兄,好!反正我閑著也沒事!就跟著老人家到外邊去走。這老人家就一路帶這個陳師兄,走了很遠很遠一段路。走過這個山林的道路。最後呢!把他引導到一個很大很大墳墓的地方,都是墳墓。那麼其中有一個墳墓,是剛剛挖起來的。挖了一個洞,裡面沒有放棺木的。這個時候老人家說︰誒!這個地方就是你要住的地方!這個陳師兄,哎喲!這個進去就是死掉了。他這個時候緊急情況,就開始。我們知道我們心中有佛的人,就會怎麼樣?一緊張,就會把我們的本尊,現出來。他就念佛。
那麼他一念佛的時候,虛空中,就出現一個金黃色的光明。因為感應道交!當然我們應該說,佛陀的光明是經常存在的。但是你憶念的時候「啪」出來了。出來以後,這個時候他就有信心了,就繼續念。這光明就慢慢擴大…後來那個老人家,就離開了。然後那個光明就在空中說,你要趕快回去了。那這個時候,這個陳師兄就趕快醒過來,就趕快回家。
回家以後,他第二天早上醒過來。哎喲!這個夢境非常清楚,但是他工作總要做。所以他第二天呢!到工地的時候,他過去的習慣,都要跟工地主任去巡一下工地。昨天做的怎麼樣,今天要做什麼,準備什麼工具。那麼正當他帶著工地主任,要上去二樓的時候。那剛好有人找他,然後就跟工地主任說︰你先上去,我處理完再上去。結果那個工地主任,就自己一個人上去了。上去以後,沒多久,那整個鷹架就「啪」掉下來。那工地主任,當場摔死。他逃過一劫。諸位你們知道,他為什麼逃過一劫嗎?因為他跟「阿彌陀佛」感應,得到佛陀光明的加被。他昨天那個夢境,就是一個徵兆。
我再講一個公案,這個公案是這一頁的隔頁。就是講到張師姊。這個張師姊,她也是台中蓮社的。她以前因為身體不好,她信外道。那什麼外道,也不是說真的道教。就是土地公,什麼廟都拜。後來拜了很久以後,她就在別人的規勸之下,就學佛。也受了三皈,也受了五戒。那麼以後,就不再走這個外道的廟,但她有的朋友,還是走外道的。有這麼一天,她朋友來找她。誒!張師姊,我們這裡附近,有一個百姓公廟。百姓公廟,就是比較大的那個土地公廟,叫城隍廟。那個地方有法會,我們去參加一下。
這個張師姊說︰我現在受了三皈五戒,不能走那些個地方去啦!她朋友說︰拜託,你再陪我去一次吧!她說︰好!那就陪你去啦!去到那個廟的時候,大家拜,這她朋友就準備去買香。張師姊說︰你買這個香沒有用。燒這個香有什麼用,你倒不如持「往生咒」給他。她就說︰好!那就不要燒了吧!那麼不要燒以後,回來以後,晚上睡覺,就作夢就有事情了。
就夢到,她睡覺的時候,突然間來了兩個人。那兩個人一進門,來勢洶洶。誒!你是某某人嗎?你是張某某?我就是。二話不說,就把她抓走。說︰我們大王有事找你。就抓到…她早上去的,那個城隍廟去了。那個時候,他那個大王,真的是坐在中間,非常威嚴。
這個時候大王就說︰你是張某某?她說︰對啊!你今天早上,來我們這個地方的時候。妄發議論,隨便講話,害我今天的金錢損失了不少。因為她講話的時候,可能旁邊有聽到,也受到影響。他就叫他旁邊那些所謂的獄卒,就打她。說︰你給我打。
這個張師姊也是對佛法有信心。她說︰誒!你不要打我,我是三寶弟子哦!你要打我的話,我就把我的菩薩請出來。那麼說著以後,她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我看它那個記載,念沒幾聲。念完以後,「觀世音菩薩」就從空中就這樣跑下來。放出白色的光明,還拿著甘露瓶。「觀世音菩薩」從空中降下來的時候,那個鬼王獄卒看到「觀世音菩薩」,跪了滿地,跪在地上。「觀世音菩薩」說︰好!你可以回去了。就把張師姊,帶回去了。帶回去以後,就渡過這一劫。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感受。就是「佛號」,我們講萬德洪名。但是其實從消業障的角度,最有代表就是他的光明。其實我講實在話,你在心中念佛的時候,你身上會有一道光明,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你看那個台大的教授,台大電機教授,他做了實驗。他就是用儀器作實驗。他說︰我們一個人本來,我們身上就有光明,但是很羸弱。身體健康的人,光明稍微強一點。但是你要打坐,你專注的去冥想,一個所緣境的時候,你的光明會增長。但是你打坐的時候,再念佛那光明就更大。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有佛陀的光明加持進來。
所以我們一個人,心中開始憶念這個佛號的時候。你要知道,其實你是直接進入彌陀的光明。你要作一個光明的想像。「阿彌陀佛」光明是金黃色的。而且你要產生有安穩的感覺,這是第一個。我們每一句佛號,背後有四十八種力量。諸位知道嗎?有四十八種力量。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會觸動四十八種力量。
每一個佛菩薩,他的背後,每一個聖號,都有他的加持力。你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你是怎麼樣?觸動「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願力。你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有他的願力。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念「本師釋迦牟尼佛」,跟念「阿彌陀佛」,功德有沒有一樣?一樣?怎麼可能會一樣,不一樣吧!因為佛菩薩的願望不一樣。所以加持力,會不一樣。那今天「阿彌陀佛」的特色,為什麼我們說︰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從佛所證的法身來說,是一樣。但是從他產生的作用,是不一樣。你看,每一個佛都有光明,幾乎你看所有的佛菩薩,因地的時候都有發願,你念我的聖號,我就用光明照你。但是光明的數量,還是有差別。你看這句佛號,他有資格稱為,無量光、無量壽。他的光明是比較大的。「阿彌陀佛」的光明,他產生的力量是比較大的。
當然我們不必刻意的去分析說,「釋迦牟尼佛」是什麼光明。那不必。但是你要知道就是說,這句佛號他的背後,有四十八種加持力。其中一個最大的加持力,就是光明無量。當你心中在念佛的時候,你就不應該害怕。因為你這個時候,已經進入彌陀的光明當中,這是第一個。我們講到現世的破障。那麼破障,佛菩薩對我們的破障,最大的力量就是神通。那麼神通的表現,就是光明。
我們看第二個,第二個是來世的解脫。這個是淨土宗比較重要的目的了。淨土宗,其實是比較不重視今生。所有的宗派當中,淨土宗是最重視來生的。幾乎對今生是完全放棄了。你看我們修淨土人,整天想著說。
我今暫作娑婆客 不久蓮池會上人
他幾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到來生去。所以他今生他稍微有逆境,他無所謂。那麼來生,為什麼我們念這句佛號,我們能夠求生淨土呢?其中這句佛號的四十八種力量。其中的一個最重要…,就是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也就是我們講「臨終接引願」。這個願對我們臨終來說,太重要了。我們把它念一遍,請合掌。
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 十念必生願---
善導大師說,這個四十八種力量,最重要的願,就是這第十八願,叫作「願王」。因為有這個願,才構成所謂的「帶業往生」。淨土宗的殊勝,是因為它的成功率特別高。你看你修天台宗,你修唯識宗,你要成就聖道,一百個裡面找不到一個。成功率很低很低的。
只有淨土宗成功率最高。只要你找對了真實的心法。只要你用功,掌握它的重點。其實它可以說是萬修萬人去。
我們一般人念佛,沒有真正掌握它的心法,所以很可惜。根本的一個關鍵點,就是第十八願。你臨終為什麼往生,就是有這第十八願。而這第十八願,我剛剛講過,它不是只是一個願望。當彌陀成佛以後,他這是一個加持力了。我們把它解釋一下。
這段經文,我們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因為這個第十八願,善導大師的解釋是最權威的。他說︰在我成佛以後,有十方的眾生。這個講到根機。這個願所攝受的眾生是誰呢?善導大師說︰這個十方眾生,就是我們一般的顛倒凡夫。就是我們現在這種人有時候造業,有時候造善,有時候造惡。好像那空中的羽毛,它是不決定的,可上可下的。這個講到根機。第二個,講到他修學的法門,他的法門有三種。
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而這三個當中,最重要的,第一最重要,就是「至心信樂」。善導大師說︰淨土宗的成功失敗,來自於你一種「真實的信心」。這個「至心信樂」,就是真實的信心。那麼這個真實的信心,要怎麼建立呢?善導大師,解釋「至心信樂」,他分成兩部份來說明。
一者決定深信︰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善導大師--
第一個你要相信。我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的因緣。
我們今天要,一心皈命「阿彌陀佛」。首先你要知道,你自己沒有能力做到。就是我很想到淨土去,但是我做不到。有些人他沒有建立這樣的心法。他總是覺得,誒!我佛號念得很好,我可以往生。他做什麼事情,他的想法,都是把這個「我」看得很重。「我」可以往生,其實這是錯誤的。你這個皈依,什麼叫皈依?你要空掉「自我」!我們的心中,能夠往生,是彌陀的攝受。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做不到。因為,為什麼要這樣子思考呢?
你說善導大師這樣子,好像把我們的力量都壓抑了。不是!
如果你認為你可以往生,那佛號是可有可無。那佛號就不是重點了。那你憑什麼叫,一心皈命「阿彌陀佛」。那你是皈依你自己了。諸位要知道,你打坐打得再好,你念佛念得再好。它的原因,只有一個,是佛力加被。不是你自己的力量。淨土宗的思考,永遠要把功德歸給佛陀。你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如果你心中,經常存有自我意識,那你就不能構成,一心皈命,通身靠倒。你臨終就不能夠全心全意的,把心力放在這句佛號上。你就會產生很多的想法,那就完了。
所以臨終的正念,是你平常培養起來的。為什麼,有些人臨終的時候,能夠生起大皈依的心情。把自己的身心世界完全放下,全部投入這個佛號。有些人做不到。因為你平常,就沒養成這個習慣嘛!你平常就是,我怎麼樣…那你臨終的時候,就是皈依「自我意識」。那就完了!自我意識,就是「無明」。就產生很多妄想。你念佛的時候,還打妄想。
所以你要產生「至心信樂」。第一個條件,你要相信,你自己沒有能力做到。
二者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佛 四十八願
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
乘彼願力 定得往生
第二個你要相信,彼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你要相信「阿彌陀佛」,有足夠的能力,來救拔你。這個就很難,很多人很難。
我問大家一句話。我們有時候會處在黑暗當中,對不對?你有時候會提佛號,有時候不提佛號。你在黑暗當中,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還怕不怕?不怕,誒好!那你表示,對佛號有信心。一個人在黑暗當中,你一定會怕,很正常。但是,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還怕,那你就要檢討自己了。你假設,佛陀沒辦法救拔你。
問題不是,佛陀能不能救拔你。問題是,你信心不夠。所以,首先我們要相信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完成。而且你在念佛的時候,你相信佛陀一定有足夠的力量,可以救拔你。
在印光大師文鈔,有一個公案。印光大師寫出來,文鈔裡面說︰印光大師有一個皈依弟子,是一個老人家。這老人家一輩子作公務人員。他跟印光大師學佛,學很久了。他寫一封信,他生病那個時候,已經生病了。寫一封信給印光大師。他很感慨說︰我現在年紀大了,又滿身是病。他的大意是說︰我今生非常的悔恨,太晚學佛。太晚遇到淨土法門。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的用功。到現在滿身是病,佛號也沒有念好。所以我現在,對往生沒有把握。就那個信,充滿了遺憾跟悔恨。
印光大師就訶責他。印光大師說︰什麼叫佛號沒有念好。什麼叫佛號有念好。他說︰你光是佛號沒有念好,這種觀念,你就沒辦法往生。你自己就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
什麼叫作,信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定得往生。你要完全相信「阿彌陀佛」有救拔你的力量。
所以善導大師說︰「至心信樂」它的基本精神,叫作「順從本願」。比如說︰唉!我業障深重,「阿彌陀佛」不能救拔我。你起這個念頭,叫作不「順從本願」。你認為,你業障深重,「阿彌陀佛」沒辦法救拔你,那就是你沒有「順從本願」。你還是活在自我意識。
學佛人,修行到最後,心中只有佛號。你自己,沒有你自己的看法。「打得念頭死建立彌陀佛」,你才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你心中,還創造很多的想法,那你就完了。你念佛念到最後,你心中只有佛,沒有自我。我把生命交給佛陀。所以什麼叫作,一心皈命。什麼叫作,通身靠倒。你把這八個字參透了,你就知道怎麼念佛。
其實我講實在話,淨土法門它不怕你,業障重。它也不怕你,煩惱重。但是你沒有一心皈命,就完了。它的心法在這裡。
其實淨土法門。我在新加坡打佛七,我告訴大家。七天當中,我們只修四個字,「一心皈命」就這四個字。當你念佛念到最後,你心中只有佛。你心中完全沒有想法了,你就成功了。你的心跟佛,合在一起了。變成「法界一相」,沒有「能所」就心中只有佛。
這個時候就是善導大師說的,你真實的「順從本願」。也就是所謂的「至心信樂」。你相信,你是什麼能力都沒有。你相信,你靠住「阿彌陀佛」,你絕對可以往生。這個是所有淨土宗,成敗的關鍵,就是這四個字。這四個字,你不能修起來。你念佛念得再多,都沒有用。因為你,沒有掌握他的心法。
那麼你有這樣的「至心信樂」。你真實的把你的生命,交給了佛陀。「通身靠倒」,然後「欲生我國」。你要有一種求生淨土的願望。「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後臨終要「具足十念」。
這個「十念」。當然很多古德都說,臨命終要念十句佛號。但這樣解釋,不是很好。曇鸞大師說,這個「十念」,不要說一定是十句佛號,或者八句佛號,或者幾句佛號。他說︰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知道我今生完了。這個時候你要趕快把心…,你不要說,趕快去找什麼醫生,去大陸找什麼藥,那就完了。你妄想一直起來,你就完了。你一定要「打得念頭死」。把妄想全部放下,然後心中靠著這個佛號。然後,你心中要「相續稱念、業識成辦」。這個「十念」就是說,你要一段相續的時間。相續的稱念佛號,不能間斷。然後直到淨業成就。
這個第十八願是往生的最低標準。也是往生的最重要關鍵。而這句話的,整個心法在「至心信樂」。善導大師就是講「至心信樂」,這個是淨土宗的成敗關鍵。其實我們很多人,淨土宗失敗,失敗在那裡?敗在自己的妄想!你太多想法了。你念佛一直產生很多想法,你沒有「一心皈命」!
我出家之前,我親近高雄一個佛光山的道場。那個時候,我參加一個金剛護法會。只要道場有事,我們就去幫忙,差不多將近二十年前。我永遠記得,我有一個非常好…的師兄。大概佛光山辦什麼活動,我們兩個是一定到的。那個師兄,我出家以後他往生了。他同修打電話給我,我說︰他往生情況怎麼樣?
他平常念佛,念得很虔誠。但他往生的時候,我覺得他沒有「一心皈命」。我覺得很遺憾。他那個時候人家跟他報,去台北看醫生,到南部去找偏方。弄到最後,他到了一個南部的地方去,找一個醫生。結果他去上廁所的時候,就死在廁所。你說他還可以往生嗎?你光是動一個念頭,去找醫生。當然我們身體如果還有救,那當然找醫生了。但是你這種情況已經是…印光大師說,你已經不行了,你就專心的靠著佛號。你如果命不該絕,你就遇到貴人。它自然會產生貴人。你如果命該絕,你就跟「阿彌陀佛」走。
我覺得生命很多東西,不是求來的。諸位知道嗎?你越求你越是動妄想,把生命弄得更糟糕。所以這個時候,在臨終的時候。我講實在話,你的成敗關鍵,就是你是不是那一念心。能夠把所有的念頭,全部靠住這句佛號。反正我就是把自己放掉,就是靠上去,你百分之百成功。所以我們講「隨念往生」。
臨終的人,淨土宗有兩種,一種叫「隨業往生」。這「隨業往生」困難度很高。那是念到「念佛三昧」「預知時至」,他已經是淨業成就了。這種只有祖師做得到。我們一般人,很少人說念到「淨業成就」,很少。所以「隨業往生」,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是不太可能。
我們最有可能就是「隨念」。我的淨業也沒有成就。我的罪業都存在。但是沒關係。我就靠,臨終最後拼那個「十念」。而每一個念都是「至心信樂」。每一個念頭,都是「一心皈命」。這個時候「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就會出現了。它就「啪」出現了。
設我得佛 十方眾生
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 誹謗正法
---第十八願 十念必生願---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那這個是很重的罪,因為謗法。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但是這個善導大師說︰即使你造了五逆,只要你懺悔,也是可以往生。那是約著沒有懺悔。因為懺悔,就清淨了。所以善導大師說︰即使你造了五逆十惡。五逆跟誹謗正法,你懺悔也是可以往生。那麼總而言之,你往生的關鍵在「至心信樂」。這個地方的心法,諸位要知道。
從平時的想像來說,是光明相。到臨終的時候,你這個時候,就要把自己所有想法忘掉。把「阿彌陀佛」,當作你的本命元辰,通身靠倒。這是一個,所有成敗的關鍵。
好!我們再看第三段,心力跟佛力的相互關係。我們先講佛力,佛力就是彌陀的大願力。就是我們講四十八願。我的建議,諸位最好把四十八願學習一下。因為你念這句佛號,是觸動了四十八種加持力。如果你不知道,「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加持力。你這個佛號要產生皈依的心,我看很難。那對你來說,佛號只是一個聲音。你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作無量光、無量壽。
我講實在話,你的心要完全交給這句佛號,你要先了解他,對不對!你對一個陌生的東西,你會交給他嗎?我懷疑。對不對!你對佛號完全不了解。你可以把你的心,完全交給佛號?我真的不相信。不太可能。這個不合乎人性的原則。你說我今天,投靠一個大富長者。我對這個大富長者的為人處世,完全不了解。我全部交給你,我看不太可能。
所以一個人,最大的障礙就是愚癡。內心世界最大的障礙,就是愚癡。愚癡的話,等於沒有救了。一個人,可以有煩惱。一個人,可以有罪業。但是他頭腦要清楚。一個人起顛倒,我講實在話,誰都救不了你。福報再大也沒有用。
所以佛教的整個基本的思想,來自於「正見」。就是你要很清楚的知道,這句佛號他為什麼叫,無量光、無量壽。為什麼我要去憶念他。因為他背後,有四十八種大願力。這是第一個,你要有正確的思惟。第二個佛力看了以後,我們看心力。我們要產生一種專注的信心,你要有心力。
第三個要有法力。因為四十八願,太廣大了。我們沒辦法,去緣四十八願。所以善導大師說︰佛號,就是四十八願的濃縮版。善導大師說︰佛號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佛號。他解釋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跟「佛的四十八願」中間必須有一個橋樑,這個橋樑就是佛號。所以你沒有透過佛號,你就很難去觸動四十八願。所以我們必須怎麼樣,首先我們先了解四十八願,然後對佛號產生信心。然後再用心力,來憶念佛號。最後再啟發四十八願,產生感應道交。
我們看左邊這個表。你看,你剛開始是「心持法」。你了解四十八願以後。你每天應該有一些定課,不管是多還是少,你每天要跟佛號,兩個要建立一點關係。其實你跟他熟,「阿彌陀佛」要救拔你,你要跟他緣熟,緣要深。你跟他緣太淡薄了,是有困難。所以每天最好跟你的本尊,每天要接觸一下。不管是多是少。
所以我們每天「心持法」,你要去皈依佛號。把佛號的功德,作正確的想像。他有光明相、接引相…你把一些四十八願,比較重要的願,把它整理起來。那麼對佛號,產生美好的想像。你認為說你生命的全部,就是在這個佛號當中,每天去憶念他。那麼你憶念他的時候,他就產生一種,反應作用。「佛」「心持法」,最後結果「法持心」。它會產生一種,反彈的加持力。那麼這個時候,你的心的黑點,就減少了。那這個時候,你「心再持法」「法再持心」產生一種,善的循環。然後到最後能所雙亡
心佛不二
我們剛剛講,念佛最高的境界,就是「能所雙亡」,心中只有佛號。
打得念頭死 建立彌陀佛
這最高境界,把自己空掉。當然我們剛開始念佛的時候,還有一個自我。因為我在念佛,誰在念佛?我們剛開始,就是我在念佛,那很正常。但是慢慢慢慢的,你要把我們捏造出來的,第七意識的思量。捏造出來的那個自我意識,慢慢消掉。到最後心中只有佛。「至心信樂,一心皈命」,那你就成功了。
我們淨土宗跟其他宗派的不同,在那裡?
淨土宗是一個佛力的加被法門,它是「本尊相應法」。所有的法門,都是以「心」為主。你看天台宗,他修所有的法門到最後這個法門,都要捨掉。《金剛經》說得很清楚。你今天過了彼岸以後,船怎麼樣?要放掉。所有的法門,是假借這個法門,來發明我們的心。所以,所有的「聖道門」,是以「心」為根本。淨土宗剛好相反,淨土宗是以「佛」為根本。
所以很多人問我說︰我佛號念得很好,是不是要把佛號捨掉?
我說︰你把佛號捨掉,你就完了…
因為它是一個「他力門」。你把佛號捨掉,你就是沒有四十八願了。你怎麼捨掉佛號!你要把你的「心」捨掉。「聖道門」是以「心」為根本,它這些法門,都是在開顯內心的方便。托彼這個法門,來顯我心性。
淨土門剛好相反。淨土門是心念佛的時候,念到最後,你的心越來越少。佛越來越多,這樣才對!所以印光大師說︰它是「他力門果地教」,叫作「本尊相應法」。總而言之,佛陀的力量,已經都準備好了。他已經存在法界當中,四十八種力量。你要用一種很正確的了解、很正確的憶念、很正確的想像。把他啟動起來,然後變成你的力量。把佛陀的力量,轉成你的力量,這是你要做的。而不是說,你去創造什麼功德,不是!你就是重點,把佛的力量,轉成你的力量。就好!這個是淨土宗的根本。
說︰很多人用「聖道門」的思考,來思想「淨土宗」都錯誤。因為它的根本,以「佛」為主。聖道門是以「心」為主,這兩個是不一樣的。
那今天我們只講一些根本的觀念,至於怎麼去念佛,怎麼去攝心。怎麼念、誦、聽。這個諸位,再去從其他的去學習。好!那麼今天的課程有沒有問題。你要抓住它的重要的思想。我覺得你要對四十八願,要有相當的了解。否則你這個佛號,你很難死心塌地的,把心完全放進去。
其實這不是勉強。諸位要知道這不是勉強,那是了解以後,你才能夠死心塌地,通身靠倒。很多淨土宗的人,不重視教理。是非常吃虧的。你對一個佛號非常陌生,這個佛號背後是什麼力量?你完全不清楚,你很難「通身靠倒」。你是嘴巴「通身靠倒」,你內心不可能「通身靠倒」。
你要能夠,真實的明白道理,才可以把你內心的,那個疑根拔除。然後再產生「一心皈命」。這個時候淨土宗叫作,你「上路了」。這個人上路了!往生是遲早的問題。因為你相應了!心心相應,你這念心跟佛心相應了。
那麼在沒有拔除疑根之前,其實淨土宗最嚴重就是疑根。說︰我沒有把佛號念完,沒有把佛號念好。其實重點,不是你有沒有念好。重點是你講這句話,表示你懷疑心,還是很重的。重點在那個「疑根」。重點,不是你把佛號念好。
所以我希望大家,把淨土宗的心法,好好體會一下。什麼叫作「一心皈命通身靠倒」,這八個字 你參透了。你就是一個,真正修淨土宗的人。「一心皈命 通身靠倒」都沒有問題?當然這個思想要慢慢消化。這個大家好好體會。總之,你要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