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敢受戒呢?受戒並不表示成佛。我們可能剛開始做得不夠好,但是我們內心當中只要不放棄努力,我們不斷地調整自己,我們就會不斷地把它走好。如果我們不願意跨出第一步,我們是不是永遠沒有希望呢?
蕅益大師在講《唯識三十頌》時,他講一個觀念很重要,在我們修行當中很重要,他說:我們的心有很多的罪業,這個罪業不是一生造成的,是多生多世生命的累積,有無量無邊的罪業。就像《普賢行願品》說:如果罪業有體相,遍虛空不能容受我們的罪業。那我們的罪業這麼多,為什麼我們短暫的修行就能成就聖道、滅除惡法呢?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了一個重要觀念:我們造罪業的時候,依止的是一種妄想、虛妄的心;我們今天修善、修行佛道,我們依止的是真心:真實能夠破除虛妄。就像兩軍作戰,雖然對方的軍隊有好幾萬人,但是武器都是石頭、木棍,那我們今天用的是高科技的武器,我們雖然人少,但是可以消滅對方。或者說光明能破除黑暗,雖然這個房間是千年暗室,這個暗室已經一千年了,但是我們不用等待一千年,一燈即明,只要你知道開關、知道打開電燈的方法,你把電燈打開了,黑暗就消失了。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觀念:在佛法的角度它不怕你煩惱重,它也不怕你罪業深重,它最怕你不栽培善根,佛陀非常擔心。因為光明能夠破除黑暗,所以佛法經常講「回頭是岸」,最怕你不回頭,你不願跨出第一步,這件事情佛陀擔憂。你只要肯改過懺悔、調整自己,依止三寶而修行,你就有希望,因為三寶開展的是你內心真實的力量;你過去造的罪業,那是虛妄的熏習:真實能夠破除虛妄。
所以我們今天在發願的時候,你不要被你過去的罪業障礙,說:我這個人怎麼敢成佛?我怎麼敢斷惡、修善、度眾生?我怎麼做得到?不要這樣講,你應該試著跨出第一步,因為你這個願力是隨順真實的心性,你過去顛倒所造的罪業是虛妄的相想,就像光明能夠破除黑暗一樣。為什麼會有黑暗?因為沒有光明。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我們善根不夠。
所以我們只要努力栽培善根,我們就能夠遠離煩惱。這個地方就是說:「由有本種熏心,故力有常」,只要我們願意不斷地去保護我們的戒體,我們就能夠產生一種功能。什麼功能呢?「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然後「隨心動用,還熏本識,如是展轉,能靜妄源」,產生一種返妄歸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