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大乘起信論》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頁。

這一科是解釋標題,分成兩科。第一科是別釋,把標題分成三段來各別解釋。前面一段是講到大乘。大乘這兩個字,是本論主要修學的法門。馬鳴菩薩在造論的因緣當中講到:他之所以要造作本論,主要是要使令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什麼叫做痛苦呢?比如說我們今天沒有飯吃,這個也是痛苦;或者是沒有衣服可以穿,感到寒冷,這個也是痛苦:但這種都是暫時的痛苦。佛法所說的痛苦,是指生死流轉的痛苦,因為我們每一期的生命,都積集了無量無邊的痛苦,所以這一切痛苦的根源,是依止生命的流轉而引生出來。所以消滅生死的痛苦,在佛法的修學當中,就變成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個生死流轉的痛苦,是由因緣而生起的,既然我們想要消滅它,你要知道它生起的因緣,你才能夠知道如何的來消滅。

馬鳴菩薩在本論當中講到一心、二門、三大。什麼叫做一心呢?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就像是無止盡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從現在又流到未來,這整個生命的相續,主要是我們內心的相續。從一心當中,我們應該如何來觀察生命呢?馬鳴菩薩提出兩個法門來觀察:第一個是生滅門,第二個是真如門。

所謂的生滅門就是我們無量劫所造的業力,這個業力它有熏習我們這一念心的作用,這個業力熏習我們這一念心,就會創造出很多很多的果報。假設是善業的熏習,就創造安樂的果報;假設是罪業的熏習,就出現痛苦的果報: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個體生命。在三界當中,我們會由業力而創造一個色心諸法。

比如說你是一個女人,你就有女人的外相、女人的思想;你來生是一個天人,你就有天人的外相、天人的思想;或者你是一隻螞蟻,你有螞蟻的外相、有螞蟻的思想。既然它是由業力所熏習,而我們的業力是不斷的變化,所以生命的果報體也就不斷的變化,這叫做生滅門,它隨著你業力的釋放而不斷地改變。

我們凡夫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在這個生滅門(個體生命)當中,產生自我的執取思想,認為我們這一念的思想是由業力所生,認為這個思想是有真實不變的自體,叫做我。捏造出一個自我以後,從今以後我們跟整個法界產生了對立,就是在這個平等不二的法界當中,產生了一個我相、人相的對立。人跟人之間開始對立以後,就會產生業力,所以無明緣行。為什麼世間上會產生業力?就是因為有個體的對立。為什麼佛跟佛之間不造業呢?因為佛跟佛之間內心是平等的,他不造業力,也不造罪、也不造善。我們有個體生命以後,就產生了無明緣行,產生業力,使令我們這個個體生命,沒有止盡的相續下去。

所以生死流轉的根源,簡單地說就是我相的執取──所謂的我執。

這應該怎麼辦呢?本論當中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從今以後不再心隨妄轉,不再跟著你的感覺去活動。不能跟著感覺走,內心當中跟著誰走呢?就依止大乘,依止體、相、用三大的大乘。我們經常觀察我們這一念心: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謂的體大;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謂的相大;

何期自性,能生妙法——所謂的用大。

這樣子我們就能夠從一種狹隘的自我意識當中,慢慢地解脫出來而趣向於真如門,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

本論的大乘,就是我們的修學宗要,等於是在標題當中,就先標出我們的修學宗要就是大乘法門,這當中包括體相用三大的修學。大乘法的修學次第,最主要的就是先生起信心,對大乘法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所以在講完法體以後,就正式說明如何的來修學。

第二段、釋起信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

在大乘的修學當中,先說明這個信,我們看《講義》:

信者,於諸善心所最為上首。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

這個信在所有善良的心所當中是最為上首,是一切善法的根源。在唯識學上,我們一個人造善法有兩種的差別:一種是決定性的善法,就是一種增長業,它有強大招感果報的力量;第二種的善法是不決定的,它沒有招感果報的功能,沒有強大功能:這當中的差別就是看信解。

就是說你今天造一個善業,假設你是一時的惻隱之心,你到了菜市場看到這些刀下的眾生,一時生起惻隱之心而行放生,但是你對於放生所成就的功德完全不生信解,這樣的善法是不決定的,這個善法對我們的生命並不能產生一個強大離苦得樂的作用。

假設我們今天做一個善法,你去拜佛,你在拜佛的時候,你深信佛陀有救拔你的力量,他是你的歸依處,每一拜佛都依止你歸依的心,透過你對佛法的熏習產生堅定的信解,你每一拜佛都是一個強大的業力。就是依止信解所造的善法,這個善法叫做增長業,它有強大招感安樂果報的力量。

所以在所有的善法當中,你一定要跟信相應,這個善法才能夠變成有力量,所以它是一切強大善法的根源。

那什麼是信的內涵呢?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這個信的安立有三種差別:

第一個實:是針對這個法的實,這個實是一個存在性,你對於這個法的存在性能夠產生一個忍,忍可隨順,你相信這個法是存在的,它不是天方夜譚,它是真實存在的一個東西。

第二個德:這個法有一種功能德用,這功能德用指的是滅惡生善、離苦得樂的功能德用,你對所產生的功德,生起一個樂,好樂修學。

第三個能:你相信這件情你有能力成就,所以產生欲,有一種想要成就的希望。

當你對一個法的存在性、功德性、成就性,產生隨順、好樂、希望的時候,內心當中是非常清淨的,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信心。這個信心在內心當中產生以後,就能夠產生滅惡生善的功能,所滅的惡是懷疑不信,所生的善是精進。你有信心,你就產生希望,有希望就會推動你的行動。

淨土宗常說信、願、行,其實所有的法都是信願行,不管雜染法、不管清淨法。就是說一個堅定有力量的業力,不管是善業或者罪業,在唯識學上說都要依止希望、欲樂。這個希望是哪裡來呢?就是你相信,你相信這個法對你來說會離苦得樂。所以你一定是先由信心而產生希望,由希望才產生這個行動。所以說這個信它是所有功德的根源。所以我們要經常產生功德相,就應該要把它的根源先確定下來。

廣泛的來說,信心是涵蓋所有的染淨諸法;但是本論當中的信,它的所觀境是針對大乘的功德。大乘功德要生起一個信心,本論當中提出有四個法要產生信心,才能夠建立大乘的功德,我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

一、信根本─樂念真如法故。

這個根本就是我們整個修學大乘佛法功德的根本。什麼叫做根本呢?就是你內心當中好樂去憶念這個清淨的真如。

我們平常的心情,假設你不研究大乘佛法,你也會修學善法。一貫道、基督教徒他們也修習善法,但是這樣的一個修學善法,從佛法角度來說,因為沒有依止根本,也就是他修學善法的時候,內心所依止的是自我意識──我修學善法,你不能修學善法這種我相的執取,就使令他所修的善法不能產生一個乘,不能達到彼岸的解脫功德。這個善法在他的生命當中,能夠產生一時安樂的果報,就是在他的阿賴耶識當中多了一點善業,在生命當中給他一些快樂的美夢,如此而已。至於他內心當中的顛倒完全不能消滅,因為他內心當中沒有依止根本,所以這個根本是非常重要。

就是你所有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你依止的是虛妄的妄想,所有的善法都變成妄想。你內心當中依止一個我空、法空的真如,這個善法就變成一個清淨的波羅蜜,所以這個根本非常重要。你內心當中經常能夠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把心中我相的執取消滅以後,就安住在清淨的空性,依止這樣的心性來自利、利他,這個就是所謂的信根本,這個信就是好樂隨順,這是大乘功德的一個內因力。當然有內因力,就應該有外緣力,佛、法、僧三寶就是外緣力。

二、信佛─信佛具無邊功德,常樂禮敬供養;聞法修行,迴向一切智故。

我們除了相信這一念心是清淨的,是具足無量的德能值得我們去開發;我們外在的因緣當中,也要相信佛。這個地方的佛指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主要是講應化身。佛陀有無量無邊的神通三昧,他有救拔我們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要禮拜、恭敬、供養、歸依,乃至聽聞佛陀的開導,如法的修學,成就一切種智。

這個地方的佛,在《華嚴經》上說:佛陀有說法之恩。佛陀救拔眾生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顯神通,顯神通能夠使令我們生起信心;但真正的救拔是說法,說法使令我們明白道理,明白宇宙人生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怎麼樣做會產生痛苦、怎麼樣做會產生安樂。你應該對整個生命的相貌,產生正確而不顛倒的理解。這些法是誰告訴我們的呢?是佛陀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對佛陀要有歸依的心情,因為他演說真理。再看第三、信法,在修大乘佛法當中的第三個歸依是歸依法。

三、信法─信法有大利益,常樂修行諸波羅蜜故。

這個法廣泛地說有六波羅蜜的法門──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不過這個地方的法主要是講般若。《華嚴經》上說:佛有說法之恩,法有開慧之恩。有消滅愚癡、開啟智慧之恩。

在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當中講到一個公案:

在明末的時候有一個老居士,年輕的時候就學佛了。學佛以後,除了自己用功以外,他非常的護持三寶,經常在三寶的境界裡面修習福業,護持三寶五十年,後來在一次生病當中往生了。往生以後,因為他是一個積善之人,所以閻羅王對他非常的尊重,就問這個老居士說:仁者啊,你來生想要投胎做什麼?想到哪一個地方去呢?這老居士說:我來生想要做一個出家人。閻羅王聽了以後非常驚訝的說:仁者,你修何聖業啊,望此高位?你是修什麼福德,怎麼內心當中望此高位,能夠做這種奢望啊?

閻羅王就把他的功過簿子拿出來看,說:你修福五十年,這是一個很大的福報,但是你頂多能夠做千戶之長;你要做出家人,這個福報是不夠的。他說:那這樣子好了,我不要說是做一個能夠去禪堂參禪聽經的出家人,我做一個燒火僧,做一個卑下的出家眾,整天為大眾師燒柴火,可以吧!閻羅王再算一算,說:沒辦法,抱歉!這個老居士堅持來生一定要做出家人,閻羅王被他的誠心感動,就說:那這樣子好了,再給你陽壽幾年,你再繼續修學,看看是不是能夠完成你成就出家人的福德。後來他就從死亡當中醒過來。所以說是寧國有一老者,修福五十餘年,求來世作燒火僧而不可得。

還另外一個公案,蕅益大師說:白鴿聞經,轉身為戒環禪師。他說:有一個法師在講經的時候,有一隻白鴿經常來聽法,講經因緣結束的時候,這白鴿死掉以後,就轉身做戒環禪師。所以蕅益大師說:聞法功德超勝如此!也就是說修福五十年,竟然比不上一個聞法的功德。

這個我們作一個說明。我們剛開始講經的時候也說過,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善業力,一個是正念力。你不聽聞佛法,你只是佈施、持戒、忍辱修學善業;這樣的善業,在你的生命當中所代表的意義,就只是在你阿賴耶識當中多一些善業,如此而已。你內心當中無量無邊的煩惱障、業障,那些顛倒雜染的功能,完全沒有任何改變,就只是在雜染的因緣當中多一個善法而已。

但是我們聽經聞法不同,你聽聞佛法以後,內心當中產生一個光明的智慧,你心中的顛倒產生一種扭轉的力量,這個時候你生命是一個大方向的、決定性的扭轉。你以前認為你很喜歡做的事,你現在不想做了;你以前覺得不值得做的事,現在覺得值得你去追求。你這個思想的改變,你這生命的水流,是產生一個方向性的改變──聞法有這種力量。不聽聞佛法,你生命的水流,以前是什麼樣的思想,你照樣是這種思想,頂多是積集一個善業。

所以這個地方說:法有大利益,它有扭轉錯誤思想的力量,也就是它有扭轉你生命水流的力量,所以我們對法應該產生好樂、隨順、歸依。

四、信僧─謂常樂供養諸菩薩眾,正修自利利他故。

第四個信僧,佛有說法之恩,法有開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佛、法二寶,賴僧弘傳。佛寶的功德、法寶的功德,在佛滅度以後,靠如法和合的僧團來住持。所以我們能夠依眾靠眾,親近善知識,一定要依止僧寶才能夠產生佛寶、法寶的功德。因為法寶的住世是靠僧眾的住世,這是歸依僧。

就是說這個大乘的功德:有內在的歸依,歸依我們的清淨心;有外在的歸依,歸依我們的住持三寶,佛法僧三寶。這個地方順便一提,後面的論文也會提到,有人問馬鳴菩薩說:既然我們這念心本自清淨,那我們不斷的憶念我們的清淨心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去歸依三寶呢?馬鳴菩薩說:譬如明珠,然有污垢,須假方便,方得清淨。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但從因緣法上說,我們過去有很多雜染的造作,使令這個明珠產生染污,所以要假藉佛法僧的方便,一方面禮拜諸佛、聽聞佛法,一方面依眾靠眾,種種的方便,才能夠消滅這些污垢。

所以一定要有內因力跟外緣力的和合,才能夠真實的生起大乘的功德。這個就是所謂的信。能信的心,是一種隨順好樂;所信的是根本、佛、法、僧,有四個法是所信。接下來我們解釋論:

第三段、釋論

釋論─問辯征析,剖斷開示,令得決定謂之論。

所謂的論:是以問答的方式來作詳細的分析,讓我們對義理產生信解;第二點就是剖斷開示,由不同的角度來開示,使令我們破除疑惑,它有斷疑生信的功能,產生堅定的信解,叫做論。佛陀是說經;菩薩把佛陀的經文加以發揮,安立宗旨,使令這個宗旨能夠產生斷疑生信的功能,這叫做論:就是佛陀說經,菩薩造論。

蕅益大師在解釋經題的時候,講到這個信心,他在《大乘起信論裂網疏》上說:大乘的功德若詳細論之,有信、解、行、證四種功德。大乘的信解行證,每一個法都非常重要,馬鳴菩薩在大乘法的修學為什麼強調信心呢?大乘起信為什麼不說大乘解行呢?蕅益大師說:因為所有的功德都必需有根源──但得本,不愁末。就是說你能夠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你自然能夠產生正確的理解,也就能夠正確的修行而成就大乘的功德。

所有大乘的功德是從信心生起,就像你種樹,你為什麼有蘋果吃呢?因為有蘋果樹。為什麼有蘋果樹呢?因為它有根,因為這棵蘋果樹有根,這個樹根能夠照顧它、堅固它,一定會產生枝葉花果。所以探本求源,你只要有信心,你後面的問題就不難解決。所以在本論當中,以這個信先作一些紮根的工作,把大乘的功德先做紮根的工作。

甲二、合釋

合釋是把這個經題,作一個綜合性的解釋。綜合解釋有兩段:第一個是理論上先明心,明白我們內心的差別相;第二個是淨心,產生一個正式的修行,從雜染的心轉變成清淨的心。

一、明心

淨界法師:大乘起信論

蕅益大師在明心當中,把有情眾生分成五種種性,這個種性是約生滅門安立的。就說以真如門來說,每一個人剛開始的生命原點,起跑點是平等的,都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但是在這個三界流轉當中,因為有情眾生所造的業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種性差別。先看第一個:

(一)三塗種性

若信邪倒知見,起惑造業,則成三塗苦果。

這種人叫做三塗種性。這種人他對什麼有信心呢?他信邪倒知見,顛倒的知見。什麼叫顛倒的知見?就是他認為生命有快樂的果報,富貴、長壽這些都是讓我們快樂的;生命也有一些痛苦的果報,貧窮、多病,他認為這些果報完全沒有任何因緣。你為什麼會這麼健康、莊嚴?因為你運氣比較好;你為什麼那麼丑陋、痛苦?因為你運氣比較差。所以生命只是一個偶然,就像樹的葉子,這個風一吹飄下來,有的樹葉往東邊飄,有的樹葉往西邊飄,這是沒有任何理由的,生命只是一個偶然。換句話說,你造善業也不能招感安樂的果報,造罪業也不能招感痛苦的果報。一個人死亡以後,人死如燈滅,生命沒有所謂的來生;沒有來生,你斷惡修善是完全沒有任何的意義。這樣子的思考就會使令一個人及時行樂,既然生命只有一次,你就去追求你的快樂吧!不必考慮所謂的斷惡修善。這種錯誤的知見,很容易帶動錯誤的行為,這種人叫做三塗種性。

他的心識呢,蕅益大師說是產生增上的恶心,他偶爾也會生起善心,但是他的恶心強烈,私慾比較重,什麼事情都先保護自己,他內心當中不觀照真理,先把自己的慾望放在第一順位。這個地方就是說,他對這個邪見產生信心,這種人起惑造業對他來說是非常的容易,這種所謂的三塗種性,他在流轉當中,他的生滅門大部分都是在三惡道,他不是做畜生、就是做餓鬼、就是在地獄;偶爾得到人天,沒有多久又到三惡道去了,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三惡道。

為什麼是這樣?這不是上帝的意思啊!因為你的思想有問題,因為你內心當中對邪見生起了信心,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憐憫的一個眾生啊,所謂三塗種性。第二個:

(二)人天種性

若於世間因果起信,則成人天、色、無色界樂果。

這是所謂的人天種性,他對世間的因果生起信心,他相信世間的快樂跟痛苦是有因緣生起。什麼因緣呢?就是你造善業、你佈施、持戒,一定可以招感安樂的果報;你造殺盜淫妄,一定會招感痛苦的果報。這樣子他就對善法生起信心,對惡法產生排斥,這種人他的果報體在三界當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在人天,乃至於色、無色界,產生安樂的果報。因為他對世間的因果有信心,他為了追求來生的安樂,他會產生一個克制力──克己復禮。我內心當中有慾望要去造罪,但是不可以,因為這個罪業會產生來生極大的痛苦,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你吃這個刀上的蜂蜜,雖有短暫的快樂,但是這個舌頭會被刀割傷了。

所以我們為了追求來生的安樂,就必須要克制一下自己的慾望。他為什麼願意產生剋制?因為他對世間的因果生起信心。這種人叫做人天種性。第三:

(三)二乘種性

若於四諦、十二因緣起信,則成二乘出世法門。

這個叫做二乘種性。二乘種性,他在無量生滅門的個體生命當中,所聞思的法基本上都是四諦跟十二因緣。四諦、十二因緣,簡單的說就是發明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我空道理。在四諦、十二因緣當中,說明我們有情眾生的生命,所謂五蘊的個體,有外表的色、有內在受想行識的內心活動,這些都是無常,它不斷的生滅變化,在這個生滅變化當中,我們作不了主的。我不希望變老、我不希望變丑,但是不能作主,你還是會老、會丑。那是誰作主呢?是業力作主。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所以我們今天產生這個個體生命,我們是作不了主的,所謂的無我,沒有主宰性。二乘人對我空生起堅定的信解,這種信解就會帶動出一個出離心,就會產生一個二乘的果報。

在《法華經》上講到迦葉尊者,迦葉尊者是一個大阿羅漢,他有一次在法華會上其中的〈信解品〉上,他就很坦白的跟釋迦牟尼佛說:我是一個阿羅漢,我的心情,有時候到外面去托缽,看到形形眾生的雜染境界;有時候來到佛陀說法的地方,看到佛陀、菩薩的功德,能夠演說妙法。我內心當中對眾生的雜染法跟佛菩薩的功德,我怎麼觀察?我觀察這些法都是無生無滅,無大無小,不生喜樂,我好樂安住在寂靜的空性當中去自受用。

什麼叫做二乘種性呢?就是說他內心當中歡喜空性,你說看看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他不生好樂──他對雜染法不生好樂,對清淨的法也不生好樂,他只歡喜觀察一切法是空、無相、無作,這種人就是所謂的二乘種性,對空性特別的好樂。這種人如果在他入涅槃之前沒有改變的話,他一定要先證得小乘果,然後再回小向大,這就是所謂的二乘種性。

(四)菩薩種性

若於六度、四攝起信─則成菩薩自利利他法門。

六度跟四攝,都是菩薩的功德。前面二乘種性的眾生,他的心情是對空性生信心;這個地方是對菩薩的功德生起信心,他對菩薩的功德生起信心,他就能夠一方面自利,一方面利他,這就是所謂的菩薩種性。

(五)圓頓種性

而在本論當中所要強調、所要建立的種性是最後一個──圓頓種性:

若於介爾心性,不可思議,絕待大乘起信─則成無上圓頓法門。

我們在因地是一個生死凡夫,有時候靜坐迴光返照,就會觀察到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的慾望,雖然我們靠持戒的力量把它暫時壓住,但是我們還是發覺到內心有很多的慾望、煩惱跟業力。有時候我們會很沮喪,雖然修行那麼久,煩惱業力依然存在。但是我們聽聞大乘佛法以後,會給自己一個信心:

雖然有煩惱跟業力,但是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煩惱、業力只是一個因緣所生法,是一個如夢如幻的因緣所生法,它並沒有真實染污我們的自性清淨心。你能夠在因地修行的時候產生這樣的信解,這個時候你就是圓頓種性。

在本論後面會不斷的教育,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從前面的種性轉成所謂的圓頓種性。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所要強調的觀念:生命的差別不在業力,你造善業只是產生暫時的安樂,不一定能夠產生決定的安樂。要產生一個決定性的安樂,要能夠建立一個清淨良好的種性,而這個種性就是你的知見。你對生命有不同的看法,就會產生不同的追求、好樂,而產生不同的行動。

我們可以這樣講,在整個流轉的生命當中,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從現在流到未來。這個水流的方向,有時候流到三惡道,有時候流到人天,有時候流到二乘的涅槃,有時候流到諸佛的萬德莊嚴,而這個關鍵點就是你自己的抉擇。你願意相信什麼法門,它就會帶動你整個生命的方向。

我們由於過去的抉擇,創造了你現在的相貌,你現在所謂的色、受、想、行、識,是你過去的抉擇。你認為這樣做比較好,你就去做,所以招感你的果報。你過去的抉擇,就創造你現在生命的相貌;你現在的抉擇,又會影響到你來生的相貌,就是這麼一回事。

就是你願意相信什麼事情,這件事情就會對你產生力量。

比如我們從現實人生也可以知道菩薩種性,菩薩種性有兩種:有些人喜歡修福德,有些人喜歡修智慧。你看有些人福報很大,但是你跟他講佛法的真理,他完全不懂。他為什麼福報這麼大卻沒有智慧呢?這也是他的抉擇。他以前認為福報是他最重要的法,對福報生信心。有些人今生智慧很高,但是福報很薄,這也是他過去的抉擇,他以前就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來聽聞佛法。

所以你對什麼法生起信心,你就會產生不同的相貌。

當然過去已經過去,我們現在的重點就是──我們未來的生命應該怎麼走?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既然有來生,我們就必須對來生作好生命的規劃。當然你應該在因地當中,確定你對哪一個法生起信心,而它就會引導你不同的方向。這個地方就是說,先明白你內心是什麼種性,哪些是應該調整的,我們應該先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