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七十六頁,

子三、釋雙行

前面是把大乘的止跟大乘的觀,各別的說明,這個是針對初學的菩薩,應該是這樣修學的;這個地方是告訴我們的目標,應該使令自己在操作上最好是能夠止觀雙運。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

這個地方是先說明我們止觀雙運的目標,就是你要能夠行、住、坐、臥,這一念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都能夠具足止,也能夠具足觀,這是我們未來的目標。這樣子應該怎麼做,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呢?這以下講出止觀雙運的相貌: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如何能止觀雙運呢?當我們這一念心跟因緣所生法接觸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先修止,就觀察到諸法自性不生。這個自性不生的道理是怎麼觀察?我們剛開始觀察,是觀到這個生滅的相,這個人他這個因緣法是生起,或者消失了,或者是垢相、淨相、增相、減相,各式各樣的對立。但是我們要觀察:它是因緣的生滅,生是因緣的生,滅也是因緣的滅,從這個本性來觀察,它是離諸生滅的。你從這個不生不滅的本性,這個止就在這個地方安住,就是於無住。你雖然能夠觀一切法是自性不生,在這個地方安住,你也能夠了解到因緣合和,業果不失。或者我們跟心、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先生起觀,我們觀察因緣果報,善惡的業報是絲毫不爽。但是我們也能夠觀察,其實善惡業報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在主宰,一念心不得,它的本性是清淨本然。

就是說你這一念心具足了止跟觀兩種力量,這個地方就是一種止跟觀的等流勢力。就是說我們修止的時候,比如說你今天修止修了一段時間,你雖然沒有修了,但是那個止的勢力還在,你修觀修了一段時間,雖然你沒有修了,但是那個觀的勢力也被保存下來。所以當你修止的時候,你之前修觀的那個等流勢力會存在;修觀的時候,止的等流勢力也會存在。所以慢慢慢慢的這二種力量,就會讓我們能夠止觀雙運,是這樣的一個情況。

癸三、結益

這個止觀雙運所成就的功德利益。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這個地方我們先說明修止的功德。我們經常能夠把心帶回家,從這種有相的因緣所生法,就回歸到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這樣呢能夠對治凡夫對五蘊果報的愛著,也能夠棄捨二乘的怯弱,這個怯弱就是一種怖畏。世間這些有為諸法,凡夫跟二乘都是比較偏激的,凡夫是貪愛,二乘是害怕,所以二乘人在觀三界果報的時候,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他非常害怕。所以二乘人他為什麼成就聖道,他還不敢回到因緣所生法度化眾生,我們不能夠說他沒有悲心,這樣講太武斷,因為四禪天的人都有修慈悲喜捨的慈悲,怎麼二乘人沒有慈悲呢!基本上他之所以不敢回來,是因為他害怕法執。

一個人會貪愛、會害怕,簡單的說就是產生一種自性執,就是法執,就是這件事情是真實的。這個真實,你就是兩個情況:你不是愛他,你就是恨,就這兩種。所以當我們能夠回歸到自性不生的念念不生、念念不滅的清淨本性,我們再出來看世間是如夢如幻,如夢如幻也沒有所謂的貪愛,也沒有什麼害怕,就是從因緣當中,去做我們該做的斷惡、修善、度眾生這三件事,如此而已。所以你經常修真如三昧,就能夠遠離貪愛跟害怕的過失。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若修觀,因為你修觀能夠觀人我有情的苦,遠離凡夫不修善根的過失,所以作一個總結:以是義故,止觀二門應該要相輔相成,如果不能夠具足,就很難成就大乘種性,也就很難生起菩提心,也就很難生起大乘的功德。

所以這個大乘止觀,所謂的止觀門,以藏傳佛教的聖道三要來說,就是修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不過這個地方,本論是先強調先修空正見。法王在開示聖道三要的時候,他也強調:最好利根的人先修空正見,再修出離心跟菩提心。為什麼呢?我們解釋一下:因為我們這一念明瞭的心性,從因緣所生法,我們在三界是流轉太久了,所以我們也熏習很多很多的煩惱,跟眾生結下很多很多的業力跟因緣。這樣的因緣已經是非常的錯綜複雜,已經是誰對誰錯釐不清楚了。所以你依止這樣一種錯綜複雜的心來修出離心、菩提心,你就會有困難,非常困難,很多的功德你就沒辦法生起。因為你這樣的一種錯綜複雜的心態去修出離心、大悲心,你根本修不下去了。那這怎麼辦呢?

就是把這個生命先歸零,就是你先不要是管這個因緣所生法是怎麼回事,剛開始就是把心帶回家。你先修無住,先從這個有為諸法的有相的因緣生滅門,就回歸到真如門,你在這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平等法界安住了以後,你再出來,你再來看人世間,那個感覺不一樣了。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猶如夢中事,你要修出離心、大悲心就容易多了,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這個地方,大家要注意它的一個道次第,先修無住,再修生心。以無住的真如三昧為本,再生出離心、大悲心,這大乘止觀的次第是這樣子的。

戊二、更示勝異方便

己一、泛明念佛除障

前面所說的大乘止觀,是一個自利法門,我們所依止的是內在的觀照力跟誓願力;這個地方的特別法門,是強調佛力加被,就是有諸佛的本願功德所攝受的所謂的佛力法門。那這當中,我們分兩科,先看己一的泛明念佛除障。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

這個地方,我們根據這個古德的註解,分成兩段,先說明退轉的因緣:

一個初心的菩薩,修習大乘法門,依止這個一心、二門、三大的道理,來生起大乘止觀,來成就大乘的正信。但是這個時候有一個問題,就是在修學的過程當中,產生怯弱。這個地方怯弱,蕅益大師解釋:怯弱的理由有兩個:就是本身止觀的善根薄弱,這是無始劫來大乘止觀的熏習薄弱,當然這意思就是妄想粗重,本身的善根薄弱。第二個境緣粗惡,就是我們在這個流轉當中,跟很多人結了很多的善緣,也跟很多人很多人結了惡緣。不管善緣、惡緣都是一種誘惑或者障礙,這個因緣刺激太大,境緣粗惡,所以說就產生怯弱,產生畏懼。這個地方就把這個怯弱畏懼的心情,把它開展出來。

第一個講到善根薄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

今天你要成就大乘的正信,當然你要成就大乘止觀,大乘止觀,你一定要有大乘的善根,大乘善根的成就,這個善知識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善知識他有方便力,他能夠知道你內心當中,那些遮障應該如何破除;你過去的善根,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開導:他有這個方便力。就像《智度論》上說:這初心菩薩不能夠離開佛陀,就像小兒子不能離開母親。母親知道這個小孩子什麼時候要餵奶,什麼時候要睡覺,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也就把小孩子養得肥肥胖胖的,這母親他有這方便力;佛陀亦復如是,他有方便力,來開導你的善根,破除你內心的遮障。你在娑婆世界要遇到佛陀很難,你頂多遇到佛像,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這個地方你沒有遇到佛陀已經是很嚴重的一個障礙,而且你遇到的環境都是違背,都是你要修大乘止觀的一個障緣。你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境界,幫助你修大乘止觀的非常的少,障礙大乘止觀的非常的多,這個地方也是我們產生害怕的第二個原因。那這怎麼辦呢?這以下說明防止退轉的方法:

當知如來有殊勝的方便,來攝受這個大乘的信心,使令不退轉。應該怎麼辦呢?專憶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這個地方先講他的因地。因地就是憶念彌陀的功德,當然這個功德,或者是憶念他的相好,或者他的名號,以這樣的因地,發願求生到十方的佛土。為什麼要發願到佛土呢?這當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個常見於佛,第二個永離惡道。常見於佛我們也說過:見佛呢,我們得到佛陀的教化攝受,能夠破除遮障栽培善根。第二個是遠離惡道,我們生死凡夫在修大乘善根,跟初地菩薩修大乘善根最大的差別,就是這個報障,就這個分段生死的報障。

比如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受了十七世的士大夫,你看他十七世,那是一個久讀聖賢之書,久修聖賢之道,那是一個非常克己復禮的君子。但是他到十八世一時的惡業,變成一隻毒蛇,他的心情完全改變,那個瞋心非常重,看到人就要傷害,因為他變成毒蛇的果報。也就是說我們累積很多很多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善根,但是換到畜生道,你做一隻螞蟻、做一條蛇的時候,你的善根就產生遮障,這個地方就是嚴重的問題。

因此,我們在修習大乘的善根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選擇在穢土,當然這個是悲增上的菩薩;第二個你選擇在淨土,這是智增上菩薩。淨土法門它給你一個非要的保證:第一個,它保證你一定可以見到佛陀。當然你遇到佛陀,你一定是蒙佛陀的開導攝受,你善根的生起、遮障的破除,就比一般人得到很大的方便;第二個,你到了淨土,保證你不到三惡道去,你的修學不會因此而中斷。這兩大保證是這淨土的特色──常見於佛,永離惡道。這個是我們在穢土所沒有的一個殊勝的條件,再看:

己二、的指求生極樂

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前面是講十方的淨土;這以下馬鳴菩薩在十方淨土當中,特別標出了西方淨土。說是正如在淨土三經上所說的,求生淨土要具足三種的功德:

一、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或者憶念他的功德、憶念他的相好、憶念他的名號,這是第一個,專念彼佛。

二、修諸善根:以念佛為正行,兼修戒、定、慧來調伏煩惱。

三、至心迴向,願生彼國。

依止憶念佛陀、修諸善根、至心迴向這三種力量,就往生淨土,常得見佛,遠離惡道,終無退轉。這樣,法藏大師說是資糧位的淺位菩薩所修的有相行。

其次,是深位菩薩——加行位菩薩,求生淨土的修法: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學,畢竟得生,住正定故。直接觀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佛的真如三昧,從真如三昧當中,再產生至心迴向,而往生成就正定聚。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這個地方的念佛法門,它所取代的是前面的真如三昧。這個真如三昧,它是無相三昧。無相三昧,它是以無住為本,它有一個困難點,禪宗的祖師說:相續也太難。就是我們偶爾從有相的因緣,回到無相的真如,短時間的相續有可能,但是你要長時間的安住在真如三昧,有困難,就是無始劫所熏習這個等流的妄想太強烈。那怎麼辦呢?沒關係!這個無相三昧,當你修了一段時間,你可以修一相三昧。一個相,就是彌陀佛的相狀,他以一相三昧來取代真如三昧,但是其他的出離心、大悲心都不能少。

這個地方我們也說明一下。前面是講到十方淨土,那這個地方,馬鳴菩薩特別講到阿彌陀佛淨土,不但是馬鳴菩薩,我們看到歷代祖師都很強調阿彌陀佛淨土,它一個重要理由,我們說明一下,在《彌陀要解》也強調說:為什麼阿彌陀佛淨土在十方淨土當中,是特別被讚歎的一個有特色的淨土?蕅益大師他提出兩個理由:

第一個是它依正莊嚴的殊勝,它所成就的依報莊嚴,它所提供你這個正報的壽命,所謂的無量光、無量壽,這件事情是超過十方淨土的第一個理由。當然這個理由還不是非常重要,這個是講果地的殊勝。

第二個它因地的殊勝,就是它的一個臨終接引的殊勝。蕅益大師說:在其他的淨土,比如說藥師佛的淨土也是很莊嚴,那其他的阿閦毗佛的淨土也是很莊嚴;但是你要去,你得個憑本事,你自己要超過三界的業力,簡單的說就是:深入正定、行重三昧,你自己要去。只有西方淨土,是人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你念他的佛,他來到娑婆世界,開導安慰,使令你心不貪念、意不顛倒,把你帶到淨土去,這一點是西方淨土很特色的地方。

就是說你今天要去參訪一個長老,那你自己要去參訪他;這個長老,他來到你這個地方帶你去,這臨終的接引這個願是非常重要的。針對我們臨終的一個錯綜複雜的凡夫,有彌陀的接引,會給我們很多的安定跟鼓勵的作用,這個地方是西方淨土的特色。這個地方是說,修真如三昧的一個怯弱,我們也可以兼修一相三昧。看丙五的勸修利益分,這當中分兩科。先看第一科的結前起後。

丙五、勸修利益分

丁一、結前起後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已總說。

這個結前,就是前面的信心分已經說了,未來我們應該說明修習本論的功德利益。

如是摩訶衍諸佛秘藏,我已總說,這個摩衍諸佛秘藏,是一個大乘的不共法門,不共於二乘的法門。這個諸佛秘藏,蕅益大師說:諸佛不可思議的法門,一言以蔽之就是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有兩種:一個是念自性佛,向內安住的真如三昧;一個是念他方佛,是修一相三昧;當然你也可以修自他不二的法門。總之,諸佛秘藏那是密宗說的金剛乘,這是念佛法門,不管念自性佛、念他方佛,這都是大乘的不共法門。看丁二的正說勸修。這個地方先作一個總勸,再作別勸。先看總勸:

丁二、正說勸修

戊一、總勸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這個地方是把大乘的因果作一個總結,從大乘的果報來說呢,我們一個初心菩薩對佛陀的甚深法界,要生起大乘的信心,遠離這樣的一種疑惑跟邪執,成就大乘的種性,這是大乘的功德。應該怎麼辦呢?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得至無上之道。就是本論的宗旨,它能夠使令我們對大乘的甚深功德,遠離邪執誹謗,成就大乘正信,而步入大乘的功德,這是一個總勸。

再看戊二的別勸,別勸當中分二段:先說明修學的功德,再說明誹謗的過失。先看它的功德。

戊二、別勸

己一、修學功德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嘆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我們先分兩段,先作一個別釋,再作總結。別釋當中,分成聞、思、修三種功德:

一、聞慧:我們聽聞大乘佛法這個一心、二門、三大的道理,而生起大乘止觀,假設對這樣的傳承,不生怯弱,你能夠信心具足,歡喜好樂,直下承當,這個人有什麼好處呢?定紹佛種,就是你這個大乘種性特別堅固,套一句印光大師的話:王子墜地,功超群臣。雖然你還有無量無邊的惡法要斷,你還有無量無邊的善法還沒有成立,但是你的種性已經是佛的種性了,這一點誰也不能否定,這是成就大乘種性,這是聞慧。

二、思慧: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使令他們斷除惡法,修習十善,這功德很大。但是呢不如有人,於一食頃當中,來思惟這個一心、二門、三大的道理,而生起大乘的止觀,這樣的功德,是不可為喻的!

這個地方我們先說明一下:雖然十善法很多,你教導這麼多眾生修十善法,但是你比不上一食之頃來思惟這樣一個大乘的圓頓法門。就是說我們前面斷惡修善的法門,它本身沒有返妄歸真的力量,它只是在心中積集一些善業,如此而已。但是我們如實的觀照無住而生心,這樣大乘止觀,它有返妄歸真。就是說你這個生命的流轉,是從根本上的改變,這個地方就有所不同,這個思慧,這個功德就更深刻了。

三、修慧: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嘆其功德,亦不能盡。

這是成就修慧功德了。就是:你對大乘止觀,觀察修行到什麼境界呢?乃至於一日一夜,那這個地方就成正定了,這種功德不要說是凡夫沒辦法宣說,十方諸佛都沒辦法宣說。為什麼呢?

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因為你功德是隨順於清淨的真如法性,法性是時空無盡的,所以你這種功德也是時空無盡的。這個地方是讚歎我們受持大乘止觀的一個殊勝利益,這以下說明誹謗的過失。

己二、譭謗過失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譭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修行本論的功德,是這麼的廣大;對於本論的不思議境,我們不要誹謗不信。當然不相信是可以接受,但是不要出言誹謗,這樣的誹謗的過失,是經無量劫,這個時間很長,而且無量劫當中受大苦惱,苦惱也特別大。所以我們對於這個不思議法門,剛開始仰信,仰信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為什麼要仰信呢?因為我們誹謗,害了自己,也害了一切眾生,這當中的理由是斷絕一切三寶之種。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解釋我作一個說明,就是說眾生之所以能夠離苦得樂,是仰仗三寶的住世,眾生才有光明,而這個住持三寶的生起,必須有理體三寶。就是說三世諸佛因為證得真如三昧的理體三寶,才能夠從理體當中生起應化身,來建立世間的住持三寶。你現在誹謗呢,是直接破壞三寶的根本、三寶的種。沒有理體三寶就沒有人能夠成佛;沒有人成佛,就沒有人來到世間來成就住持三寶,這種過失,蕅益大師說:比你造五逆十惡還重。因為你破壞世間住持三寶的根本,也就破壞世間的光明。

這以下再作一個總結: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三世諸佛是依止這個法門而成就涅槃,一切的菩薩也慢慢的在這個法門當中修學而趨向於佛智。這個地方是勸我們應該要仰信,不要誹謗。戊三的總勸。

戊三、結勸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這個地方是說明這個法門的傳承,是不隨時空而有所變化的,過去菩薩是這樣子學,我們現在的菩薩也這樣子學,經過無量劫的菩薩也根據這個這樣學,你別無選擇,這個傳承的法門是不會因為時空而有所改變的。看甲三的結施迴向。

甲三、結施迴向

諸佛甚深廣大義  我今隨分總持說

回此功德如法性  普利一切眾生界

前面馬鳴菩薩把諸佛菩薩大乘止觀的甚深廣大義,已經是隨順眾生的根機,這個根機特別是針對末法眾生──煩惱粗重、善根淺薄,所以以這個扼要的總持來作一個簡說。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把這樣一個說法的功德迴向於無上菩提,迴向法界眾生,等於是迴向於菩提心。我們最後把它作一個結示勸修。

肆、結示勸修

我們修學本論,在實際的操作當中,有所謂大乘的止跟觀,從止的角度簡單的說它是從假入空。就是我們剛開始從這個因緣所生的假名、假相、假用的這種有相的因緣,先回歸到這種真空的體性,它的意境,禪宗開悟的祖師說:

一、從假入空:

心空如太空  豁然無所住

一真法界中  寂照常安住

大乘佛法所空的,它不是空掉外面的所緣境,它是空掉內心的邪執,所以他講心空如太空,這個太空是一個譬喻。在這空性當中,豁然無所觸,我不可得,法不可得,這是我們所必須要去遮遣的──我執、法執的這樣一個有所得的心。但是在這個空掉的心性當中,它有它不空的功能──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這個一真法界簡單的說:是一個絕待平等的法界。在這個絕待平等,沒有個體生命的平等生命當中,寂照常安住。現前一念明瞭的心性,念念的現前,這等於是真如三昧。所以我們剛開始,先從一個有相的個體生命,回歸到一個無相的平等生命,所謂的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這等於是修無住。無住了一段時間,應該要生心,從空出假。應該怎麼生心呢?根據《華嚴經》上說:

二、從空出假:

於諸惑業及魔境  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花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當我們能夠從這個清淨心再出來的時候,當然那個歷練,歷事練心,就是在這個凡夫的煩惱障、業障,跟這些報障的因緣當中,去成就我們大乘的解脫,所以大乘的解脫他不是離開了有相求解脫。就是蓮花它是長在污泥當中,是在凡夫的煩惱障、業障、報障當中,去成就解脫。成就解脫,怎麼解脫呢?這以下講出二個方法:猶如蓮花不著水。你應該先修出離心,這出離心就向蓮花學習,它在污泥當中,它能夠出離,當然能夠出離就是有四念處的觀照。亦如日月不住空,這個大悲像日月一樣,普遍的去關懷這些如母有情,修大悲心。這個就是我們在本論當中學習到我們修習止觀,由無住而生心,由生心而無住的一個修學宗旨。

我們身為一個佛弟子,基本上我們都相信諸法是從因緣所生的,當然這個因緣也是各式各樣。那如果我們有志於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這個因緣,本論就會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消息,就是你要先成就無住,再生心,這個無住是最重要的。就是說如果你要求你所修的佈施、持戒、忍辱種種的善法,要隨順於無上菩提、隨順於真如,你要先把你的家找到。簡單的說,你修行要上路,你要把你的根本找到,否則你修行就沒辦法上路了。本論當中如果我們細細思惟,馬鳴菩薩他告訴我們一個回家的方法,就是你找到這個根本的無住法門──真如三昧,你修諸善法,都是趨向無上菩提。這一點是我們應該感激馬鳴菩薩的地方。

好,我們這一堂課就跟大家學習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我簡單的回答一個問題:

【學員提問】:法師慈悲,本論提到真如三昧是一切三昧的根本,而法師上課有提到若人具足大乘正見,以自他不二的方式念佛,則念念皆能與自性彌陀功德相應,其功德是不可思議的,那麼在實際的修行應用上呢,是否先修真如三昧的止,對自他平等了解以後,再專修淨土法門,求生西方,若有修習真如三昧很得力的人,令生相續,修真如三昧,但心中也已迴向淨土,如是此人也是屬於淨宗學者,請法師慈悲開示。

【師父答疑】:大乘的法門有所謂的共於人天跟二乘的法門;也有不共的法門,所謂諸佛秘密藏。本論當然所強調是大乘不共法門,就是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有兩個:一個是修真如三昧,一個是修念佛三昧;一個是無相三昧,一個是一相三昧。這二個法門,我們也可以作一個簡別。我們先從果地上來說,再說它的因地。從果地上來說,如果你一路修真如三昧,會有什麼問題?當然我們今生修真如三昧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這個真如三昧是誰也不能破壞的,它是金剛三昧,因為它是直接從有相到無相。所以鬼神也不能障礙你,煩惱也不能障礙你,罪業也不能障礙,你這是事實。因為從真如三昧來觀察,這些都不可得。所以你入了真如三昧以後,那這是一個非常安穩的處所。

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生死凡夫有這個死亡的問題。這是一個你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說你經常修真如三昧,可能你就會忽略一些生命的現實面,就是你會忽略你還有死亡這件事情。當你死掉以後,我們內心當中有這個業力,就去得果報了;得果報了以後呢,可能你對你的修行就會中斷,這是一個問題,就是你要面臨死亡。如果我們今天的壽命就像淨土無量無邊阿僧袛劫,那你修什麼都好,因為你成佛有三大阿僧袛劫,三大阿僧袛劫你再怎麼懈怠,你也不要用到無量無邊阿僧袛劫吧。但是問題是:我們的生命只有70歲80歲!這個分段生死,在我們凡位的菩薩修大乘善根,這件事情是個非常嚴重,我們要去面對的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來生只有兩個選擇:我們不能到涅槃去,你要嘛在穢土繼續的流轉,你要嘛到淨土去,就是兩個選擇。就是我們相信有來生,來生你一定要作一個規劃,生命的規劃。然而你要是說在三界繼續流轉,那這件事情誰也不敢說,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你這個羽毛要飄到哪裡去,誰也說不準,我們只能夠說祝福你了。你要求生淨土,就是有這個好處,第一個保證你不到三惡道去,第二個你保證見到佛陀。你有任何疑惑,你有任何遮障,你的病再重,你看到好的醫生,就不怕,他有方便力。這件事情你要想一想。

當然你一天到晚修真如三昧,我經常在思惟,一個人經常修真如三昧,會忽略一些生命的現實。我相信很多人會有這種感覺:你在無相三昧待久了,你好像對這個生死的害怕輕薄,但是你對它害怕輕薄,它還是存在。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要想一想這個生命的規劃,你來生應該怎麼辦?既然有來生,你就應該作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抉擇,你應該在穢土繼續流轉,或者到淨土去比較好,這是你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好,假設你決定求生淨土,你認為這件事情對你非常重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我們從一個比較現實的角度,憶念彌陀的聖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說一切法因緣生,你今天栽培什麼因緣,它就什麼果報。當然真如三昧是成就大乘善根,那是一個非常長遠的佈局。但是就著來生求生淨土的角度,你憶念彌陀的聖號,臨終蒙佛的接引,這是一個所謂的你短期要達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所以到底我們應該偏重真如三昧,或偏修念佛三昧?這就是你應該把你的目標訂出來,你才知道你的有限生命當中,你要把比較多的精神體力放在哪裡,就是說你是由目標來引導你的修行。反正你今生能夠用的精神體力就這麼多,你扣掉吃飯、睡覺、雜務,你的時間就這麼多,你如何來規劃你這些時間,來規劃你長遠的菩提道,這就是你自己要去規劃的。

當然生命就是一個抉擇,你這樣子抉擇,你就承擔你的抉擇,我們很難說誰好誰壞,但是要想清楚你該怎麼走,你再去做,這個是比較好的方法。如果說你今天我們害怕退轉,來生真的是充滿了不確定,我們應該先到淨土去,這個時候你也可以兼修真如三昧,但是你也要偏重念佛三昧,因為這個感應道交,你一定要憶念的聖號,才能夠從產生感應道交,這個不是單方面的。所以念佛三昧,從臨終的憶佛、念佛,要從平常的栽培,那這件事情你就不能忽略了。所以說你在規劃你今生的修學,你要先規劃到來生,就是你來生要到哪裡去,你就知道你今生應該要積集什麼樣的資糧,你這樣子規劃會比較完整。你成佛之道應該怎麼做?你先規劃完你再去走,那就知道你應該如何做取捨了,你在這個有限的精神體力如何作取捨,這個問題諸位應該也就會知道你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