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走出妄想,才能夠面對彌陀的光明

這段是《楞嚴經》,說一個人他依止妄想的過失。這個地方有兩大段,第一段舉過出由,先舉出它的過失,說明它的原由,總共四小段。看經文: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如果一個人沒有正念真如,只活在心中的妄想,會有什麼過失?有四種過失:

第一個,凡夫的過失。

一切眾生,這個地方眾生是偏重造惡的凡夫,他無始劫來,他根據自己的習氣。種種顛倒,這個地方是起煩惱,業種是講造業,自然是講果報,他依循內心的煩惱去造業,後來得到痛苦的果報。就像惡叉聚,惡叉聚是印度的水果,一生出就是三個果子同時具足。比喻惑業苦,有一個就有其它兩個,凡夫活在邪惡的妄想當中。

第二個,二乘之過。

諸修行人,這個地方是講二乘人,他思惟四諦十二因緣,他不能夠成就無上圓滿的佛果,他也是活在妄想,他活在法執的妄想,活在偏空的妄想,他也沒有真正去憶念真如。以大乘佛法來說,二乘人還是打妄想。

第三個,外道之過。

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這個是講造善凡夫。那麼造善凡夫為了追求人天果報,追求感應神通,變成魔王、變成眷屬。他雖然行佈施、持戒、忍辱,但是心中還是有所執著、有所得。

這三種人,就是不知道內心兩種根本,而錯亂修習,譬如煮沙欲成嘉饌。你把沙當成飯煮,煮一輩子畢竟是沙,因為你還是活在妄想當中。

這兩種根本是什麼呢?我們看下面經文。看經文:

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兩種根本,先看生死的根本,就是眾生的生死根本是什麼?攀緣心。攀緣心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先產生一個感受,如果你是善業起現行,你會產生快樂的感受。果你是罪業起現行,你產生痛苦的感受。感受之後,會產生很多很多的想像,唯識學上說名言分別,就是想像,然後你就住在想像當中,以它當做你的本來面目,就跟著你的想像走。

所以我們一般人是跟著感覺走,跟著自己的想像走,這個就是標準的攀緣心。《楞嚴經》的正念真如,就是要走出你心中的妄想,你要走的出來,不隨妄轉。這個不隨妄轉,就是我們無始劫來菩提涅的清淨的根本,就清淨心。

這個清淨心是怎麼回事呢?是識精元明,能生諸緣,就是我們一念的清淨心,由於過去業力的熏習,所產生的妄想,這個妄想所不能攀緣到的就是清淨心。

妄想可以攀緣所有的事情,你看我們凡夫在這個物質的世界,他可以創造太空倉、創造飛機……什麼都可以想得到,但是他一輩子想不到他有真如本性。

為什麼?因為他向外攀緣,他怎麼找得到呢!一個人沒有聽聞佛法,他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創造出來,但是他永遠找不到真如佛性,因為方向錯誤,真如佛性是要迴光返照的。

所以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眾生因為遺失這清淨的本性,雖然終日在那個地方活動,卻不能夠自我覺悟、迴光返照――枉入諸趣。

這個枉字,特別重要,就是冤枉的流轉生死。這句話什麼意思呢?說生死為什麼冤枉呢?從《楞嚴經》的角度來看,我們流轉生死是不正常的,不應該流轉生死的,就是心性本來不應該流轉生死的,它是清淨本然啊!以《楞嚴經》的角度,我們流轉生死是我們自己操作錯誤,我們不應該這樣子的啊!

古德說: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一個人迷惑顛倒的時候,一下到人間,一下到天上,他跟著自己的妄想走,跟著妄想走就是好的妄想帶他到天上去,不好的妄想帶三惡道去,再好一點的妄想,帶到偏空涅,但是本質都是妄想,沒辦法成佛。

因為本質是妄想,你本質是沙,你怎麼煮出飯呢?但是醒過來的時候――空空無大千。

那有人就問了: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那到底有沒有生死輪迴?生死轉回到底有沒有,諸位道一句,有沒有答案是,很難講!很難講嘛。

你要繼續跟著妄想走,對你來說就是有嘛;你要覺悟了,就沒有嘛,就這麼回事,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對不對?你還是喜歡活在妄想,那對你肯定是有,來生有無量無邊的生死等著你。你開始迴光返照,妄想慢慢消失了,你三界的生死就慢慢消失了,所以有沒有生死輪迴,是你決定的唄,是你說了算啊。

有一位禪師,他晚上在禪堂打坐完以後,要回寮房休息。走著走著,回到房間之前,不小心「呱唧」,踩到一個軟軟的東西,他一想:啊呀,糟糕了,我踩死一隻蛤蟆。

他感到非常慚愧,回去以後不敢馬上睡覺,就在佛堂懺悔拜佛,拜完以後睡覺的時候,感到不安又恐懼,總覺得那只蛤蟆的靈魂,不斷的對他哀怨,向他抱怨,說:你走路怎麼不小心一點,把我踩死了。所以一夜沒有睡好覺。

第二天早上,早早起來做早課,早課也沒做好。天亮的時候,他的徒弟在那裡掃地,說:啊呀,師父啊,您門前怎麼有一個踩爛的茄子呀?他聽到以後――通身清涼你看他昨天一整晚,一直活在心中的妄想,住在自己的妄想中,其實我們凡夫難道不是這樣嗎?活在你的妄想嗎所以《楞嚴經》教導說,你要問妄想,你從什麼地方來?它也不是外境給你的,也不是自己生起的,那是因緣和合的假相:

妄想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妄想本來就沒有,那是因緣的假相,你不隨它轉,它就消失掉了。但是如果你住在妄想,它可厲害了,它就輾轉增勝,那你未來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了。所以正念真如就是說,你必須走出妄想,你才能夠面對彌陀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