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的成敗只有一句話——就是你臨終是不是往生,這是關鍵!臨終成功,你就是成功;臨終失敗,你今生就是失敗。不管你平常這個佛號,把你的今生生命念得多好,因為這都是生滅法,所以淨土宗千念萬念,整個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拼臨終!你平常可以充滿了逆境,這個都沒關係,這都是一時的。所有淨土宗的人,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願我臨終無障礙」,因為這個太重要了!
你平常起業障,這個沒什麼大不了,該還的還,但是臨終的時候你還不起。臨終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有這種條件來起業障,因為你不能這個時候失敗,否則,那你就得付出一生的代價。所以你平常起業障,這沒什麼大不了,但是你臨終起業障那就慘了!所以我們必須要讓所有的業力臨終不能起現行。
這個業牽涉非常廣大。因為你無量劫來在整個第八識的倉庫當中有無量無邊的業力,你怎麼辦?所以你必須要先過濾。《楞嚴經》講,先把強大的業抓出來。其實有些業,它不一定有得果報的力量,也就是說它沒有急迫性,它不可能馬上得果報;但是有些業有急迫性,它馬上要得果報的。你在處理業障之前,最好先把業做一個區隔。
怎麼區隔呢?《楞嚴經》它講出一個判斷的方法。它說一個人會造業,他一定有感受。你曾經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有快樂的感受,不管你是去罵人、去打人、去做殺盜淫妄,它一定會給你一種莫名其妙快樂的感受。因為我們對於痛苦的事情是排斥的,你真的產生一種虛妄的快樂、樂受出現。
第二個,這個樂受帶動你一個邪惡的思想,你認為這樣對你來說有好處,是作功德想。
第三個,當這個思想不斷地活動以後,你產生一種執著了,受、想、行,當這個思想產生一種堅固的執著,你已經產生數數現行,深生好樂,非做不可。好,糟了!當你的思想產生一種主宰性、產生一種強烈的習慣性了,這個業就一定會得果報,臨終一定會得果報。
所以會得果報的業,它必須兩個條件:第一個,「數數現行」,你現在還在造作;第二個,「深生好樂」,你造這個業的時候是非常歡喜,誰勸你都不聽。這個業它不管是殺盜淫妄哪一個業,它一定會在臨終起現行的,來破壞你的佛號。所以我們必須要把這種有急迫性的業先抓出來,否則你不可能去面對所有的業。
就是有的業它已經沉澱下來。比方說,你今天做一件事情,你是被迫的,叫做偶一為之,在某一種情況下一時的失念,做了以後你馬上懺悔,而且你已經斷了相續心,也不再造作了,這個業沒問題,它已經是沉澱下來了,它已經沒有得果報的力量,它雖有業,但是沒有力量,它也沒有形成一種業力,它只有業沒有力。
所以我們在懺悔之前,在處理業之前,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業都會形成障礙,有些只是業;但是有些業會形成障,叫做業障。你先把那個會障礙你的業抓出來,先處理業障這一塊——就是數數現行、深生好樂這個業,你要小心!因為它活動熾盛,它已經是一個活的業力了,它一定會在你臨終得果報的,一定會的!不管善業惡業。所以我們在面對業之前,你必須先看清楚自己的業,哪些業是一個已經死亡的業、沉澱的業,這一塊你先不要管它;哪些業是充滿強烈的生命力,不斷地在活動,不斷地在增長的業,這一塊你就要先注意,你先把這個業做一個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