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
一者求財,所願不遂;
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
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
四者丑名惡聲,流聞天下;
五者身壞命終,當人地獄。」
犯戒有五種衰耗,以警示諸信士勿毀犯戒律。佛陀說的五衰耗,「一是求財,所願不遂。」對於普通人來說,很多人在信佛後,都希望事業順利,財源廣增。佛陀認為,這種種願望的實現是以守戒為前提的。若不能持戒,只是做名份上的信徒,即使你去求財,也不能滿你所願。
犯戒的第二中衰耗是說,犯戒之人不僅求財不得,而且即使現在所擁有的東西也會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因為持戒人的言行舉止文雅莊重,常會得到別人的敬仰。若不持戒,便常會造作諸多惡業,令人生厭,更談不上令人尊敬了。一個信徒一旦心中沒有戒律觀念,便會恣意妄為,處處犯戒。對於經常犯戒的人,一般人就會拿佛教戒規來評價他,當看到他們所作所為都是與戒律背道而馳,他們就會指責甚至辱罵這些不守戒規之人。常言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如此一傳十,十傳百,這些犯戒之人就會惡名流佈,人皆遠之。在佛教中,犯戒之人根據其所犯戒的輕重,將會受到輕重不同的果報。如果無視戒律,我行我素,還會遭致墮落地獄的苦報,千萬億劫,求出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