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居士的夫人慳吝不捨,對於社會的任何善舉,從不響應,丈夫請默仙禪師給予開導。禪師至其家中,見到女主人,即刻伸開手掌,問曰:「我的手,經常如此,不能收縮,如何?」夫人曰:「這是畸型!」禪師又再把手合起來,問道:「如果每天只是緊握而伸不開,如何?」夫人曰:「這也是畸型!」禪師說:「自己不愛惜東西,全部給人,這是畸型;自己對金錢緊握不放,一文不捨,這也是畸型!」
禪師說後,即刻告辭而去。某居士的夫人這才知道,自己平時不肯為世間樂善好施,原來是一個畸型的人生。
世間上確實有不少的人樂於助人,自己不接受別人的善意,這雖不是沽名釣譽,但也是不正常的畸型;一個人如果只想接受別人的賞賜,自己不肯回饋社會大眾,所謂一毛不拔、一錢不捨,這也是畸型。
佛教講「結緣」,人給我,我給人,都是同等的重要。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如果我們接受別人的,自當滴水之恩,湧泉以報;如果我們佈施給人,也要感謝對方給我有個與你結緣的機會。能夠有來有去,有去有來;收受同等,屈伸自如,這才是應有的行為。
語云:「大丈夫能屈能伸」;真正懂得財物的人,能給能捨,能捨能受。就如一個人,四肢屈伸自如,才會舒服;睡覺的時候,能夠左右翻身,才能安眠入睡。如果只能屈不能伸,或是只能伸,不能屈,當然就是畸型。所以對於財物要能「捨得」;能捨才能得,有得也要能捨。我們個人的財富本來就是取之於社會,當然也要用之於社會;能夠懂得將個人之財,化為大眾團體所共享,這才是富有的人生。
「屈伸自如」不僅是物用之道、養生之道,也是人際往來之道。人生的前途,當遇到困難挫折時,你要懂得轉彎、變通,所謂「窮則變,變則通。」當汽車駛進了死巷,你怎能不轉彎呢?當在人前應該表示自尊的時候,你要抬頭挺胸,以示正直;當應該對人謙虛時,你也要低頭屈身,以表示尊敬。如果只知道昂首闊步,不會曲躬彎身,不會受人歡迎;如果只知一味的卑躬屈膝,不能自持自重,也會被人輕視。所以,一個人當直、當屈,當進、當退,能夠屈伸自如,這才是最好的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