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華嚴宗「十玄緣起」所依之十項要目。十玄緣起與「六相圓融」並為華嚴宗基本教義「法界緣起」之核心內容。法界緣起即在說明宇宙一切現象界事事物物間相即相入而又圓融無礙之和諧關係,此種「一」與「多」相即相入、「自」與「他」互遍相資之無窮玄妙關係乃華嚴宗思想、教義之最大特色,而與其他「賴耶緣起」、「真如緣起」等並為佛教緣起學說之重要教理。十玄緣起即華嚴宗為說明法界緣起所揭出之十個玄妙的緣起法門,有古十玄與新十玄兩種,分別為華嚴宗二祖智儼、三祖法藏所創說。無論古十玄或新十玄,其一一之法門均須透過具體之事物或法理,方能說明現象界之間各種圓融玄妙關係之相狀,此即華嚴十義。

此十義,於華嚴探玄記卷一、華嚴五教章卷中、華嚴旨歸等諸書中均詳加論述,然各書所列舉名目略有出入。若據華嚴五教章卷中所載,則為:(一)教義,總攝一乘、三乘乃至五乘等之一切教義。教,指具有詮釋功能之音聲、名言、句文等;義,指所詮釋之一切義理。於三乘教中,教與義判然有別;然若入於一乘教中,則教與義於一時之間相應相即。(二)理事,理,為各種事相所依之真理;事,指色身等各種事相。於三乘教中,理與事各自相異;然於一乘教中,理即事,事即理,彼此交融互入而無礙。(三)解行,解,悟解之意;行,修行之意。三乘教法中,解與行各為證悟過程之一部分;於一乘教中,解與行,猶如一體之兩面,互賅互攝,相即相入。(四)因果,就證悟佛道而言,因,泛指所有的修行過程;果,指契達於極致之境地。於小乘教法中,以「七方便」為因,以「四沙門果」為果;三乘教法中,「等覺」以前之各階位為因,「妙覺」為果;於一乘圓教之中,則普賢菩薩之各種行願為因,遮那佛之圓滿成就為果。(五)人法,人,指佛、菩薩,乃至歷代諸論師、師家等;法,即上述諸人所宣說之各種法門要旨。於三乘教,人與法各有別異;於華嚴一乘中,人法共融而相互彰顯。(六)分齊境位,於法界中,一一之法各有分位界限,不相混淆參雜。(七)師弟法智,師,能開啟化導之人;弟,被師家開啟化導而能與之相輔相成者;法,指所了知之事理;智,指能了知事理之智慧。(八)主伴依正,於萬法之中,隨舉一法為主,其餘諸法為伴,則主與伴互為依正。(九)隨生根欲示現,謂聖者隨順各類眾生之根機欲樂而示現化導;眾生之根機欲樂為「感」,聖者之示現為「應」,感應道交,共融一體。(十)逆順體用自在,逆,如貪、瞋、癡等三毒為逆法界;順,如忍辱、精進等六波羅蜜為順法界;體,指理事諸法之真如本體;用,指應現於外之作用。謂各種逆順法界之體與用,自在相應,互為緣起,無窮無盡。[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華嚴一乘十玄門、華嚴玄談卷六](參閱「十玄門」416) p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