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苦修淨業,緣熟徑生西--張老居士往生紀實

張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鎮人,是一位虔誠的菩薩戒弟子。二〇一八年三月四日十二時整,在東林寺淨土苑助念堂正念生西,享年八十一歲。

張老居士稟性耿直,心地善良,中年時即與丈夫離異,多舛的命運使她深感人世無常,藉此因緣較早地皈依了佛門。張居士與東林寺的緣分甚深,果公老和尚住世時就曾至此朝山禮佛,二〇〇四年起,常來祖庭參加佛七等法會,後來發心於此長住,做些力所能及的護持事務。

張老居士對淨土法門一往情深,信願篤定,修行刻苦。據熟悉她的蓮友介紹,老人家不識字,一門深入,十餘年來專持一句佛號。在東林寺這麼多年,只要沒有病痛和其他雜務干擾,早晚功課從不間斷,平素修行精進勇猛,每天念佛七萬聲,有時甚至達到十萬聲左右。

二〇一七年六月十日,張居士及其他首批符合條件的老居士一道入住淨土苑蓮棲園老年居士念佛道場。園內環境幽雅,設施齊全,冬有地熱,夏有冷氣。護持道場的義工師兄們又細心體貼,所以老居士們住得非常舒心。

此期間,張老居士在修行方面一切如常,遵守各項常住規約。她原本體質欠佳,從二〇一七年十月開始,身體更為虛弱,吃不下東西,飲食不順暢,只能吃少量的流食。有位行醫多年的師兄建議她去檢查食道,診斷結果竟然是食道癌。

回寺後,蓮棲園護法王萍師兄對她噓寒問暖,張老居士笑著說:「王師兄,我要回家了!」說這話時,老人滿臉的坦然,沒有絲毫貪戀人世的樣子。老人的親屬建議她做手術,但被她斷然拒絕了,說自己來東林寺的目的就是為求往生的。

從二〇一七年十二月開始,老居士的病情越發惡化,只能勉強喝一點湯水或酸奶之類的流質。但老人心神安定,對待生死也非常超然,依然念佛不輟,求往生之心非常堅定。

老人病重期間,相關人員為她的往生大事作了妥善安排,提前交付了遺體荼毗及骨灰安放海會堂的相關費用,解決了老人的後顧之憂。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些感人的故事,略舉一例說明。張老居士與她女兒的關係一直不好,女兒早年離異,獨自帶著子女生活,日子過得甚為艱難。張老居士把退休金都拿去做功德了,這讓她女兒很難接受,並因此對張老居士心懷怨恨。按照寺院規定,亡者遺體火化前,需要家屬簽字。當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張老居士的女兒前來簽字時,最初她不同意。工作人員對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開導:「就算母女之間從前有隔閡誤會,她總是母親十月懷胎生下來的,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帶大的。老居士現在已身患絕症,到日後再來後悔那可就來不及了……」經過耐心勸解,她來到了淨土苑,母女倆終於冰釋前嫌,困擾了多年的心結化解了。

二〇一八年二月底,張老居士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三月一日,被送往淨土苑助念堂進行臨終助念。老人身體雖弱,但精神狀態良好,思維清晰,一點兒都不糊塗。助念人員示意她,提起正念念佛。她不停地點頭。其間有人來探望,她還能微笑致意。往生前兩天,也都是由人攙扶著去衛生間如廁的。

三月四日早晨,張老居士稍顯異動,時不時翻身。稍後,即在助念的佛號聲中安靜入睡。其間她女兒曾來看過一次。十一點半左右,老人呼吸急促,十二點整即安詳捨報。老人罹病期間和捨報時均沒有痛苦,走得很平靜,正念分明,身體柔軟,跟熟睡般一樣安詳。

張老居士捨報後,助念一直持續了數天。六日下午兩點,助念人員為張老居士遺體裝龕,驅車送往祖庭。七日上午八點,送進化身窯荼毗。其間佛號未曾間斷。

據參加助念的諸位師父及居士介紹,張水金老居士生前信願堅固,平時念佛又頗為得力,在生時正念分明,捨報後瑞相顯著。綜而判之,張居士往生淨土無疑。這是蓮棲園老年居士念佛道場啟用後的首起往生案例,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從張老居士往生一事,可得如下四點啟示:

一、信願行是檢驗往生與否的唯一標準。作為淨業行人,無論能不能熏習淨土經論和蓮宗祖師的著作,都應該樹立起對極樂世界的好樂之心。在此前提下,再在功夫上著力,則可增上往生品位。

二、環境對修行的重要性。《論語》言「里仁為美」,說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對於心力較差的凡夫而言,「若能念念在道,隨忙隨閑,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便可於父母之邦,隨緣常住;若不能如是,當往他方淨業道場,及親近淨業知識」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與融明大師書》)。張老居士長期生活在佛號盈滿的寺院,往來皆淨士,談笑無俗言,如此長期熏習,信願彌篤堅定。

三、妥善化解障緣。雖說往生一法全憑自己的信願與彌陀的宏願感通,但妥善處理好障緣的干擾也是很有必要的。張老居士生前即已安排好了後事,更重要的是與女兒「一笑泯恩仇」,使她能心無罣礙,一心投入彌陀懷抱。

四、正確理解「病苦」。「苦」是娑婆眾生的生命本質,我們日常在《淨土文》中祈願臨終時能「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但為什麼很多修行人卻還是身患惡疾呢?這並不是佛菩薩不靈,而是大家對「身無病苦」的理解錯了!省庵大師云:「當知身無病苦,則求在於佛;心不顛倒,則求在於我。」所謂的「身無病苦」,並不是指念佛人不會罹患重病,而是指雖然身患重病,但不會有痛不欲生的疼痛感。張老居士身受疾病和飢餓的雙重折磨,但她沒有苦的感覺,由此足證彌陀願力的不可思議,念佛人心力的不可思議。

《淨土》2018年第2期    文/徐東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