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祖師在信願行方面的理論積累和實踐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永遠也學不完的楷模。
慧遠大師當年對於淨土的信心,他本人是很相信的,但如何讓眾生去相信呢?這是他作為一個祖師要解決的問題。慧遠大師和他的老師道安法師是有個轉變,道安法師是求生彌勒淨土的,到了慧遠大師卻求生阿彌陀佛淨土,他這個轉化是耐人尋味的。
慧遠大師一旦念佛求生淨土,那種情懷是非常深厚的。為了完成這樁大事因緣,他是30年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他這樣用實踐去完成這樁事情,非常認真地去幹。而且他當時所表達的那種精進,鑿池種蓮,有12朵蓮葉,用水沖擊蓮葉,就做為一個報時鐘,六時行道,如救頭燃。
你說一個人一天如救頭燃,像我們晝夜念佛,一天做做還勉強可以,但是一天都很難,還要偷點懶。如果30年都這麼做,你說這是什麼樣的胸懷。所以這些祖師們是用整個的生命去做這件事情,這不是開玩笑的,為什麼他們的德業能夠與天地同在?他們的精神就已經張揚到這個程度,他的大菩提心就這麼出來了,對西方淨土的那種神往,那樣的一種願求,那樣地落實在行動中,他是浩然正氣。
表現在《西方發願文》裡邊,文句都很美,這樣表述發願文:「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體忘安而彌穆,心超樂以自怡,臨三途而緬謝,傲天宮而長辭。紹眾靈以繼軌,指大覺以為期。」
你看他建立蓮社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期待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裡邊有自己的一朵蓮華——芙蓉就是蓮華,來寄託自己的法身慧命。
「蔭瓊柯以詠言」,西方極樂世界都是七寶樹,他的樹都是珍寶的,這就是「柯」——樹枝,在七寶樹的下面蔭涼,來詠言,來歌讚,念佛,念法,念僧,歌讚佛德。
「飄雲衣於八極」,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還要分身到他方世界去,他那種飄逸,衣就像雲霞一樣,到八方非常遠的剎土,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泛香風以窮年」,在西方極樂世界沐浴那樣的德風,德風都能讓人得到滅盡定的快樂,窮年竟日在這樣的香風吹拂之下。
「體忘安而彌穆」,你到極樂世界就能夠身體忘記了,無我了,破我執了,破我執就更安心了,你的神態就更莊嚴肅穆,就有像佛一樣的雍容華貴,這是身體的忘我。
「心超樂以自怡」,心也是忘掉的,心就是心意識的妄心,它被超越了,沒有苦樂的對待了,它所顯現的是自性的一種怡樂,就是常樂我淨的樂。
「臨三途而緬謝」,面對地獄、畜生、餓鬼這三惡道,他就永遠地不再去了。
「傲天宮而長辭」,就是天堂的五欲的快樂宮殿,對於一個念佛求生淨土的人,也可以傲然地對待它——不去。
「紹眾靈以繼軌」,就是在這裡念佛,他要繼承往古聖賢的心路行跡,來傳承到未來去。
目的是「指大覺以為期」,大覺就是成佛,無上正等正覺,是指向成佛的目標作為自己的期待的。
你看在我們蓮社裡面,有這樣超越的意向、有這麼神聖、崇高、偉大的目標的一批人,在這個世間可不就是人中芬陀利華嗎?這樣的一種思想,這樣的一種情懷,對現在急功近利、庸俗不堪的民眾來說,那不是劫外之音嗎?